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79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新型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方便折叠,防倾翻、滑移的新型折叠床,其结构包括床垫(1)、面框(2),面框下面装设脚架(3),所述的面框为4段,面框底面装设共5个脚架(3),包括前、后脚架(31)、中央脚架(33)及两个中间脚架(32),其中中央脚架和中间脚架分别与相邻的两段面框为铰链连接;前、后脚架(31)由两条左右对称的竖管构成,该两条竖管固装于面框(2)前、后端部的底面。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床可方便收折成4叠,大大减少占用位置,方便收藏和搬运,折叠床使用时更为稳固可靠,减少侧翻。
【专利说明】新型折叠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方便折叠,防倾翻、滑移的新型折叠床。

【背景技术】
[0002]现有使用的折叠床其结构包括面框,面框上铺装床垫,床垫一般由帆布、尼龙或弹簧等构成,面框下面装设脚架,脚架由圆管或方管弯折而成,脚架与面框为铰链连接,以达到折叠功能。现有折叠床一般是两叠或三叠的结构,按其两米总长度计算,折叠后其长度也有70-100(^1,其摆放占用地方较大,也不方便移动。
[0003]另外,现有结构的折叠床中,脚架一般是封闭的环形结构,其底部由于弯折形成圆弧形倒角,当使用者坐在床缘两侧时,容易向侧面倾翻,不够安全稳固。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叠方便,占用地方小,而且结构安全牢固的新型折叠床。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床,其结构包括面框、床垫,面框下面装设脚架,其特征在于:面框为4段,面框底面装设共5个脚架,包括前、后脚架、中央脚架及两个中间脚架,其中中央脚架和中间脚架分别与相邻的两段面框为铰链连接。
[0006]为防止床身侧翻,保证安全,所述的脚架中,前、后脚架由两条左右对称的竖管构成,该两条竖管固装于面框端部的底面。
[0007]为方便折叠床移动,脚架底部装设脚轮;当折叠床移动到位后,为防止折叠床滑移,保证折叠床的安稳,该脚轮上设置脚刹。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床,面框为4段,中间的三个脚架与相邻的两段面框为铰链连接,使折叠床可方便收折成4叠,大大减少占用位置,方便收藏和搬运;前后脚架使用竖管结构,折叠床使用时更为稳固可靠,减少侧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床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新型折叠床作进一步说明。
[0011]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床,其结构包括面框2,面框上铺装床垫1,面框为4段结构,面框下面装设脚架3,脚架包括前、后脚架31、中央脚架33、中间脚架32两个,其中中间脚架位于前、后脚架和中央脚架中间,中间脚架与相邻的两段面框相互铰接。前、后脚架31由两条左右对称的竖管构成,该两条竖管固装于面框2前、后端部的底面。
[0012]中央脚架33上设有支承板34,相邻面框的端部铰接在支承板内侧,并可沿支承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前、后脚架31、中央脚架33的底端装设带脚刹的脚轮35。折叠床收折时,面框中间两段收折入支承板内,然后面框的前后两段相应的并折起来,形成4叠的结构。总长2111的折叠床在收折后长度50(3111,方便收藏和搬运。
[0013]床垫1铺装并固定在面框2上,床垫头枕部11装设定位弹簧,让使用者更为舒适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折叠床,其结构包括床垫(I)、面框(2),面框下面装设脚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框为4段,面框底面装设共5个脚架(3),包括前、后脚架(31)、中央脚架(33)及两个中间脚架(32),其中中央脚架和中间脚架分别与相邻的两段面框为铰链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脚架(31)由两条左右对称的竖管构成,该两条竖管固装于面框(2)前、后端部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架底部装设脚轮(35),该脚轮上设置脚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垫(I)头枕部(11)装设定位弹黃。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中央脚架(33)上设有支承板(34),相邻面框(2)的端部铰接在支承板(34)内侧。
【文档编号】A47C19/12GK204146701SQ201420513782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5日
【发明者】汤卓辉 申请人:汤卓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