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按压式开启手柄及具有该按压式开启手柄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压式开启手柄及具有该按压式开启手柄的车辆。
背景技术:
国家规定发动机盖锁及加油口盖锁均应分为两道锁,其中现阶段主锁的开启方式绝大部分为拉线与手柄配合的方式开启。发动机盖锁及加油口盖锁的开启手柄目前均为外拉式开启,由于外拉式开启方式需有一定的开启空间,在设计过程中就需留出手运动所需的空间,这样就制约了发动机盖锁及加油口盖锁的开启手柄的布置位置。现有发动机盖锁及加油口盖锁的开启手柄均为外拉式,如图1所示,仪表板I位于驾驶员的左前方,而发动机盖及加油口盖的外拉式开启手柄2布置于仪表板I左侧最下侧或左侧围A柱下侧,这样设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遮蔽为手运动预留的空间,避免影响外拉式开启手柄2的开启。但是由于发动机盖锁及加油口盖锁的外拉式开启手柄2由于布置的位置过低,驾驶员操作非常的不方便性,且驾驶员的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压式开启手柄及具有该按压式开启手柄的车辆。
实用新型内容(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外拉式开启手柄需要为手运动预留空间,布置的位置过低,驾驶员操作不 便,且威胁驾驶员安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压式开启手柄,包括按压板、底座和旋转轴,所述按压板通过旋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按压板的一端用于与车辆拉线连接,另一端为按压处。上述手柄中,还包括弹性元件,用于实现所述按压板在按压之后进行复位。上述手柄中,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按压板连接。上述手柄中,所述弹性元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装于所述旋转轴上,扭簧的一延伸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另一延伸端与按压板接触连接。上述手柄中,所述扭簧的材质为65Mn。上述手柄中,所述旋转轴为开口销。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按压式开启手柄,还包括拉线和发动机盖,所述按压式开启手柄的按压板通过拉线与发动机盖相连接。上述车辆中,所述车辆还包括仪表板,所述按压式开启手柄位于仪表板附近,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间隙的尺寸范围为l-100mm。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第二种车辆,包括所述的按压式开启手柄,还包括拉线和加油口盖,所述按压式开启手柄的按压板通过拉线与加油口盖相连接。上述车辆中,所述车辆还包括仪表板,所述按压式开启手柄位于仪表板附近,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间隙的尺寸范围为l-100mm。(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按压式开启手柄的按压板通过旋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这样通过按压式开启,无需给手预留运动空间,不仅节约了空间,还方便了驾驶员的操作。
图1是现有外拉式开启手柄与仪表板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按压式开启手柄与仪表板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按压式开启手柄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按压式开启手柄的主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按压式开启手柄的俯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按压式开启手柄的侧视图。图中:1:仅表板;2:外拉式开启手柄;3:按压式开启手柄;4:按压板;5:弹性兀件;6:底座;7: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压式开启手柄,所述按压式开启手柄3位于仪表板I下方。如图3-6所示,按压式开启手柄3包括按压板4、弹性元件5及底座6,所述按压板4通过旋转轴7与底座6转动连接,所述弹性元件5的一端与底座6连接,另一端与按压板4连接。所述弹性元件5用于将所述按压板4回位,使按压板4与底座6保持相对位置。通常的,所述按压板4的中部通过旋转轴7与底座6转动连接,按压板4的一端与车辆的拉线连接,另一端为按压处。将按压式开启手柄3设置于仪表板I的下方,按压板4通过旋转轴7与底座6转动连接,这样通过按压式开启,无需给手预留运动空间,不仅节约了空间,还方便了驾驶员的操作。优选地,为了保证驾驶员操作的安全性,所述按压式开启手柄3与所述仪表板I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尺寸范围为1-100_,更优地为1-2_,通过间隙保证了按压板4不会与仪表板I发生接触。所述弹性元件5用于将所述按压板4复位(回到起始位置),使按压板4与底座6保持相对位置。出于成本及安装便捷性的考虑,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5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装于所述旋转轴7上,扭簧的一延伸端与底座6固定连接,另一延伸端与按压板4接触连接。制作扭簧的材料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65Mn、55Si2Mn和60Si2Mn等,更加优选地,所述扭簧的材质为65Mn,保证了扭簧的耐久性。[0033]所述旋转轴7可以为配合按压板4及底座6单独制作的零件,也可以为开口销。同样出于成本及安装便捷性的考虑,优选地,旋转轴7为开口销。所述按压板4采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颜色和整车的颜色保持一致,保证了驾驶员触摸按压板4的舒适性。使用时,驾驶员向按压板4的按压处施力,所述按压板4会绕旋转轴7转动,从而带动拉线运动,开启发动机盖锁及加油口盖锁,解除按压板4的按压端的施力后,在弹性元件5的作用下,按压板4回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按压式开启手柄、拉线和发动机盖,所述按压式开启手柄的按压板通过拉线与发动机盖相连接。本实施例车辆的发动机盖锁的开启手柄为上述的按压式开启手柄,所述按压式开启手柄位于仪表板附近,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间隙的尺寸范围为l-100mm。优选地,所述按压式开启手柄位于仪表板下方,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间隙的尺寸范围为l_2mm。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第二种车辆,包括所述的按压式开启手柄、拉线和加油口盖,所述按压式开启手柄的按压板通过拉线与加油口盖相连接。本实施例车辆的加油口盖锁的开启手柄为上述的按压式开启手柄,所述按压式开启手柄位于仪表板附近,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间隙的尺寸范围为l-100mm。优选地,所述按压式开启手柄位于仪表板下方,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间隙的尺寸范围为l_2mm。综上所述,将按压式开启手柄设置于仪表板下方,按压板通过旋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这样通过按压式开启,无需给手预留运动空间,不仅节约了空间,还方便了驾驶员的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按压式开启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压板(4)、底座(6)和旋转轴(7),所述按压板(4)通过旋转轴(7)与底座(6)转动连接,所述按压板(4)的一端用于与车辆拉线连接,另一端为按压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开启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元件(5),用于实现所述按压板(4)在按压之后进行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式开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5)的一端与底座(6)连接,另一端与按压板(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压式开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5)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装于所述旋转轴(7)上,扭簧的一延伸端与底座(6)固定连接,另一延伸端与按压板(4)接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压式开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材质为65M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开启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7)为开口销。
7.—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按压式开启手柄,还包括拉线和发动机盖,所述按压式开启手柄的按压板通过拉线与发动机盖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仪表板,所述按压式开启手柄位于仪表板附近,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间隙的尺寸范围为1-100_。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按压式开启手柄,还包括拉线和加油口盖,所述按压式开启手柄的按压板通过拉线与加油口盖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仪表板,所述按压式开启手柄位于仪表板附近,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间隙的尺寸范围为1-100_。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压式开启手柄及具有该按压式开启手柄的车辆。该按压式开启手柄包括按压板及底座,所述按压板通过旋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本实用性新型通过在车辆上设置上述按压式开启手柄,无需给手预留运动空间,不仅节约了空间,还方便了驾驶员的操作。
文档编号E05B65/12GK203145611SQ20132004554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
发明者韩丽, 林鑫海, 杨帅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