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及卷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4797阅读:1055来源:国知局
吸尘器及卷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及卷线器,尤其与将卷线器中伸出的线缆进行定位的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吸尘器为方便收纳线缆通常包括卷线器,吸尘器上的卷线器一般分为手动收线卷线器和自动收线卷线器。对于手动收线卷线器,在吸尘器上放置一个收线按钮,做为手动收线作用。当使用吸尘器时,操作者拉出卷线器上电源线并将插头插在插座上,就可以方便地使用吸尘器作业了。需结束吸尘器作业时,拔掉插在插座上的电源线,按下放置在吸尘器上的收线按纽,电源线就会自动收进到卷线器里。

对于自动收线卷线器,在使用的时候,拉出卷线器上电源线插在插座上就可以使用吸尘器了,当结束使用吸尘器时,拔掉插在插座上的电源线,抓住电源线往外拉出一小段距离(略小于1/4圈卷盘),松开手,电源线就会自动收进去了。具体自动收线卷线器结构可参考专利CN102556776、CN202644248。

使用自动收线卷线器时,如果不小心碰到卷线器上的电源线,而且拽动拉出约1/4圈卷盘,自动收线卷线器就会处于意外的收线状态,如果收线的力度足够大,极有可能会将电源线的插头从插座上拔出,从而造成吸尘器意外中断工作,影响正常作业。另外,电源线由于意外收线而又无法将插头拔出插座时会造成电源线持续张紧,从而对卷线器的弹性回收机构等造成损坏,严重时还会对线缆本身造成损坏。因此,应极力避免吸尘器作业时产生的意外收线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意外收线的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的吸尘器及其卷线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吸尘器,包括壳体,壳体设有线缆出口,壳体内的自动卷线器的线缆通过所述线缆出口伸出或缩回,所述吸尘器还设有与所述自动卷线器的本体相互独立的线缆固定件,所述线缆固定件限位固定伸出所述线缆出口的线缆。

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中,通过线缆固定件限位固定伸出线缆出口的线缆,从而避免吸尘器作业时产生线缆伸缩动作,也就可以可靠地避免触发自动卷线器内的自动卷线机构,使得吸尘器作业时不会产生意外收线,且该结构十分简单,不会较多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成本。

进一步,所述壳体设置出线窗,所述线缆出口设置于所述出线窗的一端,且所述线缆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出线窗的内壁。

进一步,所述线缆固定件与所述出线窗一体成型设置或通过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所述线缆固定件为固定夹。固定夹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且使用方便。

进一步,所述线缆固定件为绕线柱。绕线柱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所述固定夹包括一夹板,所述夹板与所述出线窗内壁之间形成一卡夹固定所述线缆的间隙。使用夹板成本低,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所述夹板与所述出线窗内壁之间的间隙从开口开始逐渐减小。

进一步,所述固定夹为U形夹或C形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卷线器,内部装载有线缆,所述线缆通过一出线口伸出或缩回,包括与所述卷线器的本体相互独立的线缆固定件,所述线缆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卷线器的出线口,所述线缆固定件限位固定伸出所述出线口的所述线缆。

进一步,所述线缆固定件为固定夹或绕线柱。

本实用新型的卷线器,通过设置线缆固定件,可使得伸出出线口 的线缆限位固定,从而不会在正常作业中伸缩,避免因线缆意外伸缩导致的意外,尤其是工程施工时,可以避免产生相应的意外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卷线器线缆未固定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卷线器线缆固定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线缆固定件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线缆固定件第一实施例中部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线缆固定件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线缆固定件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线缆固定件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线缆固定件第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卷线器线缆未固定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卷线器线缆固定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要解决吸尘器作业中线缆固定的问题,参考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其他部分与现有的吸尘器并无不同,在此不作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中包括壳体2,壳体2内设置卷线器1,卷线器1包括本体10、线缆11和插头12。壳体2上设有线缆出口,壳体2内的自动卷线器1的线缆11可以伸出线缆出口,也可以通过线缆出口缩回到卷线器1中。为限位固定伸出线缆出口的线缆11,防止其意外收缩,吸尘器的线缆出口上还设有线缆固定件,线缆固定件限位固定伸出线缆出口的线缆11。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上设置出线窗4,上述的线缆出口设置于出线窗4的一端,且线缆固定件设置于出线窗4的内壁。该线缆固定件可以与出线窗4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出线窗4上。

线缆固定件可以为多种形式,可以是固定夹或绕线柱,其中,固定夹可以为U形夹、C形夹或一与壁面形成卡夹间隙的夹板。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介绍其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线缆固定件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线缆固定件第一实施例中部件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线缆固定件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线缆固定件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线缆固定件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线缆固定件第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第一实施例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实施例中,线缆固定件包括一夹板31,夹板31与出线窗4内壁之间的间隙从开口开始(即图5中由下至上的间隙)逐渐减小。夹板31与出线窗4内壁之间形成一卡夹固定线缆11 (参考图1和图2)的间隙,通过该间隙卡夹固定伸出线缆出口的线缆 11。使用夹板31成本低,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第二实施例

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例中,线缆固定件为一开口朝上的U型固定夹32,U型固定夹32安装在出线窗4中,通过U型固定件32的两侧臂卡夹固定线缆11(参考图1和图2)。

第三实施例

如图7所示,第三实施例中,线缆固定件为一开口朝向水平方向的C型固定夹33,该C型固定夹33安装在出线窗4中,该实施例中也是通过C型固定件33的两侧臂卡夹固定线缆11(参考图1和图2)。采用固定夹作为线缆固定件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且使用方便。

第四实施例

如图8所示,第四实施例中,线缆固定件为一绕线柱34,绕线柱 34固定安装在出线窗4中。使用时只需将部分伸出线缆出口的线缆11 (参考图1和图2)缠绕在该绕线柱34上即可。绕线柱34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

第五实施例

线缆固定件除了如上所述设置于出线窗内壁以外,还可以设置于壳体的其它位置,如图9所示,第五实施例中,线缆固定件设置于出线窗4外的壳体2上,该设置方式方便用户固定或释放线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卷线器,该卷线器内部装载有线缆,线缆通过一出线口伸出或缩回,在卷线器的出线口上还设置有线缆固定件,线缆固定件固定伸出出线口的线缆。该线缆固定件为固定夹或绕线柱。本实用新型的卷线器的结构可参照图1和图2所示,线缆固定件的结构可参照图4-图9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