专利名称:防盗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的防盗门锁,尤其能使门的防盗功能增强的防盗门锁。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普通门锁弹子数量少,容易出现雷同钥匙,而钥匙口裸露在外,用万能钥匙或多把钥匙打开锁的机率非常高,安全性能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防盗门锁使用当中,增大密钥排列的卡式钥匙(17),钥匙孔挡板
(3)封闭已插入钥匙的钥匙孔(13),把手(9)才能正常工作,避免用其它工具开锁,增加防盗门锁的安全性能。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防盗门锁,所述防盗门锁包括:门板⑵上的钥匙孔(13)和钥匙仓⑷连通,钥匙孔挡板(3)连接钥匙仓⑷与装有弹子
(5)、弹簧(7)的锁板(6)相对应,锁板(6)与锁板拐臂(8)、把手连杆(14)、把手(9)顺序连接,锁板(6)连接连杆(I)、锁舌拐臂(12)、锁舌(10)、门框锁孔(11),其中锁舌拐臂(12)与把手连杆(14)相互对应不连接。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锁板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钥匙的俯视图
图1图2图3图4中:1、连杆2、门板3、钥匙孔挡板4、钥匙仓5、弹子6、锁板7、弹簧8、锁板拐臂9、把手10、锁舌11、门框锁孔12、锁舌拐臂13、钥匙孔14、把手连杆15、锁板弹子孔16、钥匙弹子孔17、钥匙在
图1图2中:门板⑵上的钥匙孔(13)和钥匙仓⑷连通,钥匙孔挡板(3)连接钥匙仓(4)对应装有弹子(5),弹簧(7)的锁板¢),锁板(6)与锁板拐臂(8)、把手连杆(14)、把手(9)顺序连接,锁板(6)连接连杆(I)、锁舌拐臂(12)、锁舌(10)、门框锁孔(11),其中锁舌拐臂(12)与把手连杆(14)相互对应不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在
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把钥匙(17)由门板⑵上的钥匙孔(13)插入钥匙仓(4)内,拉动钥匙孔挡板(3)封闭钥匙(17),同时带动钥匙仓(4),使钥匙仓
(4)内的钥匙(17)作用于弹子(5),弹子(5)在弹簧(7)的作用下和锁板(6)、钥匙(17)上的钥匙弹子孔(16)、锁板弹子孔(15)正确吻合,使弹子(5)上的豁口与锁板弹子孔(15)上的豁口对应,这时的锁板(6)是可以移动的,反之弹子会卡住锁板(6)使其不能移动,经过上述的步骤后,拉动把手(9)使把手连杆(14)带动锁板拐臂(8),锁板拐臂(8)推动锁板(6),锁板(6)推动连杆(1),连杆⑴推动锁舌拐臂(12),使锁舌拐臂(12)与把手连杆
(14)连接,由于把手(9) 一直带动把手连杆(14)运动,把手连杆(14)推动锁舌拐臂(12),锁舌拐臂(12)拉动锁舌(10),使锁舌(10)在门框锁孔(11)内被拉出,拉动把手(9)使门板⑵脱离门框,松开把手(9)使各部件回位,提起钥匙孔挡板(3)由钥匙孔(13)内取出钥匙(17),完成正确打开防盗门锁的全过程。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简单工作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还要若干变型和改进,以达到理想的安全性能,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门的防盗门锁,所述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门板⑵上的钥匙孔(13)和钥匙仓⑷连通,钥匙孔挡板⑶连接钥匙仓⑷与装有弹子(5)、弹簧(7)的锁板(6)相对应,锁板(6)与锁板拐臂(8)、把手连杆(14)、把手(9)顺序连接,锁板(6)连接连杆(I)、锁舌拐臂(12)、锁舌(10)、门框锁孔(11),其中锁舌拐臂(12)与把手连杆(14)相互对应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增大密钥排列的卡式钥匙(17),钥匙孔挡板(3)封闭已插入钥匙的钥匙孔(13),把手(9)才可以正常工作。
专利摘要本实施例是一种能够提高门的防盗安全性能的防盗门锁,它是在门板(2)安装钥匙孔(13)和钥匙仓(14)连通,钥匙孔挡板(3)连接钥匙仓(4)与装有弹子(5)、弹簧(7)的锁板(6)相对应,锁板(6)与锁板拐臂(8)、把手连杆(14)、把手(9)顺序连接,锁板(6)连接连杆(1)、锁舌拐臂(12)、锁舌(10)、门框锁孔(11),在开门时,在钥匙孔(13)处是接触不到弹子(5)的,只有钥匙孔挡板(3)封住钥匙孔(13),钥匙(17)才能在钥匙仓(4)内接触到弹子(5),弹子排列数量多,不易出现雷同钥匙,封闭的钥匙孔能有效防止万能钥匙和雷同钥匙打开防盗门锁,增强门锁的安全防盗性能。
文档编号E05B35/00GK203066647SQ201220520140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徐立新 申请人:徐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