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肩臂压迫的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0022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肩臂压迫的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卧睡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很多人都有睡觉时肩部或手臂压麻的经历。手臂长期麻木会导致神经损伤,严重时甚至会因长时间缺血而坏死。现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主要是使用者自身改变睡姿,其效果并不明显。而现有技术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多是在床垫上进行改进,但其效果仍然欠佳,且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适合使用床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肩臂压迫的床,具有能有效防止使用者肩部和臂部压迫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肩臂压迫的床,包括床体11,所述床体11前端部设有凹槽2,并设有用于支撑人体头部的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加装有调节其与床板相对高度的高度调节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2至少一个侧面设有坡21。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2的长度方向与床体11的长度方向垂直,其长度不小于所述床体11宽度的二分之一且位于床体11长度方向的中部,其宽度为100-300mm,长度的四分之一,深度为80-200mm。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为连接在所述床体11上的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长度大于所述凹槽2长度。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4通过滑轨41连接在所述床体11上,且沿床体11长度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床体11包括床头靠板12,所述支撑结构连接在所述床头靠板12上,即所述支撑结构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床头靠板12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为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固定或铰接在所述床头靠板12上,或者固定或铰接在所述床头靠板12上的高度调节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床体11与所述床头靠板12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凹槽2为所述床头靠板12板面与所述床体11的床板之间的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11前端还包括放置手机、平板电脑或书籍的平台。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肩臂压迫的床,采用凹槽与支撑结构相结合的方式使使用者肩部和臂部悬空,有效防止了使用者平躺换侧躺时,枕臂睡眠、拥抱睡眠或俯卧睡眠时对肩部和臂部的压迫,同时也解决了使用者采用俯卧姿势时手臂无处放置,容易僵麻的问题,实用性强,用途广泛。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标记对应关系为:11床体;12床头靠板;2凹槽;21坡;3填充物;4支撑板;41滑轨;42调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肩臂压迫的床,包括床体11,所述床体11前端部设有凹槽2,并设有用于支撑人体头部的支撑结构。所述的床体11前端部为在床体11长度方向上人体头部所指的一侧。所述支撑结构上可再放置枕头或抱枕。实际使用中,使用者侧躺或趴在床上睡觉时可以将头部置于支撑结构上,手臂放入凹槽2中,减轻身体对手臂和肩部的压迫;当两个使用者采用拥抱或枕臂的睡姿时,被枕臂者可将手臂置于凹槽2内,减轻枕臂者对其手臂的压迫。

所述支撑结构加装有调节其与床板相对高度的高度调节结构。此结构便于不同使用者将所述支撑结构调节到适合自己的高度,有效缓解肩部和臂部的压迫。

所述凹槽2至少一个侧面设有坡21。其作用是防止手臂放入凹槽2后难以取出,或取出时别伤或擦伤,同时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的曲面坡21也会大大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所述凹槽2的长度方向与床体11的长度方向垂直,其长度不小于所述床体11宽度的二分之一且位于床体11长度方向的中部,其宽度为100-300mm,长度的四分之一,深度为80-200mm。所述凹槽2长度与所述床体11宽度为同一方向,所述凹槽2宽度与所述床体11长度为同一方向。

所述支撑结构为连接在所述床体11上的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长度大于所述凹槽2长度。所述支撑板4为可以为木板,亦可以是杆排成的板,亦可以是截面为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的板。支撑板4可通过榫卯结构连接、粘接或用钉固定等连接方式固定于床体11上,亦可搭放于床体11上,还可通过其他活动连接方式连接在床体11上。

所述支撑板4通过滑轨41连接在所述床体11上,且沿床体11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的依靠滑轨41连接,是为了便于调节凹槽2露出的宽度。同时支撑板4上具有与所述滑轨41垂直的滑槽,可以使支撑板4长度方向与凹槽2长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便于使用者更精细地调节凹槽2露出的宽度,同时若支撑板4宽度窄于凹槽2,使用者还可环臂抱住支撑板4。

所述床体11包括床头靠板12,所述支撑结构连接在所述床头靠板12上,即所述支撑结构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床头靠板12上。

所述支撑结构为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固定或铰接在所述床头靠板12上,或者固定或铰接在所述床头靠板12上的高度调节结构上。

所述床体11与所述床头靠板12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凹槽2为所述床头靠板12板面与所述床体11的床板之间的空隙。

所述床体11前端还包括放置手机、平板电脑或书籍的平台。其作用是拓展床的功能,当使用者在床上使用手机或平板等电子产品或看书时,可以趴在床上,并将手臂放入凹槽2内。

本发明还可包括不覆盖所述凹槽2的床垫及固定所述床垫的结构,其作用是方便不适合睡硬板床的使用者使用。

实施例一:

参考附图1,床体11前端设有凹槽2,凹槽2近人体肩部一侧设有斜坡21,凹槽2内部有柔软有弹性的填充物3,且依靠填充物3支撑头部,通过增减填充物3的数量调节其高度。使用者采用拥抱姿势或枕臂姿势时,可将手臂放在填充物3上,可有效减小人体重量对手臂的压迫,同时若填充物3上表面高于床板可当做枕头使用,床体11前端还包括放置手机、平板电脑或书籍的平台。

实施例二:

参考附图2和附图3,凹槽2可以是曲面结构,合理设计的曲面结构能有效减少凹槽2对床体11长度的占用,同时也能增强本发明的舒适度。

实施例三:

参考附图4,凹槽2为矩形截面结构,木质支撑板4通过滑轨41连接在凹槽2上,床体11前端还包括放置手机、平板电脑或书籍的平台。

实施例四:

参考附图5,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支撑板4的高度调节结构,该结构是在凹槽2长度方向的两端增加了可上下调节及固定的滑块,所述的滑轨41位于滑块上。

实施例五:

参考附图6,床体11和床头靠板12为分体式结构,床头靠板12板面与床体11的床板之间的空隙即为凹槽2,凹槽2一侧设有坡21,床头靠板12上通过滑道连接有可上下调节及固定的调节板42,支撑板4宽度方向的一端铰接于调节板42下端,支撑板4可以铰点为轴转动,使用时转动至与床板平面平行,如附图6所示,不使用时转动至与调节板42平面平行,如附图7所示,整洁美观。另外,为防止床头靠板12倾倒,在床头靠板12下部加设一定的支撑结构,此支撑结构也可起到调节凹槽2深度的作用。

实施例六:

参考附图7,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延长了床板长度,其优点是可以通过调节床体11与床头靠板12间的距离调节凹槽2的宽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肩臂压迫的床,采用凹槽2与支撑结构相结合的方式使使用者肩部和臂部悬空,有效防止了使用者平躺换侧躺时,枕臂睡眠、拥抱睡眠或俯卧睡眠时对肩部和臂部的压迫,同时也解决了使用者采用俯卧姿势时手臂无处放置,容易僵麻的问题,实用性强,用途广泛。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