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深井用多功能救援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49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深井用多功能救援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深井用多功能救援梯,包括安装支架和安装于安装支架上的软绳梯,安装支架包括一根横杆和四根竖杆,两根竖杆为一组,两组竖杆的上端分别铰接于横杆的两端,同一组的两根竖杆的中段分别铰接有两根横管,两根横管之间套装并通过通孔和销轴实现连接;横杆的上方安装有滚筒,横杆的底部设有三个挂钩,软绳梯由三根并列排列且等距的竖向软绳和多根横向软绳相互连接而成,三根竖向软绳的上端均绕过滚筒后挂装于三个挂钩上。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三根竖向软绳,可变化软绳梯的宽度以适应不同直径的深井;安装支架各杆之间采用可旋转铰接结构,使安装之间和整个便携式深井用救援梯便于收纳和携带;滚筒可在必要时候起到滑轮的作用。
【专利说明】便携式深井用多功能救援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井用救援梯,尤其涉及一种能适应不同直径深井的便携式深井用多功能救援梯。

【背景技术】
[0002]深井救援多用于对意外落井的人或其他动物进行救援,由于深井的直径较小而且深度较深,所以一般采用专用的救援梯实施救援。深井用救援梯一般包括安装支架和软绳梯,软绳梯的上端安装于安装支架上,使用时将软绳梯放到深井内,由施救人员沿着软绳梯下井并实施救援。
[0003]传统深井用救援梯的安装支架要么结构复杂、成本高,要么结构简单但难以适应不同直径的深井,而且一般为固定结构,不便于携带。另外,传统深井用救援梯的软绳梯由两根竖向软绳和多根横向软绳相互连接而成,如果两根竖向软绳之间的距离太大,则难以使用直径较小的深井,但如果两根竖向软绳之间的距离太小,对于直径稍大的深井来说,软绳梯的宽度太小也不利于救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适应不同直径深井的便携式深井用多功能救援梯。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便携式深井用多功能救援梯,包括安装支架和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软绳梯,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一根横杆和四根竖杆,两根所述竖杆为一组,两组所述竖杆的上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横杆的两端,同一组的两根所述竖杆在使用时呈“八”字形排列,同一组的两根所述竖杆的中段分别铰接有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所述第一横管的一端套装于所述第二横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横管和所述第二横管上均设有间距相同的通孔,所述第一横管和所述第二横管之间通过插入销轴实现连接;所述横杆的上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端部支撑块,两个所述端部支撑块之间安装有芯轴,所述芯轴上套装有能够自由滚动的滚筒,所述横杆的底部设有三个挂钩,所述软绳梯由三根并列排列且等距的竖向软绳和多根横向软绳相互连接而成,三根所述竖向软绳的上端均绕过所述滚筒后挂装于三个所述挂钩上。
[0007]为了防止安装支架滑动,所述竖杆的底端安装有防滑套。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9]本实用新型中,横杆用于挂装软绳梯,四根竖杆分别位于横杆的两端和两侧,实现对横杆的支撑;软绳梯采用三根竖向软绳,在用于直径稍大的深井时,直接使用,软绳梯的宽度为三根并列排列的宽度,在用于直径较小的深井时,将两侧的两根竖向软绳对折后重叠,软绳梯的宽度减小一半,便于应用;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的通孔和套装结构利于快速改变同一组两根竖杆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直径深井的安装;第一横管、第二横管之间可拆卸和各杆之间的可旋转铰接结构,使整个便携式深井用救援梯便于收纳和携带;滚筒可以自由滚动,在深井下人员无力攀爬时,可由井外人员拉动软绳梯,软绳梯随着滚筒旋转而向上移动,成功实现救援,这种情况下,滚筒起到了滑轮的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深井用多功能救援梯应用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之 ,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深井用多功能救援梯去除软绳梯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深井用多功能救援梯应用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深井用多功能救援梯应用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之-* *
[0014]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深井用多功能救援梯收纳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深井用多功能救援梯包括安装支架和软绳梯,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一根横杆6和四根竖杆7,两根竖杆7为一组,两组竖杆7的上端分别铰接于横杆6的两端,同一组的两根竖杆7在使用时呈“八”字形排列,竖杆7的底端安装有防滑套8,同一组的两根竖杆7的中段分别铰接有第一横管13和第二横管10,第一横管13的一端套装于第二横管10的一端,第一横管13和第二横管10上均设有间距相同的通孔11,第一横管13和第二横管10之间通过插入销轴12实现连接;横杆6的上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端部支撑块1,两个端部支撑块I之间安装有芯轴2,芯轴2上套装有能够自由滚动的滚筒3,横杆6的底部设有三个挂钩9,所述软绳梯由三根并列排列且等距的竖向软绳4和多根横向软绳5相互连接而成,三根竖向软绳4的上端均绕过滚筒3后挂装于三个挂钩9上。
[0017]本深井用救援梯应用时可根据不同直径的深井作出相应的结构变化,以适应具体的应用环境,实现救援,具体过程为:
[0018]对于直径相对稍大的深井,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将第一横管13和第二横管10靠近端头的通孔11对齐并插入销轴12,使同一组的两根竖杆7之间的间距较大,四根竖杆7的底部分别置于深井上方四周的地面,横杆6位于深井上方的大致中部位置;软绳梯的三根竖向软绳4并列排列并绕过滚筒3后挂装于横杆6的三个挂钩9上,软绳梯的宽度与两端两个挂钩9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软绳梯放入深井内,救援人员沿着软绳梯进入深井内实施救援,并带待救人或动物沿着软绳梯爬出深井。
[0019]对于直径很小的深井,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将第一横管13和第二横管10靠近中段的通孔11对齐并插入销轴12,使同一组的两根竖杆7之间的间距较小,四根竖杆7的底部分别置于深井上方四周的地面,横杆6位于深井上方的大致中部位置;软绳梯的三根竖向软绳4中两侧的两根软绳4对折重叠并绕过滚筒3后挂装于三个挂钩9中其中一端的挂钩9上,三根竖向软绳4中中间的软绳4挂装于中间的挂钩9上,软绳梯的宽度减小一半,即与相邻两个挂钩9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软绳梯放入深井内,救援人员沿着软绳梯进入深井内实施救援,并带待救人或动物沿着软绳梯爬出深井,或者,由深井内的待救人员自己沿着软绳梯爬出深井。
[0020]在遇到进入深井内人员无力攀爬软绳梯时,井外人员可以拉动软绳梯,软绳梯随着滚筒3旋转而向上移动,成功实现救援,这种情况下,滚筒3起到了滑轮的作用,尤其适用于井下人员有意识但无力气的情况,只需井下人员抓住软绳梯即可,不需用力攀爬。
[0021 ] 如图5所示,在实施完救援后,将第一横管13和第二横管10分离并各自旋转至与对应竖杆7基本平行,将竖杆7旋转至相互靠近,整个安装支架收纳在一起,再将软绳梯缠绕在安装支架上,即完成整个深井用救援梯的收纳,其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为便于理解安装支架的收纳结构,图5中的软绳梯没有收纳,但易于理解。
[0022]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深井用多功能救援梯,包括安装支架和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软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一根横杆和四根竖杆,两根所述竖杆为一组,两组所述竖杆的上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横杆的两端,同一组的两根所述竖杆在使用时呈“八”字形排列,同一组的两根所述竖杆的中段分别铰接有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所述第一横管的一端套装于所述第二横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横管和所述第二横管上均设有间距相同的通孔,所述第一横管和所述第二横管之间通过插入销轴实现连接;所述横杆的上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端部支撑块,两个所述端部支撑块之间安装有芯轴,所述芯轴上套装有能够自由滚动的滚筒,所述横杆的底部设有三个挂钩,所述软绳梯由三根并列排列且等距的竖向软绳和多根横向软绳相互连接而成,三根所述竖向软绳的上端均绕过所述滚筒后挂装于三个所述挂钩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深井用多功能救援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的底端安装有防滑套。
【文档编号】E06C1/56GK204252816SQ201420680173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4日
【发明者】蔡彬 申请人:重庆中重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