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中门中滑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41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中门中滑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中门中滑槽,包括L型滑槽主体、穿过L型滑槽主体底面的螺钉和固定在L型滑槽主体弯曲端侧面的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滑槽主体的侧面设置中支架,所述L型滑槽主体的弯曲端设置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所述前支架旁设置V型塑料卡扣,所述L型滑槽主体底面安装透明保护带。中门中滑槽的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增加了中滑槽的机械强度,中支架和V型塑料卡扣使中滑槽安装更牢固,塑料保护带和橡胶保护套等使中滑槽在使用时不发出噪音。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中门中滑槽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汽车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汽车中门中滑槽。
【背景技术】
[0002]具有滑门的汽车,其中门通常具有上滑槽、下滑槽和中滑槽,中滑槽设置在汽车侧面后半部分以便于车门滑到后方,使中门打开。中滑槽的横截面一般为U型,滑槽底面通过螺钉连接到汽车上。中滑槽一端向下弯曲,弯曲端端口处通常具有安装支架,螺钉和安装支架将中滑槽固定在汽车上。现有中滑槽具有以下缺点:1.中滑槽的弯曲端在开关门时受到较大的摩擦力和压力容易产生形变;2.中滑槽只通过滑槽底面的螺钉和弯曲端端口的安装支架固定在汽车上,固定不够牢固,且车门滑槽盖板与安装支架接触容易发出噪音;
3.中滑槽与车门钣金机构连接使用的螺钉背面为两个凸点,焊接融核直径和融核深度都比较小,螺钉和车门钣金机构连接不牢固,且螺钉常常与车门钣金碰撞使车门钣金被刮伤并发出噪音。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中门中滑槽的实施方式,以期望可以解决滑槽机械强度低,安装不牢固,容易产生噪音等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汽车中门中滑槽,包括L型滑槽主体、穿过L型滑槽主体底面的螺钉和固定在L型滑槽主体弯曲端侧面的前支架,所述L型滑槽主体的侧面设置中支架,所述L型滑槽主体的弯曲端设置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所述前支架旁设置V型塑料卡扣,所述L型滑槽主体底面安装透明保护带。
[0006]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螺钉背面为3个凸点,所述螺钉穿过橡胶垫圈。
[000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中支架上端设置橡胶保护套,表面粘贴缓冲泡棉。
[000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前加强板两端紧贴并固定在L型滑槽主体上,中间关起。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后加强板设置在L型滑槽主体的滑槽内正对前加强板的位置。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透明保护带为与L型滑槽主体长度和宽度吻合的塑料带,并被穿过L型滑槽主体底面的螺钉穿过后固定在滑槽底面。
[00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前支架为1个,中支架为3个。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增加了中滑槽的机械强度,中支架和V型塑料卡扣使中滑槽安装更牢固,塑料保护带和橡胶保护套等使中滑槽在使用时不发出噪音。【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中门中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如图1所示的中门中滑槽,其滑槽主体为L型,滑槽主体的弯曲端设置前支架1,前支架I采用点焊技术焊接在滑槽主体弯曲端的侧面,用于塑料卡扣的安装,本实施例提供的中门中滑槽共设置一个前支架I。滑槽主体的底面设置三个螺钉4,螺钉4穿过滑槽主体底面使中门中滑槽与车门钣金机构连接固定在一起;此处的螺钉4使用高强度不锈钢螺钉,不易变形和生锈;螺钉4背面有三个凸点,可以增加焊接融核直径和融核深度,使螺钉4和中门中滑槽焊接更加牢固,保证中门中滑槽和车门钣金之间的连接安全性;螺钉4穿过橡胶垫圈,橡胶垫圈起到缓冲机械压力的作用,避免中门中导槽与车门钣金碰撞摩擦产生噪音和划伤。
[0016]滑槽主体的侧面设置中支架2,中支架2和前支架I位于中门中滑槽的同一侧,起到与中门中滑槽盖板装配结合的机构连接作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中门中滑槽共设置三个中支架2,中支架的个数可以根据中门中滑槽的长度增加或减少,使其达到最好的固定连接效果而又不浪费资源。中支架2上端用黑色橡胶保护套保护,可以提供缓冲和保护作用,中门中导槽盖板与中支架2接触时不会发出噪音。中支架2表面粘贴3M缓冲泡棉,可以在中门中导槽和车门钣金之间起到缓冲作用,3M泡棉材料符合ROHS环保标准。
[0017]滑槽主体的弯曲端设置前加强板3和后加强板,前加强板3两端紧贴并固定在滑槽主体上,中间突起,该突起有利于缓冲中门中滑槽和车门钣金机构之间的冲击力和摩擦力。前加强板3能够提高中门中滑槽的机械强度,使中门中滑槽在受到较大力时不形变。后加强板设置在滑槽主体的滑槽内正对前加强板3的位置,后加强板的作用是提高产品后端机械强度,保证中门中滑槽在经受车门较大压力情况下不变形。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的断面角度与中门中滑槽的L型弯曲角度一致,通过双面焊接,保证前加强板3、后加强板与中门中滑槽的具有良好的贴合效果,提供最大的加强作用。
[0018]前支架I旁设置V型塑料卡扣,V型塑料卡扣位于中门中滑槽的凹槽面并固定在前支架I上,V型塑料卡扣上有螺钉安装孔,供中门中滑槽固定在汽车上时使用。V型开口设计便于组装,卡扣不会脱离前支架I。
[0019]滑槽主体底面安装透明保护带,透明保护带为与滑槽主体长度和宽度吻合的塑料带,并被穿过滑槽主体底面的螺钉穿过后固定在滑槽底面。透明保护带能够避免开关门时,车门钼金与中门中滑槽碰撞摩擦产生噪音。
[0020]螺栓避让孔5用于滑槽装配。
[0021]中门中滑槽采用宝钢SUS304,Tl.4mm钢带,机械强度高,不易变形生锈,滑槽主体弯曲角度顺畅,便于车门导轨滑动,且变形小、回弹少,安装牢固,无噪音。
[0022]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中门中滑槽,包括L型滑槽主体、穿过L型滑槽主体底面的螺钉和固定在L型滑槽主体弯曲端侧面的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滑槽主体的侧面设置中支架,所述L型滑槽主体的弯曲端设置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所述前支架旁设置V型塑料卡扣,所述L型滑槽主体底面安装透明保护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门中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背面为3个凸点,所述螺钉穿过橡胶垫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门中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架上端设置黑色橡胶保护套,表面粘贴缓冲泡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门中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加强板两端紧贴并固定在L型滑槽主体上,中间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门中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加强板设置在L型滑槽主体的滑槽内正对前加强板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门中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保护带为与L型滑槽主体长度和宽度吻合的塑料带,并被穿过L型滑槽主体底面的螺钉穿过后固定在滑槽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门中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为I个,中支架为3个。
【文档编号】E05D13/00GK203460664SQ201320577527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王志忠, 周相庭 申请人:合肥晨阳橡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