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785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功能性枕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枕头,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简便地调节颈椎支撑部、后脑部支撑部及侧面支撑部的位置及高度,以符合使用者的睡眠习惯及体型地使用的功能性枕头。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每个人都有平躺着睡眠或侧躺着睡眠等睡眠上的习惯差异,并且,颈椎(Cervicalvertebra)的曲率及角度等也有差异,因此,为了舒适的睡眠,需要使用者的睡眠习惯及体型的枕头。

考虑到上述问题,最近上市了多种为了保护颈椎而能够调节高度的功能性枕头,公开了韩国登录专利公告第10-1375127号(2014.03.17.公告)及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5-0028552号(2015.03.16.公开)等专利文献,如上述的以往的功能性枕头存在没有固定形成一定的形态或难以提供充分的缓冲感,并且,难以按部位的不同而调节位置或高度等问题,而无法使得使用者按自身的体型及睡眠习惯调节枕头的形态。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功能性枕头,其能够简便地调节颈椎支撑部,后脑部支撑部及侧面支撑部的位置及高度,从而,能够符合使用者的睡眠习惯及体型地进行使用。

用于解决的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包括:基底部,由板状形成,并形成有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后脑部支撑部,形成有与所述第1结合部件结合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并与所述基底部的中央区域结合;颈椎支撑部,形成有与所述第1结合部件结合的所述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并与所述基底部的中央下端区域结合;第1侧面支撑部,形成有与所述第1结合部件结合的所述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 件,并与所述基底部的左侧区域结合;及第2侧面支撑部,形成有与所述第1结合部件结合的所述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并与所述基底部的右侧区域结合。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由一面凹陷或贯通而形成的至少一个收纳部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由与所述至少一个收纳部对应的至少一个突出部形成。

并且,优选地,所述后脑部支撑部、所述颈椎支撑部、所述第1侧面支撑部及所述第2侧面支撑部分别结合于所述基底部的位置,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与所述至少一个收纳部的结合位置而进行调节。

并且,优选地,所述后脑部支撑部包括形成有所述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的至少一个后脑部支撑板,形成于某一个后脑部支撑板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与形成于所述基底部的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或形成于另一个后脑部支撑板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结合,从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后脑部支撑板层叠在所述基底部上。

并且,优选地,所述颈椎支撑部包括形成有所述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的至少一个颈椎支撑板,形成于某一个颈椎支撑板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与形成于所述基底部的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或形成于另一个颈椎支撑板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结合,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颈椎支撑板层叠在所述基底部上。

并且,优选地,所述颈椎支撑部在中央部形成有既定的曲面,曲面的一侧向外部突出。

并且,优选地,所述第1侧面支撑部包括形成有所述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的至少一个第1侧面支撑板,形成于某一个第1侧面支撑板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与形成于所述基底部的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或形成于另一个第1侧面支撑板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结合,从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1侧面支撑板层叠在所述基底部上,所述第2侧面支撑部包括形成有所述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及所述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的至少一个第2侧面支撑板,形成于某一个第2侧面支撑板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与形成于所述基底部的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或形成于另一个第2侧面支撑板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结合,从而,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2侧面支撑板层叠在所述基底部上。

并且,优选地,所述功能性枕头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支撑部,所述至少一个辅助支撑部在所述第1侧面支撑部及所述第2侧面支撑部上 结合,并覆盖所述第1侧面支撑部及所述第2侧面支撑部的一部分区域。

并且,优选地,所述后脑部支撑部、所述颈椎支撑部、所述第1侧面支撑部及所述第2侧面支撑部根据层叠的板的个数而调节高度。

并且,优选地,所述功能性枕头还包括,缓冲部,内部填充有缓冲材质,在边缘形成有与第1边缘结合部;及基底覆盖部,与所述缓冲部的一侧面结合,包裹所述基底部的下端面,边缘形成有第2边缘结合部,

所述缓冲部向所述基底部的上端方向折叠,所述第1边缘结合部与所述第2边缘结合部相互结合。

并且,优选地,所述功能性枕头还包括枕头覆盖部,该枕头覆盖部由弹性材质形成,并且,在内部容纳所述缓冲部、所述基底部、所述后脑部支撑部、所述颈椎支撑部、所述第1侧面支撑部及所述第2侧面支撑部。

发明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功能性枕头具有如下效果:能够简便地调节颈椎支撑部、后脑部支撑部及侧面支撑部的位置及高度,而能够按使用者的睡眠习惯及体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的附图;

图2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的分解剖视图;

图3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后脑部支撑板、颈椎支撑板、第1侧面支撑板及第2侧面支撑板的背面剖视图;

图4为表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上套上枕头覆盖部的状态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颈椎支撑部的结合状态的截面图;

图6a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颈椎支撑部的附图;

图6b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颈椎支撑部的附图;

图7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的各种使用状态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的附图。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1000,包括:基底部100、后脑部支撑部200、颈椎支撑部300、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并且,根据实施例,所述功能性枕头1000还可包括至少一个辅助支撑部610,620,630,640、缓冲部700及基底覆盖部800。

基底部100形成为板状,并形成有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如图1所示,所述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由一面凹陷或贯通形成的至少一个收纳部形成。第1结合部件为形成于在基底部100形成的第1基底板110及第2基底板120的上面的多个收纳部。

基底部100包括第1基底板110及第2基底板120,第2基底板120下端面形成有与第1结合部件结合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由与至少一个收纳部对应的至少一个突出部形成。只是,其只是示例性的,形成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1000的第1结合部件和第2结合部件可以突出部和收纳部变更顺序或除了突出部和收纳部之外同时使用魔术贴,或单独使用魔术贴,并且,还可变更为能够相互结合的各种形态的结合部件。参照图2及图3,附加说明第1结合部件及第2结合部件。

后脑部支撑部200形成有与所述第1结合部件结合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并与基底部100的中央区域结合。后脑部支撑部200由椭圆形或棱角圆形的四角形形状形成。如图1所示,后脑部支撑部200包括形成有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及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的至少一个后脑部支撑板210,220,230。并且,形成于某一个后脑部支撑板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与形成于所述基底部100的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或形成于另一个后脑部支撑板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结合,而使得至少一个后脑部支撑板210,220,230在基底部100上层叠。

即,参照图1,第1后脑部支撑板210通过形成于下端面的第2结合部件与形成于基底部100的上面的第1结合部件而能够在基底部100的上面层叠,第2后脑部支撑板220通过形成于下端面的第2结合部件与形成于第1后脑部支撑板210的上面的第1结合部件结合而能够在第1后脑部支撑板210的上面层叠,第3后脑部支撑板230通过形成于下端面的第2结合部件与形成于第2后脑部支撑板220的上面的第1结合部件结合而能够在第2后脑部支撑板220的上面层叠。此时,为了使用感,配置于最上端的的第3后脑部支撑板230的上端面上还可形成有较薄的缓冲 垫。

颈椎支撑部300上形成有与第1结合部件结合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并与基底部100的中央下端区域结合。如图1所示,所述颈椎支撑部300包括形成有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及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的至少一个颈椎支撑板310,320,330。并且,形成于某一个颈椎支撑板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与形成于基底部100的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或形成于另一个颈椎支撑板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结合,而使得至少一个颈椎支撑板310,320,330在基底部100上层叠。

如图1所示,在基底部100的上面层叠第1颈椎支撑板310,第2颈椎支撑板320在第1颈椎支撑板310的上面层叠,第3颈椎支撑板330在第2颈椎支撑板320的上面层叠。如图1所示,为了支撑使用者的颈椎,第3颈椎支撑板330的中央部以曲面形成,由此,曲面的末端形成向与后脑部支撑部200相反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形状。

第1侧面支撑部400形成有与第1结合部件结合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并与基底部100的左侧区域结合。如图1所示,所述第1侧面支撑部400为基底部100方向向内侧凹陷形成的形状,并包括形成有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及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的至少一个第1侧面支撑板410,420,430。并且,形成于某一个第1侧面支撑板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与形成于基底部100的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或形成于另一个第1侧面支撑板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结合,而使得至少一个第1侧面支撑板410,420,430在基底部100上层叠。

第2侧面支撑部500形成有与第1结合部件结合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并与基底部100的右侧区域结合。如图1所示,所述第2侧面支撑部500为基底部100方向向内侧凹陷形成的形状,并包括形成有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及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的至少一个第2侧面支撑板510,520,530。并且,形成于某一个第2侧面支撑板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与形成于基底部100的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或形成于另一个第2侧面支撑板的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结合,而使得至少一个第2侧面支撑板510,520,530在基底部100上层叠。

颈椎支撑部300、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的层叠方法与参照后脑部支撑部200的上述说明类似,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1000,后脑部支撑部200、颈椎支撑部300、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分别与基底部100结合的位置,可根据至少一个突出部和至少一个收纳部的结合位置而进行调节。即,如图1所示,在基底部100的上面的各个位置形成有多个收纳部,从而,能够将后脑部支撑部200、颈椎支撑部300、 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与基底部100结合的位置进行各种变更,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自身的睡眠习惯或体型而容易地变更功能性枕头1000的形状。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1000,根据形成于后脑部支撑部200、颈椎支撑部300、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而层叠的板的个数,能够分别调节后脑部支撑部200、颈椎支撑部300、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的高度。

并且,如图1所示,所述功能性枕头1000还可包括与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结合并覆盖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的部分区域的至少一个辅助支撑部610,620,630,640。所述至少一个辅助支撑部610,620,630,640为用于支撑使用者的下巴或头的上部的构成,以小于第1侧面支撑部400或第2侧面支撑部500的上面的大小形成,并且,为了支撑使用者的下巴或头的上部,以向内侧凹陷的形状形成。在图1中图示的至少一个辅助支撑部610,620,630,640为4个是示例性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1000可形成有不同个数的辅助支撑部,辅助支撑部的结合位置也可进行各种变更。

缓冲部700在内部填充有缓冲材质,在边缘形成有第1边缘结合部750。所述缓冲材质由棉花等能够在枕头内部收纳的各种形状的材质形成。

基底覆盖部800在缓冲部700的一侧面结合,包裹基底部100的下端面,在边缘形成有第2边缘结合部850。作为一例,所述第1边缘结合部750及第2边缘结合部850由拉链(Zipper)形成,并且,根据实施例可变更为各种形状的结合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1000,缓冲部700由基底部100的上端方向折叠,使得第1边缘结合部750和第2边缘结合部850相互结合,从而,变更为适合使用者使用的形状。

并且,形成于基底部100的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一部分区域由至少一个收纳部形成,一部分区域由至少一个突出部形成。此时,后脑部支撑部200、颈椎支撑部300、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可根据与基底部100结合的位置,在下端面对应地形成有收纳部或突出部。

并且,基底部100、后脑部支撑部200、颈椎支撑部300、第1侧面支撑部400,第2侧面支撑部500及辅助支撑部610,620,630,640等由聚氨酯、乳胶、克罗利特等具有弹性的材质形成,除此之外,也可变更为适用于枕头的各种材质。

并且,图1中图示,基底部100由2个基底板110,120形成,后脑部支撑部200、颈椎支撑部300、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由3个板形成,但这只是示例性的,在基底部100、后脑部支撑部200、颈椎支撑部300、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上形成的板的个数可进行各种变更。

并且,在基底部100的上端面以不同的颜色或线表示适用于男性及女性的标准结合位置。使用者根据这种标示而能够认知后脑部支撑部200、颈椎支撑部300、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的标准结合位置。

并且,形成于后脑部支撑部200、颈椎支撑部300、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的板分别以不同的颜色形成,以使能够区分层,并且,各个层的厚度或大小形成差异。作为一例,形成于后脑部支撑部200、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的板的大小离第1基底部100越远越细微地变小,从而,使得后脑部支撑部200、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的侧面形成缓慢的倾斜。由此,给予使用者在使用功能性枕头1000时舒适的使用感。

图2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的分解剖视图。图2中图示的构成要素如同参照图1进行的上述说明,因此,省略详细说明。并且,如图2所示,基底覆盖部800由筛孔Mesh材质形成,而使得内部的基底部100、后脑部支撑部200、颈椎支撑部300、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具有通风功能。

图3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后脑部支撑板、颈椎支撑板、第1侧面支撑板及第2侧面支撑板的背面剖视图。

如图3所示,在第1后脑部支撑板210、第2颈椎支撑板310、第1侧面支撑板410及第2侧面支撑板510的背面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211,311,411,511,并且,形成有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213,313,413,513。如上所述,至少一个第1结合部件211,311,411,511为一面凹陷或贯通而形成的收纳部,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213,313,413,513为用于所述收纳部插入的突出部。使用者将所述突出部插入于在基底部100上形成的第1结合部件,而能够调节第1后脑部支撑板210、第2颈椎支撑板310、第1侧面支撑板410及第2侧面支撑板510的结合位置。

并且,在图2中图示的其他构成要素也类似于在图3中图示的第1后脑部支撑板210,第2颈椎支撑板310,第1侧面支撑板410及第2侧面支撑板510地在背面形成有至少一个第2结合部件。

图4为表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上覆盖枕头覆 盖部的形状的使用状态图。

参照图4,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1000还形成有枕头覆盖部900,其由弹性材质形成,在内部能够收纳参照图1至图3说明的缓冲部700、基底部100、后脑部支撑部200、颈椎支撑部300、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

即,缓冲部700向基底部100的上端方向折叠,第1边缘结合部750和第2边缘结合部850相互结合后,在外边套上所述枕头覆盖部900,而形成如图4所示的功能性枕头1000。

所述枕头覆盖部900由弹性材质形成,而能够使得内部的缓冲部700及基底部100等保持一定的形状,并且,使用者的颈部或脸部接触的部分由柔软的材质形成,而能够提高使用感。

并且,图4为在图1中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1000的构成中省略了至少一个辅助支撑部610,620,630,640的附图。

图5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颈椎支撑部的结合状态的截面图。

如图5所示,在形成于第1基底部110和第2基底部120的第1结合部件上插入第1颈椎支撑板310的第2结合部件313而结合,形成于第1颈椎支撑板310的第1结合部件上插入第2颈椎支撑板320的第2结合部件323而结合,形成于第2颈椎支撑板320的第1结合部件上插入第3颈椎支撑板330的第2结合部件333而结合。

参照在图5中图示的扩大附图进行说明,第3颈椎支撑板330的第2结合部件333可插入于第2颈椎支撑板320的第1结合部件321而结合,第3颈椎支撑板330的第2结合部件333在外侧面还包括凸起部335。通过所述凸起部335能够使得第2结合部件333与第1结合部件321的结合更加巩固。

通过如上述的形状,能够使得在图1中图示的基底部100、后脑部支撑部200、颈椎支撑部300、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中形成的板相互结合。

图6a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颈椎支撑部的附图。如图6a中所示,所述颈椎支撑部300包括第1颈椎支撑板310,第2颈椎支撑板320及第3颈椎支撑板330。如图6a所示,第1颈椎支撑板310及第2颈椎支撑板320由曲线形状形成,第3颈椎支撑板330的中央部由曲面形成,以便支撑使用者的颈椎,由此,曲面的末端成为向与后脑部支撑部200的相反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形状。

图6b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颈椎支撑部的附图。参照图6b,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颈椎支撑部350,形成合成一个的形状,而非如图6a中图示的颈椎支撑部300的3个相互分离的板。

所述颈椎支撑部350,在中央部354形成既定的曲面,曲面的一侧向外部突出,优选地,向后脑部支撑部200的相反方向突出,两侧面部352从两侧支撑中央部354。在所述颈椎支撑部350的下端面形成有第2结合部件,而与形成于基底部100的上面的第1结合部件结合。

图7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的各种使用状态的附图。

参照图7的a,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以在基底部100只结合有后脑部支撑部200的状态进行使用。

参照图7的b,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以在基底部100只结合有第1侧面支撑部400及第2侧面支撑部500的状态进行使用。

参照图7的c,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以在基底部100只结合有颈椎支撑部300的状态进行使用。

参照图7的d,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在基底部100只结合有第3后脑部支撑板,第3颈椎支撑板330、第1侧面支撑板430及第2侧面支撑板530,各个高度为1层,由此,能够整体上降低功能性枕头的高度。

如上述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性枕头可根据使用者的体型或睡眠习惯而调节构成要素的位置及高度,从而,能够使用者的爱好而便利地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