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式清洗组件及其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4791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杆式清洗组件及其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杆式清洗组件及其吸尘器,属于小家电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04768439A在在先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在干式吸尘器上实现清洗目的的吸湿附件,该申请拓展了干式吸尘器的使用范围,但首先,该吸湿附件为直接手持使用,操作半径有限,仅适用于桌面等位置较高的作业面,如果清洗地面则需要使用者蹲下操作,给操作带来不便;其次,该吸湿附件的吸头功能单一,仅能实现简单的吸水功能,无法拓展额外的清洁附件,为作业表面进行大面积及深度的清洗形成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杆式清洗组件及其吸尘器,充分利用了传统吸尘器需配合使用延伸管的特点,将风道、溶液桶、回收桶集成为杆式清洗组件,替换安装在现有延伸管的位置,利用杆式清洗组件细长的优势,将溶液桶和回收桶的容量做到了最大化;采用杆式清洗组件配合手持式吸尘器的使用,大大拓展了吸尘器的使用功能,结构简单,使用轻巧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杆式清洗组件,包括一杆体,所述杆体包括用于与地刷的吸入口相连的吸管,回收污水的回收桶以及提供清洁液体的溶液桶,所述杆体上端设有主机接头,下端设有地刷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桶和溶液桶的外表面构成所述杆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

根据需要,所述吸管设置在所述杆体的中心位置,所述回收桶和溶液桶围设在吸管的前、后两侧而形成杆体;为了便于清理更换,所述回收桶和溶液桶分别为可拆卸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杆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回收桶上方并与其连通的分离室,所述分离室内设有气水分离装置;按照固液混合气的流向,所述分离室的上游与吸管的出水口连接,下游与所述主机接头相连。

为了便于加工,降低成本,所述分离室与回收桶一体成型。

另外,所述溶液桶包括加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依次设有出水阀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地刷相连。

为了有效控制废液容量,所述回收桶内设有水位感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杆体内的水位感应线路板、固定在所述回收桶内壁上的霍尔开关和对应设置在水位浮子内的磁铁,所述水位浮子漂浮在回收桶内液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尘器,主要包括主体和与其相连的地刷,所述主体包括机身和与机身连接的尘杯,所述尘杯上设有吸尘管,所述机身内设有产生吸力的真空源以及为所述真空源供电的电池,所述机身一侧设有手柄,所述手持式吸尘器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杆式清洗组件,所述主机接头与所述吸尘管相连,所述地刷接头与所述地刷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的轴线与手柄的轴线相互平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杆式清洗组件及其吸尘器,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传统吸尘器需配合使用延伸管的特点,将风道、溶液桶、回收桶集成为杆式清洗组件,替换安装在现有延伸管的位置,利用杆式清洗组件细长的优势,将溶液桶和回收桶的容量做到了最大化;采用杆式清洗组件配合手持式吸尘器的使用,大大拓展了传统干式吸尘器的使用功能,结构简单,使用轻巧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杆式清洗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杆式清洗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杆式清洗组件顶部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杆式清洗组件与手持式吸尘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杆式清洗组件与地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杆式清洗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杆式清洗组件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杆式清洗组件顶部局部结构剖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杆式清洗组件,包括一杆体100,所述杆体100包括用于与地刷(图中未示出)的吸入口相连的吸管110,回收污水的回收桶120以及提供清洁液体的溶液桶130,所述杆体100上端设有用于连接主机的主机接头200,主机具有一产生吸力的真空源,杆体100下端设有用于连接吸管和地刷的地刷接头300。为了便于排布并使杆体结构更加紧凑,所述回收桶120和溶液桶130的外表面构成所述杆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如图1所示,所述吸管110设置在所述杆体100的中心位置,所述回收桶120和溶液桶130分别设置在所述吸管110的前、后两侧,围设在所述吸管110的外部而形成杆体。这种设计利用了杆体100的长度优势,做到回收桶120和溶液桶130容量的最大化。根据不同的设置需求,溶液桶130和回收桶120可以一体式集成在杆体100之中,也可以单独设置。为了便于加水和清理,溶液桶130和回收桶120可拆卸围设在吸管110的前、后两侧形成杆体100。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杆体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回收桶120上方并与其连通的分离室140,所述分离室内设有气水分离装置400;按照固液混合气的流向,所述分离室的上游与吸管110的出水口111连接,下游通过主机接头200与吸尘器的主机真空源相连。设置在分离室140内的气水分离装置400,用于提高气水分离效率,当然,也可使用挡水透气组件来代替气水分离装置400,如滤水HEPA等,如采用滤水HEPA代替气水分离装置,滤水HEPA可设置在回收桶上方,且吸管出水口直接与回收桶连接即可,分离室也可不必设置。本实施例中,分离室140与回收桶120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根据结构需要分别独立设置。参见图5所示,为了便于加水,溶液桶130上方设有加水口,相对的,溶液桶130的下方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处依次设有出水阀131和出水管132,在出水阀131的密封作用下,当溶液桶130被单独提起时,出水口不会漏水,出水管132与地刷2000相连。

如图2并结合图3所示,为了有效控制回收桶内的废液量,所述回收桶内设有水位感应装置500,包括:设置在所述杆体100内的水位感应线路板(PCB)、固定在所述回收桶120内壁上的霍尔开关501和对应设置在水位浮子502内的磁铁503,所述水位浮子502漂浮在回收桶120内液面上。所述水位感应装置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水位浮子502随着回收桶120内的水位一同上升,当上升至指定高度时,设置在回收桶120内壁上的霍尔开关501感应到水位浮子502中的磁铁503的高度已经达到了指定高度,随即释放信号给水位感应PCB,控制断电,此时使用者可以取下回收桶120,并将其内部废液清空。鉴于该部分内容为现有技术,更详细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传统吸尘器需配合使用延伸管的特点,将风道、溶液桶和回收桶集成为一体形成杆式清洗组件,替代延伸管组合使用;同时利用杆式清洁组件细长的优势,将溶液桶和回收桶的容量做到了最大化;既额外增加了吸尘器的使用功能,又不额外占用吸尘器的使用空间,拓展了干式吸尘器的使用范围。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杆式清洗组件与手持式吸尘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杆式清洗组件与地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4并结合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尘器,在本实施例中该吸尘器为手持式吸尘器,主要包括主体1000和与其相连的地刷2000,所述主体1000包括机身1001和与机身1001连接的尘杯1002,所述尘杯1002上设有吸尘管1003,用于将地刷2000连接在主体1000上,所述机身内设有产生吸力的真空源以及为所述真空源供电的电池,所述机身1001的一侧设有便于使用者握持的手柄1004,所述尘杯1002内设有气流过滤装置。优选的,所述电池的轴线和手柄1004的轴线基本呈相互平行的状态。结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吸尘器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杆式清洗组件,所述主机接头200与所述吸尘管1003相连,所述地刷接头300与地刷2000相连。杆式清洗组件的上、下两端的接头分别与手持吸尘器本体和地刷连接,同时形成电气连接,手持吸尘器本体为地刷供电。结合图5所示,所述地刷2000上设有与出水管132连接的电子泵,手持吸尘器本体上设有控制该电子泵的按钮(图中未示出),通过该按钮控制清洁液的喷洒。当然电子泵也可设置杆式清洗组件上,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仅详细说明了物理连接结构,关于杆式清洗组件与待连接的手持式吸尘器的电气连接方式,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需要将杆式清洗组件安装到吸尘器上,其安装位置替代了现有延伸管的位置;其次,溶液桶130中的清洗液在出水阀131的作用下经过出水管132输出到待清洁表面或者地刷上,在地刷2000的作用下,污水和空气的混合物经设置在吸管110上端的出水口111流入分离室140,在气水分离器400的作用下高速离心旋转,水分在离心力和重力作用下携带部分含尘颗粒从入口121落入回收桶120,气流由气水分离器400的通道进入手持式吸尘器主体1000;污水和空气的混合物在吸尘器中的走向如图3中的箭头方向所示;另外,随着回收桶120内废液的增加,当水位感应装置500感应到水满时,控制机器停止工作,此时使用者取下回收桶120并将其清空,以备后续使用。

由上述内容可知,现有手持吸尘器本来属于干式吸尘器,通过将其延伸管替换为本实用新型的杆式清洗组件,增加了溶液桶,可以对存在顽渍的待清洁表面输出清洗液并做进一步地清洁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杆式清洗组件,不限定于仅仅与如上述的手持式吸尘器配合使用,同样也可以与其他类型干式吸尘器组合使用,例如传统卧式吸尘器,实现清洗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传统吸尘器需配合使用延伸管的特点,将风道、溶液桶、回收桶集成为杆式清洗组件,替换安装在现有延伸管的位置,利用杆式清洗组件细长的优势,将溶液桶和回收桶的容量做到了最大化;采用杆式清洗组件配合手持式吸尘器的使用,大大拓展了传统干式吸尘器的使用功能,结构简单,使用轻巧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