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al汽车电动门锁的减噪电动锁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34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nal汽车电动门锁的减噪电动锁止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NAL汽车电动门锁的减噪电动锁止机构,包括下盖,马达,蜗杆,蜗轮,小齿轮,锁止齿轮,锁止连杆,开启连杆,自解锁手柄,棘爪,以及卡板;所述马达,蜗杆、蜗轮、小齿轮和锁止齿轮均安装在下盖上;所述电动锁止机构还包括两个用于限制锁止齿轮旋转行程的缓冲块,缓冲块安装在下盖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节省了门锁的占用空间,通过两个缓冲块对锁止齿轮的运动位置的限制,使锁止齿轮软停止达到机构减噪的目的,适用可靠性高,电动锁止机构减噪明显,可以大众推广。
【专利说明】—种NAL汽车电动门锁的减噪电动锁止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NAL汽车电动门锁的减噪电动锁止机构,属于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大部分车型对门锁的电动锁止机构的声音有严格的要求,而现有的门锁电动锁止机构动作噪声大,这主要是缺少减噪设计或机构动作缓冲度不够造成的,另外,具有减噪功能的电动锁止机构结构复杂,实现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NAL汽车电动门锁的减噪电动锁止机构,该电动锁止机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减噪效果,克服现有技术结构复杂、驱动机构噪音过高的缺陷。
[0004]技术方案:一种NAL汽车电动门锁的减噪电动锁止机构,包括下盖,马达,蜗杆,蜗轮,小齿轮,锁止齿轮,锁止连杆,开启连杆,自解锁手柄,棘爪,以及卡板;所述马达,蜗杆、蜗轮、小齿轮和锁止齿轮均安装在下盖上;所述电动锁止机构还包括两个用于限制锁止齿轮旋转行程的缓冲块,缓冲块安装在下盖上。
[0005]马达通电后,装在马达轴上的蜗杆带动蜗轮旋转运动,蜗轮旋转一定角度后与小齿轮相啮合,此时小齿轮驱动锁止齿轮作双向旋转运动,锁止齿轮的动作限位完全取决于缓冲块。锁止连杆安装在锁止齿轮孔内与锁止齿轮同步作双向运动;开启连杆一端固定于锁止连杆,则另一端固定于自解锁手柄,锁止连杆作锁止或解锁双向运动,当解锁时开启连杆可连接棘爪,其他机构可推动开启连杆致使棘爪脱离棘爪达到开启车门目的;当锁止时开启连杆不可连接棘爪保证其他机构无法开启门锁。棘爪和卡板组成门锁闭合系统,两零件通过铆钉安装于座板上,可各自绕铆钉做一定角度的旋转。
[0006]进一步地,所述锁止齿轮通过铆钉安装在下盖上,锁止齿轮绕铆钉旋转,两个缓冲块安装在锁止齿轮两侧的下盖上,两个缓冲块位于以铆钉为圆心、半径为19mm的圆周线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块设有轴向安装通孔的方形柱体。
[0008]进一步地,所述方形柱体棱边和棱角为经倒圆处理后的棱边和棱角。
[0009]工作原理:电动门锁马达通电后,原动件蜗杆带动蜗轮旋转,蜗轮旋转一定角度触碰小齿轮工作,与小齿轮组合的锁止齿轮做角度旋转运动,锁止齿轮角度旋转限位是缓冲块,整个电动锁止机构减噪装置主要是缓冲块起决定性作用,缓冲块的造型与位置设计使锁止齿轮做到了动平衡,即使系统机构运动产生的噪音降到最低;锁止齿轮的锁止或解锁的双向运动,则与其相连的锁止连杆做同步动作并使开启连杆脱离或触碰棘爪,若触碰棘爪其他机构可以推动开启连杆使棘爪和卡板分离完成开启车门动作,若脱离棘爪其他机构无法完成开启车门动作。
[0010]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NAL汽车电动门锁的减噪电动锁止机构,结构简单、紧凑,节省了门锁的占用空间,通过两个缓冲块对锁止齿轮的运动位置的限制,使锁止齿轮软停止达到机构减噪的目的,适用可靠性高,电动锁止机构减噪明显,可以大众推广。现有技术大多是未有减噪设计或减噪设计可靠性不强,零件制造与控制成本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缓冲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0015]如图1所示:NAL汽车电动门锁的减噪电动锁止机构,主要包括下盖①、马达②、蜗杆③、蜗轮④、小齿轮⑤、锁止齿轮⑥、缓冲块⑦、锁止连杆⑧、开启连杆⑨、自解锁手柄⑩、卡板?、棘爪?和座板?。
[0016]马达②、蜗杆③、蜗轮④、小齿轮⑤和锁止齿轮⑥组装在下盖①上;两个缓冲块⑦安装在锁止齿轮⑥两侧下盖①上,用于限制锁止齿轮⑥旋转行程;锁止齿轮⑥通过铆钉安装在下盖①上,锁止齿轮⑥绕铆钉旋转。
[0017]马达②通电后蜗杆③带动蜗轮④旋转运动,蜗轮④旋转一定角度后与小齿轮⑤相啮合,此时小齿轮驱动锁止齿轮⑥作双向旋转运动,锁止齿轮⑥的动作限位完全取决于缓冲块⑦。锁止连杆⑧安装在锁止齿轮⑥孔内与锁止齿轮⑥同步作双向运动;开启连杆⑨一端固定于锁止连杆⑧,则别一端固定于自解锁手柄⑩,锁止连杆⑧作锁止或解锁双向运动,当解锁时开启连杆⑨可连接棘爪?,其他机构可推动开启连杆⑨致使棘爪?脱离棘爪?达到开启车门目的;当锁止时开启连杆⑨不可连接棘爪?保证其他机构无法开启门锁。棘爪?和卡板?组成门锁闭合系统,两零件通过铆钉安装于座板?上,可各自绕铆钉做一定角度的旋转。
[0018]如图2所示,缓冲块⑦的安装位置设计,为了保持锁止齿轮⑥的转动动平衡,减小运动振动及噪音,两个缓冲块⑦位于以铆钉为圆心、半径为19mm的圆周线上。理论上锁止齿轮⑥一旦接触到缓冲块⑦便停止,但由于惯性作用,锁止齿轮⑥仍然可以压缩缓冲块⑦,本实用新型设计在于考虑锁止齿轮⑥的动平衡,所以给予了 4度的运动空间设计,即是锁止齿轮⑥接触缓冲块⑦停止后,为了抗锁止齿轮⑥的惯性力作用,锁止齿轮⑥还可以压缩缓冲块⑦转动4度达到最终停止。如图3所示,该实用新型核心二是缓冲块⑦的造型设计,该缓冲块⑦中间设计成安装通孔,外型设计成方柱体形状,方柱体棱边和棱角为经倒圆处理后的棱边和棱角,这样锁止齿轮⑥与缓冲块⑦间碰撞是线接触可以达到较好的减噪效果O
【权利要求】
1.一种NAL汽车电动门锁的减噪电动锁止机构,包括下盖,马达,蜗杆,蜗轮,小齿轮,锁止齿轮,锁止连杆,开启连杆,自解锁手柄,棘爪,以及卡板;所述马达,蜗杆、蜗轮、小齿轮和锁止齿轮均安装在下盖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锁止机构还包括两个用于限制锁止齿轮旋转行程的缓冲块,缓冲块安装在下盖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AL汽车电动门锁的减噪电动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齿轮通过铆钉安装在下盖上,锁止齿轮绕铆钉旋转,两个缓冲块安装在锁止齿轮两侧的下盖上,两个缓冲块位于以铆钉为圆心、半径为19mm的圆周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AL汽车电动门锁的减噪电动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设有轴向安装通孔的方形柱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NAL汽车电动门锁的减噪电动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柱体棱边和棱角为经倒圆处理后的棱边和棱角。
【文档编号】E05B77/38GK204060228SQ201420496987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日
【发明者】徐冬林, 施兆旺 申请人:恩坦华汽车零部件(镇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