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登高操作采油树的多节作业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090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石油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利于登高操作采油树的多节作业梯。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的过程中,采油树得到广泛的应用,采油树井口距离地面一般高度为1.5—2m,工作人员经常需要在采油树井口进行作业,由于采油树井口高度较高,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极其不便利。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在采油树井口进行作业时,通常采用一定长度的作业梯,作业梯直接搭接在采油树上进行作业。作业梯一般由两根长杆做边,中间横穿着适合攀爬的横杆,作业梯竖直高度一般约为1.5m左右,重量约为10kg,工作人员站立在作业梯的横杆上在采油树井口进行作业。使用作业梯在采油树井口作业,由于作业梯无法有效的固定在该采油树上,所以当工作人员站立在在作业梯子的横杆上作业时,存在工作人员摔伤等安全隐患,因此,作业梯的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采油树作业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与地面接触的一端、与采油树接触的一端连接稳定性均较差,不利于操作人员作业。现提供一种利于登高操作采油树的多节作业梯,在作业梯的顶部梯段设置悬挂爪增强与采油树连接的稳定性,底部梯段设置支承装置加强作业梯位于地面的稳定性,解决了作业梯使用过程中稳定差、易摇晃、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本发明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利于登高操作采油树的多节作业梯,由顶部梯段、中间梯段、底部梯段,按从上至下的顺序首尾连接而成,所述顶部梯段、中间梯段、底部梯段均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梯柱,梯柱之间设有踩板;顶部梯段的梯柱顶端的外侧壁设有悬挂爪,底部梯段靠近底部的一端设有与梯柱插接的支撑装置。现有作业梯结构为两根长杆做边,中间横穿横杆,横杆的个数可以根据长杆的长度设置多个,钻井石油作业人员将作业梯斜搭在采油树上,攀爬作业梯对采油树进行仪表检查等操作。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作业梯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且为单点接触,易于滑动,尤其是光滑的地面;作业梯倚靠在采油树上,相互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防止作业梯顶端滑动,可知,作业梯与地面、采油树的接触的稳定性均较差,存在安全隐患。本发明作业梯结构在与地面接触的一端安装支撑装置,增加作业梯的稳定性,预防操作人员在攀爬过程中作业梯摇晃。其中支撑装置的结构可以为在底部梯段的梯柱两端增设斜向支撑块,斜向支撑块与梯柱以两者的连接端所在的竖直轴对称,也可以为多个斜向支撑块、梯柱与地面接触的多个点构成稳定的正三边形或正四边形、正多边形,防止滑动。顶部梯段的梯柱顶端的外侧壁安装的悬挂钩,也成为锁紧钩,其主要作用是将钩状结构悬挂或锁紧在采油树上,从而将作业梯的上端固定,从而解决了作业梯在使用过程中顶端滑动,底端滑动的技术问题。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第一支撑腿的一端具有四边体的支撑部,第一支撑腿的另一端与位于底部梯段的梯柱连接。这里对支撑装置的结构作具体限定,第一支撑腿的支撑部的结构与梯柱的结构相同,为长方体框架结构,使用过程中,竖向放置,一端与地面接触,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腿上,第一支撑腿的另一端与位于底部梯段的梯柱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在底部梯段的梯柱上开设贯穿通孔,第一支撑腿可穿过贯穿通孔延伸至两个梯柱之间。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的设置增加了底部梯段稳定性。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限定所述圆环形凹槽内设有硅胶密封圈,可有效增强圆环形凹槽与圆柱棒连接时的紧密性。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限定所述导气装置还包括紧固座,所述紧固座套设在锥形筒外,且在紧固座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挡圈,在锥形筒的中部固定有与环形挡圈卡接的凸起。在锥形筒外套设紧固座,且紧固座通过环形挡圈与凸起的卡接配合固定在锥形筒上,锥形筒与紧固座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满足在导气头与导气座配合时,导气座的内外壁分别与锥形筒的外壁以及紧固座的内壁相接触,使得导气头的连接更加紧固。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二支撑腿的结构与第一支撑腿的相同,更好的增强底部梯段的稳定性。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二支撑腿远离支撑部的一端设有凸块,第一支撑腿远离支撑部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凸块与凹槽的形状适配。对支撑装置结构的优选,限定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的连接方式,当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分别穿过对应的通孔,均延伸至梯柱之间,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适配连接,即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对称分布在底部梯段的两侧,分散了作业梯及作业人员的重力,利于操作稳定。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凸块为长方体凸块,所述凹槽为长方体凹槽。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匹配连接,其具体匹配连接的结构具体限定,可以为长方体凹槽、长方体凸块,二者适配连接,增强稳定性,防脱落。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位于底部梯段的两个梯柱上均设有通孔,通孔个数为两个且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分别与对应梯柱的连接方式,均是通过通孔连接或者贯穿,且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支撑腿远离支撑部的一端穿过设置在梯柱上的通孔与第二支撑腿远离支撑部的一端穿过梯柱上的通孔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悬挂爪为270°圆弧挂钩形状。这里对悬挂爪的具体形状进行优选,其形状与采油树的形状适配,设置为圆弧钩状结构,与横截面为圆形的采油树管正好接触紧密。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中间梯段至少设有一个。中间梯段的个数多少,直接决定作业梯的长度,以此实现作业梯的多节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发明在顶部梯段设置悬挂爪,便于操作人员在爬到作业梯高处时将作业梯固定在采油树上,加强作业梯的稳定性;(2)采用在作业梯的底部梯段设置支撑装置,增加作业梯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散作业梯等结构的重力,可有效增强作业梯的稳定性;(3)本发明所采用的作业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便利于工作人员直接操作,并有效降低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结构中悬挂爪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结构中第一支撑腿和第一支撑腿的适配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顶部梯段,2—中间梯段,3—踩板,4—支撑装置,6—第二支撑腿,7—第一支撑腿,8—悬挂爪,9—凸块,10—凹槽,11—底部梯段,12—梯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利于登高操作采油树的多节作业梯,由顶部梯段1、中间梯段2、底部梯段11,按从上至下的顺序首尾连接而成,所述顶部梯段1、中间梯段2、底部梯段11均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梯柱12,梯柱12之间设有踩板3;顶部梯段11的梯柱顶端的外侧壁设有悬挂爪8,底部梯段11靠近底部的一端设有与梯柱插接的支撑装置4。现有作业梯结构为两根长杆做边,中间横穿横杆,横杆的个数可以根据长杆的长度设置多个,钻井石油作业人员将作业梯斜搭在采油树上,攀爬作业梯对采油树进行仪表检查等操作。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作业梯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且为单点接触,易于滑动,尤其是光滑的地面;作业梯倚靠在采油树上,相互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防止作业梯顶端滑动,可知,作业梯与地面、采油树的接触的稳定性均较差,存在安全隐患。本发明作业梯结构在与地面接触的一端安装支撑装置4,增加作业梯的稳定性,预防操作人员在攀爬过程中作业梯摇晃。其中支撑装置4的结构可以为在底部梯段的梯柱两端增设斜向支撑块,斜向支撑块与梯柱以两者的连接端所在的竖直轴对称,也可以为多个斜向支撑块、梯柱与地面接触的多个点构成稳定的正三边形或正四边形、正多边形,防止滑动。顶部梯段1的梯柱顶端的外侧壁安装的悬挂钩,也成为锁紧钩,其主要作用是将钩状结构悬挂或锁紧在采油树上,从而将作业梯的上端固定,从而解决了作业梯在使用过程中顶端滑动,底端滑动的技术问题。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第一支撑腿7和第二支撑腿6,第一支撑腿7的一端具有四边体的支撑部,第一支撑腿7的另一端与位于底部梯段11的梯柱连接。其中,第二支撑腿6的结构与第一支撑腿7的相同。第二支撑腿6远离支撑部的一端设有凸块9,第一支撑腿7远离支撑部的一端设有凹槽10,所述凸块9与凹槽10的形状适配。凸块9为长方体凸块,所述凹槽10为长方体凹槽。位于底部梯段11的两个梯柱上均设有通孔,通孔个数为两个且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第一支撑腿7远离支撑部的一端穿过设置在梯柱上的通孔与第二支撑腿6远离支撑部的一端穿过梯柱上的通孔连接。该实施例中对支撑装置4的结构进行具体优选,增强支撑装置4自身的稳定性,防止第一支撑腿7和第二支撑腿6适配连接时脱落,且整个支撑装置4可有效分散作业梯及使用过程中作业人员的重力,增强作业梯的稳定性。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所述悬挂爪8为270°圆弧挂钩形状。这里对悬挂爪8的形状进行具体优选,增加悬挂爪8与采油树部位接触时的紧密性。实施例4: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限定所述中间梯段2至少设有一个。中间梯段的个数多少,直接决定作业梯的长度,以此实现作业梯的多节结构。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