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模块化展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800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结构的模块化展示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展示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模块化展示板,包括若干块展示板模块、若干块插接件和若干个铰接件;所述展示板模块呈矩形状,且展示板模块的四个角设置为45°的倒角结构,该四个角的厚度方向的中部均设有卡槽,卡槽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根条形凸起和若干根与条形凸起相垂直的加强筋,且相邻加强筋之间设有凹槽;所述插接件、铰接件均设有若干个环形凸起,实现相邻展示板模块之间嵌套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产品各个连接部件结构简单,相互间组装拆卸方便,便于运输,灵活性好,能够组装出各种各样有新意样式的展示板或者桌子。
【专利说明】一种改进结构的模块化展示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展示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模块化展示板。

【背景技术】
[0002]为了让客户更直观的了解产品,很多商家将产品展示在展示板上;目前,市面上的展示板结构复杂,不便于拆装,灵活性差,展示效果单一,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模块化展示板,它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便于运输,灵活性好,可以组装出不同样式的展示效果。
[000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模块化展示板,包括若干块展示板模块、若干块插接件和若干个铰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板模块呈矩形状,且展示板模块的四个角设置为45°的倒角结构,该四个角的厚度方向的中部均设有卡槽,卡槽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根条形凸起和若干根与条形凸起相垂直的加强筋,且相邻加强筋之间设有凹槽;所述插接件、铰接件均设有若干个环形凸起,且插接件的上下和/或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若干根条形槽沟,且所述条形槽沟与展示板模块卡槽上的条形凸起相互嵌套配合,实现相邻展示板模块之间嵌套配合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插接件包括第一插接件、第二插接件、第三插接件、第四插接件、第五插接件、第六插接件、第七插接件、第八插接件、第九插接件、第十插接件、第十一插接件、第十二插接件和第十三插接件,所述铰接件包括第一铰接件、第二铰接件、第三铰接件。
[000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呈扁平状的插接件、铰接件的每个平面上设有均一个环形凸起和上下、前后对称的2根或者4根条形槽沟,所述插接件前后平面上的环形凸起相互对称,便于人工对插接件的手动操作。
[000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铰接件上的环形凸起内设有铰链,并延伸到铰接件的上下端面,用于实现展示板模块之间任意角度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三插接件、第六插接件、第八插接件、第i^一插接件和第三铰接件下端中间还设有支撑立柱或者滚轮,以实现展示板安装后能够局部或整体的移动。
[00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呈矩形状的展示板模块设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条形长槽。
[00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七插接件、第九插接件、第十插接件和第十一插接件上均设有横竖对称条形槽沟。
[00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产品各个连接部件结构简单,相互间组装拆卸方便,便于运输,灵活性好,能够组装出各种各样有新意样式的展示板或者桌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展示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展示板模块的剖视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组装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铰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铰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三铰接件的结构示图;
[0023]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第四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五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六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3是图2中的A部处放大示意图;
[0027]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七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八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九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十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i^一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9是本实用新型中第十二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三铰接件下端中间位置支撑立柱设为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十三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T”型组装示意图;
[0036]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敞口桌结构组装示意图;
[0037]图2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闭合桌结构组装示意图;
[0038]图2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T”型展示板结构组装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展示板模块1,条形长槽101,卡槽102,条形凸起103,加强筋104,凹槽105 ;第一插接件2,环形凸起201,条形槽沟202 ;第一铰接件3,条形槽沟301,环形凸起302,铰链303 ;第二插接件4,环形凸起401,条形槽沟402 ;第三插接件5,条形槽沟501,环形凸起502,支撑立柱503 ;第二铰接件6,环形凸起601,条形槽沟602,铰链603 ;第三铰接件7,条形槽沟701,环形凸起702,铰链703,支撑立柱704 ;第四插接件8,条形槽沟801,环形凸起802 ;第五插接件9,环形凸起901,条形槽沟902 ;第六插接件10,条形槽沟1001,环形凸起1002,支撑立柱1003 ;第七插接件11,条形槽沟1101 ;第八插接件12,条形槽沟1201,支撑立柱1202 ;第九插接件13,条形槽沟1301 ;第十插接件14,条形槽沟1401 ;第i 插接件15,条形槽沟1501,支撑立柱1502 ;第十二插接件16,条形槽沟1601,环形凸起 1602 ;第十三插接件18,条形槽沟1801,环形凸起1802,环形凸起1803。

【具体实施方式】
:
[0040]以下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的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0041]如图1至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模块化展示板的具体实施例,包括若干块展示板模块1、若干块插接件(2、4、5、8、9、10、11、12、13、14、15、16、18)和若干个铰接件(3、6、7);
[0042]所述每个呈矩形状的展示板模块I设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条形长槽101,且展示板模块I的四个角设置为45°的倒角结构,该四个角的厚度方向的中部均设有卡槽102,该卡槽102的两侧均设有两根条形凸起103和四根与条形凸起103相垂直的加强筋104,且两两相邻的加强筋104之间设有凹槽105 ;所述插接件(2、4、5、8、9、10、11、12、13、14、15、16、18)、铰接件(3、6、7)均设有2?4个环形凸起,且插接件(2、4、5、8、9、10、11、12、13、14、15、16、18)的前后、上下和/或左右两侧均对称设有4?16根条形槽沟,且所述条形槽沟与展示板模块I卡槽上102的条形凸起103相互嵌套配合,实现相邻展示板模块I之间嵌套配合连接。
[0043]其中:所述插接件包括第一插接件2、第二插接件4、第三插接件5、第四插接件8、第五插接件9、第六插接件10、第七插接件11、第八插接件12、第九插接件13、第十插接件14、第十一插接件15、第十二插接件16和第十三插接件18,所述铰接件包括第一铰接件3、第二铰接件6和第三铰接件7.
[0044]所述呈扁平状的插接件(2、5、8、11、12、13、14、15、16、18)、铰接件(3、7)的每个平面上均设有一个环形凸起和上下对称的2根或者4根条形槽沟。
[0045]所述插接件(2、4、5、8、9、10、11、12、13、14、15、16、18)前后平面上的环形凸起相互对称,便于人工对插接件的手动操作。
[0046]如图4所示,第一插接件2包括前后平面上两个环形凸起201和16根条形槽沟202,其中:环形凸起201位于第一插接件2中间位置,且两个环形凸起201相互前后对称,位于第一插接件2上下两端的条形槽沟202分别前后、上下、左右对称。
[0047]如图6所示,第二插接件4包括前后平面上两个环形凸起401和8根条形槽沟402,其中:环形凸起401位于第二插接件2的顶端中间位置,位于第二插接件4下端的条形槽沟402分别前后、左右对称。
[0048]如图8所示,第三插接件5包括两个环形凸起502和8根条形槽沟501,其中:环形凸起502位于第三插接件5的下端中间位置,位于第三插接件5上端的条形槽沟501分别前后、左右对称;所述第三插接件5下端中间位置还设有支撑立柱503,用于支撑展示板模块I。此外,第三插接件5下端中间位置支撑立柱503还可以设置为滚轮结构。
[0049]如图10所示,第四插接件8包括前后平面上两个环形凸起802和8根条形槽沟801,其中:环形凸起802位于第四插接件8的侧边中间位置,位于第四插接件8上端、下端的条形槽沟801分别前后、上下对称。
[0050]如图11所示,第五插接件9包括前后平面上两个环形凸起901和4根条形槽沟902,其中:环形凸起901位于第五插接件9的上端顶角位置,位于第五插接件9下端的条形槽沟902分别前后对称。
[0051]如图12所示,第六插接件10包括前后平面上两个环形凸起1002和4根条形槽沟1001,其中:环形凸起1002位于第六插接件10的底端顶角位置,位于第六插接件10上端的条形槽沟1001分别前后对称。所述第六插接件10下端还设有支撑立柱1003,用于支撑展示板模块I。此外,第六插接件10下端支撑立柱1003还可以设置为滚轮结构。
[0052]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七插接件11呈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两端的两个垂直方向上分别设有横向和竖向2根条形槽沟1101,所述横向条形槽沟或者竖向条形槽沟分别用于多块展示板模块I相互之间进行横向或者竖向的安装,且前后两面的条形槽沟1101相互对称。
[0053]如图15所示,所述第八插接件12呈T型结构,所述T型结构三端分别设有2根条形槽沟1201,且第八插接件12的T型结构每端前后两面的条形槽沟1201相互对称。所述第八插接件12下端还设有支撑立柱1202,用于支撑展示板模块I。此外,第八插接件12下端支撑立柱1202还可以设置为滚轮结构。
[0054]如图16所示,所述第九插接件13呈三面交叉体形结构,所述三个端面垂直方向上分别设有横向和竖向2根条形槽沟1301,所述横向条形槽沟或者竖向条形槽沟分别用于多块展示板模块I相互之间进行横向或者竖向的安装,且第九插接件13的每端前后两面的条形槽沟1301相互对称。
[0055]如图17所示,所述第十插接件14呈T型结构,所述述T型结构的三端垂直方向上分别设有横向和竖向2根条形槽沟1401,所述横向条形槽沟或者竖向条形槽沟分别用于多块展示板模块I相互之间进行横向或者竖向的安装,且第十插接件14的T型结构每端前后两面的条形槽沟1401相互对称。
[0056]如图18所示,所述第十一插接件15呈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两端垂直方向上分别设有横向和竖向2根条形槽沟1501,所述横向条形槽沟或者竖向条形槽沟分别用于多块展示板模块I相互之间进行横向或者竖向的安装,且第十一插接件15的L型结构每端前后两面的条形槽沟1501相互对称;所述第十一插接件15的下端还设有支撑立柱1502,用于支撑展示板模块I。此外,第三插接件5下端支撑立柱1502还可以设置为滚轮结构。
[0057]如图19所示,所述第十二插接件16呈T型结构,所述T型结构三端的上下方向上分别设有4根条形槽沟1601,且第十二插接件16的T型结构每端前后两面的条形槽沟1601相互对称。
[0058]如图20所示,第三铰接件7的延伸变形产品之一,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三铰接件7的下端支撑立柱更改为滚轮1703 ;同理,第三插接件5、第六插接件10、第八插接件12、第十一插接件15底端支撑立柱均可更改为滚轮结构,以实现展示板安装后可以局部或整体的移动。
[0059]如图21所示,所述第十三插接件18是由左连接面和右连接面固定一体而成,所述左连接面顶部设有环形凸起1803,并与右连接面中间设有的环形凸起1802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左连接面底端设有2个条形槽沟1801,且相互之间前后两面对称;所述右连接面上下两端分别设有8个条形槽沟1801,且相互之间前后两面对称。
[0060]所述铰接件(3、6、7)上的环形凸起内设有铰链,并延伸到铰接件的上下端面,用于实现展示板模块I之间相互任意角度连接。
[0061]如图5所示,第一铰接件3包括两个环形凸起302、铰链303、8根条形槽沟301,其中:铰链303位于两个环形凸起302之间并延伸到第一铰接件3的上下两端的端面上;所述前后、上下、左右两面条形槽沟301之间均相互对称。
[0062]如图7所示,第二铰接件6包括两个环形凸起601、铰链603、4根条形槽沟602,其中:铰链603位于两个环形凸起601之间并延伸到第二铰接件6的上下两端的端面上;所述前后、左右两面条形槽沟602之间相互对称。
[0063]如图9所示,第三铰接件7包括两个环形凸起702、铰链703、4根环形凸起601,其中:铰链703位于两个环形凸起702之间并延伸到第三铰接件7的上下两端的端面上;所述前后、左右两面条形槽沟701之间相互对称。所述第三铰接件7的下端还设有支撑立柱704,用于支撑展示板模块I。此外,第三铰接件7的下端支撑立柱704还可以设置为滚轮结构。
[0064]如图3所示,一种结构组装示意图:由6块展示板模块I (上面3块展示板模块I和下面3块展示板模块I)相互连接后呈L型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上面3块展示板模块I分别通过第一插接件2、第一铰接件3、第四插接件8与下面3块展示板模块I相连接。上面3块展示板模块I顶部分别通过第二插接件4、第二铰接件6、第五插接件9相连接。下面3块展示板模块I底部分别通过第三插接件5、第三铰接件7、第六插接件10相连接,且第三插接件5、第三铰接件7、第六插接件10下端的支撑立柱或者滚轮结构用于支承该6块展示板模块I组成的模块化展示板。
[0065]如图22所示,6块展示板模块I相互连接后呈T型立体结构的展示板示意图,分别在6块展示板模块I的连接中线位置处应用了第十插接件14、第十三插接件16和第八插接件12进行固定连接。
[0066]如图23所示,5块展示板模块I应用了 6个第六插接件10、4个第七插接件11和2个第十插接件14,连接形成该敞口桌结构。
[0067]如图24所示,8块展示板模块I应用了 4个第十一插接件15、2个第八插接件12、2个第十插接件14、2个第四插接件8和4个第九插接件13连接形成该闭合桌结构。
[0068]如图25所示,5块展示板模块I应用了一个第四插接件8、一个第十三插接件18和一个第八插接件12,连接形成另一种T型展示板的组装结构。
[0069]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结构的模块化展示板,包括若干块展示板模块(I)、若干块插接件和若干个铰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板模块(I)呈矩形状,且展示板模块(I)的四个角设置为45°的倒角结构,该四个角的厚度方向的中部均设有卡槽(102),卡槽(102)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根条形凸起(103)和若干根与条形凸起(103)相垂直的加强筋(104),且相邻加强筋(104)之间设有凹槽(105);所述插接件、铰接件均设有若干个环形凸起,且插接件的上下和/或左右两侧对称设有若干根条形槽沟,且所述条形槽沟与展示板模块卡槽上的条形凸起(103)相互嵌套配合,实现相邻展示板模块之间嵌套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展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包括第一插接件(2)、第二插接件(4)、第三插接件(5)、第四插接件(8)、第五插接件(9)、第六插接件(10)、第七插接件(11)、第八插接件(12)、第九插接件(13)、第十插接件(14)、第十一插接件(15)、第十二插接件(16)和第十三插接件(18),所述铰接件包括第一铰接件(3)、第二铰接件(6)和第三铰接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展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铰接件的前后平面上设有均一个对称环形凸起和上下对称的2根或者4根条形槽沟,所述插接件相互对称的平面上的环形凸起相互对称,便于人工对插接件的手动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展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件上的环形凸起内设有铰链,并延伸到铰接件的上下端面,用于实现展示板模块之间相互任意角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展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插接件(5)、第六插接件(10)、第八插接件(12)、第十一插接件(15)和第三铰接件(7)下端中间还设有支撑立柱或者滚轮,以实现展示板安装后能够局部或整体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展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矩形状的展示板模块(I)设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条形长槽(1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展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插接件(11)、第九插接件(13)、第十插接件(14)和第十一插接件(15)上均设有横竖对称条形槽沟,用以实现展示板模块(I)任意方向进行组装。
【文档编号】A47F5/10GK204132850SQ201420521808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发明者】钱伟建 申请人:钱伟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