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锁钩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872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双锁钩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锁钩密码锁,包括外壳和盖板,外壳设有上锁插孔,外壳与盖板固定连接,外壳与盖板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设有可与上锁插孔配合上锁的锁钩、可推动锁钩沿盖板滑动的推制、离合块、可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绕第一转轴旋转的活动片以及密码装置,所述锁钩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锁钩组分别设置于盖板的前后两端,在锁紧状态时,离合块的阻挡部设于锁钩的开锁行进通道,在开锁状态时,活动片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旋转并错开锁钩的开锁行进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锁钩密码锁,其结构设计合理,当箱包上有很多拉链时,其可以同时对箱包两侧的拉链进行上锁,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双锁钩密码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锁【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双锁钩密码锁。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出行的次数越来越多,人们出行时,都会携带箱包用来放置物品,箱包大多采用拉链作为连接件来控制开合,为了防止拉链被他人随意开启,人们在箱包上设置了箱包锁。
[0003]在现有技术中,箱包锁大多只能单侧上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箱包上的拉链越来越多,现有的只能单侧上锁的箱包锁已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锁钩密码锁,其结构设计合理,并且可以同时对箱包两侧的拉链进行上锁。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双锁钩密码锁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种双锁钩密码锁,包括外壳和盖板,外壳设有上锁插孔,外壳与盖板固定连接,外壳与盖板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设有:
[0007]锁钩组,所述锁钩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锁钩组分别设置于盖板的前后两端,所述锁钩组设有多个可与上锁插孔配合上锁的锁钩,锁钩与盖板滑动连接,锁钩与外壳之间抵接有第一复位弹簧;
[0008]可推动锁钩沿盖板滑动的推制,所述推制插合于外壳;
[0009]离合块,外壳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插入离合块,离合块设有用于锁止锁钩运动的阻挡部;
[0010]密码装置,所述密码装置设有可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绕第一转轴旋转的活动片;
[0011]用于离合块复位的弹性件;
[0012]在锁紧状态时,离合块的阻挡部设于锁钩的开锁行进通道,在开锁状态时,活动片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旋转并错开锁钩的开锁行进通道。
[0013]优选地,所述密码装置包括密码轮和调码轮,外壳设有用于容置密码轮的密码轮孔,盖板设有定位轴,密码轮和调码轮从上到下依次套设于定位轴,所述密码轮设有第一凸起,调码轮设有第一凹槽,密码轮的第一凸起插入调码轮的第一凹槽,所述调码轮还设有卡位,活动片设有可插入卡位的第二凸起,所述活动片与外壳之间抵接有第二复位弹簧;在锁紧状态时,活动片的第二凸起抵顶调码轮的外表面,在开锁状态时,活动片的第二凸起插接于调码轮的卡位。
[0014]优选地,所述离合块设有可与阻挡部同步旋转的第一推动部,活动片设有用于推动离合块的第一推动部绕第一转轴旋转的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与离合块的第一推动部抵触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两组锁钩组分别为前锁钩组件和后锁钩组件,前锁钩组件和后锁钩组件对称设置于盖板的前后两端。
[0016]进一步地,所述前锁钩组件包括第一前锁钩和第二前锁钩,第一前锁钩和第二前锁钩上下层叠设置,第一前锁钩和第二前锁钩均设有支撑部以及可与上锁插孔配合上锁的锁钩部,所述支撑部与推制抵触连接。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后锁钩组件包括第一后锁钩和第二后锁钩,第一后锁钩和第二后锁钩上下层叠设置,第一后锁钩和第二后锁钩均设有支撑部以及可与上锁插孔配合上锁的锁钩部,所述支撑部与推制抵触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容置空间还安装有可通过钥匙转动的锁芯,外壳设有用于容置锁芯的锁芯孔,锁芯设有可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旋转的锁块,在开锁状态时,锁块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旋转并错开锁钩的开锁行进通道。
[0019]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块设有可与阻挡部同步旋转的第二推动部,所述锁块与离合块的第二推动部抵触连接。
[0020]优选地,所述容置空间还安装有调码开关,所述外壳设有用于容置调码开关的调码开关孔,调码开关与盖板滑动连接,调码开关设有第三凸起,活动片设有可供第三凸起插入的第二凹槽,所述锁钩设有直斜面,调码开关设有可与锁钩的直斜面滑动连接的复位斜面,在密码调节状态时,调码开关的第三凸起插入活动片的第二凹槽。
[0021]优选地,所述容置空间还安装有弹片,弹片设有固定部以及可与上锁插孔配合上锁的弹性部,弹片的固定部与盖板固定连接,弹片的弹性部伸入上锁插孔,所述盖板的下端面还设有底板,盖板与底板固定连接。
[00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锁紧状态时,密码装置的密码错误,推制与锁钩抵触连接,离合块的阻挡部设于锁钩的开锁行进通道,离合块的阻挡部抵顶锁钩,此时按压推制时,由于锁钩被离合块的阻挡部顶死,锁钩无法移动,锁钩与上锁插孔相互配合对箱包进行锁定,此时箱包被锁死不能打开;在开锁状态时,密码装置的密码正确,密码装置控制活动片沿盖板向右侧滑动一段距离,活动片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旋转并错开锁钩的开锁行进通道,此时按压推制,推制可带动锁钩沿盖板向左侧滑动,直至锁钩对箱包开锁,从而箱包可以被打开。
[0023]本实用新型双锁钩密码锁的有益效果为:
[0024](I)本实用新型的两组锁钩组分别设置于盖板的前后两端,当箱包上有很多拉链时,其可以同时对箱包两侧的拉链进行上锁,使用方便;
[0025](2)按压推制,通过多个零部件之间运动的传递实现开锁,其结构设计合理,紧凑闻效;
[0026](3)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从下到上进行装配,通过优化零部件的结构,提高了装配
效率,生产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锁钩密码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锁钩密码锁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锁钩密码锁隐藏外壳和密码轮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锁钩密码锁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0031]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锁钩密码锁的调码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实用新型双锁钩密码锁的活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01、上锁插孔,102、第一转轴,103、第二转轴,104、密码轮孔,105、锁芯孔,106、调码开关孔,107、限位部,108、第四凸起,2、盖板,201、定位轴,31、前锁钩组件,3101、第一前锁钩,3102、第二前锁钩,32、后锁钩组件,3201、第一后锁钩,3202、第二后锁钩,33、支撑部,34、锁钩部,35、直斜面,4、第一复位弹簧,5、推制,6、离合块,61、阻挡部,62、第一推动部,63、第二推动部,7、活动片,71、第二凸起,72、推动块,73、第二凹槽,
8、复位扭簧,9、第二复位弹簧,10、密码轮,1001、第一凸起,11、调码轮,111、第一凹槽,112、卡位,12、锁芯,121、锁块,13、调码开关,131、第三凸起,132、复位斜面,133、卡槽,14、弹片,141、固定部,142、弹性部,1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左”、“右”、“前”、“后”等方位词均以图2中的方位为基准。
[0035]如图图6所不,一种双锁钩密码锁,包括外壳I和盖板2,外壳I设有上锁插孔101,外壳I与盖板2固定连接,外壳I与盖板2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设有:
[0036]锁钩组,所述锁钩组设有多个可与上锁插孔101配合上锁的锁钩,锁钩与盖板2滑动连接,锁钩在外力的驱使下可以沿盖板2左右滑动,锁钩与外壳I之间抵接有第一复位弹簧4,锁钩在第一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插入上锁插孔101并实现对拉链的锁定,所述锁钩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锁钩组分别设置于盖板2的前后两端,当箱包上有很多拉链时,其可以同时对箱包两侧的拉链进行上锁,使用方便;
[0037]可推动锁钩沿盖板2滑动的推制5,所述推制5插合于外壳1,开锁时,按压推制5,推制5可推动锁钩沿盖板2向左滑动,锁钩与上锁插孔101配合开锁;
[0038]离合块6,外壳I设有第一转轴102,所述第一转轴102插入离合块6,离合块6可绕第一转轴102旋转,离合块6设有用于锁止锁钩运动的阻挡部61,具体地,在锁紧状态时,离合块6的阻挡部61设于锁钩的开锁行进通道,锁钩由于受到阻挡被限定在锁定位置,锁钩不能左右滑动;只有当离合块6的阻挡部61错开锁钩的开锁行进通道时,锁钩才可以向左滑动,从而锁钩与上锁插孔101配合开锁;
[0039]密码装置,所述密码装置设有可推动离合块6的阻挡部61绕第一转轴102旋转的活动片7 ;在开锁状态时,密码装置控制活动片7推动离合块6的阻挡部61绕第一转轴102旋转并错开锁钩的开锁行进通道;
[0040]用于离合块6复位的弹性件;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复位扭簧8,外壳I设有第二转轴103,复位扭簧8套设于第二转轴103,在上锁状态时,离合块6的阻挡部61在复位扭簧8的作用下可自动恢复原位并实现对锁钩的阻挡,从而本实用新型被锁定。
[0041]所述密码装置包括密码轮10和调码轮11,外壳I设有用于容置密码轮10的密码轮孔104,盖板2设有定位轴201,密码轮10和调码轮11从上到下依次套设于定位轴201,所述密码轮10设有第一凸起1001,调码轮11设有第一凹槽111,密码轮10的第一凸起1001插入调码轮11的第一凹槽111,通过该种设置,密码轮10可带动调码轮11 一起旋转,所述调码轮11还设有卡位112,活动片7设有可插入卡位112的第二凸起71,所述活动片7与外壳I之间抵接有第二复位弹簧9 ;在锁紧状态时,活动片7的第二凸起71抵顶调码轮11的外表面,在开锁状态时,密码轮10的密码正确,活动片7的第二凸起71在第二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插接于调码轮11的卡位112,活动片7沿盖板2向右侧滑动一段距离,活动片7推动离合块6的阻挡部61旋转并错开锁钩的开锁行进通道,此时按压推制5即可实现对本实用新型的开锁。按压推制5,通过多个零部件之间运动的传递实现开锁,其结构设计合理,紧凑高效;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从下到上进行装配,通过优化零部件的结构,提高了装配效率,生产效率高。
[0042]所述外壳I还设有可对锁钩的位置进行限定的限位部107,通过设置的限位部107,锁钩组的锁钩只能沿着预设的方向进行滑动,防止锁钩在滑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了锁钩的定位精度。
[0043]所述离合块6设有可与阻挡部61同步旋转的第一推动部62,在本实施例中,离合块6整体一体成型,活动片7设有用于推动离合块6的第一推动部62绕第一转轴102旋转的推动块72,所述推动块72与离合块6的第一推动部62抵触连接。具体地,活动片7推动第一推动部62时,离合块6整体绕第一转轴102旋转,从而实现离合块6的阻挡部61错开锁钩的开锁行进通道。
[0044]所述两组锁钩组分别为前锁钩组件31和后锁钩组件32,前锁钩组件31和后锁钩组件32对称设置于盖板2的前后两端。所述前锁钩组件31包括第一前锁钩3101和第二前锁钩3102,第一前锁钩3101和第二前锁钩3102上下层叠设置,第一前锁钩3101和第二前锁钩3102均设有支撑部33以及可与上锁插孔101配合上锁的锁钩部34,所述支撑部33与推制5抵触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前锁钩3101和第二前锁钩3102是两个单独的零件,单个零件加工较方便;另外,当单个零件发生损坏时,只需更换损坏的零件,不用整体进行更坏,进一步的降低了成本。
[0045]所述后锁钩组件32包括第一后锁钩3201和第二后锁钩3202,第一后锁钩3201和第二后锁钩3202上下层叠设置,第一后锁钩3201和第二后锁钩3202均设有支撑部33以及可与上锁插孔101配合上锁的锁钩部34,所述支撑部33与推制5抵触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后锁钩3201和第二后锁钩3202是两个单独的零件,单个零件加工较方便;另外,当单个零件发生损坏时,只需更换损坏的零件,不用整体进行更坏,进一步的降低了成本。
[0046]所述容置空间还安装有可通过钥匙转动的锁芯12,外壳I设有用于容置锁芯12的锁芯孔105,锁芯12设有可推动离合块6的阻挡部61旋转的锁块121,在开锁状态时,通过钥匙转动锁芯12,锁块121推动离合块6的阻挡部61旋转并错开锁钩的开锁行进通道,此时按压推制5,即可实现对本实用新型的开锁。通过设置的锁芯12,本密码锁在没有密码的情况也可以打开,防止密码忘记时,密码锁无法打开的现象;另外,通过设置的锁芯12,本密码锁既可以密码开锁,也可以钥匙开锁,使本发明的实用性能得到大大增强。
[0047]所述离合块6设有可与阻挡部61同步旋转的第二推动部63,所述锁块121与离合块6的第二推动部63抵触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离合块6整体一体成型,锁块121推动第二推动部63时,离合块6整体绕第一转轴102旋转,从而实现离合块6的阻挡部61错开锁钩的开锁行进通道。
[0048]所述容置空间还安装有调码开关13,所述外壳I设有用于容置调码开关13的调码开关孔106,调码开关13与盖板2滑动连接,调码开关13设有第三凸起131,活动片7设有可供第三凸起131插入的第二凹槽73,所述锁钩设有直斜面35,调码开关13设有可与锁钩的直斜面35相互配合的复位斜面132,在密码调节状态时,调码开关13的第三凸起131插入活动片7的第二凹槽73。具体地,在调节密码时,本实用新型双锁钩密码锁处于开锁状态,此时活动片7的第二凸起71在第二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插接于调码轮11的卡位112,按压调码开关13,调码开关13沿盖板2滑动,直至调码开关13的第三凸起131插入活动片7的第二凹槽73,此时在调码开关13的作用下,活动片7以及调码轮11的位置都被固定,然后拧动密码轮10,密码轮10受到人为的暴力作用可以旋转,从而实现对本实用新型密码的调节;当密码调节完成之后,按压推制5,锁钩在推制5的作用下向左滑动,锁钩上的直斜面35与调码开关13的复位斜面132相互配合,调码开关13在锁钩的推动下恢复原位。
[0049]所述调码开关13还设有多个卡槽133,外壳I设有可与卡槽133相卡接的第四凸起108,按压调码开关13时,外壳I的第四凸起108可以在调码开关13的多个卡槽133间滑动,调码开关13的第四凸起108与卡槽133卡接时会发出声响,从而对调码开关13的位置进行定位。
[0050]所述容置空间还安装有弹片14,弹片14设有固定部141以及可与上锁插孔101配合上锁的弹性部142,弹片14的固定部141与盖板2固定连接,弹片14的弹性部142伸入上锁插孔101。具体地,通过设置的弹片14,在开锁时,拉链在弹片14的弹性部142的作用下自动弹出,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能。
[0051]所述盖板2的下端面还设有底板15,盖板2与底板15固定连接。设置底板15有助于隐藏拉链密码锁的零件,防止从外部开锁。
[0052]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锁钩密码锁,包括外壳和盖板,外壳设有上锁插孔,外壳与盖板固定连接,外壳与盖板形成一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设有: 锁钩组,所述锁钩组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锁钩组分别设置于盖板的前后两端,所述锁钩组设有多个可与上锁插孔配合上锁的锁钩,锁钩与盖板滑动连接,锁钩与外壳之间抵接有第一复位弹簧; 可推动锁钩沿盖板滑动的推制,所述推制插合于外壳; 离合块,外壳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插入离合块,离合块设有用于锁止锁钩运动的阻挡部; 密码装置,所述密码装置设有可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绕第一转轴旋转的活动片; 用于离合块复位的弹性件; 在锁紧状态时,离合块的阻挡部设于锁钩的开锁行进通道,在开锁状态时,活动片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旋转并错开锁钩的开锁行进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锁钩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装置包括密码轮和调码轮,外壳设有用于容置密码轮的密码轮孔,盖板设有定位轴,密码轮和调码轮从上到下依次套设于定位轴,所述密码轮设有第一凸起,调码轮设有第一凹槽,密码轮的第一凸起插入调码轮的第一凹槽,所述调码轮还设有卡位,活动片设有可插入卡位的第二凸起,所述活动片与外壳之间抵接有第二复位弹簧;在锁紧状态时,活动片的第二凸起抵顶调码轮的外表面,在开锁状态时,活动片的第二凸起插接于调码轮的卡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锁钩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块设有可与阻挡部同步旋转的第一推动部,活动片设有用于推动离合块的第一推动部绕第一转轴旋转的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与离合块的第一推动部抵触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锁钩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锁钩组分别为前锁钩组件和后锁钩组件,前锁钩组件和后锁钩组件对称设置于盖板的前后两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锁钩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锁钩组件包括第一前锁钩和第二前锁钩,第一前锁钩和第二前锁钩上下层叠设置,第一前锁钩和第二前锁钩均设有支撑部以及可与上锁插孔配合上锁的锁钩部,所述支撑部与推制抵触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锁钩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锁钩组件包括第一后锁钩和第二后锁钩,第一后锁钩和第二后锁钩上下层叠设置,第一后锁钩和第二后锁钩均设有支撑部以及可与上锁插孔配合上锁的锁钩部,所述支撑部与推制抵触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锁钩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还安装有可通过钥匙转动的锁芯,外壳设有用于容置锁芯的锁芯孔,锁芯设有可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旋转的锁块,在开锁状态时,锁块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旋转并错开锁钩的开锁行进通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锁钩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块设有可与阻挡部同步旋转的第二推动部,所述锁块与离合块的第二推动部抵触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锁钩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还安装有调码开关,所述外壳设有用于容置调码开关的调码开关孔,调码开关与盖板滑动连接,调码开关设有第三凸起,活动片设有可供第三凸起插入的第二凹槽,所述锁钩设有直斜面,调码开关设有可与锁钩的直斜面滑动连接的复位斜面,在密码调节状态时,调码开关的第三凸起插入活动片的第二凹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锁钩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还安装有弹片,弹片设有固定部以及可与上锁插孔配合上锁的弹性部,弹片的固定部与盖板固定连接,弹片的弹性部伸入上锁插孔,所述盖`板的下端面还设有底板,盖板与底板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E05B65/52GK203441214SQ201320508516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赖秀兴 申请人: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