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遥控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98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遥控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锁,具体说是智能遥控防盗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防盗锁,普遍采用的是纯机械式结构,此种纯机械式结构的防盗锁都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其主要的问题是在于:只要人们采用某些手段将锁芯破坏掉(例如:机械防盗锁因门外有锁孔而存在被技术性开锁的可能),那么就能轻松使纯机械式结构的防盗锁被轻易的打开而失去锁的功能,给用户家庭财产、人生安全带来相应的危险性。目前市场上的电子锁都有门外识别设备,如指纹类电子锁、密码类电子锁、IC卡类电子锁等等,门外都会有对应的开锁识别设备,弊端就是可以让盗贼对锁的安装位置一目了然,易于实施破坏。目前市场上的电子遥控锁编码方式多采用固定码和简易的滚动编码方式,易于被市场的译码器译码。而且电子遥控锁还存在以下问题1、锁具在待机和使用时都消耗用电;2、未完全解决电池电量智能化管理;3、遥控电路电机运行电流大和运行寿命短;4、未完全解决电源超 低功耗问题;5、遥控锁的遥 控钥匙未有明确低电量显示报警设计,当电量不足时未有明显的提示给用户,造成用户因不知电量低及时更换电池而开不了门的现象。目前市场上尚未有将智能遥控技术和机械防盗锁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组成智能遥控防盗锁应用于防盗门的主锁。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遥控防盗锁,将机械式防盗锁与电子智能遥控技术相结合,大大提高了防盗锁开锁的难度,杜绝了技术性与破坏锁芯开锁的问题,更有效、更安全地保护了用户的财产与人身安全。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智能遥控防盗锁,包括门外把手1、主锁体2和门内把手3,锁芯7穿装在主锁体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内把手3包括:内把手座29,其上设有电池盒19和导光面板23,导光面板23朝向门体的一侧设有PCB盖板21,与无线遥控器适配的主控电路板22卡装在PCB盖板21内,所述主控电路板22具备RF信号发射与接收功能,主控电路板22与电池盒19之间用导线连接起来,所述主锁体2包括:[0020]机械式锁体42,其内腔中设有中间锁销33,中间锁销33上设有锁定板34,在机械式锁体42的腔体内增设悬挂式电机32、开关座50和微动开关51,悬挂式电机32上设有一止动块,开关座50固定在机械式锁体42的底盖42相应的孔位上,微动开关51用于控制RF信号发射与接收,其装配在开关座50上,悬挂式电机32和微动开关51分别通过导线和主控电路板22连接,当主锁体处于开启状态时,中间锁销33与微动开关51触接使微动开关处打开状态,此时悬挂式电机处于非工作状态,并且止动块处在默认状态开启位置,不影响锁销的上锁移动路线,当主锁体处于关闭状态时,中间锁销33与微动开关51分离使微动开关处关闭状态,此时悬挂式电机32能带动止动块移动,使止动块阻挡在锁定板34的移动路线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主控电路板22上设有外置天线,导光面板23上设有与外置天线适配的天线槽。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机械式锁体42的底盖上设有用于安装悬挂式电机32的相应扣位与孔位,悬挂式电机32与机械式锁体42的底盖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悬挂式电机32包括:通过扭簧57连 接的马达固定架56及马达支架63,马达支架63内设有止动块61,马达55与马达固定架56铆合,马达55的输出轴依次穿过马达支架63和止动块61,止动块61的两侧和马达支架63之间分别设有一个垫片62,所述止动块61上设有与马达55的输出轴垂直的通孔,该通孔内设有钢珠60,通孔的开口处设有紧定螺钉58,紧定螺钉58和钢珠60之间设有止动块弹簧5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遥控防盗锁,将机械式防盗锁与电子智能遥控技术相结合,大大提高了防盗锁开锁的难度,杜绝了技术性与破坏锁芯开锁的问题,更有效、更安全地保护了用户的财产与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主锁体及各配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门内把手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门外把手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主锁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式电机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主锁体处于开启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遥控防盗锁,包括:[0046]门外把手1、主锁体2和门内把手3,门外把手I和门内把手3通过把手座固定螺丝4及固定螺丝柱6固定在门体上,门外把手I和门内把手3之间通过矩形的连接杆相连,锁芯7穿装在主锁体2上,门外把手I和门内把手3上分别设有与锁芯7的端部配套的锁芯护套5,如图3所示,所述门内把手3包括:内把手座29,设有第一电池弹片18、第二电池弹片16和第三电池弹片17的电池盒19,电池盒19内装四个七号电池11,电池盒19还设有配套的电池盖板9,电池盒19通过两颗M2.5X5螺丝20固定于内把手座29上部,电池盒19位于门体和内把手座29之间,电池盒19的下方设有内把手8,内把手8和内把手座29间设有扭动垫片10,内把手8穿过内把手座29上的相应孔位后,与第一轴用挡圈15连接,在第一轴用挡圈15和内把手座29间依次设有两个垫片14、弹簧卡子13和复位弹簧12,内把手8的下方设有导光面板23,导光面板23通过四颗M2.5X5的螺丝固定于内把手座29上,导光面板23位于门体和内把手座29之间,内把手座29上设有与导光面板23相应的孔位,与无线遥控器适配的主控电路板22卡装在PCB盖板21内,所述主控电路板22具备RF信号发射与接收功能,主控电路板22上的外置天线对准导光面板23上的天线槽,PCB盖板21通过螺丝固定在导光面板23上,主控电路板22与电池盒19之间用导线连接起来,导光面板23可将主控电路板22上用于指示工作状态的LED灯的灯光传输到锁具外部,以便使用者观察,作为优选方案,导光面板23上设有配码孔位与喇叭孔位,导光面板23的下方设有用于安装锁芯护套5的孔位,用于安装锁芯护套5的孔位的下方设有扭盖28,扭盖28和内把手座29间设有塑料垫片27,扭盖28穿过内把手座29上的相应孔位后,与第二轴用挡圈26连接,在第二轴用挡圈26和内把手座29间设有另一个塑料垫片27,扭盖28靠近门体的一端设有通孔,拔动片24通过卡子25装配在扭盖28靠近门体一端的通孔上,如图4所示,所述门外把手I包括:外把手座31,外把手30和外把手座31间设有扭动垫片10,外把手30穿过外把手座31上的相应孔位后,与另一个第一轴用挡圈15连接,在第一轴用挡圈15和外把手座31间依次设有两个垫片14、弹簧卡子13和复位弹簧12,如图5所示,所述主锁体2包括:设有上盖52的机械式锁体42,机械式锁体42为现有的机械式锁具,所述的机械式锁体42的两侧设有拉杆48,其腔体内至少设有活动锁销35和中间锁销33,中间锁销33上设有锁定板34,参见图7,在机械式锁体42的腔体内增设悬挂式电机32、开关座50和微动开关51,机械式锁体42的底盖上设有用于安装悬挂式电机32的相应扣位与孔位,悬挂式电机32与机械式锁体42的底盖固定连接,悬挂式电机32上设有一止动块,
开关座50固定在底盖42相应的孔位上,微动开关51用于控制RF信号发射与接收(控制主控电路板22的RF信号发射与接收功能的开启与关闭),其装配在开关座50上(例如通过螺丝装配在开关座50上),悬挂式电机32和微动开关51分别通过导线和主控电路板22连接,上盖52设有用于引出导线的过线孔,如图7所示,当主锁体处于开启状态时,中间锁销33与微动开关51触接使微动开关处打开状态,此时控制RF信号发射与接收的电源被断开(主控电路板22的RF信号发射与接收功能关闭),此时悬挂式电机处于非工作状态,并且止动块处在默认状态开启位置,不影响锁销(指中间锁销33)的上锁移动路线,例如:悬挂式电机32处于非工作状态,止动块61处于默认开启位置,位于锁定板34的移动路线之外,中间锁销33上锁时,则锁定板34沿移动路线移动时不会受到止动块的阻挡,无线遥控器此种状态下无法操控悬挂式电机32动作,当主锁体处于关闭状态时,中间锁销33与微动开关51分离使微动开关处关闭状态,此时控制RF信号发射与接收的电源被接通(主控电路板22的RF信号发射与接收功能开启),悬挂式电机32能带动止动块移动(在收到无线遥控器的控制指令时,悬挂式电机动作),使止动块阻挡在锁定板34的移动路线上,此时,由于止动块对锁定板34的阻挡,仅破坏机械锁是无法移动中间锁销33的,提高了安全性,当主锁体处于关闭状态时,如需开锁,则要先用无线遥控器控制悬挂式电机32带动止动块移至默认开启位置,使止动块位于锁定板34的移动路线之外,才能通过旋动锁芯7完成机械式开锁,如图6所示,所述悬挂式电机32包括:通过扭簧57连接的马达固定架56及马达支架63,马达支架63内设有止动块61,马达55与马达固定架56铆合,马达55的输出轴依次穿过马达支架63和止动块61,
止动块61的两侧和马达支架63之间分别设有一个垫片62,所述止动块61上设有与马达55的输出轴垂直的通孔,该通孔内设有钢珠60,通孔的开口处设有紧定螺钉58,紧定螺钉58和钢珠60之间设有止动块弹簧59,止动块61内部孔位装有钢珠60、止动块弹簧59、紧定螺钉58,构成了止动块61与马达55轴之间的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机械式锁具的基础上,增加了与无线遥控器适配的主控电路板22 (遥控控制系统)、电池盒19 (供电单元)和悬挂式电机32 (执行机构)。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1.智能遥控防盗锁,包括门外把手(I)、主锁体(2)和门内把手(3),锁芯(7)穿装在主锁体(2)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内把手(3)包括: 内把手座(29),其上设有电池盒(19)和导光面板(23), 导光面板(23)朝向门体的一侧设有PCB盖板(21 ), 与无线遥控器适配的主控电路板(22 )卡装在PCB盖板(21)内,所述主控电路板(22 )具备RF信号发射与接收功能, 主控电路板(22)与电池盒(19)之间用导线连接起来, 所述主锁体(2)包括: 机械式锁体(42 ),其内腔中设有中间锁销(33 ),中间锁销(33 )上设有锁定板(34 ),在机械式锁体(42 )的腔体内增设悬挂式电机(32 )、开关座(50 )和微动开关(51),悬挂式电机(32)上设有一止动块, 开关座(50)固定在机械式锁体(42)的底盖(42)相应的孔位上, 微动开关(51)用于控制RF信号发射与接收,其装配在开关座(50)上, 悬挂式电机(32)和微动开关(51)分别通过导线和主控电路板(22)连接, 当主锁体处于开启状态时,中间锁销(33)与微动开关(51)触接使微动开关处打开状态,此时悬挂式电 机处于非工作状态,并且止动块处在默认状态开启位置,不影响锁销的上锁移动路线, 当主锁体处于关闭状态时,中间锁销(33)与微动开关(51)分离使微动开关处关闭状态,此时悬挂式电机(32)能带动止动块移动,使止动块阻挡在锁定板(34)的移动路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遥控防盗锁,其特征在于:主控电路板(22)上设有外置天线,导光面板(23)上设有与外置天线适配的天线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遥控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机械式锁体(42)的底盖上设有用于安装悬挂式电机(32)的相应扣位与孔位,悬挂式电机(32)与机械式锁体(42)的底盖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遥控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式电机(32)包括: 通过扭簧(57)连接的马达固定架(56)及马达支架(63),马达支架(63)内设有止动块(61), 马达(55)与马达固定架(56)铆合, 马达(55)的输出轴依次穿过马达支架(63)和止动块(61), 止动块(61)的两侧和马达支架(63)之间分别设有一个垫片(62), 所述止动块(61)上设有与马达(55)的输出轴垂直的通孔,该通孔内设有钢珠(60),通孔的开口处设有紧定螺钉(58),紧定螺钉(58)和钢珠(60)之间设有止动块弹簧(5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遥控防盗锁,控制RF信号收发的主控电路板及电池盒设于门内把手,在机械式锁体的腔体内增设悬挂式电机和微动开关,悬挂式电机上设有一止动块;当锁处于开启状态时,锁销与微动开关触接,此时悬挂式电机处于非工作状态,并且止动块处在默认状态开启位置,不影响锁销的上锁移动路线,当锁处于关闭状态时,锁销与微动开关分离,此时悬挂式电机能带动止动块移动,使止动块阻挡锁销的解锁移动路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遥控防盗锁,将机械式防盗锁与电子智能遥控技术相结合,大大提高了防盗锁开锁的难度,杜绝了技术性与破坏锁芯开锁的问题,更有效、更安全地保护了用户的财产与人身安全。
文档编号E05B53/00GK203129757SQ20132008645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6日
发明者胡宇宁, 李斌, 刘星求 申请人:深圳市新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