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尼龙弹簧夹的沙发座位弹力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尼龙弹簧夹的沙发座位弹力装置,包括弹簧夹、弹簧、框架;所述的弹簧夹固定在边框的内侧,弹簧夹形状为b字型,弹簧夹的一端反面凸出的部分设有弹簧钩孔,弹簧夹的把柄上正面设有防滑条纹;所述弹簧与弹簧夹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弹簧夹在受力时无噪音,充分发挥弹簧弹力,提升坐感;而且安装后没有明显凸点,使得沙发底架整齐美观,避免了弹簧及螺钉对坐垫的直接摩擦,延长了沙发或床垫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新型尼龙弹簧夹的沙发座位弹力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沙发弹簧安装用的连接件,具体为一种新型尼龙弹簧夹的沙发座位弹力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沙发的坐垫下端都安装有弹簧。目前的弹簧安装方式都是原始方法,直接将弹簧用铁马仔固定在框架上,组装比较困难。这样人在坐上去的时候由于弹簧与铁马仔之间的摩擦经常会发出“吱吱”的声音,令人反感,造成很多售后问题,降低了客户信誉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尼龙弹簧夹的沙发座位弹力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新型尼龙弹簧夹的沙发座位弹力装置,包括弹簧夹、弹簧、框架;所述的弹簧夹固定在边框的内侧,弹簧夹形状为b字型,弹簧夹的一端反面凸出的部分设有弹簧钩孔,弹簧夹的把柄上正面设有防滑条纹;所述弹簧与弹簧夹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的两个弹簧夹对称固定于框架的两头边框内侧并通过弹簧连接形成
一个弹簧组。
[0007]进一步,框架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弹簧组。
[0008]进一步,所述的弹簧夹为尼龙弹簧夹,所述框架的材质为木质。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标准定位,充分发挥弹簧弹力,提升坐感;2、安装产品效率提高,减少安装人工;3、连接无噪音,降低客户投诉;4、减短弹簧长度,降低成本;5、安装好后,沙发底架整体美观,增加销售卖点;6、节省能源,可循环利用;7、弹簧夹的把柄上正面设置的防滑条纹方便用钉枪钉制,防止喷钉偏位;8、每个弹簧组都形成轴状,上下回弹自如,发挥弹簧的弹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弹簧夹主视图;
[0013]图3为弹簧夹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0015]如图1-3所示,新型尼龙弹簧夹的沙发座位弹力装置,包括弹簧夹4、弹簧5、框架2 ;所述的弹簧夹4固定在边框2的内侧,弹簧夹4形状为b字型,弹簧夹4的一端反面凸出的部分设有弹簧钩孔1,弹簧夹4的把柄上正面设有防滑条纹3 ;所述弹簧5与弹簧夹4连接。
[0016]进一步,所述的两个弹簧夹4对称固定于框架2的两头边框内侧并通过弹簧5连接形成一个弹簧组。
[0017]进一步,框架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弹簧组。
[0018]进一步,所述的弹簧夹4为尼龙弹簧夹,所述框架2的材质为木质。
[0019]本产品的制作过程:
[0020]先将框架2的所需的木条刨制成边框,然后在边框的两端设置卡槽,再将四条边框通过卡槽用胶水或钉子固定连接形成框架2,然后在框架2的两头边框内侧钉上弹簧夹4,最后在两头的弹簧夹4的钩孔I扣上弹簧5即形成一个弹簧组,安装完成;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在框架2安装苦于组弹簧组。
[00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新型尼龙弹簧夹的沙发座位弹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夹、弹簧、框架;所述的弹簧夹固定在边框的内侧,弹簧夹形状为b字型,弹簧夹的一端反面凸出的部分设有弹簧钩孔,弹簧夹的把柄上正面设有防滑条纹;所述弹簧与弹簧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尼龙弹簧夹的沙发座位弹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弹簧夹对称固定于框架的两头边框内侧并通过弹簧连接形成一个弹簧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尼龙弹簧夹的沙发座位弹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框架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弹簧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尼龙弹簧夹的沙发座位弹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夹为尼龙弹簧夹,所述框架的材质为木质。
【文档编号】A47C27/07GK203524263SQ201320689754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4日
【发明者】刘玉海 申请人:刘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