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7499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拖把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清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把桶。



背景技术:

拖把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工具之一,通常与拖把桶配合使用,拖地时需将拖把头放入拖把桶内清洗和挤干,拖把桶内设置有与拖把头相配合的清洗机构和甩干机构,清洗拖把头时,将拖把头置于清洗机构上,清洗机构带动拖把头在拖把桶内旋转以达到清洗拖把头的目的;挤干拖把头时,将拖把头置于脱水机构上,清洗机构带动拖把头旋转并将水分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出,以达到挤干拖把头的目的。

目前,现有的拖把桶一般都具有清洗甩干的功能,但是甩干结构都比较复杂,篮子与桶体安装不便,零部件多,成本高。并且清洗传动部和甩干传动部在脱水和清洗过程中转速快,长时间使用后,传动齿轮和清洗齿轮容易磨损,不易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困难,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结构简单的拖把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拖把桶,包括:清洗部,底部设有清洗转动部;甩干部,包括甩干篮;传动部,包括清洗传动部和甩干传动部,清洗传动部与清洗转动部相连接,甩干传动部与甩干篮相连接;人力驱动部,与传动部相连,驱动传动部带动清洗转动部和甩干篮转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包括一个人力驱动部,所述传动部还包括直齿轮组件,直齿轮组件分别与所述清洗传动部和甩干传动部相连接,所述人力驱动部与直齿轮组件连接,并通过直齿轮组件带动清洗转动部和甩干篮转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洗传动部包括第一齿轮组件和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连接第一齿轮组件和清洗转动部,第一齿轮组件与直齿轮组件相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甩干传动部包括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连接第二齿轮组件和甩干篮,所述第二齿轮组件与直齿轮组件相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人力驱动部包括脚踏板和连接件,所述脚踏板呈梯形,连接件与传动部转动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脚踏板的上表面设有弧度。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直齿轮组件包括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卡合。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底板,所述直齿轮组件设置于底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型新颖美观,实用性很高,成本低,且安装方便。不仅可实现在一个桶内一边清洗,一边甩干。人力驱动部与传动部相连,驱动传动部带动清洗部和甩干部转动,通过使清洗和甩干的过程变轻松,更加节能环保。

此外,一个人力驱动部使拖把桶本身轻便灵巧,便于收纳,直齿轮组件的设置便于固定清洗传动部和甩干传动部,使传动过程更加稳定;齿轮组件,结构简单,齿轮数量设置较少,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更为紧凑,体积设置更小;人力驱动部的通过连接件与传动部连接,便于连接,传动;梯形造型和弧面设计,符合人机工学,更加人性化;因清洗传动部和甩干传动部在脱水和清洗过程中转速快,长时间使用后磨损厉害,直齿轮组件分两个部件设计,便于更换,节约成本;底板的设置便于直齿轮组件的固定,增加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部和人力驱动部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A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拖把桶,包括:清洗部1,底部设有清洗转动部11;甩干部2,包括甩干篮21;传动部3,包括清洗传动部31和甩干传动部32,清洗传动部31与清洗转动部11相连接,甩干传动部32与甩干篮21相连接;人力驱动部4,与传动部3相连,驱动传动部3带动清洗转动部11 和甩干篮21转动。

于本实施例中,包括一个人力驱动部4,所述传动部3还包括直齿轮组件33,直齿轮组件33分别与所述清洗传动部31和甩干传动部32相连接,所述人力驱动部4与直齿轮组件33连接,并通过直齿轮组件33带动清洗转动部11和甩干篮21转动。一个人力驱动部使拖把桶本身轻便灵巧,便于收纳,直齿轮组件的设置便于固定清洗传动部和甩干传动部,使传动过程更加稳定。于其他实施例中,包括两个人力驱动部4,对称设置于拖把桶的两侧。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洗传动部31包括第一齿轮组件311和第一连杆312,所述第一连杆312连接第一齿轮组件311和清洗转动部11,第一齿轮组件311与直齿轮组件33相连接。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甩干传动部32包括第二齿轮组件321和第二连杆322,所述第二连杆322连接第二齿轮组件321和甩干篮21,所述第二齿轮组件321与直齿轮组件33相连接。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人力驱动部4包括脚踏板41和连接件42,所述脚踏板41呈梯形,连接件42与传动部3转动连接。人力驱动部4的通过连接件42与传动部3连接,便于连接,传动。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脚踏板41的上表面设有弧度。梯形造型和弧面设计,符合人机工学,更加人性化。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直齿轮组件33包括第一直齿轮331和第二直齿轮332,所述第一直齿轮331和第二直齿轮332卡合。因清洗传动部和甩干传动部在脱水和清洗过程中转速快,长时间使用后磨损厉害,直齿轮组件分两个部件设计,便于更换,节约成本

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底板5,所述直齿轮组件33设置于底板5上。底板的设置便于直齿轮组件的固定,增加稳定性。

第一齿轮组件311包括一个大齿轮和一个小齿轮,两个齿轮啮合,其中小齿轮与第一直齿轮331啮合。

第二齿轮组件321包括两个甩干大齿轮,一个甩干小齿轮和齿轮轴,,第二直齿轮332带动第一甩干大齿轮和甩干小齿轮转动,甩干小齿轮啮合传动到第一甩 干大齿轮,使得两个甩干大齿轮和同时带动甩干齿轮6啮合转动从而使得清洗篮旋转。其中两个甩干大齿轮传动小齿轮,使得传动更加稳定。

踩下脚踏板41,带动连接件42推动第二直齿轮332向前运动和第一直齿轮331向前运动。齿轮啮合传动,使得甩干部2和清洗部1的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甩干篮21和清洗转动部11同时旋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型新颖美观,实用性很高,成本低,且安装方便。不仅可实现在一个桶内一边清洗,一边甩干。人力驱动部4与传动部3相连,驱动传动部3带动清洗部2和甩干部1转动,通过使清洗和甩干的过程变轻松,更加节能环保。

此外,一个人力驱动部4使拖把桶本身轻便灵巧,便于收纳,直齿轮组件33的设置便于固定清洗传动部31和甩干传动部32,使传动过程更加稳定;齿轮组件,结构简单,齿轮数量设置较少,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更为紧凑,体积设置更小;人力驱动部的通过连接件与传动部连接,便于连接,传动;梯形造型和弧面设计,符合人机工学,更加人性化;因清洗传动部31和甩干传动部32在脱水和清洗过程中转速快,长时间使用后磨损厉害,直齿轮组件33分两个部件设计,便于更换,节约成本;底板5的设置便于直齿轮组件33的固定,增加稳定性。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