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咖啡机用奶泡冲泡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433290阅读:10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咖啡机用奶泡冲泡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咖啡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咖啡机用奶泡冲泡头。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咖啡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现在的奶泡咖啡非常流行,奶泡咖啡就是把牛奶通过搅拌器搅拌,牛奶与空气结合形成奶泡,然后用奶泡冲泡咖啡,奶泡咖啡口感好,饮用时视觉效果好,因此现在的咖啡机一般都会配置单独的奶泡器,现在的奶泡器本质是一个搅拌机,牛奶在搅拌的时候通入空气从而实现牛奶打泡。然而打泡机体积较大,需要冲泡咖啡时,需要先打泡,咖啡冲泡不方便。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028989U,授权公告日2013年7月3日,公开了一种咖啡机用奶泡器,包括奶泡主体和进奶阀体,奶泡主体内设有混合腔以及均与混合腔连通的进热水蒸气口、进奶口以及出水口,进热水蒸气口与外接进热水蒸气管连接,进奶口与进奶阀体连接。其不足之处是该种奶泡器中的牛奶和水蒸气混合不均匀,打泡效果差,而且本结构中是先把牛奶与空气混合形成奶泡,然后通入水蒸气对奶泡进行加热,加热时显然会破坏掉大部分已经成型的奶泡,最后排出的牛奶中奶泡很少,制造奶泡咖啡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奶泡器结构复杂,打泡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水蒸气对牛奶同步进行混合、加热,奶泡形成效率高、气泡均匀的咖啡机用奶泡冲泡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咖啡机用奶泡冲泡头,包括冲泡头壳体,所述的冲泡头壳体上设有气液混合腔,气液混合腔的上端开口处设有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的上端设有进气孔,连接头的侧面设有与进气孔连通的进液孔,所述的进气孔处连接有进气管接头,所述的进液孔处连接有进液管接头,连接头的下端延伸形成与进气孔连通的喷嘴,所述的喷嘴与气液混合腔连通,所述的气液混合腔的底部设有奶泡排出孔。进液管接头外端连接进液管,进气管接头外端连接进气管,牛奶从进液管中进入连接头内,同时水蒸气从进气管中通入连接头内,牛奶在水蒸气的作用下一起进入气液混合腔内,在气液混合腔内,牛奶、水蒸气混合均匀形成奶泡,同时水蒸气把热量传递给牛奶,把牛奶的温度加热到70℃-80℃,最后把奶泡从奶泡排出孔处排出用于冲泡咖啡,整体结构非常简单,而且水蒸气在气液混合腔内同步实现冲泡、加热,牛奶在极端的时间内就能形成奶泡,使用非常方便、快捷。作为优选,所述的气液混合腔的底面呈弧形,气液混合腔内设有竖直的隔板,所述的隔板把气液混合腔分隔成左混合腔、右奶泡腔,所述的喷嘴与左混合腔连通,所述的奶泡排出孔与右奶泡腔连通,所述的左混合腔内还设有弧形挡板,所述的弧形挡板把左混合腔分隔成导向腔和搅拌腔,所述的隔板上位于搅拌腔上端侧面设有通孔。牛奶和水蒸气从喷嘴处喷射进入左混合腔的导向腔内,在弧形挡板的作用下,牛奶、水蒸气初步混合形成奶泡,奶泡沿着气液混合腔的弧形底面移动到搅拌腔内,在搅拌腔内形成涡流进行二次充分搅拌,此时奶泡从通孔处进入右奶泡腔内,从而使得先进入左混合腔内的牛奶、水蒸气先混合形成奶泡进入右奶泡腔内,这样就与后进入的牛奶、水蒸气隔离开,防止先进入的与后进入的再次混合而影响冲泡。作为优选,所述的搅拌腔的下端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螺旋带。初步混合的奶泡在搅拌腔内搅拌时带动转轴转动,螺旋带对奶泡进行第三次搅拌,由于为了减少等待,20℃牛奶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变成奶泡并加热到70℃-80℃,因此要求水蒸气的流速较快,这样会导致最后的奶泡从奶泡排出孔喷射出来,当杯子快满的时候会造成奶泡飞溅,而本结构中,奶泡带动螺旋带转动时其动量会损耗很多,从而防止奶泡从奶泡排出孔处喷射出来导致飞溅。作为优选,所述的喷嘴内壁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菱形凸台。菱形凸台使得喷嘴内壁形成凹凸相间的曲面,牛奶和水蒸气从喷嘴处喷入气液混合腔前会经过菱形凸台时会进行初步混合,促进牛奶加热。作为优选,所述的奶泡排出孔为锥形孔,奶泡排出孔内设有十字隔板,所述的十字隔板的交叉处与奶泡排出孔的轴线共线。十字隔板把奶泡排出孔分成四个孔腔,当体积很大的奶泡经过时会被打碎,防止大奶泡接到杯子里的时候发生破裂而导致牛奶飞溅。作为优选,所述的喷嘴外壁设有若干环形槽,所述的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作为优选,所述的冲泡头壳体的侧面还设有进液管安装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