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009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组合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关于一种组合架,特别是一种具限位轨件的组合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收纳柜分为固定式与活动式。固定式为透过螺丝将吊挂架直接锁附于墙面。活动式为透过滑轨装设于墙面。然而,因固定式的收纳柜的使用便利性低于活动式的收纳柜。因此,目前现有制造厂商偏向生产活动式收纳柜,让使用者在要放置物品时,可将收纳柜拉出,以改善原本可能需在狭小空间放置物品的问题。

现在活动式收纳柜的其中一种作法是透过滑轨装设于墙面,以令收纳柜可透过滑轨相对位移。但由于现有的活动式收纳柜在使用上仍然会有左右晃动的现象产生,且左右晃动的问题有可能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因此,如何降低活动式收纳柜使用时的晃动程度,则为研发人员应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架,藉以改善传统活动式收纳柜使用时的晃动程度。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组合架,包含二限位轨件、二滑动轨件、一支撑架及一承载架。二限位轨件用以平行地设在一垂直面。每一滑动轨件包含一固定轨件、一衔接轨件及一活动轨件。二固定轨件分别固定于二限位轨件。二衔接轨件分别可滑动地设于二固定轨件,二活动轨件分别可滑动地设于二衔接轨件。支撑架的上下二端设在二滑动轨件的二活动轨件。承载架组设于支撑架,并透过支撑架可相对二限位轨件滑动。承载架用以供一承载件组设。其中,承载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组合架更包括至少二滚轮组件。至少二滚轮组件分别设于承载架的第二端的上下两侧,并且二限位轨件的部分抵靠于二滚轮组件。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组合架,透过限位轨件抵靠于滚轮组件可稳定承载架相对限位轨件滑动的稳定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组合架搭配承载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前视示意图。

图1C为图1B的组合示意图。

图1D为图1C的组合架装设于垂直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1E为图1D的组合架拉出的立体示意图。

图1F至图1H为图1D的组合架拉出的作动示意图。

图1I为图1E的组合架旋转的立体示意图。

图1J至图1K为图1I的组合架旋转的作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组合架

2 垂直面

10 限位轨件

11 直线限位片

12 穿孔

20 滑动轨件

21 固定轨件

22 衔接轨件

23 活动轨件

30 支撑架

31 第一端

32 第二端

35 阻挡件

40 承载架

41 第一端

42 第二端

50 转动组件

51 固定件

52 活动件

60 滚轮组件

61 第一滚动轮

611 第一磁性件

62 第二滚动轮

621 第二磁性件

70 限位件

80 承载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阅图1A至图1C。图1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组合架搭配承载件的分解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前视示意图。图1C为图1B的组合示意图。图1D为图1C的组合架装设于垂直面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于图1D中,为清楚呈现组合架的结构,特将承载件80以虚线表示。

本实施例的一种组合架1,包含二限位轨件10、二滑动轨件20、一支撑架30、一承载架40、二转动组件50及二滚轮组件60。二限位轨件10例如透过螺丝装设于一垂直面2,且二限位轨件10皆为水平设置。此外,每一限位轨件10的其中一侧弯折延伸而具有一直线限位片11,以及每一限位轨件10具有一穿孔12。直线限位片11用以提供直线移动的限位功能。详请容后一并解说。

每一滑动轨件20包含一固定轨件21,一衔接轨件22及一活动轨件23。二固定轨件21分别固定于二限位轨件10。二衔接轨件22分别可滑动地设于二固定轨件21。二活动轨件23分别可滑动地设于二衔接轨件22。

支撑架30的上下二侧分别设在二滑动轨件20的二活动轨件23,使得支 撑架30得以透过二滑动轨件20相对二限位轨件10滑动。其中,支撑架3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31及一第二端32。第一端31靠近组合架1的前面,第二端32靠近组合架1的背面。穿孔12位于限位轨件10邻近支撑架30的第一端31的一端。支撑架30的第二端32的上下两侧各具有一阻挡件35。

承载架40组设于支撑架30,并透过支撑架30可相对二限位轨件10滑动。承载架40用以供一承载件80组设,本实施例的承载件80为一柜体,以供使用者将物品放置于承载件80。其中,承载架4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41及一第二端42。第一端41靠近组合架1的前面,第二端42靠近组合架1的背面。

二转动组件50包含一固定件51及一活动件52,二固定件51固设于支撑架30第一端31的下上两侧,二活动件52分别枢设于二固定件51,并分别固设于承载架40的第一端41的下上两侧。至少二转动组件50分别衔接支撑架30的第一端31的上下两侧与承载架40的第一端41的上下两侧。藉由二转动组件50的设置可令承载架40相对支撑架30转动。

二滚轮组件60分别设于承载架40的第二端42的上下两侧,并且二限位轨件10的部分抵靠于二滚轮组件60远离滑动轨件20的一侧。藉此,组设令承载架40于滑动过程中不会产生摇晃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组合架1的每一滚轮组件60至少包含一第一滚动轮61及一第二滚动轮62。限位轨件10的直线限位片11抵靠于第一滚动轮61远离滑动轨件20的一侧,以让承载架40于滑动过程中不会产生摇晃现象。第一滚动轮61的一侧设有一第一磁性件611。第二滚动轮62的一侧设有一第二磁性件621。

限位件70可上下滑动地穿设于穿孔12。

请参阅图1D至图1H。图1E为图1D的组合架拉出的立体示意图。图1F至图1H为图1D的组合架拉出的作动示意图。

如图1D所示,组合架1呈缩入状态。接着,如图1E所示,沿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将承载架40往外拉。

详细来说,如图1F所示,当承载架40沿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位移时,支撑架30上方的阻挡件35会抵靠至限位件70而停止继续前进。如图1G所示,当承载架40仍位于和限位轨件10相互平行的位置时,由于限位件70位于第二磁性件621的下方,故限位件70会被第二磁性件621吸附而沿穿孔12的延 伸方向向上位移。藉此,透过第二磁性件621的设置能够解除限位件70对阻挡件35的止挡,进而让承载架40继续前进,以令原本位于限位件70后方的阻挡件35(如图1F所示)前进至限位件70前方(如图1H所示)。在承载架40继续前进的过程中,限位件70受限位轨件10带局限而由第二磁性件621移动至第一磁性件611。并透过第一磁性件611的磁性继续保持解除限位件70对阻挡件35的止挡的状态。

请参阅图1E、图1I至图1K。图1I为图1E的组合架旋转的立体示意图。图1J至图1K为图1I的组合架旋转的作动示意图。

如图1I所示,可沿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将承载架40相对支撑架30转动一角度θ。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架40可相对支撑架30旋转的角度θ例如为90度(如图1K所示)。

详细来说,如图1J与图1K所示,当承载架40相对支撑架30转动而非平行于二限位轨件10时,限位件70脱离第一磁性件611的下方,使限位件可藉由重力作用顺着穿孔12的延伸方向往下位移而抵靠于支撑架30的阻挡件35的后缘,而阻止支撑架30相对限位轨件10复位。也就是说,当承载架40于转动过程中,限位件70可避免支撑架30产生前后滑动现象而提升组合架1的操作稳定度。

此外,当承载架40转动复位而回到平行于二限位轨件10的位置时,可透过第一磁性件611的磁性来令限位件70顺着穿孔12的延伸方向重新向上位移。如此一来,即可解除限位件70对阻挡件的止挡,而重新让承载架40得以向内推。也就是说,透过第一磁性件611的磁性可让支撑架30的阻挡件35得以越过穿孔12。此外,当承载架40继续向内复位而让限位件70脱离第二磁性件621下方时,限位件70可重新藉由重力作用而沿穿孔12的延伸方向下移。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组合架,透过限位轨件抵靠于滚轮组件可稳定承载架相对限位轨件滑动的稳定度。透过转动组件可让承载架滑出时得以相对支撑架转动而让承载架转向正面,进而便于使用者置放或拿取物品。透过限位件与磁性件的搭配,可让限位件于组合架的操作过程中,自行限制或释放阻挡件,进而提升组合架的操作稳定度。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 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