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文件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27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文件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折叠式文件框,包括底板、前挡板、后挡板和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底部制有底卡柱,隔板前侧制有前卡柱,隔板后侧制有后卡柱;所述底板之间经第一底卡钩和底卡销相配合,底板与隔板之间经第二底卡钩和底卡柱相配合;所述前挡板之间经第一前卡钩和前卡销相配合,前挡板与隔板之间经第二前卡钩和前卡柱相配合;所述后挡板之间经第一后卡钩和后卡销相配合,后挡板与隔板之间经第二后卡钩和后卡柱相配合;所述第一底卡钩为朝下,第二底卡钩为朝上,第一前卡钩和第二前卡钩为朝后,第一后卡钩和第二后卡钩为朝前。
【专利说明】折叠式文件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文件框,特别是涉及折叠式文件框。

【背景技术】
[0002]已有文件框大都是通过注塑模具一体注塑成型,一体成型的文件框体积大,在运输和储藏时占用很大的空间,增加了运输成本。目前也有人设计了可拆卸的文件框,即文件框的底板、前挡板、后挡板和隔板之间互相拆卸,拆卸的各块板体积小,可叠加摆放,占用空间少,但其存在组装、使用麻烦,若使用者不懂组装,组装时则容易使产品损伤,给用户造成不便与损失。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折叠方便,折叠后体积小,占用空间少,有利于存储、运输的折叠式文件框。
[0004]本实用新型折叠式文件框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前挡板、后挡板和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底部制有底卡柱,隔板前侧制有前卡柱,隔板后侧制有后卡柱;所述底板之间经第一底卡钩和底卡销相配合,底板与隔板之间经第二底卡钩和底卡柱相配合;所述前挡板之间经第一前卡钩和前卡销相配合,前挡板与隔板之间经第二前卡钩和前卡柱相配合;所述后挡板之间经第一后卡钩和后卡销相配合,后挡板与隔板之间经第二后卡钩和后卡柱相配合;所述第一底卡钩为朝下,第二底卡钩为朝上,第一前卡钩和第二前卡钩为朝后,第一后卡钩和第二后卡钩为朝前。
[000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文件框,当对文件框进行折叠时,将底板通过第一底卡钩和底卡销以及第二底卡钩和底卡柱的配合向下对折,前挡板通过第一前卡钩和前卡销以及第二前卡钩和前卡柱的配合向后对折,后挡板通过第一后卡钩和后卡销以及第二后卡钩和后卡柱配合向如对折,使如挡板和后挡板夹在左右两隔板之间,对折后的如、后挡板不会与底板相碰,整体的体积小,多个文件框可叠加摆放,有效的减少了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仓储、运输。
[0006]本实用新型折叠式文件框,所述的隔板的两侧和前挡板的前侧各制有倾斜的凸筋。提高隔板和前挡板的结构强度,并使外形更加美观。所述的第一底卡钩、第二底卡钩、第一前卡钩、第二前卡钩、第一后卡钩和第二后卡钩的口部制有凸倒钩,与凸倒钩相对应的卡钩背部开孔。有了凸倒钩,使卡钩与卡柱或卡销配合,卡紧可靠,卡钩背部开孔,有利于模具脱出凸倒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文件框的立体示意图;
[0008]图2是底板分解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09]图3是前挡板分解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10]图4是后挡板分解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0011]图5是隔板的立体示意图;
[0012]图6是卡钩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文件框,如图1一图6所示,包括底板1、前挡板2、后挡板3和隔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4底部制有底卡柱41,隔板前侧制有前卡柱42,隔板后侧制有后卡柱43 ;所述底板I之间经第一底卡钩11和底卡销12相配合,底板与隔板4之间经第二底卡钩13和底卡柱41相配合;所述前挡板2之间经第一前卡钩21和前卡销22相配合,前挡板与隔板4之间经第二前卡钩23和前卡柱42相配合;所述后挡板3之间经第一后卡钩31和后卡销32相配合,后挡板与隔板4之间经第二后卡钩33和后卡柱43相配合;所述第一底卡钩11为朝下,第二底卡钩13为朝上,第一前卡钩21和第二前卡钩23为朝后,第一后卡钩31和第二后卡钩33为朝前。当对文件框进行折叠时,将底板I通过第一底卡钩11和底卡销12以及第二底卡钩13和底卡柱41的配合向下对折,前挡板2通过第一前卡钩21和前卡销22以及第二前卡钩23和前卡柱42的配合向后对折,后挡板3通过第一后卡钩31和后卡销32以及第二后卡钩33和后卡柱43配合向前对折,使前挡板2和后挡板3夹在左右两隔板4之间,对折后的前、后挡板不会与底板I相碰,整体的体积小,多个文件框可叠加摆放,有效的减少了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仓储、运输。所述的隔板4的两侧和前挡板2的前侧各制有倾斜的凸筋5。提高隔板4和前挡板2的结构强度,并使外形更加美观。所述的第一底卡钩U、第二底卡钩13、第一前卡钩21、第二前卡钩23、第一后卡钩31和第二后卡钩33的口部制有凸倒钩52,与凸倒钩相对应的卡钩背部开孔53。有了凸倒钩52,使卡钩与卡柱或卡销配合,卡紧可靠,卡钩背部开孔53,有利于模具脱出凸倒钩52。
【权利要求】
1.折叠式文件框,包括底板(I)、前挡板(2)、后挡板(3)和隔板(4),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隔板(4)底部制有底卡柱(41),隔板前侧制有前卡柱(42),隔板后侧制有后卡柱(43); 所述底板(I)之间经第一底卡钩(11)和底卡销(12)相配合,底板与隔板(4)之间经第二底卡钩(13)和底卡柱(41)相配合; 所述前挡板(2)之间经第一前卡钩(21)和前卡销(22)相配合,前挡板与隔板(4)之间经第二前卡钩(23)和前卡柱(42)相配合; 所述后挡板(3)之间经第一后卡钩(31)和后卡销(32)相配合,后挡板与隔板(4)之间经第二后卡钩(33)和后卡柱(43)相配合; 所述第一底卡钩(11)为朝下,第二底卡钩(13)为朝上,第一前卡钩(21)和第二前卡钩(23)为朝后,第一后卡钩(31)和第二后卡钩(33)为朝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文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4)的两侧和前挡板(2)的前侧各制有倾斜的凸筋(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文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底卡钩(11)、第二底卡钩(13)、第一前卡钩(21)、第二前卡钩(23)、第一后卡钩(31)和第二后卡钩(33)的口部制有凸倒钩(52),与凸倒钩相对应的卡钩背部开孔(53)。
【文档编号】A47B65/00GK204120543SQ201420579604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9日
【发明者】李盛 申请人:李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