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烫防滑的塑料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6893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塑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烫防滑的塑料水杯。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生产技术的发展,塑胶水杯的材料也越来越安全,与玻璃水杯相比,塑胶水杯的便携性好,不容易摔坏,使用比较广泛。

塑胶水杯的热量传递比较直接,如果塑胶水杯内的水温较高,高温会直接传递到外部,难以用手直接去操作,因此,部分水杯配备了隔热套,但是普通的隔热套与杯子的外壁配合性差,难以固定而容易自动脱落,失去隔热的作用,另外,隔热套表面遇水后比较湿滑,手持时,隔热套容易从手中脱落,危险性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烫防滑的塑料水杯,提升隔热效果和手持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烫防滑的塑料水杯,包括:塑料基础杯体和防烫套,所述防烫套同心设置在塑料基础杯体的外部,所述塑料基础杯体外壁上内凹设置一圈限位槽,所述防烫套内壁上外凸设置有与限位槽对应的限位圈,所述防烫套的外壁上外凸设置有数圈防滑筋,所述数圈防滑筋中分别设置有环形封闭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数圈防滑筋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在防烫套的外壁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基础杯体为硬质塑料杯,所述防烫套为软质塑料套。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基础杯体的外壁上环形阵列设置有数个分别指向下方的加强条。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烫套内设置有与加强条对应的嵌入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防烫防滑的塑料水杯,防烫套可以减少塑料基础杯体对人体的直接热量传递,防滑筋既增加了防烫套的表面摩擦力,减少湿滑脱手的问题,又能利用环形封闭孔来提升隔热效果,提升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防烫防滑的塑料水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防烫防滑的塑料水杯,包括:塑料基础杯体1和防烫套2,所述防烫套2同心设置在塑料基础杯体1的外部,防烫套2可以减少塑料基础杯体1热量对人手的直接传递,减少烫伤的危险。

所述塑料基础杯体1外壁上内凹设置一圈限位槽12,所述防烫套2内壁上外凸设置有与限位槽12对应的限位圈23,限位槽12和限位圈23的配合,可以避免防烫套2的自然脱落,提升使用稳定性。

所述防烫套2的外壁上外凸设置有数圈防滑筋22,所述数圈防滑筋22中分别设置有环形封闭孔,所述数圈防滑筋22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在防烫套2的外壁上。防滑筋22便于手持稳定性,避免防烫套2的湿滑表面带来的飞脱问题,而且环形封闭孔的隔热效果好,减少烫伤的风险。

所述塑料基础杯体1为硬质塑料杯,强度高,结构稳定,所述防烫套2为软质塑料套,柔性好,便于限位圈23进入限位槽12,操作便利。

所述塑料基础杯体1的外壁上环形阵列设置有数个分别指向下方的加强条11,加强条11可以加强塑料基础杯体1的结构强度,所述防烫套2内设置有与加强条11对应的嵌入槽21,加强条11和嵌入槽21的配合,避免了防烫套2在塑料基础杯体1上的旋转松动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指出的一种防烫防滑的塑料水杯,结构牢固,隔热效果好,避免了手持烫伤问题,即使防烫套2表面湿滑也不会飞脱,使用的安全性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