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58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防震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防震床。该防震床,包括钢骨架、床板和防护板;所述钢骨架内设置有支撑空间;所述床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空间内,用于供人们休息;所述钢骨架上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用于密封所述支撑空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防震床,其将床板设置在了钢骨架内的支撑空间内,且在支撑空间外设置了防护板。由于通过钢骨架的支撑,和防护板的保护,所以当地震发生时,支撑空间可以有效的阻挡硬物落入床板上,从而避免熟睡中的人们被建筑物上脱落下来的硬物砸伤或者丧命。
【专利说明】防震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防震床。

【背景技术】
[0002]床是用于供使用者休息的家具。
[0003]地震的发生是无法预料的,特别是在人们熟睡的过程中发生地震,熟睡的人们根本无法逃出建筑物,致使被硬物砸伤或者是丧命。相关技术中,人们为了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制造了防震床。相关技术中的防震床,包括床本体;床本体为上部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在开口上设置有门板,门板与开口的边沿转动连接,用于盖住开口。人们可以睡在门板上,当地震发生时,可以将身下的门板打开,然后躲进床本体内,避免被建筑物上脱落下来的硬物砸伤或者丧命。
[0004]但是相关技术中的防震床,其门板即为床板,在地震没有发生时人们睡在门板上,当地震发生时人们将身下的门板打开进入至床本体内。由于地震是突然之间发生的,所以在熟睡中的人们无法及时的作出反应,从而使得熟睡中的人们被建筑物上脱落下来的硬物砸伤或者丧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震床,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防震床,包括钢骨架、床板和防护板;钢骨架内设置有支撑空间;床板设置在支撑空间内,用于供人们休息;钢骨架上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用于密封支撑空间。
[0007]进一步地,钢骨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正面框架、后框架和两个侧框架;正面框架、后框架和两个侧框架均设置在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围成支撑空间;支撑空间呈立方体状;床板的边沿与正面框架、后框架和两个侧框架连接,且与侧框架垂直;上框架、下框架、后框架和侧框架上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呈“米”字形;正面框架设置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呈“井”字形;上框架、下框架、侧框架、后框架和正面框架能拆卸连接在一起,并围成支撑空间。
[0008]进一步地,防护板包括外顶板、外侧壁板、后外壁板、底板和正外壁板;侧框架上,远离支撑空间的一侧,设置有外侧壁板;上框架,远离支撑空间的一侧设置有外顶板;下框架上设置有底板;后框架上,远离支撑空间的一侧设置有后外壁板;正面框架上,远离支撑空间的一侧,设置有正外壁板;正外壁板上设置有出口,出口供人们出入支撑空间;正外壁板上还设置有床门,床门与出口的边沿转动连接,用于关闭出口;床门上还设置有门锁。
[0009]进一步地,支撑空间内,侧框架上,设置有内侧壁板;上框架设置有内顶板;后框架上设置有后内壁板;正面框架设置有正内壁板;内侧壁板、内顶板、后内壁板、正内壁板和床板用于覆盖支撑空间内的上框架、侧框架、后框架和正面框架,且床板与下框架之间有距离;床板与下框架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用于支撑床板;
[0010]和/ 或,
[0011]内顶板与上框架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架,加强架用于支撑上框架。
[0012]进一步地,内侧壁板上和外侧壁板上相对设置有通气口,通气口用于供支撑空间内外的空气流动。
[0013]进一步地,内顶板、内侧壁板、正内壁板、后内壁板、外顶板、底板、外侦彳壁板、后外壁板和正外壁板均为木板。
[0014]进一步地,后框架上和每个侧框架上,远离支撑空间的一侧,设置有挂环;正面框架上,远离支撑空间的一侧,也设置有挂环;正外壁板、后外壁板和每个外侧壁板上均设置有与挂环相配合的挂钩;外顶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框架上,且外顶板与外侧壁板、后外壁板和正外壁板抵接,用于将外侧壁板和正外壁板固定;底板也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框架上。
[0015]进一步地,上框架与正面框架垂直的两条边框上,相对设置有第一滑槽,且每个第一滑槽靠近正面框架的一端均设置有螺纹孔;内顶板插入至第一滑槽内,并通过螺丝穿过螺纹孔用于将内顶板固定;支撑空间内,与正面框架垂直的两个侧框架上均相对设置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与床板平行;每个第二滑槽靠近正面框架的一端也均设置有螺纹孔;后内壁板放置在床板上,且与后框架抵接;两个内侧壁板插入至相应的第二滑槽内并与放置在后内壁板抵接;螺丝穿过螺纹孔将内侧壁板和后内壁板固定。
[0016]进一步地,下框架远离床板的一侧设置有顶丝,顶丝用于支撑下框架。
[0017]进一步地,下框架远离床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缓冲脚垫。
[00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震床,其将床板设置在了钢骨架内的支撑空间内,且在支撑空间外设置了防护板。由于通过钢骨架的支撑,和防护板的保护,所以当地震发生时,支撑空间可以有效的阻挡硬物落入床板上,从而避免熟睡中的人们被建筑物上脱落下来的硬物砸伤或者丧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震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震床中的钢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震床中的外侧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震床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4]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震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震床的钢骨架101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震床,包括钢骨架101、床板123和防护板110 ;钢骨架101内设置有支撑空间;床板123设置在支撑空间内,用于供人们休息;钢骨架101上设置有防护板110,防护板110用于密封支撑空间。其中,钢骨架101的轮廓可以为多种形状,例如可以为正方体、长方体或者圆柱体结构,防护板110的材质也可以为任意的材质,例如木质的防护板110、工程塑料的防护板110、铝合金的防护板110或者钢制的防护板110。当人们休息时,其进入至支撑空间并在床板123上休息,即使在人们熟睡时发生地震,防护板I1可以有效的放置硬物落入至床板123上,从而避免熟睡中的人们被建筑物上脱落下来的硬物砸伤或者丧命。另外,由于地震使得建筑物发生坍塌,在建筑物坍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烟灰,所以防护板110还能够阻止粉尘和烟灰进入支撑空间内,从而避免在支撑空间内的人吸入大量的粉尘和烟灰。
[0025]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钢骨架101包括上框架102、下框架、正面框架108、后框架124和两个侧框架104,上框架102、后框架124和两个侧面框架可以为矩形框结构;正面框架108、后框架124和两个侧框架104均设置在上框架102与下框架之间,围成立方体形状的支撑空间;床板123的边沿与正面框架108、后框架124和两个侧框架104连接,且与侧框架104垂直;上框架102、下框架、后框架124、侧框架104上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03,第一加强筋103呈“米”字形;正面框架108设置第二加强筋109,第二加强筋109呈“井”字形。
[0026]本实施例中,通过上框架102、下框架、正面框架108、后框架124和两个侧框架104,围成立方体的支撑空间,且在上框架102、下框架和侧框架104上均设置有“米”字形的第一加强筋103,从而使得,上边框、下边框、后框架124和侧框架104的四个边上具有相同的支撑力;另外,正面框架108上设置有“井”字形的第二加强筋109使得正面框架108的四个边也具有相同的支撑力。从而加强了钢骨架101强度,使钢骨架101不容易变形。此外,由于上框架102、下框架后框架124和侧框架104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03,正面框架108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09,所以当本实施例中的防震床随着高层的建筑物坍塌的过程中,钢骨架101不易发生变形,保证了支撑空间的内的人的人身安全。
[0027]进一步地,上框架102、下框架、侧框架104、后框架124和正面框架108能拆卸连接在一起,并围成支撑空间。当人们不使用防震床时,或者需要将防震床移至室外时,或者需要运输防震床时,可以将钢骨架101拆卸后进行存放,或者移至室外后再进行组装,或者运输至目的后再进行组装。这样可以减少存储空间、便于搬运。其中,能拆卸的结构有多种,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也可以通过卡箍连接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根据其所掌握的知识既能实现上述能拆卸连接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0028]为了便于人们防震,如图1所示,防护板110包括外顶板111、外侧壁板112、底板119、后外壁板和正外壁板116 ;侧框架104上,远离支撑空间的一侧,设置有外侧壁板112 ;上框架102,远离支撑空间的一侧设置有外顶板111 ;下框架上设置有底板119 ;后框架124上,远离支撑空间的一侧上设置有后外壁板;正面框架108上,远离支撑空间的一侧,设置有正外壁板116 ;正外壁板116上设置有出口 113,出口 113供人们出入支撑空间;正外壁板116上还设置有床门114,床门114与出口 113的边沿转动连接,用于关闭出口 113。当人们需要进出支撑空间时,可以通过出口 113进出支撑空间。其中,底板119可以设置在支撑空间内,也可以设置支撑空间外。当人们在支撑空间内休息时,可以将床门114关闭,这样就支撑空间就成了一个密闭的支撑空间,从而使得支撑空间能够阻止建筑物上脱落的硬物以及建筑物在坍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以及烟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床门114上还设置有门锁。当人们在防震床上进行休息时,可以将床门114锁上,这样可以避免在地震中床门114被震开,致使支撑空间内的人受到硬物的撞击以及吸入粉尘或者烟灰。
[0029]进一步地,支撑空间内,侧框架104上,设置有内侧壁板122 ;上框架102设置有内顶板;后框架124上设置有后内壁板;正面框架108上设置有正内壁板;内侧壁板122、内顶板、后内壁板、正内壁板和床板123用于覆盖支撑空间内的上框架102、侧框架104、后框架124和正面框架108,且床板123与下框架之间有距离。在本实施例的防震床随着高层建筑物下落过程中,在支撑空间内的人会与钢骨架101发生碰撞,由于钢骨架101的质地坚硬,且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小,致使人很容易发生伤害。为了避免钢骨架101与人直接接触,在支撑空间内部设置了内顶板、内侧壁板122、后内壁板和正内壁板将床板123与上框架102之间的钢骨架101覆盖,从而避免了人体与钢骨架101直接接触。此外,由于床板123与下框架之间有距离,即床板123将支撑空间分割呈两个腔室,床板123至上框架102之间供人们休息之用,而床板123至下框架之间的空间可以用于储物,能够有效的利用空间。同时也可以存储一些自救的工具,或者日用品。为了便于人们在地震发生后取出自救工具和日常用品,在床板123上可以设置有开口,在开口上设置有盖板,盖板与开口的边沿转动连接,当人们休息时,可以用盖板将开口盖住,当人们需要取自救工具,或者日常用品时,可以将盖板打开并取出自救工具和日常用品。也可以在正外壁板116上设置有储物开口,该开口设置在床板123与下框架之间,在储物开口上设置有储物门117,储物门117与储物开口的边沿转动连接,用于开关储物开口,便于人们使用。
[0030]其中,床板123与下框架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架107,支撑架107用于支撑床板123。其中,支撑架可以呈多种形状,较佳地呈长方形。支撑架107与下框架和床板123垂直,其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支撑架107也可以平行设置或者垂直设置。支撑架107的两端分别与正面框架108和后框架124连接,和/或两个侧框架104连接。通过支撑架107支撑床板123,增加了床板123的承重能力,从而避免床板123断裂。另外,也加强了下框架的强度。此外,由于支撑架107的两端与正面框架108和后框架124连接,和/或两个侧框架104连接,所以支撑架107还能支撑正面框架108、后框架124和两个侧框架104,避免正面框架108、后框架124以及两个侧框架104向支撑空间移动,从而加强了钢骨架101的承重能力。
[0031]进一步地,内顶板与上框架102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架125,加强架125用于支撑上框架。其中,加强架125可以呈任意形状,较佳地呈长方形。加强架125与上框架和内顶板垂直,其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多个加强架125之间可以平行设置,也可以交叉设置。加强架125的两端与正面框架108和后框架124,和/或两个侧框架104连接。利用加强架125来加强上框架的承重能力,从而提高防震床的抗震能力。另外,由于加强架125的两端与正面框架108和后框架124,和/或两个侧框架104连接,所以加强架125还能支撑正面框架108、后框架124和两个侧框架104,避免正面框架108、后框架124以及两个侧框架104向支撑空间移动,从而加强了钢骨架101的承重能力。
[0032]进一步地,内侧壁板122上和外侧壁板112上相对设置有通气口 115,通气口 115用于供支撑空间内外的空气流动。由于支撑空间被防护板110密封,从而减少了支撑空间内外的空气流动,人们长时间呆在支撑空间内会缺氧。另外,支撑空间的空气也会浑浊,不利于人体的健康。所以,在内侧壁板122和外侧壁板112上设置有通气口 115,支撑空间内外空气通过通气口 115进行交换,从而保持支撑空间内的空气新鲜,使支撑空间内的人们呼吸顺畅。当地震发生时,人们可以用被子或者衣物将通气口 115堵住,这样就可以避免建筑物在坍塌的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或者烟灰进入至支撑空间内。
[0033]进一步地,内顶板、内侧壁板122、正内壁板、后内壁板、外顶板111、底板119、外侧壁板112、后外壁板和正外壁板均为木板。由于木板的质地轻,便于运输。另外,人体与木板接触可以减少,钢骨架101对人体的伤害。此外,当发生地震时,防震床随着高层建筑物下落后,可能会被废墟中。当对支撑空间内的人施救时,可以将木板锯开或者木板撬开,即可将支撑空间内的人救出。此外,当地震发生后,如果防震床的床门114被压死,被困在支撑空间内的人,也可以将木板砸开,从支撑空间内逃出。
[0034]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震床的外侧壁板11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后框架124和每个侧框架104上,远离支撑空间的一侧,均设置有挂环105 ;正面框架108上,远离支撑空间的一侧,也设置有挂环105 ;正外壁板116和每个外侧壁板112上均设置有与挂环105相配合的挂钩118 ;外顶板111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框架102上,且外顶板111与外侧壁板112、后外壁板和正外壁板116抵接,用于将外侧壁板112、后外壁板和正外壁固定;底板119也通过螺栓固定在下框架上。当组装好钢骨架101后,将外侧壁板112和后外壁板挂在钢骨架101上,然后将外顶板111和底板119在通过螺栓固定在钢骨架101上即可。当人们需要将防震床移至户外,或者运输防震床时,便于人们拆卸和组装。
[0035]进一步地,上框架102与正面框架108垂直的两条边框上,相对设置有第一滑槽,且每个第一滑槽靠近正面框架108的一端均设置有螺纹孔;内顶板插入至第一滑槽内,并通过螺丝穿过螺纹孔用于将内顶板固定;支撑空间内,与正面框架108垂直的两个侧框架104上均相对设置有第二滑槽106,且第二滑槽106与床板123平行;每个第二滑槽106靠近正面框架108的一端也均设置有螺纹孔;后内壁板放置在床板123上,且与后框架124抵接;两个内侧壁板122插入至相应的第二滑槽106内并与放置在床板123上的后内壁板抵接;螺丝穿过螺纹孔将内侧壁板122和后内壁板固定。为了便于人们拆卸和安装内顶板、内侧壁板122和后内壁板,在上框架102设置了第一滑槽,在侧框架104上设置有第二滑槽106。首先,将后内壁板先抵接在与后框架124上。然后将内顶板沿第一滑槽安装在上框架102靠近支撑空间的一侧上,两个内侧壁板122沿第二滑槽106安装在与正面框架108垂直设置的两个侧框架104上,与此同时,这两个内侧壁板122与后内壁板抵接,将后内壁板固定。再分别用于螺栓穿过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106上螺纹孔,将上顶板和内侧壁板122固定,从而完成了上顶板、内侧壁板122和后内壁板的安装。最后,将正内壁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正面框架108上。此实施例与上述的实施例即可结合在一起使用,使防震床拆卸和安装更加的方便。
[0036]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震床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下框架远离床板123的一侧设置有顶丝120,顶丝120用于支撑下框架。其中顶丝包括丝杆,丝杆一端设置有底座,用于支撑丝杆,丝杆行设置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上设置有阻挡部,在下框架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通孔,丝杆远离底座的一端穿过下框架,调节螺母抵接在下框架上,且与下框架旋转连接。当防震床放置在室内使用时,为了便于人们移动防震床,并对防震床下面的地面进行清洁,在下框架远离床板123的一侧设置有顶丝120。当人们需要移动防震床,或者对防震床下的地面进行清洁时,旋转调节螺母,从而使顶丝120将防震床支撑起来,使防震床与地面之间有缝隙,然后既可以对防震床下面的地面进行清洁。如果需要移动防震床,将圆木棍放置在缝隙内,之后将顶丝调节回原始位置,使防震床的重量落在圆木棍上,然后推动防震床,即可移动防震床。
[0037]进一步地,下框架远离床板123的一侧还设置有缓冲脚垫121。当发生地震时,能够缓冲外力对钢骨架101的作用力,从而保护钢骨架101,降低钢骨架101发生变形的风险。另外,当防震床放置在室内时,缓冲脚垫121还能避免防震床直接与地面接触并刮花底面。
[0038]本实用新型的防震床,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由于其各个部分均能够拆卸,所以还便于运输和存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防震床不仅能够阻止硬物对人的伤害,还能够阻止建筑物坍塌过程产生的粉尘或者烟雾进入支撑空间内。
[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防震床,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骨架、床板和防护板; 所述钢骨架内设置有支撑空间;所述床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空间内,用于供人们休息; 所述钢骨架上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用于密封所述支撑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正面框架、后框架和两个侧框架;所述正面框架、所述后框架和两个所述侧框架均设置在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之间,围成所述支撑空间;所述支撑空间呈立方体状; 所述床板的边沿与所述正面框架、所述后框架和两个所述侧框架连接,且与所述侧框架垂直; 所述上框架、所述下框架、所述后框架和所述侧框架上均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呈“米”字形;所述正面框架设置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呈“井”字形;所述上框架、所述下框架、所述侧框架、所述后框架和所述正面框架能拆卸连接在一起,并围成所述支撑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包括外顶板、外侧壁板、后外壁板、底板和正外壁板;所述侧框架上,远离所述支撑空间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外侧壁板;所述上框架,远离所述支撑空间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外顶板;所述下框架上设置有所述底板;所述后框架上,远离所述支撑空间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后外壁板;所述正面框架上,远离所述支撑空间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正外壁板; 所述正外壁板上设置有出口,所述出口供人们出入所述支撑空间; 所述正外壁板上还设置有床门,所述床门与所述出口的边沿转动连接,用于关闭所述出口 ; 所述床门上还设置有门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空间内,所述侧框架上,设置有内侧壁板;所述上框架设置有内顶板;所述后框架上设置有后内壁板;所述正面框架设置有正内壁板;所述内侧壁板、所述内顶板、所述后内壁板、所述正内壁板和所述床板用于覆盖支撑空间内的所述上框架、所述侧框架、所述后框架和所述正面框架,且所述床板与所述下框架之间有距离; 所述床板与所述下框架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床板; 和/或, 所述内顶板与所述上框架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架,所述加强架用于支撑所述上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板上和所述外侧壁板上相对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用于供所述支撑空间内外的空气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顶板、所述内侧壁板、所述正内壁板、所述后内壁板、所述外顶板、所述底板、所述外侧壁板、所述后外壁板和所述正外壁板均为木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框架上和每个所述侧框架上,远离所述支撑空间的一侧,设置有挂环; 所述正面框架上,远离所述支撑空间的一侧,也设置有挂环; 所述正外壁板、所述后外壁板和每个所述外侧壁板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挂环相配合的挂钩; 所述外顶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上框架上,且所述外顶板与所述外侧壁板、所述后外壁板和所述正外壁板抵接,用于将所述外侧壁板和所述正外壁板固定;所述底板也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下框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与所述正面框架垂直的两条边框上,相对设置有第一滑槽,且每个所述第一滑槽靠近所述正面框架的一端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内顶板插入至所述第一滑槽内,并通过螺丝穿过所述螺纹孔用于将所述内顶板固定; 所述支撑空间内,与所述正面框架垂直的两个所述侧框架上均相对设置有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床板平行;每个所述第二滑槽靠近所述正面框架的一端也均设置有螺纹孔; 所述后内壁板放置在所述床板上,且与后框架抵接;两个所述内侧壁板插入至相应的所述第二滑槽内并与所述后内壁板抵接;螺丝穿过所述螺纹孔将所述内侧壁板和所述后内壁板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远离所述床板的一侧设置有顶丝,所述顶丝用于支撑所述下框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远离所述床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缓冲脚垫。
【文档编号】A47C31/00GK203953011SQ201420392222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6日
【发明者】莫相文 申请人:莫相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