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8456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柜门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柜门锁,包含面板、把手、后盖;面板上端有钥匙接口,中间有一沉槽,沉槽下端有一圆孔;所述把手闭锁状态下安装在面板长条形沉槽中,把手底部为一转动轴,安装在面板沉槽下端的圆孔中,闭锁情况下把手表面与面板表面平齐;钥匙接口包含一个解锁孔、一个定位孔和一个方形码片孔,可与防误钥匙配合使用;后盖为一腔体结构,里面安装有闭锁机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柜门锁构造简单、防盗能力强、安装操作方便,由于把手表面与面板前表面平齐,所以,该实用新型柜门锁在防剪切、防破坏性方面有了很大提高。该柜门锁有效解决了目前电力行业配网系统户外环网柜锁具容易破坏而导致的安全隐患,保障了环网柜内设备的安全运行。
【专利说明】柜门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配网系统中使用的户外环网柜等设备的闭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柜门锁。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网设备越来越多,尤其是放置在城市或乡村各个位置的户外环网柜,数量多,应用范围广,环网柜内设备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千万家庭或企业单位的正常用电,因此,保证环网柜柜门的闭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0003]目前常用的环网柜上具有一个锁扣,锁扣穿过开门把手后,由挂锁闭锁。图1为现有技术柜门锁闭锁原理,挂锁锁在穿过把手的锁扣上,阻挡把手拉出操作,实现对门锁的闭锁要求。如果不打开挂锁,就无法开门,从而实现对柜门的闭锁。该种闭锁采用的是挂锁方式,由于挂锁锁钩外露,经常发生人为非法剪断挂锁锁钩,打开柜门,对柜内设备进行恶意破坏等事件,严重影响了配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柜门锁,把手及闭锁机构隐秘性好,可以与目前变电站常用的防误钥匙配合使用,增强了柜门锁的防盗、防破坏性,提高了变电站的管理水平。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柜门锁,包括有:
[0007]面板,位于所述柜门锁的正前部;
[0008]后盖,位于所述面板的后方,所述面板和后盖包围形成锁具容腔;
[0009]把手,所述把手的第一端部采用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面板上,转动的中心线与面板平面平行或位于面板平面上;
[0010]以及锁紧部件,所述锁紧件位于后盖的后方,通过连接部件与把手的第一端部连接,且所述把手能够驱动锁紧部件进行旋转动作;
[0011]其中,所述柜门锁还包括有设置在锁具容腔中的闭锁机构,闭锁机构包括有第一闭锁结构;所述把手的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闭锁结构;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容纳所述把手的沉槽;当所述柜门锁处于闭锁状态时,所述把手嵌入面板的沉槽中,把手的第二闭锁结构与闭锁机构的第一闭锁结构相互连接锁紧,锁紧部件位于将柜门锁紧位置;当所述柜门锁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把手的第二闭锁结构与闭锁机构的第一闭锁结构相互分离,把手的第二端部离开面板的沉槽,驱动锁紧部件进行旋转至柜门打开位置。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与面板的沉槽具有相同的轮廓形状;把手的第一端部为底部,第二端部为顶部;沉槽下端有一圆形的转轴孔,所述连接部件为与把手底部相连接的转轴,转轴安装在所述转轴孔中,并穿过锁具容腔与锁紧件连接;所述锁紧件为闭锁杆。[0013]进一步地,所述面板的上部设置有钥匙接口,所述钥匙接口包含码片孔,和分别位于码片孔两侧的解锁孔和定位孔。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实用新型的柜门锁,由于闭锁状态时,所述把手嵌入面板的沉槽中,把手的第二闭锁结构与闭锁机构的第一闭锁结构相互连接锁紧,锁紧部件位于将柜门锁紧位置,保证柜门不能打开,并且没有外露的挂锁锁钩,不会发生人为非法剪断挂锁锁钩而打开柜门的情况。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柜门锁构造简单,把手闭锁机构隐秘性好,可以与目前变电站常用的防误钥匙配合使用,增强了柜门锁的防盗、防破坏性,提高了变电站的管理水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技术的柜门锁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柜门锁闭锁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柜门锁解锁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柜门锁闭锁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柜门锁解锁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柜门锁安装于环网柜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面板;11-沉槽;2_钥匙接口 ;21_解锁孔;22-码片孔;23-定位孔;3_把手;4_转轴;5-后盖;6_闭锁机构;100_门;200_门框;300_闭锁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柜门锁,如图2、3、4、5、6所示,包括有:
[0025]面板1,位于所述柜门锁的正前部;
[0026]后盖5,位于所述面板I的后方,所述面板I和后盖5包围形成锁具容腔;
[0027]把手3,所述把手3的第一端部采用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面板I上,转动的中心线与面板平面平行或位于面板平面上;
[0028]以及锁紧部件,所述锁紧件位于后盖5的后方,通过连接部件与把手3的第一端部连接,且所述把手3能够驱动锁紧部件进行旋转动作;
[0029]其中,所述柜门锁还包括有设置在锁具容腔中的闭锁机构6,闭锁机构6包括有第一闭锁结构;所述把手3的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闭锁结构;所述面板I上设置有容纳所述把手3的沉槽11 ;当所述柜门锁处于闭锁状态时,所述把手3嵌入面板的沉槽11中,把手3的第二闭锁结构与闭锁机构6的第一闭锁结构相互连接锁紧,锁紧部件位于将柜门锁紧位置;当所述柜门锁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把手3的第二闭锁结构与闭锁机构6的第一闭锁结构相互分离,把手3的第二端部离开面板的沉槽11,驱动锁紧部件进行旋转至柜门打开位置。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3与面板的沉槽11具有相同的轮廓形状;把手3的第一端部为底部,第二端部为顶部;沉槽11下端设置有一圆形的转轴孔,所述连接部件为与把手底部相连接的转轴4,转轴4安装在所述转轴孔中,并穿过锁具容腔与锁紧件连接;所述锁紧件为闭锁杆300。
[0031]进一步地,所述面板I的上部设置有钥匙接口 2,所述钥匙接口 2包含码片孔22,和分别位于码片孔22两侧的解锁孔21和定位孔23。
[0032]所述沉槽11位于面板3的中部,开口于面板3的外表面上,沉槽11的形状为长条形,具体为“T”形;把手3的形状为“T”形,上端为握持端;当所述柜门锁处于闭锁状态时,把手3位于沉槽11中,把手3的外表面与面板外表面齐平或凹陷在沉槽11内。所以,该实用新型柜门锁在防剪切、防破坏性方面有了很大提高。该柜门锁有效解决了目前电力行业配网系统户外环网柜锁具容易破坏而导致的安全隐患,保障了环网柜内设备的安全运行。
[0033]所述码片孔22采用方体沉孔结构,内部容纳有无线码片。钥匙接口 2的解锁孔21、定位孔23和码片孔22,可与防误钥匙配合使用;所述后盖为一腔体零件,覆盖住闭锁机构6。
[0034]所述闭锁机构6为一种机械式闭锁机构,机械式闭锁机构的第一闭锁结构为一种锁销,把手3的第二闭锁结构为一个位于把手3顶端的沉孔;当所述柜门锁处于闭锁状态时,锁销插进沉孔中相互连接锁紧;当所述柜门锁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销与沉孔相互分离。
[0035]或者,所述闭锁机构6为一种电动控制式闭锁机构。
[0036]所述电动控制式闭锁机构包括有螺线管。
[0037]或者,所述闭锁机构6为机械式与电动控制式相结合的闭锁机构。
[0038]所述转轴4的中心线与面板平面相垂直;闭锁杆300与转轴4的内端连接,闭锁杆300的中心线与转轴4的中心线相垂直。
[0039]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柜门锁安装在柜门100上,所述转轴4穿过面板I后再穿过后盖5,尾端露出在后盖5外边,与柜门的闭锁杆300连接,闭锁状态下,闭锁杆300插在门框200上,使柜门100无法打开。
[0040]本实用新型的柜门锁的工作方式为:
[0041]如图2所示,为该实用新型的一种柜门锁闭锁状态图:把手3位于面板I前面的沉槽11中,闭锁机构6的锁销插入把手3上端的沉孔中,将把手3锁住(如图4),由于无法握住把手3,所以,与把手3相连的闭锁杆300插在柜门门框200上,从而保证柜门100不能打开。
[0042]如图3所示,为该实用新型的一种柜门锁解锁状态图,解锁后,闭锁机构6释放对把手3的闭锁,把手3与面板I的沉槽11分开,此时握住把手I的“T”型头绕转轴4转动,转轴4转动的同时带动与转轴相连接的闭锁杆300转动,使闭锁杆300与门框200分开,此时向外拉把手3,柜门100打开,完成对柜门的解锁操作,用户可以对柜内的设备进行操作。
[004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柜门锁,包括有: 面板,位于所述柜门锁的正前部; 后盖,位于所述面板的后方,所述面板和后盖包围形成锁具容腔; 把手,所述把手的第一端部采用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面板上,转动的中心线与面板平面平行或位于面板平面上; 以及锁紧部件,所述锁紧件位于后盖的后方,通过连接部件与把手的第一端部连接,且所述把手能够驱动锁紧部件进行旋转动作; 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锁还包括有设置在锁具容腔中的闭锁机构,闭锁机构包括有第一闭锁结构;所述把手的第二端部设置有第二闭锁结构;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容纳所述把手的沉槽;当所述柜门锁处于闭锁状态时,所述把手嵌入面板的沉槽中,把手的第二闭锁结构与闭锁机构的第一闭锁结构相互连接锁紧,锁紧部件位于将柜门锁紧位置;当所述柜门锁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把手的第二闭锁结构与闭锁机构的第一闭锁结构相互分离,把手的第二端部离开面板的沉槽,驱动锁紧部件进行旋转至柜门打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面板的沉槽具有相同的轮廓形状;把手的第一端部为底部,第二端部为顶部;沉槽下端设置有一圆形的转轴孔,所述连接部件为与把手底部相连接的转轴,转轴安装在所述转轴孔中,并穿过锁具容腔与锁紧件连接;所述锁紧件为闭锁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上部设置有钥匙接口,所述钥匙接口包含码片孔和分别位于码片孔两侧的解锁孔以及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位于面板的中部,开口于面板的外表面上,沉槽的形状为“T”形;把手的形状为“T”形,上端为握持端;当所述柜门锁处于闭锁状态时,把手位于沉槽中,把手的外表面与面板外表面齐平或凹陷在沉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码片孔采用方体沉孔结构,内部容纳有无线码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机构为一种机械式闭锁机构,机械式闭锁机构的第一闭锁结构为一种锁销,把手的第二闭锁结构为一个位于把手顶端的沉孔;当所述柜门锁处于闭锁状态时,锁销插进沉孔中相互连接锁紧;当所述柜门锁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销与沉孔相互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机构为一种电动控制式闭锁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控制式闭锁机构包括有螺线管。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机构为机械式与电动控制式相结合的闭锁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中心线与面板平面相垂直;闭锁杆与转轴的内端连接,闭锁杆的中心线与转轴的中心线相垂直。
【文档编号】E05B65/52GK203403740SQ201320428856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8日
【发明者】常青, 乔红伟, 王岗, 李树荣 申请人: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