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烫恒温杯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6892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烫恒温杯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防烫恒温杯套。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杯子烫手因此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杯套,但均未常规结构如公开号为CN201551081Ud 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烫杯套,所述防烫杯套根据杯子的大小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加强了隔热效果,即使水杯中盛放开水,也不会让人觉得烫手。杯套外表面设置为具有小凸起的不光滑表面,增加了摩擦力,起到了防滑的作用。所述防烫杯套边缘距离杯口15mm,使用者喝水时嘴唇不会碰到杯套,干净卫生,同时可以提醒使用者不要倒过多的水,以免泼洒。该技术方案中的凸起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但对于防烫却功效甚微。另外这些杯子无一不是单一的防烫功能,不具备恒温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防烫恒温杯套,所采取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烫恒温杯套,包括具有圆筒形硅胶材质的套筒,其特征在于:在套筒内设置封闭空腔,在封闭空腔内填充相变恒温材料,可是杯中的保持恒定的温度;这种材料如冰晶或冰沙,是利用最先进的“生物冰快速激发成型新技术”研制而成,原理为当封闭空腔内的冰晶或冰沙物质接触到比其相变度高的物体时(如热水),就会由固态慢慢转变为液态,此为吸热过程,此过程中维持温度不变,直到全部转化为液体后温度才会上升,吸收热量的过程可持续数小时,每公斤物质相变吸收的热量约190000J,而1公斤水温度升高一度吸收的热量约4200J,前者为后者的45倍,因此吸热能力是巨大的,并能保持杯内水温的恒定温度30摄氏度,人体不会觉得太冷,是清凉的感觉。恒温效果在2-3小时左右, 27摄氏度开始结晶,32摄氏度开始融化。结晶-融化为一个相变循环,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经过2000次的相变循环,相变材料依然能够保持绝大部分的制冷特性;经过5000次的相变循环,相变材料能保持原有的80%的制冷能力,无需电力等能源降热,即用即冷,便于清洗,无碳利于环保。

进一步地,还包括封闭套筒一端并与套筒1接续的套底,套底内也设置与套筒内设置的封闭空腔连通的第二封闭腔体。这样可使杯内的水形成对流,更有利于快速降温。

进一步地,套筒的内壁或套底的上平面均匀设置半球形凸起。这样套筒与杯子是多个点接触而不是面接触,有利于减少热量的传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三重防烫结构,第一重是热不良导体的硅胶材质,第二重是相变恒温材料,不仅具隔热性能而且具有恒温效果,第三重是半球凸起,有利于减少热量的传导。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纵剖图。

图3为实施例2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2,一种防烫恒温杯套,包括具有圆筒形的套筒1,将套筒1一端封闭并与套筒1接续的套底2,套底2内也设置与套筒1内设置的封闭空腔11连通的第二封闭腔体21。在套筒1内设置封闭空腔11,在封闭空腔11和第二封闭腔体21内填充冰晶。

实施例2,参见图2、3,其他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封闭空腔11和第二封闭腔体21内填充冰沙,套筒1的内壁或套底2的上平面均匀设置半球形凸起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