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性座椅及座椅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778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通气性座椅及座椅的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使空气流向座椅衬垫而除去热气、湿气的通气性座椅及座椅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座椅具备座椅座垫、座椅靠背而构成,通常,座椅座垫、座椅靠背是在成为骨架的框架上载放由聚氨酯泡沫等发泡成形材料构成的座椅衬垫,并利用具有通气性的装饰罩覆盖座椅衬垫而分别形成。并且,已知具有空调系统的通气性座椅,该空调系统在座椅座垫、座椅靠背的座椅衬垫形成通气通路,强制性地使空气流向通气通路而除去来自就座者的热气或湿气等。

尤其是在车辆用座椅那样进行长时间就座的座椅中,由就座者的体温产生的热量或由汗产生的湿气充满在就座者的臀部与座椅座垫之间、就座者的后背与座椅靠背之间,从而成为热气或湿气的根源,给就座者造成不适感。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3-237444号公报记载的座椅中,在聚氨酯衬垫的上表面形成凹处,在该凹处配置将纤维缠绕成网状的辅助衬垫构件(纤维衬垫)。即,将聚氨酯衬垫载放在底板上,纤维衬垫配置在聚氨酯衬垫上表面的凹处,鼓风装置(鼓风单元)安装在聚氨酯衬垫的下方。并且,通气通路形成于聚氨酯衬垫而将纤维衬垫、鼓风装置连通。

鼓风装置由使用了珀耳帖元件的具有热交换功能的鼓风风扇构成,空气在鼓风装置中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冷却。并且,空气被加热、冷却或者未被加热、冷却而从鼓风装置送入通气通路,从纤维衬垫下表面向纤维衬垫流入,在纤维衬垫流动,从纤维衬垫上表面流出。

另外,在日本特开2004-073429号公报记载的座椅中,在与网状座垫体(纤维衬垫)连通的通气孔的下方配置有热风产生装置(鼓风单元)。空气由热风产生装置吸引,由加热器加热后的热风经由通气孔向网状座垫体(纤维衬垫)流入。

在日本特开2012-115515号公报记载的座椅中,在聚氨酯衬垫的局部设有沿上下方向连通的通气孔,在通气孔的整体或者通气孔的上半部配置纤维衬垫。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374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07342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1551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日本特开2003-23744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073429号公报的座椅的空调系统中,空气被加热、冷却,或者不被加热、冷却而从鼓风单元送入聚氨酯衬垫的通气通路,经由通气通路从其下表面流入纤维衬垫。

纤维衬垫的通气性优异,空气能够在纤维衬垫内扩散而流动。然而,通气通路的截面积小,空气以被喷射的方式从通气通路流入纤维衬垫。因此,空气不扩散而流入纤维衬垫,以通气通路的正上方及其附近这样狭窄的范围在纤维衬垫中流动而从纤维衬垫上表面流出。即,空气几乎不流过从通气通路的正上方分离的部分的纤维衬垫。因此,充满在就座者的臀部与座椅座垫之间、就座者的后背与座椅靠背之间的热气或湿气仅从通气通路的正上方及其附近这样狭窄的范围被除去,未被充分除去。

在日本特开2012-115515号公报的座椅中,没有鼓风单元,纤维衬垫处的空气的流动只不过是托付于自然的流动。因此,座椅的通气性低,充满在就座者的臀部与座椅座垫之间、就座者的后背与座椅靠背之间的热气或湿气无法被除去。

需要说明的是,日本特开2003-23744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073429号公报的座椅的空调系统是将空气送入纤维衬垫的结构,不是经由装饰罩向纤维衬垫吸引空气的结构。

另外,由就座者的体温产生的热量或由汗产生的湿气不仅充满在就座者的臀部与座椅座垫之间、就座者的后背与座椅靠背之间而成为热气或湿气,而且也充满于纤维衬垫而成为热气或湿气。然而,空气在通气通路的正上方及其附近流过纤维衬垫,因此充满于纤维衬垫的热气或湿气仅能从通气通路的正上方及其附近这样狭窄的范围被除去。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地除去充满在就座者的臀部与座椅座垫之间、就座者的后背与座椅靠背之间的热气或湿气的通气性座椅。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地除去充满在就座者的臀部与座椅座垫之间、就座者的后背与座椅靠背之间的热气或湿气的座椅的空调系统。

在本发明中,将空气经由装饰罩向纤维衬垫吸引,在纤维衬垫内被整流化而流动。

即,根据第一方案的本发明,一种通气性座椅,具备在作为骨架的框架上载放聚氨酯衬垫并利用通气性的装饰罩覆盖聚氨酯衬垫而分别形成的座椅座垫、座椅靠背,空气流向聚氨酯衬垫,其中,所述通气性座椅具备:纤维衬垫,在座椅座垫、座椅靠背中的至少任一方,在聚氨酯衬垫的一部分从聚氨酯衬垫的表面至背面贯通设置;腔室,覆盖纤维衬垫而被规定在纤维衬垫的背侧,且所述腔室为能够对从纤维衬垫流入的空气的流动进行整流的形状;及吸气单元,在与纤维衬垫相反的一侧面向腔室而设置,经由装饰罩从纤维衬垫表面吸引空气而流向纤维衬垫,使在纤维衬垫流动的空气流入腔室,在吸气单元的驱动下,经由装饰罩从纤维衬垫表面吸引的空气流入纤维衬垫而在纤维衬垫中流动,从纤维衬垫流入腔室的空气在腔室中被整流而流动并从腔室流出,由此空气在纤维衬垫内进行整流化而流动。

发明效果

在第一方案的本发明中,从纤维衬垫流入到腔室的空气在腔室内进行整流而流动,由此空气在纤维衬垫内进行整流化而流动,在纤维衬垫内没有遗漏地流动。因此,不仅从纤维衬垫的正上方而且从其周围也吸引空气,空气伴随着充满在就座者的臀部与座椅座垫之间、就座者的后背与座椅靠背之间的热气或湿气而流入纤维衬垫,就座者的臀部或后背的热气或湿气也被充分地除去。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座椅的局部剖切的概略侧视图。

图1(B)示出图1(A)的剖切部X的俯视图。

图2(A)示出图1(A)的剖切部X的放大图。图2(B)示出铺设在纤维衬垫和底板之间的间隙板的立体图。

图3(A)示出另外的变形例的与图1(A)对应的局部剖切的概略侧视图。图3(B)示出另外的变形例的与图1(B)对应的局部剖切的概略俯视图。

图4示出通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通气性座椅,具备在作为骨架的框架上载放聚氨酯衬垫并利用通气性的装饰罩覆盖聚氨酯衬垫而分别形成的座椅座垫、座椅靠背,空气流向聚氨酯衬垫,其中,纤维衬垫在座椅座垫、座椅靠背中的至少任一方,在聚氨酯衬垫的一部分从聚氨酯衬垫的表面至背面(在座椅座垫中从上表面至下表面,在座椅靠背中从前表面至后表面)贯通设置。并且,能够对从纤维衬垫流入的空气的流动进行整流的形状的腔室覆盖纤维衬垫而被规定在纤维衬垫的背侧。此外,吸气单元在与纤维衬垫相反的一侧面向腔室而设置(在座椅座垫中安装于纤维衬垫的下表面,在座椅靠背中安装于后表面),经由装饰罩从纤维衬垫表面吸引空气而流向纤维衬垫,使在纤维衬垫流动的空气流入腔室。

在吸气单元的驱动下,经由装饰罩从纤维衬垫表面吸引的空气流入纤维衬垫而在纤维衬垫中流动,从纤维衬垫流入腔室的空气在腔室中被整流而流动并从腔室流出,由此空气在纤维衬垫内进行整流化而流动。

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A)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座椅的局部剖切的概略侧视图。图1(B)示出图1(A)的剖切部X的俯视图。图2(A)示出图1(A)的剖切部X的放大图。图2(B)示出铺设在纤维衬垫和底板之间的间隙板的立体图。

如图1(A)所示,座椅10具有座椅座垫12和在座椅座垫的后端设置的座椅靠背14而构成,在座椅靠背上端部设有头枕14h。需要说明的是,参照标号13表示座椅座垫侧部的堤部(突起部)。

座椅座垫12、座椅靠背14的基本的构造周知,在成为骨架的座椅框架(未图示)上载放座椅衬垫(座垫构件)12a,利用具有通气性的装饰罩(表皮)12b、14b将座椅衬垫包覆而形成座椅座垫、座椅靠背。需要说明的是,座椅靠背14的座椅衬垫未图示。

在实施例中,座椅10具体化为车辆用座椅,利用座椅滑动装置16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

座椅衬垫12a由聚氨酯衬垫12a-U和纤维衬垫12a-F形成,该聚氨酯衬垫12a-U由发泡聚氨酯等的发泡材料成形,该纤维衬垫12a-F由纤维成形。

以下,叙述座椅座垫12的座椅的空调系统,但是座椅靠背14的座椅的空调系统实质上也成为相同的结构。

纤维衬垫12a-F例如将由热塑性树脂等构成的连续线状体(纤维)缠绕成环状而成形为三维的网状体,从聚氨酯衬垫的上表面至下表面贯通地配置于聚氨酯衬垫12a-U的一部分。例如图1(B)所示,在就座者就座于座椅座垫12时,在其两方的臀部所在的部分的下方的位置配置大致矩形截面的纤维衬垫12a-F。

对座椅衬垫12a的成形进行叙述的话,首先,将纤维衬垫12a-F配置在成形模具的规定的位置。然后,将成形模具关闭,使聚氨酯向成形模具流入并发泡。此时,使聚氨酯浸渍于纤维衬垫12a-F的侧面而将纤维衬垫、聚氨酯衬垫12a-U进行一体发泡化来成形座椅衬垫12a。

例如,纤维衬垫12a-F在座椅座垫的前后方向上从前方开始从1/5的位置至1/2的位置配置,但是纤维衬垫的配置位置没有限定于此。

另外,如图1(B)所示,左右分离地将纤维衬垫12a-F左右对称配置两个,但是没有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配置一个。

座椅衬垫12a由安装于座椅座垫框架的底板24保持。在此,如图2(A)所示,底板24覆盖聚氨酯衬垫12a-U的下表面并且保留空间地设置在纤维衬垫12a-F的下方。即,未接触的部分(空间)在座椅衬垫12a和底板24之间的一部分处存在于纤维衬垫12a-F的下方,由该空间来规定腔室22。成为腔室22的空间的上表面由纤维衬垫12a-F包围,下表面及后表面22a由底板24包围,左右的侧面及前表面由聚氨酯衬垫12a-U包围而形成。

并且,在底板24上形成有与腔室22连通的切口24a。例如,底板24由钢板或塑料板成形。

例如,腔室22的上表面形成为在纤维衬垫下表面的四个拐角部中的靠近中央处位于前方的拐角部与纤维衬垫下表面重叠的位置。切口24a与腔室的下表面重叠地形成于底板24。需要说明的是,腔室22的配置位置没有限定于此,也可以位于纤维衬垫下表面的大致中央。

腔室22用于空气整流,设为随着从作为空气的流入口的其上表面朝向作为流出口的其下表面而截面缩窄的形状,例如,大致漏斗形状。在此,从图2(A)可知,腔室22的上表面只不过是覆盖纤维衬垫下表面的一部分并重叠,而未在纤维衬垫下表面的整面覆盖。并且,腔室的后表面22a设为以随着从前方朝向后方的未覆盖纤维衬垫下表面的部分而变成大截面的方式倾斜的斜面形状,例如,腔室的后表面22a成为朝向后方倾斜大致30°的斜面。

腔室22从其上表面至下表面都形成为矩形截面,但是截面形状没有限定为矩形截面,也可以设为例如圆形截面、椭圆形状。而且,也可以不是从上至下为相同截面形状,可以是上表面为矩形截面而下表面为圆形截面,或者反之上表面为圆形截面而下表面为圆形截面的截面形状。

吸气单元26在切口24a的下方配置于底板24的下方,在实施例中,安装于底板的下表面。吸气单元26运用风扇、鼓风机那样的鼓风单元而构成。

腔室22的上表面面向纤维衬垫12a-F,腔室的下表面由底板24包围,经由底板的切口24a而面向吸气单元26的吸气口(未图示)。

以下,详细叙述座椅座垫的空调系统中的空气的流动。

当吸气单元26被驱动时,空气经由装饰罩12b从纤维衬垫上表面被吸引而流入纤维衬垫12a-F。并且,空气在纤维衬垫内扩散而流动,从纤维衬垫下表面流入腔室22。然后,空气在腔室中流动,从底板的切口24流出,从吸气单元26放出。

在此,腔室22形成为随着从上表面朝向下表面而截面缩窄的大致漏斗形状,因此从纤维衬垫12a-F流入到腔室22内的空气如图2(A)所示,在腔室内进行整流而流动。并且,空气在腔室内进行整流而流动,因此促进从纤维衬垫12a-F流入腔室的空气的整流化,空气即使在纤维衬垫也被整流化而流动。

因此,空气不仅从腔室22的正上方的纤维衬垫12a-F,而且从正上方的周围的纤维衬垫也朝向腔室流动,在从腔室的正上方分离的纤维衬垫部分也产生朝向腔室的空气的流动,空气在纤维衬垫内扩散而没有遗漏地流动。并且,空气在纤维衬垫内扩散而没有遗漏地流动,因此不仅从纤维衬垫的正上方而且从其周围也吸引空气,伴随着充满在就座者的臀部与座椅座垫之间的热气或湿气而流入纤维衬垫,从就座者的臀部与座椅座垫之间能充分地除去热气或湿气。

此外,充满在纤维衬垫的热气或湿气通过空气在纤维衬垫内扩散而没有遗漏地流动,由此也能充分地除去。

即,不仅是充满在就座者的臀部与座椅座垫之间的热气或湿气,而且充满于纤维衬垫的热气或湿气通过从纤维衬垫上表面吸引的空气的流动也能充分地除去。因此,就座者被从热气或湿气中解放,不会给就座者造成不适感。

在实施例中,腔室22的上表面未覆盖纤维衬垫下表面的整面,只不过与纤维衬垫局部地重叠。然而,以朝向未覆盖的纤维衬垫部分而成为大截面的方式,腔室22成为其后表面22a倾斜的斜面形状,成为促进整流化的形状。因此,空气也从未由腔室22覆盖的纤维衬垫部分流入腔室,无需采用大输出的吸气单元26,从未由腔室覆盖的纤维衬垫表面也能充分地除去热气或湿气等。并且,小输出的吸气单元26就足够,因此能够实现空调系统的轻量小型化、低价格化。而且,由于吸气单元26的输出小,因此电力、噪音、振动变小,燃耗、环境负担也降低。

当然,若需要的话,腔室22的上表面也可以设为将纤维衬垫下表面整面地覆盖的形状。

若在未由腔室22的上表面覆盖的纤维衬垫下表面,即,在与底板24相接的纤维衬垫下表面设定与腔室22连通的前后方向的槽,则能促进从未由腔室22的上表面覆盖的纤维衬垫部分向腔室的空气的流动。

图2(B)示出铺设在纤维衬垫和底板之间的间隙板的立体图。例如,间隙板28具有多个突起28a而由塑料板等成形,突起等间隔地形成。若以使突起28a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方式将间隙板28铺设在纤维衬垫12a-F和底板24之间,则与腔室22连通的前后方向的槽在底板上并列地设定于纤维衬垫下表面。并且,空气经由该前后方向的槽而从纤维衬垫下表面向腔室22流动,无需采用大输出的吸气单元26,从未由腔室覆盖的纤维衬垫部分也能除去热气或湿气。

间隙板28是一例,将与腔室22连通的前后方向的槽设定于纤维衬垫下表面的结构没有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局部球形状的塑料的突起沿前后方向粘贴于底板而设定前后方向的槽。

如图1(B)所示,纤维衬垫12a-F左右对称地配置两个,在左右的纤维衬垫12a-F1、12a-F2的下方分别规定腔室22-1、22-2。并且,吸气单元26-1、26-2以从腔室22-1、22-2吸引空气并放出的方式分别配置在腔室的下方,且两个吸气单元个别地配置。

然而,也可以设为共用一个吸气单元的结构。图3(A)(B)示出另一变形例的与图1(A)(B)对应的局部剖切的概略侧视图、俯视图,图4示出通道的立体图。

在另一变形例中,切口24a-1、24a-2面向腔室22-1、22-2的下表面而形成于底板24,通道(连通构件)29从下方覆盖两个切口而安装于底板的下表面,并将两个腔室连通。

如图4所示,例如,通道29形成为在其上表面的左右具有与腔室22-1、22-2分别连通的两个流入口29-1、29-2且在下表面中央具有流出口29-3的大致箱形状。并且,一个吸气单元26在流出口29-3的下方覆盖流出口而安装于通道下表面。

通过通道29将腔室22-1、22-2相互连通,覆盖通道的流出口29-3而将吸气单元26设于通道下表面,因此经由通道而将吸气单元与两个腔室连通。因此,当吸气单元26驱动时,空气从腔室22-1、22-2经由流入口29-1、29-2流入通道29,经由流出口29-3而由吸气单元26一体地吸引并放出,从而共用一个吸气单元。

在实施例中,在纤维衬垫12a-F的下方保留成为腔室22的空间而利用底板24覆盖聚氨酯衬垫12a-U的下表面。然而,规定腔室22的结构没有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取代使用底板24设置腔室22的情况,而通过另外的构件设置腔室。

例如,将其内部的空间作为腔室的中空的箱状构件(另外的构件)在其下表面具有面向吸气单元的开口而形成,其上表面面向纤维衬垫而安装于聚氨酯衬垫12a-U的下表面。例如,箱状构件由金属板或塑料板成形为上表面在上端具有外凸缘而开放的形状,利用外凸缘而安装于聚氨酯衬垫12a-U的下表面。

在将箱状构件的内部作为腔室的结构中,箱状构件成为兼用作通道29的结构。即,在箱状构件的上表面设置两个面向两个纤维衬垫的开口,在下表面设置一个面向吸气单元的开口,由此箱状构件作为(将两个纤维衬垫连通的)上述的通道29发挥作用。因此,将两个腔室22连通的通道可以省略,能削减零件个数。

在实施例中叙述了座椅座垫12的座椅的空调系统,但是若将座椅座垫的上下位置置换为前后位置,则容易得到对应的结构的座椅靠背14的座椅的空调系统。

即,在座椅靠背14的座椅的空调系统中,纤维衬垫以沿前后方向贯通聚氨酯衬垫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并且,在纤维衬垫的后方保留随着从前表面朝向后表面而截面缩窄的大致漏斗形状的腔室,(与底板对应的)背面板设于聚氨酯衬垫的后表面(背面)。切口面向腔室的后表面而形成于背面板。而且,吸气单元在切口的后方安装于背面板的后方,例如,安装于背面板的后表面。需要说明的是,用于配置吸气单元的空间在后表面侧设定于座椅靠背14。

在座椅靠背的空调系统中也与座椅座垫的空调系统同样地,将空气向纤维衬垫吸引而流动,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即,在吸气单元的驱动下,空气经由装饰罩从纤维衬垫前表面被吸引而流入纤维衬垫,在纤维衬垫内扩散而流动。然后,空气从纤维衬垫的后表面流入腔室,在腔室中流动而从背面板的切口流出。并且,从纤维衬垫流入腔室的空气在腔室内进行整流而流动,由此在纤维衬垫中也被整流化而流动。因此,不仅是充满在就座者的后背和座椅靠背之间的热气或湿气,而且充满在座椅靠背的纤维衬垫的热气或湿气也通过从纤维衬垫前表面吸引的空气的流动而充分地被除去。

另外,利用吸气单元经由装饰罩从纤维衬垫上表面(在座椅靠背中,为纤维衬垫前表面)吸引空气,但是也可以设为利用鼓风单元将空气向腔室送入而从纤维衬垫流出的结构。

即,叙述座椅座垫的空调系统的话,风扇、鼓风机那样的鼓风单元在与纤维衬垫相反的一侧面向腔室(腔室的后表面)设置。并且,从鼓风单元向腔室输送的空气在腔室中被整流而流动,整流化后的空气流入纤维衬垫并在纤维衬垫内扩散而没有遗漏地流动。因此,不仅是从纤维衬垫的正上方而且从其周围也是空气从纤维衬垫的上表面经由装饰罩流出,充满在就座者的臀部与座椅座垫之间的热气或湿气充分地被除去。

另外,充满在纤维衬垫的热气或湿气也通过空气在纤维衬垫内扩散而没有遗漏地流动,来从纤维衬垫充分地被除去。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空气在纤维衬垫内进行整流化而流动,由此在纤维衬垫内没有遗漏地流动。因此,不仅从纤维衬垫的正上方而且从其周围也吸引空气,伴随着充满在就座者的臀部与座椅座垫之间、就座者的后背与座椅靠背之间的热气或湿气而流入纤维衬垫,能充分地除去热气或湿气。

上述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例子,没有对本发明作出任何限定,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实施了变形、改造等的结构当然也全部包含于本发明。

例如,座椅的空调系统通常设于座椅座垫、座椅靠背这双方,但是仅设于座椅座垫、座椅靠背中的任一方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通常应用于公共汽车、乘用车、飞机等的车辆用座椅,但是没有限定为车辆用座椅,也可以应用于座椅衬垫的一部分作为纤维衬垫且长时间就座的全部座椅,例如,办公使用的座椅(办公椅子)、文化馆、剧院、电影院、体育设施等中设置的座椅等。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辆用座椅

12 座椅座垫

12a 座椅衬垫

12a-U 聚氨酯衬垫

12a-F 纤维衬垫

12b 装饰罩

22 腔室

24 底板

24a 切口

26 吸气单元

28 间隙板

28a 突起

29 通道(连通构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