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藏读书架的桌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686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能简便操作使用的内藏读书架的桌子。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桌子上的读书架大多不能内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器材上提供一种内藏读书架的桌子。使用读书架时,把读书架从后备箱内通过液压装置向上提拉出来,调整读书架的高度与角度,放置图书;不使用时,取下图书,调整读书架的角度,把读书架的向下压缩到后备箱内,保持桌面的平整。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在器材上提供一种内藏读书架的桌子,主要由后备箱盖、固定件、转轴、液压按钮、液压内管、后备箱、液压外管、桌腿、桌子、桌面、接头、读书架(12)等组成,其特征是:后备箱在桌子(9)的后面,后备箱上有后备箱盖,后备箱盖下面四个方角处有凹槽对应下方有四个支点以支撑固定后备箱盖;后备箱盖与读书架(12)相连,盖上后备箱盖(1)时,桌面(10)与后备箱盖(1)在一个平面上;读书架(12)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接头(11)上方的转轴上,读书架(12)可在转轴上旋转固定;接头(11)上方接有转轴(3),下方接有液压内管,接头向后开孔,液压按钮从接头向后开孔处伸出;液压内管插在液压外管内向上扳动液压按钮(4)能在其中上下移动,松开液压按钮(4)则固定液压内管;后备箱后面中间靠上位置接近后备箱盖(1)处有一向上缺口利于下手向上扳动液压按钮(4)。附图说明附图是本发明读书架外露的侧视图。附图是本发明读书架内藏的俯视图。附图是本发明读书架内藏的侧视图。附图中后备箱盖固定件转轴液压按钮液压内管后备箱液压外管桌腿桌子桌面接头读书架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在器材上提供一种内藏读书架的桌子,主要由后备箱盖、固定件、转轴、液压按钮、液压内管、后备箱、液压外管、桌腿、桌子、桌面、接头、读书架(12)等组成,其特征是:后备箱在桌子(9)的后面,后备箱上有后备箱盖,后备箱盖下面四个方角处有凹槽对应下方有四个支点以支撑固定后备箱盖;后备箱盖与读书架(12)相连,盖上后备箱盖(1)时,桌面(10)与后备箱盖(1)在一个平面上;读书架(12)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接头(11)上方的转轴上,读书架(12)可在转轴上旋转固定;接头(11)上方接有转轴(3),下方接有液压内管,接头向后开孔,液压按钮从接头向后开孔处伸出;液压内管插在液压外管内向上扳动液压按钮(4)能在其中上下移动,松开液压按钮(4)则固定液压内管;后备箱后面中间靠上位置接近后备箱盖(1)处有一向上缺口利于下手向上扳动液压按钮(4)。使用时,拇指放在后备箱盖(1)上,其余四指向上扳动液压按钮(4)向上提拉读书架(12)至合适位置后,松开液压按钮(4),读书架(12)的高度就被固定;调整读书架(12)的角度,放置图书。不使用时,取下图书,调整读书架(12)的角度后,拇指放在后备箱盖(1)的上,其余四指向上扳动液压按钮(4),手掌向下把读书架(12)压回至后备箱(6)内,保持桌面(10)的整体平整。读书学习不单单是看到书中的字与图,更重要的是从中领悟到更深刻的道理与奥妙。这就需要一种能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人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内脏的正常活动,因此读书学习时充分扩展内脏的活动空间,利于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本发明就提供了具有利于实现这种功能的桌子,在读书学习时能保持上身正直充分扩展的内脏活动空间,利于做到悠然自得、不急不躁、心态平静地读书学习。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一尺之捶”,难道只是庄子看到了?每个人都在运动,如何运动的更合理有效?如何能使心态平静?如何能集中注意力?如何提高读书学习的乐趣?读书学习要消耗能量,人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新陈代谢,而内脏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场所。因此通过运动为内脏活动提供有利条件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充分扩展内脏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在内脏的前后即X轴、上下即Y轴、左右Z轴三个维度上充分扩展。配合具体动作说明如下:以改编形意拳劈拳或称为三维导引扩展内脏活动空间形意拳劈拳或简称三维劈拳为例。一.预备式:三维劈拳预备式就是三体式(左手在前)。二.三维劈拳左起式:由三体式开始,向左转腰右手移至左肘附近,双手随腰转动至身体左侧,上肢在水平面即轴与轴相交所形成的平面或接近水平面划弧约四分之一圆,使腹部丹田有扭力感,停顿一下。左手先在侧平面即轴与轴相交所形成的平面或接近侧平面向下划弧下降位置约为半个上臂的长度,右手在左肘部与左肘运动相随。随后向右转腰,左手继续划弧向左膝外侧上方,右手向肚脐移动,与此同时双手开始外旋(拇指向手背方向旋转)握拳,拳心斜向上。右拳置于肚脐处靠右继续外旋至右拳心向上,重心移至右腿,腰继续右转回原位,左拳随腰转动继续划弧至左脚前上方与鼻高,这时全身的扭力感在右腿、右脚。三.三维劈拳右落式:提起左脚,向前一小步落地后,右脚尽力向前迈一步,膝部微屈,同时右前臂先向外旋,右拳经胸前由口前钻出,随即臂内旋,右拳变掌向前劈打,将全身扭合力由左脚为起点通过左腿、腰腹、肩、右臂、右掌发出,掌心向前下方,肘部微屈;左拳随之向内翻转变掌下落于腹前,拇指紧靠肚脐部位;左脚随之也向前跟进半步,重心落于左腿,四.三维劈拳右起式:向右转腰左手移至右肘附近,双手随腰转动至身体右侧,上肢在水平面即轴与轴相交所形成的平面或接近水平面划弧约四分之一圆,使腹部丹田有扭力感,停顿一下。右手先在侧平面即轴与轴相交所形成的平面或接近侧平面向下划弧下降位置约为半个上臂的长度,左手在右肘部与右肘运动相随。随后向左转腰,右手继续划弧向右膝外侧上方,左手向肚脐移动,与此同时双手开始外旋(拇指向手背方向旋转)握拳,拳心斜向上。左拳置于肚脐处靠左继续外旋至左拳心向上,重心移至左腿,腰继续左转回原位,右拳随腰转动继续划弧至右脚前上方与鼻高,这时全身的扭力感在左腿、左脚。五.劈拳左落式:提起右脚,向前一小步落地后,左脚尽力向前迈一步,膝部微屈,同时左前臂先向外旋,左拳经胸前由口前钻出,随即臂内旋,左拳变掌向前劈打,将全身扭合力由右脚为起点通过右腿、腰腹、肩、左臂、左掌发出,掌心向前下方,肘部微屈;左拳随之向内翻转变掌下落于腹前,拇指紧靠肚脐部位;右脚随之也向前跟进半步,重心落于右腿,如此可以左右式反复交替练习。劈拳回身,劈拳收式可参照形意拳的相关书籍。形意拳劈拳上肢只在一个立平面(轴与轴相交所形成的平面)上运动划圆,属于二维运动。三维形意拳劈拳则在立平面(轴与轴相交所形成的平面)、水平面(轴与轴相交所形成的平面)、侧平面(轴与轴相交所形成的平面)三个平面上划弧运动,三维形意拳劈拳是兼顾三个平面的运动对内脏能起到三个平面(立体)的导引作用,属于完整运动。肌肉收缩产生的运动发应是反射的结果。肌肉收所的运动既是是效应器,又是刺激源,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对刺激的反射,如果肌肉收缩所产生的运动利于成为全部的刺激源,利于引起注意的集中,利于做到形神兼备,就更利于健康。关键是在感觉轻松自如的状态下进行。引体向上、百米冲刺等运动显然感觉能量消耗巨大,而散步、打坐等注意力又容易分散。有关内容详见《人体完整系统信息论》。一个完整的运动利于产生平静的心态,容易心安理得,在心态平和安详时的运动几乎没有方向,又似乎能向任何方向运动。在打三维形意拳劈拳时,由于在一个动作内兼顾了上下、前后、左右的运动,不仅避免了动作的倾向性,而且从三维空间立体地扩展了内脏活动的空间,在加上动作的多样性,利于集中注意力,从而有利于心态的平和安详。而在情绪状态时,如在恐惧、害怕时人体运动就有明显的倾向性如逃跑、离开;在愤怒、忧郁时是受到挤压的感觉而不是向外的扩展。这些运动又成为新的刺激源,再产生新的反射活动。《人体完整系统信息论》最后一节讲了三维头正提高心理素质的原理,本发明讲了三维导引扩展内脏活动空间形意拳劈拳的具体动作,通过演练也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质。三维导引扩展内脏活动空间形意拳劈拳也可称为心理拳。演练心理拳符合随意运动熵小的运动原则。通过演练心理拳,就能充分认识到如何保持平和安详的心态去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理解、领悟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