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子脚踏的角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19169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椅子脚踏的角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椅子脚踏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轴座和棘轮,所述轴座上固定有轴底盖和轴外盖,在轴底盖和轴外盖之间的中心区域设有卡位片;棘轮设置在轴底盖和轴外盖之间且棘轮的轮面与卡位片相贴,棘轮与卡位片共同与第一销轴转动连接;在轴底盖和轴外盖之间的边部区域设有与棘轮和卡位片配合的棘爪以及与棘爪配合的弹性件,棘爪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与卡位片、棘轮外周缘相抵的趋势;卡位片的外周上设有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和挡头;棘轮上设有凸出于棘轮轮面的拨块,拨块处在第一缺口内并随脚踏转动时拨动卡位片旋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以外的卡位片的外周缘突出于单向齿外缘从而使棘爪与单向齿脱开,而棘爪进入到第二缺口内后则与不同位置处的单向齿卡合。
【专利说明】一种椅子脚踏的角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家居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椅子脚踏的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椅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休息家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椅子不具有脚踏,或者具有脚踏但脚踏固定在一定角度,不具备调节功能,这样的设计不能使每个人达到最好的休息效果。申请号为201020273669.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伸缩脚踏的椅子,实现了脚踏的角度调节,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椅子的不足,但是一方面其连接较为复杂,另一方面其通过各功能钢片之间的摩擦力来保持脚踏角度的固定,这种固定不够稳定,当受到较大的外力时,各功能钢片之间的容易产生滑动,从而达不到角度调节的效果。
[0003] 申请人:提出一种设想,通过在坐垫前端设置脚踏,脚踏的前端设置有搁脚软垫,脚踏的后端和坐垫支架前端连接。该脚踏可以上下翻转,在使用时,把脚踏向前翻转至某一角度处时,脚踏得以固定;在不用时,向后翻转脚踏,使得脚踏得以收拢。为了适应不同人的需求,将脚踏在工作时,设置多个档位。因而提供一种脚踏的角度调节装置,使得脚踏可以在多个角度得以固定是 申请人:的这种设想能够得以实现的关键。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椅子脚踏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结构、连接方式较为简单,在使得椅子的脚踏在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同时,采用这种角度调节装置后可以使得脚踏在固定在一定角度时,即使受到较大外力作用时也可保持固定状态。
[0005]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椅子脚踏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轴座和棘轮,所述轴座上固定有轴底盖,轴底盖上固定有轴外盖,轴底盖与轴外盖通过第一销轴相连,在轴底盖和轴外盖之间空隙的中心区域设有卡位片;所述棘轮设置在脚踏后端,棘轮的周缘带有单向齿,棘轮设置在轴底盖和轴外盖之间且棘轮的轮面与卡位片相贴,棘轮与卡位片两者的中心处共同与第一销轴转动连接;在轴底盖和轴外盖之间空隙的边部区域设有与棘轮和卡位片配合的棘爪以及与棘爪配合的弹性件,所述的棘爪通过第二销轴与轴底盖、轴外盖铰接,棘爪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与卡位片、棘轮外周缘相抵的趋势;所述卡位片整体呈圆形,卡位片的外周上设有扇形的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之间形成挡头;所述棘轮上设有凸出于棘轮轮面的拨块,拨块处在第一缺口内并随脚踏转动时拨动卡位片旋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以外的卡位片的外周缘突出于单向齿外缘从而使棘爪与单向齿脱开,而棘爪进入到第二缺口内后则与不同位置处的单向齿卡合。当需要打开脚踏时,转动脚踏,当转动至一定角度时,位于棘轮轮面上的拨块和位于卡位片上的挡头相抵,此时继续转动脚踏,挡头拨动卡位片随之一起转动,直至棘爪进入到第二缺口内,从而与单向齿卡合,此时脚踏打开的角度达到最大。由于棘轮和棘爪的设置,此时只可以往角度减小的方向调节脚踏,一直调节至最适合自己休息的角度。当需要收拢脚踏时,反方向转动脚踏至一定角度时,位于脚踏上的拨块会与卡位片上第一缺口的另一端相抵,此时继续转动脚踏会带动卡位片一起转动,至一定角度时,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以外的卡位片的外周缘会与棘爪相抵,使得棘爪和单向齿脱离卡合,继续转动脚踏可以使脚踏完全收拢。
[0006]作为优选,所述轴底盖与轴外盖的后端设有侧壁,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棘爪贴合,另一端与侧壁相抵。在轴底盖与轴外盖的后端固定设置侧壁,使得弹性件得到支撑,从而给于棘爪一定的回复力,使得棘轮结构得以实现其功能。
[0007]作为优选,所述棘爪背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弹性件上的与棘爪凹槽对应位置处设有凸起,凸起与凹槽相配合。这样的设置,使得棘爪和弹性片的位置得以固定,不易产生滑移。
[0008]作为优选,所述轴底盖和轴外盖之间间隙的宽度与卡位片和棘轮厚度之和相当;所述轴底盖和轴外盖之间间隙的宽度与棘爪的厚度相当。这种设置使得各部件之间紧密联系,确保了工作时状态的稳定。
[0009]作为优选,所述棘爪呈双齿结构,双齿之间的间距与单向齿之间的间距相当。这种设置,使得棘爪与单向齿之间卡合更紧密,不易脱开。
[0010]作为优选,所述拨块由棘轮轮面上的冲孔向内翻边构成。由于拨块是冲压形成,结构与生产工艺均非常简单,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相比焊接等其他方式设置的拨块来说,具有更高的强度与稳定性。
[00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脚踏的角度调节装置后,椅子的脚踏在使用时,可以在大范围内调节角度,个人可以选择自己最适宜的角度,达到最好的休息效果。同时在不使用脚踏时,可以把脚踏收拢,几乎不占用任何空间。当脚踏在收拢状态时,棘爪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以外的卡位片的外周缘相抵,使得棘爪与单向齿脱离卡合状态。当需要打开脚踏时,转动脚踏,当转动至一定角度时,位于棘轮轮面上的拨块和位于卡位片上的挡头相抵,此时继续转动脚踏,挡头拨动卡位片随之一起转动,直至棘爪进入到第二缺口内,与不同位置处的单向齿卡合,此时脚踏打开的角度达到最大。由于棘轮和棘爪的设置,此时只可以往角度减小的方向调节脚踏,一直调节至最适合自己休息的角度。当需要收拢脚踏时,反方向转动脚踏至一定角度时,位于脚踏上的拨块会与卡位片上第一缺口的另一端相抵,此时继续转动脚踏会带动卡位片一起转动,至一定角度时,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以外的卡位片的外周缘会与棘爪相抵,使得棘爪和单向齿脱离卡合,此时继续转动脚踏可以把脚踏完全收拢,从而使其占用的空间达到最小。
[0012]综上所述,此种方案不需要操作任何按钮就可实现角度的变化和多档定位,而且档位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进与设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实施例中角度调节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15]图3是图1中A处结构另一视角的放大图。
[0016]图4是脚踏处于一档时,角度调节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0017]图5是图4中B处结构的放大图。
[0018]图6是脚踏处于二档时,角度调节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0019]图7是图6中C处结构的放大图。
[0020]图8是脚踏处于三档时,角度调节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0021]图9是图8中D处结构的放大图。
[0022]图10是脚踏处于四档时,角度调节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0023]图11图10中E处结构的放大图。
[0024]图12是脚踏处于空档时,角度调节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0025]图13图11中F处结构的放大图。
[0026]图14是脚踏完全收拢时,角度调节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0027]图15是图14中G处结构的放大图。
[0028]图中代号名称:
脚踏71轴座89坐垫支架72
轴底盖81 卡位片82棘轮83棘爪84
弹性件85 轴外盖86第一销轴87 第二销轴88
单向齿831 拨块832卡位片外周缘821第一缺口 822
第二缺口 823 挡头8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30]如图1展示了一种椅子的支架,这种椅子包括坐垫支架72和脚踏71,脚踏71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搁脚的搁脚软垫,脚踏71的后端通过角度调节器装置8与坐垫支架72的前端相连相连,使得脚踏71在使用时,可以调节至适宜角度处并得以固定。
[0031]如图1至图3,一种椅子脚踏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轴座89和棘轮83,轴座89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坐垫支架72前端的左右两侧;棘轮83设置在脚踏71后端,可以把棘轮83焊接在脚踏71上,也可直接把脚踏后端加工成棘轮83。所述轴座89上固定有轴底盖81,轴底盖81上固定有轴外盖86,轴底盖81与轴外盖86通过第一销轴87相连,在轴底盖81和轴外盖86之间空隙的中心区域设有卡位片82 ;所述棘轮83设置在脚踏71后端,棘轮83的周缘带有单向齿831,棘轮83设置在轴底盖81和轴外盖86之间且棘轮83的轮面与卡位片82相贴,棘轮83与卡位片82两者的中心处共同与第一销轴87转动连接;在轴底盖81和轴外盖86之间空隙的边部区域设有与棘轮83和卡位片82配合的棘爪84以及与棘爪84配合的弹性件85,所述的棘爪84通过第二销轴88与轴底盖81、轴外盖86铰接,棘爪84在弹性件85的作用下保持与卡位片82、棘轮83外周缘相抵的趋势;所述卡位片82整体呈圆形,卡位片82的外周上设有扇形的第一缺口 822、第二缺口 823,第一缺口 822和第二缺口823之间形成挡头824 ;所述棘轮83上设有凸出于棘轮83轮面的拨块832,拨块832处在第一缺口内并随脚踏转动时拨动卡位片82旋转,第一缺口 822和第二缺口 823以外的卡位片外周缘821突出于单向齿831外缘从而使棘爪84与单向齿831脱开,而棘爪84进入到第二缺口内后则与不同位置处的单向齿831卡合。
[0032]如图4至图15所示,由于第二缺口 823的弧度,能容纳4个单向齿831,因而,脚踏有四个档位,可以在相应的四个角度得以固定。当脚踏在收拢状态时,棘爪84与第一缺口 822和第二缺口 823以外的卡位片外周缘821相抵,使得棘爪84与单向齿831脱离卡合状态。当需要打开脚踏时,转动脚踏,当转动至一定角度时,位于棘轮83端面上的拨块832和位于卡位片82上的挡头824相抵,此时继续转动脚踏,挡头824拨动卡位片82随之一起转动,直至棘爪84进入到第二缺口 823内而与单向齿831卡合,此时脚踏处于第一档的位置,即脚踏打开的角度达到最大。由于棘轮和棘爪的设置,此时只可以往角度减小的方向调节脚踏,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脚踏至二档、三档、和四档,用以达到最适合自己休息的角度。当需要收拢脚踏时,反方向转动脚踏至第四档位置,此时继续转动脚踏,位于棘轮83轮面上的拨块832会与卡位片82上第一缺口 822的另一端相抵,此时继续转动脚踏会带动卡位片82 一起转动,至一定角度时,第一缺口 822和第二缺口 823以外的卡位片82的外周缘821会与棘爪84相抵,使得棘爪84和单向齿831脱离卡合,继续收拢脚踏至坐垫后方位置处。通过调整第二缺口 823的弧度,可以调节进入第二缺口能的单向齿的数量,从而达到调整档位数的目的,根据需求可以设置为一档、二档、三档、四档、五档、六档等不同数量的档位。
[0033]为了使得卡位片82、棘轮83以及棘爪84得以固定,不易脱离,设置轴底盖81和轴外盖86之间间隙的宽度与卡位片82和棘轮83厚度之和相当;轴底盖81和轴外盖86之间间隙的宽度与棘爪84的厚度相当。棘爪84为双齿结构,双齿之间的间距与单向齿83之间的间距相当,这种设计使得两者之间的卡合更为牢固不易脱离。拨块832由棘轮83端部上的冲孔向内翻边构成。由于拨块832是由冲孔向内翻边构成,使得其相对焊接等方式得到的拨块832来说具有极高的强度,不易损坏,成本相对来说也较低。
[0034]相对于市面上的一些支撑脚架需要通过按钮或开关才能调节角度,本发明不需要操作任何按钮就可实现角度的变化和四档定位,简单方便,降低了使用者的操作强度。
【权利要求】
1.一种椅子脚踏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座和棘轮,所述轴座上固定有轴底盖,轴底盖上固定有轴外盖,轴底盖与轴外盖通过第一销轴相连,在轴底盖和轴外盖之间空隙的中心区域设有卡位片;所述棘轮设置在脚踏后端,棘轮的周缘带有单向齿,棘轮设置在轴底盖和轴外盖之间且棘轮的轮面与卡位片相贴,棘轮与卡位片两者的中心处共同与第一销轴转动连接;在轴底盖和轴外盖之间空隙的边部区域设有与棘轮和卡位片配合的棘爪以及与棘爪配合的弹性件,所述的棘爪通过第二销轴与轴底盖、轴外盖铰接,棘爪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与卡位片、棘轮外周缘相抵的趋势;所述卡位片整体呈圆形,卡位片的外周上设有扇形的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之间形成挡头;所述棘轮上设有凸出于棘轮轮面的拨块,拨块处在第一缺口内并随脚踏转动时拨动卡位片旋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以外的卡位片的外周缘突出于单向齿外缘从而使棘爪与单向齿脱开,而棘爪进入到第二缺口内后则与不同位置处的单向齿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椅子脚踏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底盖与轴外盖的后端设有侧壁,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棘爪贴合,另一端与侧壁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椅子脚踏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背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弹性件上的与棘爪凹槽对应位置处设有凸起,凸起与凹槽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椅子脚踏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底盖和轴外盖之间间隙的宽度与卡位片和棘轮厚度之和相当;所述轴底盖和轴外盖之间间隙的宽度与棘爪的厚度相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椅子脚踏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呈双齿结构,双齿之间的间距与单向齿之间的间距相当。
6.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椅子脚踏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块由棘轮轮面上的冲孔向内翻边构成。
【文档编号】A47C7/50GK104257140SQ201410563732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1日
【发明者】何基, 阮正富 申请人:浙江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