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69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包括底座、支撑杆、托盘、坐垫与靠背,支撑杆下端与底座相连,支撑杆上端连接托盘,托盘上设置有坐垫,在坐垫的前端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摆臂,摆臂的后端与坐垫前端两侧的位置铰接,摆臂的前端连接有搁脚软垫,摆臂向后翻转使搁脚软垫收纳至坐垫后方位置处,摆臂向前翻转并通过限位装置限制在某个位置以使搁脚软垫发挥作用实现搁脚休息。摆臂与搁脚软垫组合形成用于搁脚休息的脚踏,采用限位装置后,椅子的脚踏在使用时,可以在大范围内调节角度,个人可以选择自己最适宜的角度,达到最好的休息效果。在不使用脚踏时,可以把脚踏收拢,把搁脚软垫收纳在靠背后方,大大减小了所占的空间。
【专利说明】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家居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

【背景技术】
[0002]椅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休息家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椅子不具有脚踏,或者具有脚踏但脚踏固定在一定角度,不具备调节功能,这样的设计不能使每个人达到最好的休息效果。申请号为201020273669.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伸缩脚踏的椅子,实现了脚踏的角度调节,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椅子的不足,但是一方面其连接较为复杂,另一方面其通过各功能钢片之间的摩擦力来保持脚踏角度的固定,这种固定不够稳定,当受到较大的外力时,各功能钢片之间的容易产生滑动,从而达不到角度调节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结构、连接方式较为简单,且固定在一定角度时,即使受到较大外力作用时也可保持固定状态。
[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包括底座、支撑杆、托盘、坐垫与靠背,支撑杆下端与底座相连,支撑杆上端连接托盘,托盘上设置有坐垫,在坐垫的前端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摆臂,摆臂的后端与坐垫前端两侧的位置铰接,摆臂的前端连接有搁脚软垫,摆臂向后翻转使搁脚软垫收纳至坐垫后方位置处,摆臂向前翻转并通过限位装置限制在某个位置以使搁脚软垫发挥作用实现搁脚休息。摆臂与搁脚软垫组合形成用于搁脚休息的脚踏,采用所述限位装置后,椅子的脚踏在使用时,可以在大范围内调节角度,个人可以选择自己最适宜的角度,达到最好的休息效果。同时在不使用脚踏时,可以把脚踏收拢,把搁脚软垫收纳进靠背底端的空间内,大大减小了所占的空间。
[0005]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装置为棘轮调角器,棘轮调角器包括固定设置在坐垫前端左右两侧位置处的轴座,轴座上固定有轴底盖,轴底盖上固定有轴外盖,轴底盖与轴外盖通过第一销轴相连,在轴底盖和轴外盖之间的中心区域设有卡位片,摆臂后端形成周缘带有单向齿的棘轮,棘轮伸入至轴底盖和轴外盖之间,卡位片与棘轮轮面相贴,且棘轮与卡位片两者的中心处共同与第一销轴转动连接;在轴底盖和轴外盖之间的边部区域设有与棘轮、卡位片配合的棘爪以及与棘爪配合的弹性件,所述的棘爪通过第二销轴与轴底盖、轴外盖铰接,棘爪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与卡位片、棘轮外周缘相抵的趋势;所述卡位片整体呈圆形,卡位片的外周上设有扇形的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之间形成挡头;所述棘轮上设有凸出于棘轮轮面的拨块,拨块处在第一缺口内并随摆臂转动时拨动卡位片旋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以外的卡位片的外周缘突出于单向齿外缘从而使棘爪与单向齿脱开,而棘爪进入到第二缺口内后则与不同位置处的单向齿卡合。当摆臂在收拢状态时,棘爪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以外的卡位片的外周缘相抵,使得棘爪与单向齿脱离卡合状态。当需要打开脚踏时,转动摆臂,当转动至一定角度时,位于摆臂端面上的拨块和位于卡位片上的挡头相抵,此时继续转动摆臂,挡头拨动卡位片随之一起转动,直至棘爪进入到第二缺口内,从而与单向齿卡合,此时摆臂打开的角度达到最大。由于棘轮定位装置的设置,此时只可以往角度减小的方向调节摆臂,一直调节至最适合自己休息的角度。当需要收拢摆臂时,反方向转动摆臂至一定角度时,位于摆臂上的拨块会与卡位片上第一缺口的另一端相抵,此时继续转动摆臂会带动卡位片一起转动,至一定角度时,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以外的卡位片的外周缘会与棘爪相抵,使得棘爪和单向齿脱离卡合,继续收拢摆臂并把搁脚软垫安放在坐垫后方位置处。
[0006]作为优选,轴底盖与轴外盖的后端固定设有侧壁,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棘爪贴合,另一端与侧壁相抵。在轴底盖与轴外盖的后端固定设置侧壁,使得弹性件得到支撑,从而给于棘爪一定的回复力,使得棘轮结构得以实现其功能。
[0007]作为优选,所述棘爪背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弹性件上的与棘爪凹槽对应位置处设有凸起,凸起与凹槽相配合。这样的设置,使得棘爪和弹性片的位置得以固定,不易产生滑移。
[0008]作为优选,该椅子包括用以安装坐垫的托架,所述的托架包括设置在坐垫两侧的固定支架,两个固定支架之间通过固定钢板相连,所述的轴座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前端;所述固定钢板与托盘上端固定连接。设置托架,一方面给予轴座固定位置,另一方面也是给坐垫安放提供方便。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轴座直接固定在坐垫的左右两侧。
[0010]作为优选,所述轴底盖和轴外盖之间间隙的宽度与卡位片和棘轮厚度之和相当;所述轴底盖和轴外盖之间间隙的宽度与棘爪的厚度相当。这种设置使得各部件之间紧密联系,确保了工作时状态的稳定。
[0011]作为优选,所述棘爪呈双齿结构,双齿之间的间距与单向齿之间的间距相当。这种设置,使得棘爪与单向齿之间卡合更紧密,不易脱开。
[0012]作为优选,所述拨块由棘轮轮面上的冲孔向内翻边构成。由于拨块是冲压形成,结构与生产工艺均非常简单,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相比焊接等其他方式设置的拨块来说,具有更高的强度与稳定性。
[0013]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装置为齿轮啮合机构,所述齿轮啮合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坐垫前端和设置在摆臂后端的空心圆柱体,所述空心圆柱体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设置在摆臂后端的空心圆柱体内部设有弹簧和第二端面齿轮,所述第二端面齿轮在空心圆柱体内周向固定,轴向移动;所述齿轮啮合机构还包括齿轮板,齿轮板下端通过螺丝与固定设置在坐垫前端的空心圆柱体固定连接,齿轮板上端固定有第一端面齿轮,所述第一端面齿轮端面上设有盲孔,盲孔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齿轮啮合机构还包括一具有较宽底座及较窄头部的按钮,按钮的底座设置在盲孔内,按钮的头部穿过通孔,使得当第一端面齿轮和第二端面齿轮相啮合时按钮的底座底端与第二端面齿轮的端面相抵;所述齿轮啮合机构还包括第三销轴,第三销轴一端固定在摆臂的空心圆柱体的底面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摆臂后端的空心圆柱体、弹簧和第二端面齿轮;第一端面齿轮和第二端面齿轮相互配合。当摆臂处于静止状态时,第一端面齿轮和第二端面齿轮相互卡合,此时脚踏固定不可调节。当需要调整角度时,只需按动按钮,从而带动第二端面齿轮和弹簧运动,使得第一端面齿轮和第二端面齿轮脱离卡合状态,此时,转动摆臂以达到调节角度的目的。当调节到合适角度时,松开按钮,受弹簧回复力的作用,第二端面齿轮做回复运动,使得两个端面齿轮之间继续卡合,从而实现角度调节的目的。
[0014]作为优选,所述齿轮板和位于摆臂后端的空心圆柱体之间设置有垫圈。由于设置了垫圈,使得空心圆柱体和齿轮板之间得到了缓冲,降低了部件之间磨损的可能性。
[0015]作为优选,所述空心圆柱体侧面设置有与空心圆柱体底面垂直的通道;所述第二端面齿轮侧壁上设置有与该通道相配合的凸棱,第二端面齿轮的直径与空心圆柱体的内径相当;所述凸棱卡合进通道内,使得第二端面齿轮在空心圆柱体内周向固定,轴向移动。把第二端面齿轮与空心圆柱体之间的连接设置成周向固定,轴向移动,使得在摆臂转动时会带动第二端面齿轮一起转动;当摆臂静止时,松开按钮,第一端面齿轮和第二端面齿轮卡合后,摆臂也能稳定住状态。
[0016]作为优选,所述靠背左右两边设有靠背支架,靠背支架底端沿坐垫左右两侧延伸至坐垫前端,空心圆柱体设置在靠背支架延伸段的前端。
[0017]作为优选,所述按钮头部为六角形状的螺丝头。在连接第三销轴与按钮时,一端用扳手固定住按钮,另一端转动第三销轴。把按钮头部设为六角形状的螺丝头,是为了在紧固时,可以方便按钮的固定。
[0018]作为优选,所述按钮头部顶面上设有与螺丝刀嵌合的凹槽。同理,在按钮头部顶面上设置与螺丝刀嵌合的凹槽也是为了紧固时,便于按钮的固定。
[0019]作为优选,所述的摆臂为伸缩式摆臂。摆臂为伸缩式摆臂,在收拢状态时,可以进一步减小摆臂所占用的空间,且在用于搁脚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人腿的长度来决定摆臂伸出的长度,能适应更大的人群使用。
[0020]作为优选,所述靠背底端按一定弧度向后凹陷形成当摆臂收拢时用于安放搁脚软垫的空间。
[0021]作为优选,所述搁脚软垫包括第一软垫,第一软垫与摆臂前端铰接,第二软垫一端与第一软垫铰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摆臂两侧支架上的两个“U”形滑块铰接。当需要搁脚休息时,把搁脚软垫展开至最大,给予脚部以最大支撑面,降低单位面积负荷,使得人们可以得到良好的休息效果。在收拢摆臂时,通过折叠第一软垫和第二软垫,从而进一步降低所占空间。
[0022]作为优选,所述搁脚软垫包括第一软垫,第一软垫与摆臂前端铰接,第二软垫一端与第一软垫铰接,另一端搭设在摆臂上。同理,在确保脚部得到良好休息的同时,占用的空间也较小。
[002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采用摆臂连接搁脚软垫,而摆臂与坐垫前端枢接,使用时向前翻转摆臂使搁脚软垫处在座椅前方并通过限位装置限制在不同的档位即可使用,不用时向后翻转摆臂使搁脚软垫藏至坐垫后方位置,几乎不占用空间,收纳后整体外观几乎不受影响。
[0024]再者,市面上其它类型的支撑脚架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搁脚软垫支撑只到小腿部分,血液压迫比较严重;再或者支撑脚架通过多节套管套接的形式实现长度扩展或收缩以达到支撑脚跟的目的,但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支撑强度不够;而本发明就巧妙的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摆臂与坐垫前端枢接的结构形式,使得摆臂展开后支撑长度足够到达脚后跟,支撑更有效且舒适,并且支撑强度足以满足各式人群。
[0025]再进一步说,本发明提供了两种不同的限位装置,并给出了具体方案:
在第一种限位装置方案中,椅子的脚踏在使用时,可以在大范围内调节角度,个人可以选择自己最适宜的角度,达到最好的休息效果。同时在不使用脚踏时,可以把脚踏收拢,把搁脚软垫收纳进靠背底端的空间内,几乎不占用任何空间。
[0026]在第一方案中,当摆臂在收拢状态时,棘爪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以外的卡位片的外周缘相抵,使得棘爪与单向齿脱离卡合状态。当需要打开脚踏时,转动摆臂,当转动至一定角度时,位于摆臂端面上的拨块和位于卡位片上的挡头相抵,此时继续转动摆臂,挡头拨动卡位片随之一起转动,直至棘爪进入到第二缺口内,与不同位置处的单向齿卡合,此时摆臂打开的角度达到最大。由于棘轮定位装置的设置,此时可以往角度减小的方向调节摆臂,一直调节至最适合自己休息的角度。当需要收拢摆臂时,反方向转动摆臂至一定角度时,位于摆臂上的拨块会与卡位片上第一缺口的另一端相抵,此时继续转动摆臂会带动卡位片一起转动,至一定角度时,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以外的卡位片的外周缘会与棘爪相抵,使得棘爪和单向齿脱离卡合,继续收拢摆臂并把搁脚软垫安放在坐垫后方位置处。
[0027]综上所述,此种方案不需要操作任何按钮就可实现角度的变化和四档定位,而且档位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进与设置,比如可以设置成五档或六档等。
[0028]在限位装置第二方案中,当摆臂处于静止状态时,第一端面齿轮和第二端面齿轮相互卡合,此时脚踏固定不可调节。当需要调整角度时,只需按动按钮,从而带动第二端面齿轮和弹簧运动,使得第一端面齿轮和第二端面齿轮脱离卡合状态,此时,转动摆臂以达到调节角度的目的。当调节到合适角度时,松开按钮,受弹簧回复力的作用,第二端面齿轮做回复运动,使得两个端面齿轮之间继续卡合,从而实现角度调节的目的。
[0029]同时,不论是第一方案还是第二方案中,摆臂及搁脚软垫收拢后,几乎不占据额外的空间,对椅子的整体形态不产生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发明摆臂收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发明摆臂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实施例1中脚踏、棘轮调角器、固定支架、以及靠背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34]图5是图3中A处的另一视角视图。
[0035]图6是实施例1档位处于一档的状态示意图。
[0036]图7是图6中B处的放大图。
[0037]图8是实施例1档位处于二档的状态示意图。
[0038]图9是图8中C处的放大图。
[0039]图10是实施例1档位处于三档的状态示意图。
[0040]图11是图10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1]图12是实施例1档位处于四档的状态示意图。
[0042]图13是图12中E处的放大图。
[0043]图14是实施例1档位处于空档的状态示意图。
[0044]图15是图14中F处的放大图。
[0045]图16是实施例1摆臂收拢的状态示意图。
[0046]图17是图16中G处的放大图。
[0047]图18是实施例2中脚踏、齿轮啮合机构、固定支架、以及靠背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19是如18中H处的放大图。
[0049]图20是图18中H处另一角度的视图。
[0050]图21是图18中I处的放大图。
[0051]图22是实施例2中搁脚软垫收拢状态示意图。
[0052]图中代号名称:
底座I支撑杆2托盘3坐垫4
扶手5靠背6摆臂71搁脚软垫9
第一软垫91 第二软垫92 棘轮调角器8 轴座89 轴底盖81 卡位片82棘轮83棘爪84
弹性件85 轴外盖86第一销轴87 第二销轴88
单向齿831 拨块832卡位片外周缘821第一缺口 822
挡头824第二缺口 823 固定支架72 固定钢板10
齿轮啮合机构12空心圆柱体128弹簧124齿轮板121
第一端面齿轮122 第二端面齿轮125第三销轴123
按钮126垫圈127 空间11“U”形滑块93。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54]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包括底座I,底座I为正五角星形,其包含五条长度相等的支架,支架一头设有轮子;底座I与支撑轴2下端固定连接,支撑轴2上端连接托盘3,支撑轴2设置有气杆弹簧装置,可以调节高度。托盘3上设置有坐垫4,托盘3左右两侧设有扶手5,托盘3后部设有靠背6,靠背6底端按一定弧度向内后陷形成空间11。在坐垫4的前端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摆臂71,两个摆臂71的前端通过一支架连接,摆臂71后端与坐垫4前端两侧的位置铰接,摆臂71前端连接的支架上铰接有搁脚软垫9,摆臂71向后翻转使搁脚软垫9收纳至坐垫4后方的空间11处,摆臂71向前翻转并通过棘轮调角器8固定在某个位置处以使搁脚软垫9发挥作用实现搁脚休息。搁脚软垫9包括第一软垫91,第一软垫91与连接两个摆臂71前端的支架铰接,第二软垫92 —端与第一软垫91铰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摆臂71上的“U”形滑块93通过一销轴铰接。摆臂71在展开后,长度能达到使用者的脚后跟处,支撑更有效且舒服,由于脚后跟处存在血管较少,对人体血管压迫也较少,对健康有利。且把搁脚软垫9完全展开后,使得对脚的支撑面变得很大,进一步减小了对血管的压迫,使人在休息时更舒适。
[0055]如图3至图5所示,在托盘3之上,坐垫4之下还设置有托架,托架包括设置在坐垫4两侧的两根固定支架72,两根固定支架72之间通过固定钢板10连接,固定钢板10与托盘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两根固定支架72的前端设置有轴座89,轴座89上固定有轴底盖81,轴底盖81上固定有轴外盖86,轴底盖81与轴外盖86通过第一销轴87相连,在轴底盖81和轴外盖86之间空隙的中心区域设有卡位片82,摆臂71后端形成周缘带有单向齿831的棘轮83,棘轮83伸入至轴底盖81和轴外盖86之间,卡位片82与棘轮83轮面相贴,且棘轮83与卡位片82两者的中心处共同与第一销轴87转动连接;在轴底盖81和轴外盖86之间空隙的边部区域设有与棘轮83、卡位片82配合的棘爪84以及与棘爪84配合的弹性件85,所述的棘爪84通过第二销轴88与轴底盖81、轴外盖86铰接,棘爪84在弹性件85的作用下保持与卡位片82、棘轮83外周缘相抵的趋势;所述卡位片82整体呈圆形,卡位片82的外周上设有扇形的第一缺口 822、第二缺口 823,第一缺口 822和第二缺口 823之间形成挡头824 ;所述棘轮83上设有凸出于棘轮83轮面的拨块832,拨块832处在第一缺口822内并随摆臂71转动时拨动卡位片82旋转,第一缺口 822和第二缺口 823以外的卡位片82的外周缘821突出于单向齿831外缘从而使棘爪84与单向齿831脱开,而棘爪84进入到第二缺口 823内后则与不同位置处的单向齿831卡合。
[0056]如图6至图17所示,由于第二缺口 823的弧度,能容纳4个单向齿831,因而,摆臂71有四个档位,可以在相应的四个角度得以固定。当摆臂71在收拢状态时,棘爪84与第一缺口 822和第二缺口 823以外的卡位片外周缘821相抵,使得棘爪84与单向齿831脱离卡合状态。当需要打开脚踏时,转动摆臂71,当转动至一定角度时,位于棘轮83端面上的拨块832和位于卡位片82上的挡头824相抵,此时继续转动摆臂,挡头824拨动卡位片82随之一起转动,直至棘爪84进入到第二缺口 823内而与单向齿831卡合,此时摆臂71处于第一档的位置,即摆臂71打开的角度达到最大。由于棘轮定位装置8的设置,此时只可以往角度减小的方向调节摆臂71,一直调节至最适合自己休息的角度。当需要收拢摆臂71时,反方向转动摆臂71至第四档位置,此时继续转动摆臂71,位于棘轮83轮面上的拨块832会与卡位片82上第一缺口 822的另一端相抵,此时继续转动摆臂71会带动卡位片82 —起转动,至一定角度时,第一缺口 822和第二缺口 823以外的卡位片82的外周缘821会与棘爪84相抵,使得棘爪84和单向齿831脱离卡合,继续收拢摆臂71并把搁脚软垫91安放在坐垫后方位置处。
[0057]为了使得卡位片、棘轮以及棘爪得以固定,不易脱离,设置轴底盖81和轴外盖86之间间隙的宽度与卡位片82和棘轮83厚度之和相当;轴底盖81和轴外盖86之间间隙的宽度与棘爪84的厚度相当。棘爪84为双齿结构,双齿之间的间距与单向齿83之间的间距相当,这种设计使得两者之间的卡合更为牢固不易脱离。拨块832由棘轮83端部上的冲孔向内翻边构成。由于拨块832是由冲孔向内翻边构成,使得其相对焊接等方式得到的拨块来说具有极高的强度,不易损坏,成本相对来说也较低。摆臂71还可设置为伸缩式摆臂,一方面在收拢状态时进一步减小占用的空间,另一方面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和腿部的长度自行调节摆臂伸出的长度,使得其对腿部的支撑更有效且舒适。
[0058]相对于市面上的一些支撑脚架需要通过按钮或开关才能调节角度,本发明不需要操作任何按钮就可实现角度的变化和四档定位,简单方便,降低了使用者的操作强度。
[0059]实施例2:
如图18至图22,靠背6左右两边设有靠背支架,靠背支架底端沿坐垫4左右两侧延伸至坐垫4前端,从而形成固定支架72。在固定支架72和摆臂71之间设置有齿轮啮合机构12完成两者之间的连接并使之达到角度调节的目的。所述齿轮啮合机构12包括固定设置在坐垫4前端和设置在摆臂后端的空心圆柱体128,该空心圆柱体128 —端开口,另一端封闭;设置在摆臂后端的空心圆柱体128内部设有弹簧124和第二端面齿轮125。所述空心圆柱体128侧面设置有与空心圆柱体128底面垂直的通道;所述第二端面齿轮125侧壁上设置有与该通道相配合的凸棱,第二端面齿轮125的直径与空心圆柱体的内径相当;所述凸棱卡合进通道内,使得第二端面齿轮在空心圆柱体内周向固定,轴向移动。所述齿轮啮合机构12还包括齿轮板121,齿轮板121下端通过螺丝与固定设置在坐垫4前端的空心圆柱体128固定连接,齿轮板121上端固定有第一端面齿轮122,所述第一端面齿轮122端面上设有盲孔,盲孔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齿轮啮合机构12还包括一具有较宽底座及较窄头部的按钮,按钮的底座设置在盲孔内,按钮的头部穿过通孔,使得当第一端面齿轮和第二端面齿轮相啮合时按钮的底座底端与第二端面齿轮的端面相抵;所述齿轮啮合机构12还包括第三销轴123,第三销轴123 —端固定在摆臂71的空心圆柱体128的底面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摆臂71后端的空心圆柱体128、弹簧124和第二端面齿轮125 ;第一端面齿轮和第二端面齿轮相互配合。当摆臂71处于静止状态时,第一端面齿轮122和第二端面齿轮125相互卡合,此时脚踏固定不可调节。当需要调整角度时,只需按动按钮126,从而带动第二端面齿轮125和弹簧124运动,使得第一端面齿轮122和第二端面齿轮125脱离卡合状态,此时,转动摆臂71以达到调节角度的目的。当调节到合适角度时,松开按钮126,受弹簧124回复力的作用,第二端面齿轮125做回复运动,使得两个端面齿轮之间继续卡合,从而实现角度调节的目的。齿轮板121和位于摆臂71后端的空心圆柱体128之间设置有垫圈127。由于设置了垫圈127,使得空心圆柱体128和齿轮板121之间得到了缓冲,降低了部件之间磨损的可能性。
[0060]在摆臂71前端设有供脚搁置休息的搁脚软垫9,搁脚软垫9包括第一软垫,第一软垫91通过合页结构与摆臂71前端铰接,第二软垫92 —端与第一软垫91铰接,另一端搭设在摆臂71两侧支架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包括底座(I)、支撑杆(2)、托盘(3)、坐垫(4)与靠背(6),支撑杆(2)下端与底座(I)相连,支撑杆(2)上端连接托盘(3),托盘(3)上设置有坐垫(4),其特征在于:在坐垫(4)的前端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摆臂(71),摆臂(71)的后端与坐垫(4)前端两侧的位置铰接,摆臂(71)的前端连接有搁脚软垫(9),摆臂(71)向后翻转使搁脚软垫(9)收纳至坐垫(4)后方位置处,摆臂(71)向前翻转并通过限位装置限制在某个位置以使搁脚软垫(9)发挥作用实现搁脚休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装置为棘轮调角器(8),棘轮调角器(8)包括固定设置在坐垫(4)前端左右两侧位置处的轴座(89),轴座(89)上固定有轴底盖(81),轴底盖(81)上固定有轴外盖(86),轴底盖(81)与轴外盖(86)通过第一销轴(87)相连,在轴底盖(81)和轴外盖(86)之间的中心区域设有卡位片(82),摆臂(71)后端形成周缘带有单向齿(831)的棘轮(83),棘轮(83)伸入至轴底盖(81)和轴外盖(86)之间,卡位片(82)与棘轮(83)轮面相贴,且棘轮(83)与卡位片(82)两者的中心处共同与第一销轴(87)转动连接;在轴底盖(81)和轴外盖(86)之间的边部区域设有与棘轮(83)、卡位片(82)配合的棘爪(84)以及与棘爪(84)配合的弹性件(85),所述的棘爪(84)通过第二销轴(88)与轴底盖(81)、轴外盖(86)铰接,棘爪(84)在弹性件(85)的作用下保持与卡位片(82)、棘轮(83)外周缘相抵的趋势;所述卡位片(82)整体呈圆形,卡位片(82)的外周上设有扇形的第一缺口(822)、第二缺口(823),第一缺口(822)和第二缺口(823 )之间形成挡头(824);所述棘轮(83 )上设有凸出于棘轮(83 )轮面的拨块(832 ),拨块(832)处在第一缺口(822)内并随摆臂(71)转动时拨动卡位片(82)旋转,第一缺口(822)和第二缺口( 823 )以外的卡位片(82 )的外周缘(821)突出于单向齿(831)外缘从而使棘爪(84)与单向齿(831)脱开,而棘爪(84)进入到第二缺口(823)内后则与不同位置处的单向齿(831)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特征在于:轴底盖(81)与轴外盖(86)的后端设有侧壁,所述弹性件(85) —端与棘爪(84)贴合,另一端与侧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84)背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弹性件(85)上的与棘爪(84)凹槽对应位置处设有凸起,凸起与凹槽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特征在于:该椅子包括用以安装坐垫(4)的托架,所述的托架包括设置在坐垫(4)两侧的固定支架(72),两个固定支架(72)之间通过固定钢板(10)相连,所述的轴座(89)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72)前端;所述固定钢板(10)与托盘(3)上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座(89)直接固定在坐垫(4)的左右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底盖(81)和轴外盖(86 )之间间隙的宽度与卡位片(82 )和棘轮(83 )厚度之和相当;所述轴底盖(81)和轴外盖(86 )之间间隙的宽度与棘爪(84 )的厚度相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84)呈双齿结构,双齿之间的间距与单向齿(83)之间的间距相当。
9.根据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块(832)由棘轮(83)轮面上的冲孔向内翻边构成。
10.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为齿轮啮合机构(12),所述齿轮啮合机构(12)包括固定设置在坐垫(4)前端和设置在摆臂(71)后端的空心圆柱体(128),所述空心圆柱体(128) —端开口,另一端封闭;设置在摆臂(71)后端的空心圆柱体(128)内部设有弹簧(124)和第二端面齿轮(125),所述第二端面齿轮(125)在空心圆柱体(128)内周向固定,轴向移动;所述齿轮啮合机构(12)还包括齿轮板(121),齿轮板(121)下端通过螺丝与固定设置在坐垫(4)前端的空心圆柱体(128)固定连接,齿轮板(121)上端固定有第一端面齿轮(122),所述第一端面齿轮(122)端面上设有盲孔,盲孔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齿轮啮合机构(12)还包括一具有较宽底座及较窄头部的按钮(126),按钮(126)的底座设置在盲孔内,按钮(126)的头部穿过通孔,使得当第一端面齿轮(122)和第二端面齿轮(125)相啮合时按钮(126)的底座底端与第二端面齿轮(125)的端面相抵;所述齿轮啮合机构(12)还包括第三销轴(123),第三销轴(123) —端固定在摆臂(71)的空心圆柱体(128)的底面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摆臂(71)后端的空心圆柱体(128)、弹簧(124)和第二端面齿轮(125);第一端面齿轮(122)和第二端面齿轮(125)相互配合。
11.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板(121)和位于摆臂(71)后端的空心圆柱体(I 28)之间设置有垫圈(127)。
12.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圆柱体(128)侧面设置有与空心圆柱体(128)底面垂直的通道;所述第二端面齿轮(125)侧壁上设置有与该通道相配合的凸棱,第二端面齿轮(125)的直径与空心圆柱体(128)的内径相当;所述凸棱卡合进通道内,使得第二端面齿轮(125)在空心圆柱体(128)内周向固定,轴向移动。
13.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6)左右两边设有靠背支架,靠背支架底端沿坐垫(4)左右两侧延伸至坐垫(4)前端,空心圆柱体(128)设置在靠背支架延伸段的前端。
14.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126)头部为六角形状的螺丝头。
15.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头部顶面上设有与螺丝刀嵌合的凹槽。
16.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臂(71)为伸缩式摆臂。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6)底端按一定弧度向后凹陷形成当摆臂(71)收拢时用于安放搁脚软垫(9)的空间(11)。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软垫(9)包括第一软垫(91),第一软垫(91)与摆臂(71)前端铰接,第二软垫(92) —端与第一软垫(91)铰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摆臂(71)两侧支架上的两个“U”形滑块(93)铰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休息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软垫(9)包括第一软垫(91),第一软垫(91)与摆臂(71)前端铰接,第二软垫(92) —端与第一软垫(91)铰接,另一端搭设在摆臂(71)上。
【文档编号】A47C1/022GK104257139SQ201410563480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1日
【发明者】何基, 阮正富 申请人:浙江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