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27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窗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门窗安装结构,包括副框和门窗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框装置在墙体上,副框和门窗外框之间装置千斤顶结构,门窗外框的四周通过千斤顶结构施加均匀向中心的压力达到固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窗安装结构无需再门窗外框上开孔,节省开孔工序时间,使门窗安装方式更为简单,使门窗的上下左右调节更为轻松,提高门窗安装精度,门窗在安装以后内视面框内没有任何螺丝孔,使门窗更为美观。
【专利说明】一种门窗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行业,尤其涉及一种门窗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门窗为建筑节能的主要部位,而由于门窗与建筑墙体的联接安装不好、密封不好、保温性能差而导致漏水、漏气、结霜也经常发生,现在已经是建筑上的一种通病,由于门窗框与墙体结合部位的密封不好而导致的窗台结冰、结霜(当为粉刷墙体时可出现发霉或墙皮脱落),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窗框与墙体之间的保温和密封不好,室内外热冷空气对流或冷热辐射而导致室内空气急剧变冷,将室内水蒸汽凝聚成水、霜或冰,为此门窗与建筑墙体的联接和密封,对建筑的气密性、水密性和保温性能影响很大,是建筑节能应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0003]门窗传统的安装是湿法安装,它是将门窗框直接通过某种连接方式与墙体连接,然后再进行土建抹灰收口的一种安装方法。而现在为了解决此种方法不利于进行门窗的成品保护而严重影响门窗质量;金属门窗又必须进行防腐处理,门窗施工周期长的缺点产生了一种新的干法安装。现在普遍实行的干法安装是增加了钢转接框也就是钢副框,先将钢转接框通过某种连接方式与墙体连接,然后再进行土建抹灰收口,待土建湿作业完成后再进行门窗框安装,窗框与墙体之间填充保温材料,外侧用防水密封胶进行密封。此种方法同湿法安装相比有利于门窗框的成品保护;缩短了门窗的施工期;便于门窗进行更换的优点,优势是具大的,为此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4]隔热保温铝合金门窗为了保证窗框安装强度采取内外门窗框都与墙体或钢附框进行固定,导致钢附框形成了金属通路而影响门窗的保温性能。现在的干法安装为了避免门窗安装后因土建施工的湿作业而造成的门窗污损,采用膨胀螺栓先将附框与墙体进行固定,待土建湿作业完成后,再进行门窗框的安装,所安装的钢附框只起转接作用,作用较为单一。采用此种方式时就需要在门窗的型材外框上钻孔,用螺丝、膨胀螺栓或者拉皮之类的连接件连接副框,耗费工时长,在安装过程中门窗的调整很麻烦,无法做到快速调节门窗安装,而且也无法做到高精准调节,同时由于需要在型材外框装饰面上开孔,因此严重影响门窗的整体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门窗安装结构,解决目前技术中的门窗安装采用螺丝、螺栓安装,需要在门窗的型材外框上钻孔,费时费力,门窗的安装调整不便的问题。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门窗安装结构,包括副框和门窗外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框装置在墙体上,副框和门窗外框之间装置千斤顶结构,门窗外框的四周通过千斤顶结构施加均匀向中心的压力达到固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窗安装结构取代传统的门窗安装方式,无需在门窗外框上钻孔然后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后将门窗外框固定在副框上,有效节省了钻孔加工的时间,安装更简便,提高门窗安装效率,并且安装好后的门窗不会再看到螺栓等连接件,确保外观的平整性,提高门窗的整体美观。本实用新型在门窗外框的四周装置千斤顶结构,利用千斤顶对门窗外框施加向中心的压力,由于门窗外框的四边都受到力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固定;同时千斤顶结构可调性强,调节灵活,可根据实际安装的情况同步调节两对边的千斤顶结构使得门窗可以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灵活轻松地进行调节,调节精度高。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千斤顶结构包括组件一、组件二和组件三,副框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组件一装置在安装孔内,组件一中空并且内部连接组件三,组件三刺入墙体内将副框固定在墙体上,组件一的外壁设置螺纹结构,组件二以螺纹连接方式套装在组件一的外壁上,旋转组件二使其沿组件一轴向移动直至紧靠支撑住门窗外框。本实用新型所述门窗安装结构将组件一与副框连接为一个整体,然后组件三装置在组件一上,组件三刺入到墙体内从而实现了副框在墙体上的固定。然后组件二以螺纹连接方式套装在组件一的外壁上形成千斤顶,旋转组件二可使其沿组件一轴向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调节组件二对门窗外框的压力,然后同步调节门窗外框两对边的组件二则可实现门窗外框左右上下方向的位置调节。同时副框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因此在门窗外框的每一边都设置有若干组的千斤顶结构,因此可以确保门窗外框受力均衡,避免出现偏斜,通过调节局部位置的千斤顶结构实现微调,使得门窗外框的安装精度更高。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组件一的底部设置有凸沿,并且凸沿的边缘处开齿。本实用新型采用自攻牙的原理,利用组件一底部凸沿的齿状结构,使得组件一在装置到副框的安装孔内时,通过开齿增加组件一与安装孔的摩擦,产生过度配合,使得组件一与副框的连接更牢固。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组件一内壁设置螺纹结构,组件三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装置在组件一的内部,并且组件三的顶部设置内六角结构。将副框按压在墙体上,然后通过六角扳手旋转组件三,使得组件三沿螺纹结构移动最终刺入到墙体内,从而实现了副框在墙体上的固定。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组件三的底部端面设置有尖角,利用尖角使得组件三更容易刺入墙体内,便于副框的固定。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组件二的顶部设置有尖刺,便于组件二刺进门窗外框的表面,力口固组件二对门窗外框的稳定性,使门窗外框不会产生滑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副框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附框采用以纤维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以树脂为基材,将纤维及织物浸透树脂后经牵引机牵引下通过加热专用模具高温固化成型,经拉挤工艺生产出表面光洁、尺寸稳定、强度高的空腹异型材的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它是基体树脂和增强纤维构成的类似于钢筋混凝土的一种复合结构体,由于树脂和纤维在性能上的“优势互补”,使其具有轻质高强、耐潮湿、耐腐蚀、抗老化,阻燃、绝热、绝缘、保温、隔声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在高低温作用下,仍能保持尺寸稳定性。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副框与门窗外框之间还填充有聚氨酯层,聚氨酯材质轻型、使用方便,具有极高的隔热性、隔音性、防火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聚氨酯层外部加装窗套增加门窗安装的美观性。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窗安装结构无需再门窗外框上开孔,节省开孔工序时间,使门窗安装方式更为简单,并且使门窗在安装以后内视面框内没有任何螺丝孔,使门窗更为美观;
[0017]本实用新型使门窗的上下左右调节更为轻松,提高门窗安装调节精度,调节范围可达到毫米级;
[001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安装方便快捷,使用寿命长,经济效益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千斤顶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3为组件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组件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组件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门窗安装结构,无需在门窗外框上开孔,省时省力,简化施工现场门窗安装的步骤,使门窗安装更快捷简单,使门窗的在上下左右方向上可以轻松调节,同时使门窗更为美观。
[0026]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门窗安装结构,包括副框I和门窗外框2,副框I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副框I装置在墙体4上,副框I和门窗外框2之间装置千斤顶结构3,在整个门窗外框2的四周都设置有千斤顶结构3,因此门窗外框2受到均匀向中心的压力从而达到固定,副框I与门窗外框2之间还填充有聚氨酯层11,在聚氨酯层11外部加装窗套12。
[0027]千斤顶结构3可以采用较大型的结构整体调节门窗外框2的位置,但调节精度不够高;本实施例中采用体积较小的结构,在单边的副框I上装置若干个,从而可以实现对门窗外框的的微调,使得门窗的上下左右调节更为轻松,调节精度更高。
[0028]千斤顶结构3包括组件一 5、组件二 6和组件三7,副框I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组件一 5装置在安装孔内,组件一 5的底部设置有凸沿8,并且凸沿8的边缘处开齿,通过开齿的凸沿8增加组件一 5与安装孔的摩擦,产生过度配合,使得组件一 5与副框I的连接更牢固。
[0029]组件一 5中空并且内壁设置螺纹结构,组件三7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装置在组件一5的内部,并且组件三7的顶部设置内六角结构,组件三7的底部端面设置有尖角10,组件三7刺入墙体4内将副框I固定在墙体4上。
[0030]组件一 5的外壁设置螺纹结构,组件二 6以螺纹连接方式套装在组件一 5的外壁上,旋转组件二 6使其沿组件一 5轴向移动直至紧靠支撑住门窗外框2,组件二 6的顶部设置有尖刺9可以刺入到门窗外框2,从而加固组件二 6对门窗外框2的稳定性,使门窗外框2不会产生滑动。
[0031]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门窗安装结构,包括副框(I)和门窗外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框(I)装置在墙体⑷上,副框⑴和门窗外框⑵之间装置千斤顶结构(3),门窗外框⑵的四周通过千斤顶结构(3)施加均匀向中心的压力达到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千斤顶结构(3)包括组件一(5)、组件二(6)和组件三(7),副框(I)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组件一(5)装置在安装孔内,组件一(5)中空并且内部连接组件三(7),组件三(7)刺入墙体(4)内将副框⑴固定在墙体(4)上,组件一(5)的外壁设置螺纹结构,组件二 ¢)以螺纹连接方式套装在组件一(5)的外壁上,旋转组件二(6)使其沿组件一(5)轴向移动直至紧靠支撑住门窗外框(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件一(5)的底部设置有凸沿(8),并且凸沿(8)的边缘处开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件一(5)内壁设置螺纹结构,组件三(7)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装置在组件一(5)的内部,并且组件三(7)的顶部设置内六角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件三(7)的底部端面设置有尖角(1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件二(6)的顶部设置有尖刺(9)。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框(I)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框(I)与门窗外框(2)之间还填充有聚氨酯层(11),在聚氨酯层(11)外部加装窗套(12)。
【文档编号】E06B1/02GK204139841SQ201420579714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8日
【发明者】缪培友 申请人:四川良木道门窗型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