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社交用酒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147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社交用酒杯。

背景技术:
中国的酒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特别在酒场上,敬酒代表着一种礼仪,一种尊重,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方式;但是由于个体之间酒量的差异,有些人酒量很好,但有些人却不胜酒力,有些人酒量虽然不好,但为了在酒场上不失颜面,往往撑着自己的身体去饮酒,这不仅失去了饮酒原有的乐趣,也给不胜酒力人的身体造成了损害,给心理带来了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由于在中国的酒场中敬酒代表着一种交往、一种礼仪,很多人不胜酒力但又不得不饮酒,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社交用酒杯,不仅可当作正常酒杯使用,在需要时,还可以将杯内的一部分酒水排到杯外,不仅不失酒场礼仪,还能保护自己的身体,也减轻了心理的负担。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社交用酒杯,包括杯体和开关装置,杯体用于盛装酒水,其中心轴线上设置有通道Ⅰ,杯体中部设有空腔,所述的空腔位于通道Ⅰ中部位置,空腔右端与大气连通,空腔为开关装置提供放置空间,所述的通道Ⅰ上端与杯体的内壁连通,通道Ⅰ下端与杯体的底座连通,通道Ⅰ为酒水向外排放的通道;所述的开关装置位于空腔内,开关装置用于控制通道Ⅰ的通断,开关装置包括弹性外套、移动块、通道Ⅱ和复位弹簧,所述的弹性外套呈圆柱形,包围在空腔外部,弹性外套用于将整个开关装置包围在空腔内,所述的移动块前后两面均与空腔贴合,移动块左右宽度小于空腔的左右宽度,所述的通道Ⅱ位于移动块内部,移动块在空腔内的位置决定通道Ⅰ的通断,所述的复位弹簧位于移动块左方,复位弹簧一端与移动块连接,另一端与空腔外壁连接,复位弹簧用于移动块的复位;所述的弹性外套为硅胶材质,质地柔软且韧性较好;所述的通道Ⅱ横截面的大小与通道Ⅰ横截面大小相等,使得通道Ⅰ内的酒水流动更加顺畅;所述的复位弹簧数量为二,且排列方式为纵向排列,使得移动块的受力均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一种社交用酒杯,不仅可当作正常酒杯使用,在需要时,还可以将杯内的一部分酒水排到杯外,不仅不失酒场礼仪,还能保护饮酒者的身体;(2)本发明的一种社交用酒杯,弹性外套采用硅胶材质,质地柔软、富有弹性,便于操作使用;(3)本发明的一种社交用酒杯,复位弹簧数量为二,且排列方式为纵向排列,使得移动块受力均匀,移动顺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从图2中A—A面剖开后的示意图;图中:1.杯体,2.开关装置,11.通道Ⅰ,12.空腔,21.弹性外套,22.移动块,23.通道Ⅱ,24.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社交用酒杯,包括杯体1和开关装置2,杯体1用于盛装酒水,其中心轴线上设置有通道Ⅰ11,杯体中部设有空腔12,所述的空腔12位于通道Ⅰ11中部位置,空腔12右端与大气连通,空腔12为开关装置2提供放置空间,所述的通道Ⅰ11上端与杯体1的内壁连通,通道Ⅰ11下端与杯体1的底座连通,通道Ⅰ11为酒水向外排放的通道;所述的开关装置2位于空腔12内,开关装置2用于控制通道Ⅰ11的通断,开关装置2包括弹性外套21、移动块22、通道Ⅱ23和复位弹簧24,所述的弹性外套21呈圆柱形,包围在空腔12外部,弹性外套21用于将整个开关装置2包围在空腔12内,所述的移动块22前后两面均与空腔12贴合,移动块22左右宽度小于空腔12的左右宽度,所述的通道Ⅱ23位于移动块22内部,移动块22在空腔12内的位置决定通道Ⅰ11的通断,所述的复位弹簧24位于移动块22左方,复位弹簧24一端与移动块22连接,另一端与空腔12外壁连接,复位弹簧24用于移动块22的复位;所述的弹性外套21为硅胶材质,质地柔软且韧性较好;所述的通道Ⅱ23横截面的大小与通道Ⅰ11横截面大小相等,使得通道Ⅰ11内的酒水流动更加顺畅;所述的复位弹簧24数量为二,且排列方式为纵向排列,使得移动块的受力均匀。本实施例的一种社交用酒杯在使用时,首先将装有酒的本酒杯放置于餐巾纸等可以吸水的物体上,然后左右方向轻轻捏住弹性外套21,弹性外套21将移动块22挤向空腔12左端,当通道Ⅱ23与通道Ⅰ11对齐时,通道Ⅰ11连通,酒水从杯内经通道Ⅰ11和通道Ⅱ23流向杯底,最终流进餐巾纸中;待杯内所剩酒水适量时,将捏住弹性外套21的手指移开,由于复位弹簧24的原因,移动块22被推到空腔12右端,通道Ⅱ23随着移动块22移动,通道Ⅰ11被隔断,酒水停止流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