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卸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923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拆卸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方便拆卸的铰链,包括第一铰链支座和第二铰链支座,第一铰链支座上设有通槽,通槽两侧壁之间设置有一固定轴,固定轴的两端轴段直径相等且大于固定轴中部的轴段直径,固定轴与通槽底部间留有间隙,第二铰链支座的一端部设有与固定轴转动套接的卡勾,第二铰链支座的另一端设置有套接头,套接头的端面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开设在卡勾与套接头之间的卡接槽相连通,卡接槽内卡接有卡勾防脱固定块,卡勾防脱固定块的前端设置有与卡勾开口相吻合的圆弧挡块。这种方便拆卸的铰链在门板拆卸时不用拆卸铰链支座,不会破坏支座与门板和/或箱/柜体的之间的固定连接位置及表面镀层,且铰链拆卸方便,并通过卡勾防脱固定块实现牢固连接。
【专利说明】一种方便拆卸的铰链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表箱、配电柜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连接于柜体和/或箱体与门板之间的一种方便拆卸的铰链。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不可拆分式的铰链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其带来的不便是,在需要对门板进行拆卸的时候,需要将用于固定铰链支座的铆钉、螺钉、螺栓取出或将连接焊点敲裂断,不但拆卸费时费力,而且会破坏连接处的面板镀层,镀层破坏后金属柜体和/或箱体及门板的防锈性能大大下降,而且拆卸和安装中操作人员的随意性和不专业性都会使得铰链支座与门板和柜体或箱体相连位置错移或原位置难以重新找准进而门板于柜体或箱体的闭合性受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的铰链。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拆卸的铰链,包括第一铰链支座和第二铰链支座,第一铰链支座上设有通槽,通槽两侧壁之间设置有一固定轴,固定轴的两端轴段直径相等且大于固定轴中部的轴段直径,固定轴与通槽底部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铰链支座的一端部设有与固定轴转动套接的卡勾,第二铰链支座的另一端设置有套接头,套接头的端面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开设在卡勾与套接头之间的卡接槽相连通,所述卡接槽内卡接有卡勾防脱固定块,卡勾防脱固定块的前端设置有与卡勾开口相吻合的圆弧挡块,卡勾防脱固定块的两侧设有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与卡接槽两侧壁上的卡孔或卡槽相扣接,所述套接头套接在连接套内,并通过对称设置在套接头的端面两侧的连接螺纹孔及螺钉与连接套紧固连接。
[0005]进一步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一铰链支座的通槽的两侧壁上边缘及通槽一端的槽底下边缘均设置有向通槽外侧延伸的沿边,所述沿边为不间断且连成一体的沿边,通槽两侧壁上边缘设置的沿边与通槽一端的槽底下边缘设置的沿边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沿边相连,位于通槽另一端的槽口处两侧的沿边上对称设置有与沿边同宽的条形凸起。
[0006]进一步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二铰链支座的套接头的左右侧面为倾斜面,左右侧面与上侧面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所述套接头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两侧开设有节料槽,所述通孔断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位于与所述卡孔或卡槽位置向对应的卡接槽槽边的上侧面上开设有卡扣脱扣孔,所述卡勾与固定轴两端的轴段转动套接。
[0007]进一步值得注意的是,卡勾防脱固定块的圆弧挡块固定在卡勾防脱固定块的上表面的前侧,位于卡勾防脱固定块的上表面中部及后侧设置有条形块,所述位于卡勾防脱固定块的上表面后侧的条形块的长度与圆弧挡块的长度相等。
[0008]进一步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弹性卡扣一端与卡勾防脱固定块成一体结构,另一端设置有向卡勾防脱固定块外侧凸起的半圆形凸起。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方便拆卸的铰链在门板拆卸时不用拆卸铰链支座,不会破坏支座与门板和/或箱/柜体的之间的固定连接位置及表面镀层,铰链拆卸方便,但连接牢固,拆卸时只需将卡勾防脱固定块取出,卡勾就能轻易的与固定轴脱离,从而迅速实现铰链两支座的分离,装回时,只需将卡钩与固定轴重新套接上并装回卡勾防脱固定块,方便快捷,且不用重新调节定位,能达到出厂原装的状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铰链支座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铰链支座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请见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方便拆卸的铰链,包括第一铰链支座I和第二铰链支座2,第一铰链支座I上设有通槽3,通槽3两侧壁之间设置有一固定轴4,固定轴4的两端轴段直径相等且大于固定轴4中部的轴段直径,固定轴4与通槽3底部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铰链支座2的一端部设有与固定轴4转动套接的卡勾5,第二铰链支座2的另一端设置有套接头6,套接头6的端面上开设有通孔7,通孔7与开设在卡勾5与套接头6之间的卡接槽8相连通,所述卡接槽8内卡接有卡勾防脱固定块9,卡勾防脱固定块9的前端设置有与卡勾5开口相吻合的圆弧挡块10,卡勾防脱固定块9的两侧设有弹性卡扣11,所述弹性卡扣11与卡接槽8两侧壁上的卡孔或卡槽相扣接,所述套接头6套接在连接套12内,并通过对称设置在套接头6的端面两侧的连接螺纹孔19及螺钉与连接套12紧固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铰链支座I的通槽3的两侧壁上边缘及通槽3 —端的槽底下边缘均设置有向通槽3外侧延伸的沿边13,所述沿边13为不间断且连成一体的沿边13,通槽3两侧壁上边缘设置的沿边13与通槽3 —端的槽底下边缘设置的沿边13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沿边13相连,位于通槽3另一端的槽口处两侧的沿边13上对称设置有与沿边13同宽的条形凸起14。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铰链支座2的套接头6的左右侧面为倾斜面,左右侧面与上侧面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所述套接头6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两侧开设有节料槽15,所述通孔7断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位于与所述卡孔或卡槽位置向对应的卡接槽8槽边的上侧面上开设有卡扣脱扣孔16,所述卡勾5与固定轴4两端的轴段转动套接。
[0017]优选的,卡勾防脱固定块9的圆弧挡块10固定在卡勾防脱固定块9的上表面的前侦牝位于卡勾防脱固定块9的上表面中部及后侧设置有条形块17,所述位于卡勾防脱固定块9的上表面后侧的条形块17的长度与圆弧挡块10的长度相等。
[0018]优选的,所述弹性卡扣11 一端与卡勾防脱固定块9成一体结构,另一端设置有向卡勾防脱固定块9外侧凸起的半圆形凸起18。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铰链支座1、第二铰链支座2和连接套12均为高强度的塑料材质制成。
[002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方便拆卸的铰链,包括第一铰链支座(I)和第二铰链支座(2),其特征在于,第一铰链支座(I)上设有通槽(3),通槽(3)两侧壁之间设置有一固定轴(4),固定轴(4)的两端轴段直径相等且大于固定轴(4)中部的轴段直径,固定轴(4)与通槽(3)底部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铰链支座(2)的一端部设有与固定轴(4)转动套接的卡勾(5),第二铰链支座(2)的另一端设置有套接头¢),套接头¢)的端面上开设有通孔(7),通孔(7)与开设在卡勾(5)与套接头(6)之间的卡接槽(8)相连通,所述卡接槽(8)内卡接有卡勾防脱固定块(9),卡勾防脱固定块(9)的前端设置有与卡勾(5)开口相吻合的圆弧挡块(10),卡勾防脱固定块(9)的两侧设有弹性卡扣(11),所述弹性卡扣(11)与卡接槽(8)两侧壁上的卡孔或卡槽相扣接,所述套接头(6)套接在连接套(12)内,并通过对称设置在套接头(6)的端面两侧的连接螺纹孔(19)及螺钉与连接套(12)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卸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支座(I)的通槽(3)的两侧壁上边缘及通槽(3) —端的槽底下边缘均设置有向通槽(3)外侧延伸的沿边(13),所述沿边(13)为不间断且连成一体的沿边(13),通槽(3)两侧壁上边缘设置的沿边(13)与通槽(3) —端的槽底下边缘设置的沿边(13)之间通过倾斜设置的沿边(13)相连,位于通槽(3)另一端的槽口处两侧的沿边(13)上对称设置有与沿边(13)同宽的条形凸起(14) 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卸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链支座(2)的套接头¢)的左右侧面为倾斜面,左右侧面与上侧面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所述套接头(6)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两侧开设有节料槽(15),所述通孔(7)断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位于与所述卡孔或卡槽位置向对应的卡接槽(8)槽边的上侧面上开设有卡扣脱扣孔(16),所述卡勾(5)与固定轴(4)两端的轴段转动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拆卸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卡勾防脱固定块(9)的圆弧挡块(10)固定在卡勾防脱固定块(9)的上表面的前侧,位于卡勾防脱固定块(9)的上表面中部及后侧设置有条形块(17),所述位于卡勾防脱固定块(9)的上表面后侧的条形块(17)的长度与圆弧挡块(10)的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拆卸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11)一端与卡勾防脱固定块(9)成一体结构,另一端设置有向卡勾防脱固定块(9)外侧凸起的半圆形凸起(18)。
【文档编号】E05D7/12GK204098666SQ201420479175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5日
【发明者】郑元海, 陈晓柱, 倪飞远, 郑武, 彭龙精 申请人:万沙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