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饮水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饮水器。【
背景技术:
】水杯是我们日常用来盛装的液体的饮水容器,通常都采用高度大于宽度的圆柱体造型,以便于手拿取并保留液体的温度,也有方形等形状的水杯。水杯体采用玻璃、陶瓷、塑料、金属等坚固、不溶于水的材料制作,并可以安全容纳多种可食用液体(如饮料、酒水等)。现有的饮水容器若盛有高温液体(例如高于70°的热水),在突然饮用其中的高温液体时容易造成人体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提供了一种智能饮水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饮水器,所述智能饮水器包括杯体、杯把、温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控制模块和振动机构,所述杯体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杯把外缘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振动片、弹性膜、旋转电机和偏心轮,所述振动片设置于所述杯把内缘,所述弹性膜与所述杯把包围成一包覆空间,所述振动片位于所述包覆空间,且所述弹性膜压覆于所述振动片,所述杯把开设有一与所述包覆空间连通的旋转空间,所述旋转电机安装于所述旋转空间,所述偏心轮安装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振动片抵压于所述偏心轮;当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且所述距离传感器的距离值小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旋转电机转动。其中,所述振动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振动片延伸形成有滑动部,所述杯把或者所述杯体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部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槽中,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对所述滑动部施加使得所述振动片抵压于所述偏心轮的弹性力。其中,所述智能饮水器还包括倾角传感器、挡水机构;所述杯体包围成具有一出口的腔体,所述杯体设有第一滑槽和与所述第一滑槽相连通的第二滑槽;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杯体的倾角;所述挡水机构包括挡板、第一弹性件、挡条、第一滑块和与所述倾角传感器电性连接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挡板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对所述挡板施加朝向所述出口的弹性力,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槽中,所述挡条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的连通处,所述挡板开设有卡槽,当所述倾角小于预设角度时,所述挡条的两端分别抵压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卡槽,当所述倾角大于预设角度时,所述倾角传感器触发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向外滑出,所述杯体内形成所述挡条的转动空间,所述第一弹性件推动所述挡板朝向所述出口运动,直至封闭所述出口,在所述转动空间内,所述挡条具有复位重力矩。其中,所述杯体设置有一与第一滑槽连通的开口,所述挡板经所述开口延伸出一复位部,所述开口在所述挡板滑动方向的射影长度大于所述挡板的行程。其中,所述杯体开设有与第二滑槽连通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连通至杯体外壁,所述挡水机构还包括滑动安装于第三滑槽中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一滑块通过一第二弹性件相连,所述第一滑块具有第一滑动行程,所述第一滑动行程大于形成所述转动空间的最小滑动距离,所述第二滑块具有第二滑动行程,且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始终保持间隔;当所述倾角小于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杯体外壁的一端抵靠于所述复位部,当所述倾角大于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向外运动第一滑动行程,所述挡板带动所述复位部朝向所述出口运动,所述第二滑块端部从所述第三滑槽伸出,当所述复位部复位时,所述复位部压入所述第二滑块。其中,所述杯体外壁设置有一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电性连接,当所述复位部向下运动时,所述复位部触发所述触发开关,所述第一驱动件断电或者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朝内运动。其中,所述智能饮水器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倾角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一单向传动机构与所述复位部传动连接,当所述倾角恢复至所述小于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复位部复位。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电磁铁,所述第一滑块具有磁性,所述卡槽远离所述出口一侧具有供所述挡条端部滑动的滑动面,所述滑动面在所述挡板滑动方向的射影长大于所述挡板的行程,所述挡条与所述卡槽内壁的接触面为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外法线方向与所述滑动面的外法线方向的夹角为直角或钝角,所述挡条朝向所述卡槽的一端呈光滑过渡。其中,所述挡条与所述第一滑块的接触面为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外法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块的滑出方向夹角为直角或锐角。其中,所述挡条包括朝向所述卡槽的第一转动部和朝向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二转动部,所述杯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用于在初始状态时容纳所述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转动圆心角大于或等于0,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用于在封闭状态时容纳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的转动圆心角大于或等于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智能饮水器的在杯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并且在杯把设置有距离传感器和振动机构,当杯体内的水温超过预设值,且人手接近杯把时,振动机构开始振动,进而提醒喝水人注意水温超高,进而避免了喝水人被开水烫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智能饮水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智能饮水器的控制原理图;图3是图1中G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3中H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3中I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1中G处结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7是图6中J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智能饮水器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智能饮水器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10是图8所示的智能饮水器的原理框图;图11是图8所示的智能饮水器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12是图9中C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的第一滑块向外滑动至最大行程时的示意图;图14是图9中C处结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9中C处结构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9中C处结构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9中C处结构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智能饮水器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中的智能饮水器D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智能饮水器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20中的智能饮水器E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22是E处结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图18中智能饮水器的原理框图;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智能饮水器第五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5是图24所示的智能饮水器F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26是图24所示的智能饮水器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参考图1至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饮水器,智能饮水器包括杯体100、杯把120、温度传感器10、距离传感器20、控制模块30和振动机构40。杯体100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杯把120外缘设置有距离传感器20,控制模块30与温度传感器10电性连接,距离传感器20可以为红外距离传感器,当人手靠近杯把120时,距离传感器20检测人手与杯把的距离值,并将该距离值传输给控制模块30,控制模块30与距离传感器20电性连接。控制模块30可设置于杯体100或者杯把120的任意位置。振动机构40包括振动片41、弹性膜42、旋转电机43和偏心轮44。振动片41由刚性材料制成,振动片41设置于杯把120内缘(例如振动片41可贴覆于杯把120内缘),弹性膜42与杯把120的内缘包围成一包覆空间,振动片41位于该包覆空间内,且弹性膜42压覆于振动片41,弹性膜42采用高弹性材料制成,例如硅胶、橡胶、弹性塑料凳,弹性膜42用于对振动片41施加抵压于偏心轮44的弹性力,弹性膜42还起到隔离的作用,避免人手被振动片41伤害。杯把120开设有一与该包覆空间连通的旋转空间107,旋转电机43安装于旋转空间107,偏心轮44安装于旋转电机43的输出轴43a,偏心轮44为圆形盘,且偏心轮44的几何中心与输出轴43a的转动中心不同心,旋转电机43与控制模块30电性连接,振动片41抵压于偏心轮44;当温度传感器10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且距离传感器20的距离值小于预设值时,控制模块30控制旋转电机43转动,当旋转电机43转动时,振动片41发生振动,振幅=最大边距-最小边距,振动频率=转速/60,转速单位为转/分,边距为输出轴43a的转动中心到偏心轮44边缘的距离。进一步而言,为了进一步使得振动片41不脱离偏心轮44,振动机构40还包括复位弹簧45,振动片41延伸形成有滑动部41a,杯把120或者杯体100开设有滑动槽108,滑动部41a与滑动槽108相匹配,滑动部41a滑动安装于滑动槽108中,复位弹簧45用于对滑动部41a施加使得振动片41抵压于偏心轮44的弹性力。复位弹簧45设置于滑动槽108中。参照图3和图5,振动片41绕设于杯把120的整个内缘,振动片41的两端延伸有两滑动部41a,杯体100对应两滑动部41a分别开设有两滑动槽108,相应地,复位弹簧45的数量为2个,复位弹簧45为压缩弹簧。参照图6和图7,振动片41设于杯把120的部分内缘,靠近振动片41的两端延伸有两滑动部41a,杯把120对应两滑动部41a分别开设有两滑动槽108,相应地,复位弹簧45的数量为2个,复位弹簧45为拉伸弹簧。参照图8至图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饮水器,智能饮水器包括杯体100、倾角传感器200、挡水机构300;杯体100包围成具有一出口105的腔体101,杯体100设有第一滑槽102和与第一滑槽102相连通的第二滑槽103;倾角传感器200用于检测杯体100的倾角α;挡水机构300包括挡板310、第一弹性件320、挡条330、第一滑块340和与倾角传感器200电性连接的第一驱动件350,挡板310滑动安装于第一滑槽102,第一弹性件320用于对挡板310施加朝向出口105的弹性力,第一滑块340滑动安装于第二滑槽103中,挡条330转动安装于第一滑槽102与第二滑槽103的连通处,挡板310开设有卡槽301,当倾角α小于预设角度时,挡条330的两端分别抵压于第一滑块340和卡槽301,当倾角α大于预设角度时,倾角传感器200触发第一驱动件350,第一驱动件350驱动第一滑块340向外滑出,杯体100内形成挡条330的转动空间104(请参照图13),第一弹性件320推动挡板310朝向出口105运动,直至封闭出口105,在转动空间104内,挡条330具有复位重力矩。本发明智能饮水器的倾角α大于预设角度时,挡板310自动封闭,避免了壶内液体溢出,从而避免了浪费以及壶内液体污染地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限制杯体100的形状或结构,杯体100可以为拉伸体状、回转体状、或其他任意形状,杯体100可以设置杯盖11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亦可以不设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限制出口105的位置,出口105可以设置于杯体100的上部或中部,甚至杯盖11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出口105为设置于杯体100上部的多个小孔,该多个小孔可过滤壶内液体的固体物质(如茶叶或其他杂物等)。特别对拉伸体或回转体作出解释,拉伸体是指二维图形沿其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扫描形成的形状,回转体是指动线绕一转动轴线旋转形成的形状。参照图11,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挡板310运动至出口105位置时,挡板310切断出口105与腔体101的连通,例如一种实施方式为,挡板310贴附于杯体100位于出口105处的内壁。挡板31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封闭出口105,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倾角传感器200的形式,例如在一实施方式中,倾角传感器200以水准面为基准,测量范围为±90°,可数字或模拟输出,工作温度-40°-+120°。更进一步选择倾角传感器200,精度在±30°倾角α范围内为±0.05,在±90°倾角α范围内为±0.02,重复性0.3度,分辨率0.1°,响应频率50Hz,电压5V,模拟输出电压0-4.095V,工作电流<10mA,存储温度-55-+125°,抗冲击40G,抗振动10G,防护等级IP65以上。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倾角传感器200的设置位置,倾角传感器200可设置于杯体100的底部、顶部、或者侧部等。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设角度为锐角中的任意角度,例如10°、20°、30°、40°、50°、60°、80°等,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置。参照图12至图17,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初始状态时,挡条330的两端分别抵压于第一滑块340和卡槽301,显然地,第一滑块340对挡条330的压力矩方向与卡槽301对挡条330的压力矩方向相反,此时挡条330卡持挡板310。当第一滑块340向外运动时,杯体100内形成转动空间104,是在挡条330在转动空间104内可自由转动,在转动空间内104,挡条330具有复位重力矩,是指挡条330可依靠自身重力矩恢复至初始位置。本发明实施例作出进一步限定,在转动空间104内,且杯体100的角度在预设角度内,挡条330具有复位重力矩。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当挡板310复位时,挡条330可以依靠自身重力复位。在图9中,第二滑槽103连通至杯体100外壁,挡水机构300可依靠手动复位,首先手动压入挡板310至初始位置(或更低位置),挡条330在复位重力矩作用下自动复位,其次手动压入第一滑块340至初始位置。参照图12-图17,在实施方式中,卡槽301远离出口105一侧具有供挡条330端部滑动的滑动面302,滑动面302的外法线方向与挡板310的朝向出口105的运动方向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滑动面302在第一接触面303的外法线方向与滑动面302的外法线方向的夹角β为钝挡板310滑动方向的射影长度大于挡板310的行程。挡条330与卡槽301内壁的接触面为第一接触面303,第一接触面303的外法线方向与滑动面302的外法线方向的夹角β为直角或锐角,挡条330朝向卡槽301的一端呈圆弧状。在图17中,第一接触面303的外法线方向与滑动面302的外法线方向的夹角β为直角。挡条330与第一滑块340的接触面为第二接触面304,第二接触面304的外法线方向与第一滑块340的滑出方向夹角γ为锐角或直角。在图12中,第二接触面304的外法线方向与第一滑块340的滑出方向夹角γ为直角,在图14中,第二接触面304的外法线方向与第一滑块340的滑出方向夹角γ为锐角。参照图14,更优选地,滑动面302的外法线方向与挡板310的朝向出口105的运动方向的夹角为锐角,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避免挡条330对挡板310的运动可能形成的阻碍。参照图15和图17,挡条330朝向卡槽301的一端光滑过渡,例如在其端部可以设置圆弧形倒角。参照图15,更优选地,第二接触面304的外法线方向与第一滑块340的滑出方向夹角为γ锐角,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在第一滑块340复位时,避免挡条330对第一滑块340的运动可能形成的阻碍。参照图12至图17,挡条330包括朝向卡槽301的第一转动部331和朝向第一滑块340的第二转动部332,在初始状态时,第一转动部331用于抵压卡槽301,第二转动部332用于抵压第一滑块340。杯体100内设置有第一容纳空间305和第二容纳空间306,第一容纳空间305用于在初始状态时容纳第二转动部332,第一容纳空间305的转动圆心角大于或等于0,第二容纳空间306用于在封闭状态时容纳第一转动部331,第二容纳空间306的转动圆心角大于或等于0。显然地,第二容纳空间306为转动空间104的组成部分,在转动空间104内,第一转动部331的重力矩大于第二转动部332的重力矩。显然地,当挡板310复位至预设位置时,杯体100内形成一复位转动空间,复位转动空间与转动空间104相同(例如图12、13、14、15、17中),或者复位转动空间大于转动空间104(例如图16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滑块340设置有圆弧缺口341,圆弧缺口341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二转动部332的转动半径,当第一滑块340向外滑动至最大行程时,圆弧缺口341与挡条330的转动中心同心。参照图12-图17,优选地,挡条330为均质材料制成的条状物体,第一转动部331的转动半径大于第二转动部332的转动半径。特别参照图16,第一容纳空间305的转动圆心角大于0,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当挡板310复位且位置低于初始位置时,挡条330在重力矩的作用下转动,使得第二转动部331与第二滑槽103内壁形成敞口形空间,方便第一滑块340复位,该敞口形空间向外的口径要大于向内一侧的口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挡条330亦可以为非均质材料制成,在此实施方式下,第一转动部331的重量大于第二转动部332的转动半径。进一步参照图18至图19,杯体100设置有一与第一滑槽102连通的开口107,挡板310经开口107延伸出一复位部360,开口107在挡板310滑动方向的射影长度大于挡板310的行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手动按压复位部360,可将挡板310复位。进一步参照图20至图23,杯体100开设有与第二滑槽103连通的第三滑槽108,第三滑槽108连通至杯体100外壁,挡水机构300还包括滑动安装于第三滑槽108中的第二滑块370,第二滑块370与第一滑块340通过一第二弹性件380相连,第一滑块340具有第一滑动行程,第一滑动行程大于形成转动空间104的最小滑动距离,该最小滑动距离即为第二接触面在第一滑块340滑动方向的射影长度,第二滑块370具有第二滑动行程,且第一滑块340与第二滑块370始终保持间隔,即第一滑块340位于第一滑动行程的任意位置,第二滑块370位于第二滑动行程的任意位置,第一滑块340与第二滑块370不会形成刚性碰撞;当倾角α小于预设角度时,第二滑块370朝向杯体100外壁的一端抵靠于复位部360,当倾角α大于预设角度时,第一驱动件350驱动第一滑块340向外运动第一滑动行程,挡板310带动复位部360朝向出口105运动,第二滑块370端部从第三滑槽108伸出,当复位部360复位时,复位部360压入第二滑块370。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块340与第二滑块370通过第二弹性件380相连,避免了在初始触发状态时,以及复位部360在复位过程中,复位部360与第二滑块370的刚性碰撞,从而导致第一滑块340不能完全退出,或者复位部360不能完全复位。进一步而言,为了使得第一滑块340具有第一滑动行程、第二滑块370具有第二滑动行程,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第一滑块340、第二滑块370、第二滑槽103、第三滑槽108的结构形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滑槽103设置有第一阶梯槽,第三滑槽108设置有第二阶梯槽,第一滑块340具有与第一阶梯槽相适应的第一阶梯突出部,第一阶梯突出部在第一阶梯槽中的滑动行程为第一滑动行程,第二滑块370具有与第二阶梯槽相适应的第二阶梯突出部,第二阶梯突出部在第二阶梯槽中的滑动行程为第二滑动行程。其中,杯体100外壁设置有一触发开关390,触发开关390与第一驱动件350电性连接,当复位部360向下运动时,复位部360触发触发开关390,第一驱动件350断电,从而使得第一驱动件350释放第一滑块340,第二弹性件380推动第一滑块340复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发开关390设置于第二滑块370下方,避免过早断开第一驱动件350,从而避免了第一滑块340过早复位。本发明实施例的触发开关390可以为微动开关、行程开关等,触发开关390具有触发部和与触发部连接的弹性部,触发部弹性伸出杯体100外壁。进一步参照图24-图26,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饮水器还包括第二驱动件410,第二驱动件410与倾角传感器200电性连接,第二驱动件410通过一单向传动机构420与复位部360传动连接,当倾角α恢复至小于预设角度时,第二驱动件410通过单向传动机构420驱动复位部360复位,当挡板310朝向出口105运动时,单向传动机构420不限制复位部360的运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410为旋转式电机,单向传动机构420包括单向离合器421、滚轴422和牵引绳423,滚轴422通过单向离合器421与第二驱动件410输出轴同轴相连,牵引绳423一端连接复位部360、另一端卷绕于滚轴422,且牵引绳423呈张紧状态,当倾角α大于预设角度时,复位部360朝向出口105运动,牵引绳423带动滚轴422旋转,当倾角α小于预设角度时,第二驱动件410的输出轴旋转,卷绕牵引绳423,带动复位部360复位。其中,第二滑块370远离第一滑块340的一端设置有滚轮371,当第一驱动件350未触发时,滚轮371抵压于复位部360,第二滑动行程小于滚轮371的半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滑块370远离的一端设置有切入曲面372,切入曲面372为向外突出的曲面,切入曲面372的外法线方向与复位部360的复位方向为直角或者钝角,从而方便复位部360复位压入第二滑块37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复位部360贴附于杯体100外壁,复位部360复位运动时,可撞击滚轮371(或切入曲面372),以及触发开关390.其中,第一驱动件350为电磁铁,第一滑块340具有磁性,例如第一滑块340可采用铁磁材料制成,卡槽301远离出口105一侧设置有供挡条330端部滑动的滑动面302,滑动面302在挡板310滑动方向的射影长大于挡板310的行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限制第一驱动件350、第二驱动件410的形式,例如可以为旋转式电机、直线电机、电磁铁、或者气压/液压执行元件等;不限制第一弹性件320,、第二弹性件380的形式,例如可以为螺旋弹簧、为碟形弹簧、环形弹簧、板弹簧、截锥涡卷弹簧、扭杆弹簧、空气弹簧等,甚至可以为气压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