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42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座椅扶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揭示一种座椅扶手,尤指利用一固定件并且不需额外工具即可将一扶手主体与一支撑座体互相组合而成的座椅扶手。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座椅于两侧通常会加装扶手,扶手的主要功能为提供使用者于乘坐座椅时手臂有所支撑,减轻手臂下垂重力对肩部的作用,避免造成长期乘坐座椅导致肩部酸痛,同时使人体处于较稳定的位置。而现有座椅扶手通常具有一支撑座与一盖体。支撑座一端装设于座椅,而支撑座异于座椅的一端一体形成盖体。此种扶手设计虽然可以完全省略支撑座与盖体两者间组装的时间,但支撑座与盖体一体成形的制造加工过程却是相当麻烦。一体成形的制造方式使支撑座与盖体模具制造相当复杂,导致制造成本直线上升,且开模时也相当麻烦与加工上的困难。又,支撑座与盖体为一体成形,当座椅扶手有损坏时,必然需要立即更换整支座椅扶手,不仅增加成本负担,更造成增加垃圾、破坏环境的不良示范。于是,业界开始将支撑座与盖体分开制造,并于支撑座与盖体之间使用螺合方式固定,但是使用螺合固定必须同时于支撑座与盖体穿设螺孔,并运用螺丝通过支撑座与盖体的螺孔,借此将支撑座与盖体结合在一起。但为求结合的强度,螺孔与螺丝的配合必定为数个配合。因此,组装与拆卸支撑座与盖体都必须将螺丝分别锁固于螺孔,或是将螺丝于螺孔中拆卸,不仅需要额外的工具将螺丝固定至螺孔,更造成了使用者相当大的不便,还是增加时间成本的不佳选择。因此,本实用新·型想排除或至少减轻先前技术所遭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座椅扶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座椅扶手的支撑座与盖体采一体成型的制造方法,其加工困难,制造成本高。本实用新型座椅扶手所欲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另一种现有座椅扶手的支撑座与盖体分开制造,但组装困难,需时长且麻烦,更需要额外工具组装。为了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扶手,包括:一个支撑座体,该支撑座体一端具有一个第一连接部且另一端具有一个安装部,该第一连接部异于该安装部的一端具有一个第一面,该安装部能够组设于一个座椅;一个扶手主体,该扶手主体能够枢转地组设于该支撑座体,该扶手主体一端具有一个第二连接部且另一端具有一个支撑部,该支撑部提供支撑使用者手臂的功能,该第二连接部异于该支撑部的一端具有一个第二面,该第二面与该第一面相对; 一个结合部件,该结合部件连接该第一连接部的第一面;一个结合槽,该结合槽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的第二面,该结合部件能够枢转地容置于该结合槽并于释放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变换,于锁定位置时,该扶手主体定位于该支撑座体;以及一个固定件,该固定件卡掣于该结合槽并于锁定位置时卡掣于该结合部件。优选的,该结合部件纵向相异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顶面与一个底面,该底面抵靠该第一面或该第二面,该结合部件包括两个第一卡掣部与两个第二卡掣部,该两个第一卡掣部分别由该结合部件相异的两侧突伸形成,该两个第二卡掣部分别形成于该两个第一卡掣部之间。优选的,该固定件包括一个顶部与两个侧部,该顶部具有一个抵靠面,该抵靠面与该结合部件的顶面于锁定位置时互相抵靠,每一个该侧部相异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第一限位段与一个第二限位段,每一个该第一限位段卡掣于该结合槽,每一个该第二限位段选择性地卡掣于该结合部件的第二卡掣部。优选的,每一个该第二卡掣部包括一个限位槽与一个限位凸部,该限位槽具有一个底面与两个相对的侧面,该限位凸部由该限位槽的底面延伸形成,该固定件的每一个侧部的每一个该第二限位段具有一个限位脚,于锁定位置时,该固定件的每一个侧部的第二限位段卡掣于该结合部件的每一个第二卡掣部的限位槽,该固定件的每一个侧部的限位脚卡掣于该结合部件的每一个第二卡掣部的限位凸部。优选的,该结合槽包括两个第一卡掣段与两个第二卡掣段,每一个该第一卡掣段的相异两端分别与该两个第二卡掣段连接,每一个该第一卡掣段具有数个径向延伸的嵌卡槽,该固定件的侧部的每一个该第一限位段具有数个嵌卡块,该数个嵌卡块卡掣于该数个嵌卡槽。优选的,该结合槽还包括两个挡止部,该挡止部分别形成于每一个该第一卡掣段与该两个第二卡掣段其中之一之间,该固定件相异的两端分别延伸形成一个抵靠部,每一个该抵靠部抵靠于该结合槽的每一个延伸部,于锁定位置时,该结合部件的两个第一卡掣部卡掣于该结合槽的两个第二卡掣段并抵靠 该两挡止部,该结合槽于该两个第二卡掣段分别延伸形成一个延伸部,该结合部件的两个第一卡掣部抵靠该两个延伸部,令该扶手主体无法纵向脱离该支撑座体。优选的,该第一连接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穿孔形成于该第一面,该结合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穿孔,该第二穿孔与该第一穿孔相对应,至少一个锁固件通过该第二穿孔并与该第一穿孔连接固定,令该结合部件连接于该第一面。优选的,该结合部件一体形成于该第一面。优选的,该扶手主体的第二连接部与该支撑部分开制造,该结合槽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的第二面,该扶手主体还包括一个结合板,该结合板具有一个透孔,该结合板连接该第二连接部并固定于该支撑部,该第二连接部定位于该支撑部与该结合板之间,该结合板的透孔与该结合槽连通。优选的,该固定件呈环状且与该结合槽的截面相对应并连接。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的功效简要说明如下所列:本实用新型座椅扶手,其包括有一支撑座体、一扶手主体、一结合部件、一结合槽与一固定件。该支撑座体一端具有一第一连接部且另一端具有一安装部,该第一连接部异于该安装部的一端具有一第一面,该安装部能够组设于一座椅。该扶手主体可枢转地组设于该支撑座体,该扶手主体一端具有一第二连接部且另一端具有一支撑部,该支撑部提供支撑使用者手臂的功能,该第二连接部异于该支撑部的一端具有一第二面,该第二面与该第一面相对。该结合部件连接该第一连接部的第一面;该结合槽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的第二面,该结合部件可枢转地容置于该结合槽并于释放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变换,于锁定位置时,该扶手主体定位于该支撑座体。该固定件卡掣于该结合槽并于锁定位置时卡掣于该结合部件。本实用新型座椅扶手所达到的技术功效在于,其中该支撑座体与该扶手主体分开制造。于制造过程中,加工方便、开模容易,不仅降低生产成本且同时提高生产速度。本实用新型座椅扶手所达到的另一技术功效在于,其中该固定件连接于该支撑座体与该扶手主体之间,使得该扶手主体定位于该支撑座体形成一座椅扶手。不仅组装快速且不需额外工具组装。其它目的、优点和本实用新型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更加显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图1的部份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2的部份分解图。图4为图1的4-4割面线所取的剖面图。
图5为图1的5-5割面线所取的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表示一扶手主体相对于一支撑座体位于释放位置。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另一剖面图,表示该扶手主体相对于该支撑座体位于释放位置。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表示该扶手主体相对于该支撑座体枢转。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另一剖面图,表示该扶手主体相对于该支撑座体枢转90度。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表示该扶手主体相对于该支撑座体位于锁定位置。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另一剖面图,表示该扶手主体相对于该支撑座体位于锁定位置。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6为图15的部份分解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支撑座体11第一连接部111第一面112第一穿孔[0043]12安装部13结合部件131顶面132底面133第一卡掣部134第二卡掣部1341限位槽1342限位凸部1343斜面135第二穿孔136锁固件20扶手主体21第二连接部211第二面22支撑部23结合槽231第一卡掣段2311嵌卡槽232第二卡掣段233挡止部234延伸部30固定件31顶部311抵靠面32侧部321第一限位段3211嵌卡块322第二限位段3221限位脚33抵靠部IOa支撑座体Ila第一连接部Illa第一面13a结合部件20a扶手主体21a第二连接部211a第二面22a支撑部23a结合槽24a结合板241a透孔20b扶手主体23b结合槽30a固定件31a 顶部 32a 侧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因此举四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参照图1至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支撑座体
10、一扶手主体20与一固定件30 ;该支撑座体10与该扶手主体20分开制造,该固定件30连接于该支撑座体10与该扶手主体20之间,使得该扶手主体20定位于该支撑座体10形成一座椅扶手。其中:该支撑座体10的一端具有一第一连接部11且另一端具有一安装部12。该安装部12能够固设于一座椅(图中未不)。该第一连接部11异于该安装部12的一端具有一第一面111及两第一穿孔112纵向形成于该第一面111。该支撑座体10更包括一结合部件13,该结合部件13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11的第一面111,该结合部件13的纵向横截面略呈T字型,该结合部件13纵向相异的两端分别具有一顶面131与一底面132,该底面132抵靠该第一连接部11的第一面111,该结合部件13包括两第一^^掣部133与两第二卡掣部134,该两第一卡掣部133分别由该结合部件13相异的两侧径向突伸形成,每一该第一卡掣部133延伸方向平行于该第一连接部11的第一面111并与该第一面111之间形成一间隙,且每一该第一卡掣部133相反于该第一连接部11的第一面111的一端面与该顶面131共面。该两第二卡掣部134分别形成于该两第一卡掣部133之间,每一该第二卡掣部134包括一限位槽1341与一限位凸部1342,该限位槽1341由该结合部件13的顶面131纵向延伸至该底面132并具有一底面与两相对的侧面,该限位凸部1342由该限位槽1341的底面径向延伸形成,每一该第二卡掣部134更包括一斜面1343形成于该限位凸部1342并连接该结合部件13的顶面131。于本实施例中,该结合部件13更包括两第二穿孔135纵向延伸穿透该顶面131与该底面132并与该第一连接部11的两第一穿孔112相对应,两锁固件136分别通过该两第二穿孔135并与该两第一穿孔112连接固定,令该结合部件13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11的第一面111。该扶手主体20可枢转地组设于该支撑座体10,该扶手主体20 —端具有一第二连接部21且另一端具有一支撑部22。该支撑部22为软质材料制成并提供支撑使用者手臂的功能。该第二连接部21异于该支撑部22的一端具有一第二面211,该第二连接部21的第二面211面对该第一连接部11的第一面111。该扶手主体20更包括有一结合槽23,该结合槽23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21的第二面211,该结合槽23容置该结合部件13,令该扶手主体20能够相对于该支撑座体10枢转。该结合槽23包括两第一卡掣段231与两第二卡掣段232,每一该第一卡掣段231的相异两端分别与该两第二卡掣段232连接,该第一卡掣段231的形状大略与该结合部件13的第一^^掣部133相对应,该第二卡掣段232的形状大略与该结合部件13的第二卡掣部134相对应。每一该第一^^掣段231具有数个径向延伸的嵌卡槽2311。该结合槽23更包括两挡止部233分别形成于每一该第一卡掣段231与该两第二卡掣段232其中之一之间。该结合槽23于该两第二卡掣段232相邻该第二连接部21的第二面211的一端分别径向延伸形成一弧状的延伸部234,该两延伸部234的形状大略与该结合部件13的第二卡掣部134相对应。该固定件30卡掣于该扶手主体20的结合槽23并与该支撑座体10的两第二卡掣部134选择性地互相卡掣。该固定件30包括一顶部31与两侧部32,该两侧部32分别由该顶部31相异的两端纵向延伸形成。该顶部31具有一抵靠面311,每一该侧部32相异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限位段321与一第二限位段322,每一该第一限位段321具有数个径向延伸的嵌卡块3211,该固定件30的数个嵌卡块3211卡掣于该结合槽23的数个嵌卡槽2311,每一该第二限位段322具有一纵向延伸的限位脚3221,该固定件30的限位脚3221选择性地卡掣于该结合部件13的限位凸部1342。该固定件30相异的两端分别延伸形成一抵靠部33,每一该抵靠部33抵靠该结合槽23的每一延伸部234,令该固定件30无法脱离该结合槽23。该扶手主体20能够相对于该支撑座体10于释放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变换。当该扶手主体20位于释放位置时,该固定件30的两限位脚3221抵靠于该结合部件13的顶面131,该结合部件13的两第一^^掣部133卡掣于该结合槽23的两第一^^掣段231与该固定件30之间,该固定件30受该结合部件13推抵而相对该结合槽23纵向位移。同时,该固定件30推抵该支撑部22而使该支撑部22产生变形。
请同时参照图8与图9,该扶手主体20相对于该支撑座体10逆时针枢转90度,该结合部件13的两第一卡掣部133卡掣于该结合槽23的两第二卡掣段232并抵靠于该两挡止部233,令该扶手主体20定位于该支撑座体10而无法继续相对枢转。该结合部件13的两第一卡掣部133抵靠该两延伸部234,令该扶手主体20无法纵向脱离该支撑座体10。该固定件30的两限位脚3221抵靠于该结合部件13的斜面1343。请参照图10与图11,使用者施力于该扶手主体20的支撑部22,并与该扶手主体20的支撑部22的回复力推抵该固定件30,令该扶手主体20相对于该支撑座体10纵向移动。此时,该扶手主体20位于锁定位置,该结合部件13的每一第二卡掣部134的限位槽1341分别卡掣该固定件30的每一侧部32的第二限位段322,该固定件30的每一侧部32的限位脚3221卡掣于该结合部件13的每一第二卡掣部134的限位凸部1342,令该扶手主体20无法相对于该支撑座体10纵向移动或枢转。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其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差异在于,该结合部件13a —体形成于该支撑座体IOa的第一连接部I Ia的第一面11 Ia,该扶手主体20与该固定件30的结构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0064]参照图13与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其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差异在于,该扶手主体20a的第二连接部21a与该支撑部22a分开制造,该结合槽23a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21a的第二面211a,该扶手主体20a更包括一结合板24a,该结合板24a具有一透孔241a,该结合板24a连接该第二连接部21a并固定于该支撑部22a,令该第二连接部21a定位于该支撑部22a与该结合板24a之间,该结合板24a的透孔241a与该结合槽23a连通。参照图15与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其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差异在于,该固定件30a卡掣于该扶手主体20b的结合槽23b,该固定件30a略呈环状并与该结合槽23b的截面相对应,该固定件30a包括一顶部31a与两侧部32a,该扶手主体20b能够相对于该支撑座体10枢转,该结合部件13的两第一^^掣部133分别抵靠该第二连接部21a异于该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面,该固定件30a的顶部31a抵靠该结合部件13的顶面131,该固定件30a的两侧部32a卡掣于该结合部件13的两第二卡掣部134。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座椅扶手,其中该支撑座体与该扶手主体分开制造。于制造过程中,加工方便、开模容易,达到降低成本以及提高生产速度的功效。2.本实用新型座椅扶手,其中该固定件连接于该支撑座体与该扶手主体之间,使得该扶手主体定位于该支撑座体形成一座椅扶手。达到组装快速且不需额外工具组装的功效。惟上所述者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支撑座体,该支撑座体一端具有一个第一连接部且另一端具有一个安装部,该第一连接部异于该安装部的一端具有一个第一面,该安装部能够组设于一个座椅;一个扶手主体,该扶手主体能够枢转地组设于该支撑座体,该扶手主体一端具有一个第二连接部且另一端具有一个支撑部,该支撑部提供支撑使用者手臂的功能,该第二连接部异于该支撑部的一端具有一个第二面,该第二面与该第一面相对; 一个结合部件,该结合部件连接该第一连接部的第一面;一个结合槽,该结合槽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的第二面,该结合部件能够枢转地容置于该结合槽并于释放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变换,于锁定位置时,该扶手主体定位于该支撑座体;以及一个固定件,该固定件卡掣于该结合槽并于锁定位置时卡掣于该结合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件纵向相异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顶面与一个底面,该底面抵靠该第一面或该第二面,该结合部件包括两个第一卡掣部与两个第二卡掣部,该两个第一卡掣部分别由该结合部件相异的两侧突伸形成,该两个第二卡掣部分别形成于该两个第一卡掣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包括一个顶部与两个侧部,该顶部具有一个抵靠面,该抵靠面与该结合部件的顶面于锁定位置时互相抵靠,每一个该侧部相异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第一限位段与一个第二限位段,每一个该第一限位段卡掣于该结合槽,每一个该第二限位段选择性地卡掣于该结合部件的第二卡掣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该第二卡掣部包括一个限位槽与一个限位凸部,该限位槽具有一个底面与两个相对的侧面,该限位凸部由该限位槽的底面延伸形成,该固定件的每一个侧部的每一个该第二限位段具有一个限位脚,于锁定位置时,该固定件的每一个侧部的第二限位段卡掣于该结合部件的每一个第二卡掣部的限位槽,该固定件的每一个侧部的限位脚卡掣于该结合部件的每一个第二卡掣部的限位凸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该结合槽包括两个第一卡掣段与两个第二卡掣段,每一个该第一卡掣段的相异两端分别与该两个第二卡掣段连接,每一个该第一卡掣段具有数个径向延伸的嵌卡槽,该固定件的侧部的每一个该第一限位段具有数个嵌卡块,该数个嵌卡块卡掣于该数个嵌卡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该结合槽还包括两个挡止部,该挡止部分别形成于每一个该第一卡掣段与该两个第二卡掣段其中之一之间,该固定件相异的两端分别延伸形成一个抵靠部,每一个该抵靠部抵靠于该结合槽的每一个延伸部,于锁定位置时,该结合部件的两个第一卡掣部卡掣于该结合槽的两个第二卡掣段并抵靠该两挡止部,该结合槽于该两个第二卡掣段分别延伸形成一个延伸部,该结合部件的两个第一卡掣部抵靠该两个延伸部,令该扶手主体无法纵向脱离该支撑座体。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穿孔形成于该第一面,该结合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穿孔,该第二穿孔与该第一穿孔相对应,至少一个锁固件通过该第二穿孔并与该第一穿孔连接固定,令该结合部件连接于该第一面。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件一体形成于该第一面。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该扶手主体的第二连接部与该支撑部分开制造,该结合槽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的第二面,该扶手主体还包括一个结合板,该结合板具有一个透孔,该结合板连接该第二连接部并固定于该支撑部,该第二连接部定位于该支撑部与该结合板之间,该结合板的透孔与该结合槽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呈环状且与该结合槽的截面相对应并连接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座椅扶手,其包括有一个支撑座体、一个扶手主体、一个结合槽、一个结合部件与一个固定件,该扶手主体可枢转地组设于该支撑座体,该结合槽形成于该支撑座体的一端,该结合部件连接于该扶手主体的一端,该结合部件可枢转地容置于该结合槽并于释放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变换,于锁定位置时,该扶手主体定位于该支撑座体,该固定件卡掣于该结合槽并于锁定位置时卡掣于该结合部件。
文档编号A47C7/54GK203088266SQ20132003345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王清章 申请人:铨兴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