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485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市场上买的蔬菜水果大多含有大量的农药,给身体带来健康隐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解决农残问题迫在眉睫。

现有的去农残方法主要通过清水冲洗,但是用清水冲洗时,即使用大量的水冲洗较长时间,往往不仅不能够达到理想的去农残效果,且单次使用后的水直接排入下水道会造成水的浪费。

此外,在清洗时也可以利用化学剂辅助清洗蔬菜、瓜果上残留的农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去除农残,但是会造成化学剂的二次污染。而人体长期接触或食用带有上述残留农药或化学剂的瓜果蔬菜也会存在较大的潜在危害。

综上,可见需要一款产品既能够用较少的水量实现去农残,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洗系统,不仅能够生成微气泡水供用户使用,提高出水的清洗性能,达到较佳地去农残效果;同时能循环利用清洗过程中的水,节能环保,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清洗系统,包括:

用于将气液混合的混合机构;

能与供水端相连通的第一进口,所述第一进口能与所述混合机构连通;

用于将所述混合机构流出的气液混合物输出的第一出口;

第二进口,能与所述混合机构连通;

增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进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系统还包括能与所述混合机构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能与供气端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为第二进口,或者为第一进口,或者为单独设置的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机构设置有用于进行气液混合的第一腔体,所述增压装置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

所述增压装置能为注入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水和气中的至少一个施加预定压力,且能向流体提供自所述第一出口向所述第二进口流动的驱动力。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用于和所述第一出口相连通,另一端用于和目标容器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用于和所述第二进口相连通,另一端用于和目标容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上且靠近所述目标容器的位置还设置有压力调节装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中的至少一个管路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水处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水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中,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杀菌装置、化学分解装置及化学活性因子释放装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加热单元,用于将所述混合机构气液混合所需的水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相应的,所述第一腔体为储水的内胆,所述加热单元为用于对所述内胆内的水加热的加热元件,所述增压装置能为注入所述内胆中的水和气中的至少一个施加预定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上设有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或第二管能与所述供水端和/或所述供气端连通,所述增压装置与所述供水端和/或所述供气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装置具有相对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其中,

所述增压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内胆相连通;

所述增压装置的入口端能与所述第一进口、第二进口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阀,所述第一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进口、第二进口与所述增压装置的入口端之间,

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阀用于将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增压装置的入口端相连通;

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阀用于将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增压装置的入口端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外,

所述第一腔体为设置有入水口和出水口的溶气罐,所述溶气罐的入水口能与所述加热单元相连通,所述溶气罐的出水口为所述第一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用于储水的内胆和用于对所述内胆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所述内胆上设有第一管和第二管。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上的第一管用于进水,所述第二管用于出水,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管相连接,所述增压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溶气罐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装置具有相对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其中,

所述增压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溶气罐相连接;

所述增压装置的入口端能与所述第二进口、第二管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阀,所述第二阀设置在所述增压装置的入口端、第二管和所述第二进口之间,

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阀用于将所述第二管与所述增压装置的入口端相连接;

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阀用于将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增压装置的入口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热水管路,所述热水管路能向外供应热水,其具有第三进口,

在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二阀用于将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加热单元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上的第一管用于进水,所述第二管用于出水,

所述增压装置具有相对的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入口端能与所述第一进口、第二进口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

所述出口端能与所述内胆、溶气罐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阀,所述第三阀设置在所述增压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内胆、溶气罐之间,

当所述增压装置的出口端仅与所述内胆的第一管相连通时,所述内胆与所述溶气罐串联连接;

当所述增压装置的出口端仅与所述溶气罐相连通时,所述溶气罐单独运行;

当所述增压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内胆、溶气罐都连通时,所述内胆与所述溶气罐并联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四阀,

所述第四阀设置在所述增压装置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进口、第二进口之间,

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增压装置的入口端相连通;

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增压装置的入口端相连通。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包括第一子状态、第二子状态、及第三子状态,

在所述第一子状态下,所述增压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内胆、溶气罐依次连通;

在所述第二子状态下,所述增压装置的出口端仅与所述溶气罐连通;

在所述第三子状态下,所述增压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内胆、溶气罐并联,并通过所述第三阀调整并联水路的配比。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口、第二进口或增压装置中的一个集成设置。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用于气液混合的混合机构,相应的设置用于向所述混合机构供气和供水的进气口和第一进口,在预定压力下,所述气和水在所述混合机构内能够气液混合以向第一出口输出气液混合物,即微气泡水。当用户利用该微气泡水进行清洗时,能够达到较佳的清洗效果;且由于相同的流量下,供给给用户的水中掺入了空气,能够有效地节省水的使用量。

进一步,利用在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进口之间设置的增压装置,能够将所述第一出口流向用户洗涤区的水重新回收至所述第二进口位置,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混合机构连通时,能够向所述混合机构提供气液混合所需的水,实现了能循环利用清洗过程中的水,节能环保,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清洗系统的外壳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清洗系统的一种第二接头内部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清洗系统的一种第二接头左视图;

图5a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清洗系统的又一种第二接头内部示意图;

图5b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清洗系统的又一种第二接头左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清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或“连通”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连通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清洗系统,不仅能够生成微气泡水供用户使用,提高出水的清洗性能,达到较佳地去农残效果;同时能循环利用清洗过程中的水,节能环保,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结合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清洗系统可以包括:用于将气液混合的混合机构1;能与供水端相连通的第一进口11,所述第一进口11能与所述混合机构1连通;能与供气端相连通的进气口13,所述进气口13能与所述混合机构1连通;用于将所述混合机构1流出的气液混合物输出的第一出口14;第二进口12,能与所述混合机构1连通;增压装置3,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口14和所述第二进口12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机构1用于将注入其内部的气体和液体进行混合。所述混合机构1可以设置有能与其连通的第一进口11和进气口13。

其中,所述第一进口11用于和供水端相连通,所述供水端可以向所述第一进口11供水。当所述第一进口11与所述混合机构1连通时,供水端的水能通过所述第一进口11流入所述混合机构1中。具体的,所述供水端可以为自来水进水端。相应的,从所述供水端相所述第一进口11提供的水为自来水。

所述进气口13用于和供气端相连通,所述供气端可以向所述进行口供气。一般的,所述供气端提供的气体可以为空气,当然所述气体并不限于空气,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所述供气端的气源可以为开放的空气,当然也可以为其他预设气源,例如存储有预定气体的腔体等,具体的,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口13可以独立地设置在与所述混合机构1连通的管路中或者直接设置在所述混合机构1上。

或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口13可以与所述第一进口11、第二进口12或增压装置3中的一个集成设置。也就是说,可以不单独设置所述进气口13,所述进气口13可以通过所述第一进口11、第二进口12或增压装置3中的相应开口实现进气的功能。

当所述进气口集成在所述第一进口11上时,在所述清洗系统需要进行排水补气时,所述第一进口11作为进气口与供气端相连通,以向与其连通的混合机构1补气;在所述清洗系统需要进行制备微气泡水时,所述第一进口11作为进水口与供水端相连通,以向与其连通的混合机构供水。

当所述进气口集成在所述第二进口12上时,在所述清洗系统需要进行排水补气时,所述第二进口12作为进气口与供气端相连通,以向与其连通的混合机构1补气;在所述清洗系统需要进行循环用水时,所述第二进口12作为进水口向混合机构1提供循环水。

当所述进气口集成在所述增压装置3上时,在所述清洗系统需要进行排水补气时,可以将所述进气口与供气端相连通,以向与其连通的混合机构1补气。

当然,所述进气口的具体设置方式还可以为其他方式,例如,所述进气口还可以集成设置在所述第一进口11、第二进口12或增压装置3对应的管路端口上,具体的,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当所述进气口13与上述进口或者增压装置3集成设置后,可以优化清洗系统的整体结构,减少不必要的开口或管路的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系统还设置有第一出口14,所述第一出口14用于将所述混合机构1制备的气液混合物输出。具体的,所述第一出口14可以为所述混合机构1的出口,其可以通过管路与用户的洗涤区相连通,以向用户提供所述混合机构1制备的气液混合物,即微气泡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进口12可以与所述混合机构1相连通,同样可以用于向所述混合机构1提供气液混合时所需的水。其中,所述第二进口12的水源可以为从所述第一出口14循环回来的水。

具体的,当所述第一出口14将所述混合机构1制备的微气泡水提供给用户的洗涤区后,该微气泡水对洗涤区的待清洗物进行冲洗预定时间后,可以在该洗涤区积累预定容积的水。具体的,该冲洗的时间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选择,也可以进行自动控制,设置预定的时长,例如十五分钟等等,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此外,该预定容积可以根据冲洗的时间和用户洗涤区的大小等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也不作具体的限定。

当该清洗系统中整体的水量能够满足自循环需求时,可以关闭第一进口,并将所述第二进口12与所述增压装置3连通,在增压装置3的作用下,在与所述第二进口12连接的位置形成有负压,清洗系统中的水由所述洗涤区通过所述第二进口12返回所述混合机构1中,用以制备微气泡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系统的第二进口12可以通过独立的端口进行设置,或者,其也可以与其他端口进行集成设置。

例如,所述第二进口12可以与所述第一进口11集成在一个端口上,从而可以优化所述清洗系统的结构。具体的,所述第二进口12与所述第一进口11集成的方式可以为在所述第一进口11所在的管路上设置旁通口,所述旁通口作为所述第二进口12等,此外,所述第二进口12与其他端口进行集成设置的方式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机构1可以设置有用于进行气液混合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能够和增压装置3相连通。也就是说,所述增压装置3既可以为注入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水和气中的至少一个施加预定压力,同时也可以向流体提供自所述第一出口14向所述第二进口12流动的驱动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压装置3的具体形式可以为水泵。具体的,所述水泵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具体的,所述水泵的个数为一个时,所述水泵用于同时实现为注入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水和气中的至少一个施加预定压力,和向流体提供自所述第一出口14向所述第二进口12流动的驱动力的功能。

当所述水泵的个数为两个以上时,其中至少一个水泵可以用于为注入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水和气中的至少一个施加预定压力。当然,用于为注入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水和气中的至少一个施加预定压力的水泵的个数也可以为两个以上。例如所述水泵可以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第二水泵可以通过并联或者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其中,当所述清洗系统所需的压力较大时,可以选择将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以串联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相串联时所能提供的压力相对于单个水泵所能提供的压力而言有较大幅度地提高,从而可以满足所述清洗系统的压力需求。其中,该为注入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水和气中的至少一个施加预定压力的水泵可以设置在所述混合机构1的上游。

另外,用于向流体提供自所述第一出口14向所述第二进口12流动的驱动力的水泵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然也可以不单独设置,利用上述用于为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水和气中的至少一个施加预定压力的水泵即可,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当设置有上述提供驱动力的水泵时,该水泵可以设置在所述清洗系统的管路中,其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请结合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7,所述第一管路5的一端用于和所述第一出口14相连通,另一端用于和目标容器a相连通;所述第二管路7的一端用于和所述第二进口12相连通,另一端用于和目标容器a相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系统还可以设置有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7,所述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7用于将所述清洗系统与目标容器a相连通,以便于所述清洗系统与目标容器a能够形成循环水路。

其中,所述目标容器a可以为需要提供微气泡水进行清洗的区域,该目标容器a可以为用户的洗涤区,例如用户厨房的水槽等,当然,所述目标容器a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不同而不同,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应性调整,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路5一端可以和所述第一出口14相连通,另一端可以与所述目标容器a相连通,从而将所述第一出口14流出的微气泡水通入所述目标容器a中,供所述目标容器a进行清洗。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管路5的另一端50用于和所述目标容器a相连通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一管路5的另一端50直接能与所述目标容器a相连通,例如所述第一管路5的另一端50可以直接伸入所述目标容器a中。此外,所述第一管路5的另一端50可以间接与所述目标容器a相连通。例如,所述第一管路5的另一端50可以连接至用水终端上,例如水龙头、花洒等出水端上,所述第一管路5的另一端50通过所述用水终端向所述目标容器a提供微气泡水。在空间上,所述用水终端可以不与所述目标容器a相物理接触,例如,可以悬空在所述目标容器a的上方,只需其在出水时能够与所述目标容器a连通,以便将微气泡水流入所述目标容器a中。

其中,在所述第一管路5上且靠近所述目标容器a的位置还可以设置有压力调节装置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用于将混合机构1至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之间的压力维持在预定的范围内。所述预定压力为混合机构1中气液混合所需的压力,有利于微气泡的生成和维持。具体的,所述压力调节装置4的形式可以为压力调节阀中的一种,例如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也可为液压压力控制阀,例如溢流阀;也可以为压力可以控制的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等,或者还可以为其他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管路7的一端用于和所述第二进口12相连通,另一端用于和目标容器a相连通。所述清洗系统通过所述第一管路5、第二管路7与目标容器a相连通后,能够形成水路自循环系统。具体的,当所述清洗系统容纳有足够的水量时,该水量能够满足自循环需要时,可以将第一进口11关闭,使所述清洗系统进入自循环清洗模式。

请参阅图3至图5b,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所述清洗系统而言,其可以设置有一整体的外壳6,所述增压装置3、混合机构1等设置在所述外壳6内。在所述外壳6的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接头,用于连通相应的第一进水、第二进水及第一回水。当所述接头的个数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接头61和第二接头62时其中用于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和第一回水的口可以集成设置在第二接头62上。如图4a至图4b所示,所述用于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和第一回水的口可以相套接的方式进行集成。或者,如图5a至图5b所示,通过在所述第二接头62中上下间隔的方式进行集成等。此外,所述集成设置的方式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5、第二管路7中的至少一个管路中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目标容器a中流出的流体进行处理的至少一个水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水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目标容器a中使用过的水进行杀菌、过滤等水处理操作。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7中,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下述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杀菌装置71、化学分解装置72及化学活性因子释放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所述第二管路7处于所述目标容器的下游,从所述目标容器流出的使用过的水首先经过所述第二管路7,因此,当所述水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7中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水中细菌和农残进行杀灭和分解。清洗系统还包括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可以设置在第二管7与目标容器a的连接处。

具体的,所述水处理装置可以包括杀菌装置71和化学分解装置72化学活性因子释放装置。

其中,所述杀菌装置71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二管路7中设置的紫外线(uv)杀菌装置71、红外线杀菌装置71或led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或者,所述杀菌装置71可以为所述第二管路7、第一管路5本身管路内壁上设置的杀菌镀层等。当然,所述杀菌装置71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所述化学分解装置72可以用于分解水中的农药。具体的,所述化学分解装置72可以为基于光触媒分解原理进行设置。其中,所述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的金属氧化物材料,比较常见的材料有二氧化钛等。该光触媒可以涂布于管路中,干燥后形成薄膜,在光线的作用下,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能有效地降解水中有毒有害物质;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抗菌率高达99.99%,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具备除臭、抗污等功能。

此外,所述化学活性因子释放装置能够释放具有强氧化性的因子,如羟基自由基等,从而能够高效的氧化降解水中有毒有害物质。

本申请所述的清洗系统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先通过进气口13向所述混合机构1内充入气体,然后关闭进气口13,打开所述第一进口11,向所述混合机构1内注入带有预定压力的水,使得水与器在所述混合机构1中充分混合。打开所述混合机构1的出口,将制备好的微气泡水供给给目标容器a。当所述清洗系统内的水量足够满足自循环需求时,关闭所述第一进口11,通过所述第二进口12向所述混合机构1供水。循环预定时长后,例如半小时后,可以将所述清洗系统中的排出。重新打开所述第一进口11,进行新一轮的制水和自循环。

其中,所述清洗系统是否进行自循环或者自循环的时长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例如,当目标容器a中清洗物具有较多的油污,清洗后的水不便于再循环利用时,可以将该清洗后的水直接排出。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用于气液混合的混合机构1,相应的设置用于向所述混合机构1供气和供水的进气口13和第一进口11,在预定压力下,所述气和水在所述混合机构1内能够气液混合以向第一出口14输出气液混合物,即微气泡水。

所述微气泡是指尺寸在几个或者几十个微米的气泡。微气泡的表面在水中带有微弱的负电荷,且具有外表亲水、内部亲油的特殊结构,能够吸附化学剂,如瓜果蔬菜表面残留的农药,以及油脂等物质,从而将它们带离被清洗物。当使用带微气泡的微气泡水进行清洗时,每分钟大量的微小气泡可以深入到被清洗物原本难以清理的部位,将堆积在上述部位的污垢彻底清除。此外,所述微气泡水还具有独特的杀菌的作用。具体的,所述微气泡水的杀菌过程包括吸引与杀灭两个过程,所述微气泡带有静电,其可以吸附水体中的细菌与病毒;然后,随着气泡的缩小压坏破裂,于气泡周围激发大量的自由基及破裂所产生的超高温高压,把吸附的细菌病毒杀死。上述杀灭的过程是一个完全的物理杀灭过程与常规的消毒杀菌法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相对于常规的化学杀菌而言更环保健康。

整体上,当用户利用该微气泡水进行清洗时,能够达到较佳的清洗效果;且由于相同的流量下,供给给用户的水中掺入了空气,能够有效地节省水的使用量。

进一步,通过在所述第一出口14与所述第二进口12之间设置的增压装置3,能够将所述第一出口14流向用户使用区的水重新回收至所述第二进口12位置,所述第二进口12与所述混合机构1连通时,能够向所述混合机构1提供气液混合所需的水,实现了能循环利用清洗过程中的水,节能环保,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系统还可以包括加热单元2,所述加热单元2用于将所述混合机构1气液混合所需的水进行加热。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系统还可以包括加热单元2,所述加热单元2可以用于流经其的水进行加热,具体的,所述加热单元2的形式和位置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例如,所述加热单元2设置在所述第一进口11的下游时,其可以将所述第一进口11流经其的水进行加热后提供给所述混合机构1,从而制备热微气泡水。当该热微气泡水供给到用户的目标容器进行洗涤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水的清洁性能。

请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单元2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相应的,所述第一腔体为储水的内胆,所述加热单元2为用于对所述内胆内的水加热的加热元件,所述增压装置3能为注入所述内胆中的水和气中的至少一个施加预定压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单元2可以集成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具体的,所述第一腔体可以为热水器的内胆,所述加热单元2可以设置在所述内胆中的电加热棒。此时,所述增压装置3能够为注入所述内胆中的水和气中的至少一个施加预定压力。当所述加热单元2集成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相应的所述第一腔体为内胆时,能够优化所述清洗系统的内部构造,使其能够实现小型化设计和成本的降低。

具体的,所述内胆上设有第一管21和第二管22,所述第一管21或第二管22能与所述供水端和/或所述供气端连通,所述增压装置3与所述供水端和/或所述供气端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能与供水端和供气端相连通。当所述供气端通过所述第一管21、第二管22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内胆相连通时,所述供气端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管21、第二管22中的至少一个向所述内胆中充入气体。上述充入的气体可以作为气液混合制备微气泡水时所需的气体。

当所述供水端通过所述第一管21、第二管22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内胆相连通时,所述供水端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管21、第二管22中的至少一个向所述内胆中注入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压装置3与所述供水端、所述供气端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以为注入所述内胆中的水和气中的至少一个施加预定压力,在内胆中实现气液混合,以制备微气泡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压装置3与所述供气端连通,所述增压装置3为气泵。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增压装置3与所述供气端连通时,能为注入内胆中的气体增压,以便提供内胆中气、水混合时所需的压力。具体的,所述增压装置3可以为气泵。当所述气泵开启运行时,所述气泵可以为流经其的气增压,即在所述内胆制备微气泡水时,所述气泵能提供气和水混合时所需的压力。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压装置3与所述供水端相连通,所述增压装置3为水泵。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增压装置3与供水端相连通时,能为注入内胆中的水增压,以便提供内胆中气、水混合时所需的压力。具体的,所述增压装置3可以为水泵。当所述水泵开启运行时,所述水泵可以为流经其的水增压,即在所述内胆制备微气泡水时,所述水泵能提供气和水混合所需的压力。此外,所述水泵也可以作为清洗系统水循环的动力装置。

当所述增压装置3为水泵时,且所述供水端与所述供气端能相连通时,所述增压装置3既可以与所述供水端相连通,也能与所述供气端相连通。当所述增压装置3与所述供气端相连通时,其可以用于加快管路中流体的流动速度。当所述增压装置3与所述供水端相连通时,其能提供气和水混合所需的压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压装置3具有相对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其中,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与所述内胆相连通;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能与所述第一进口11、第二进口12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压装置3用于为所述内胆中的气和水混合提供预定的压力,同时也能够为所述清洗系统提供水循环的动力。具体的,所述增压装置3具有相对的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增压装置3可以设置在所述内胆的上游,即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与所述内胆相连通。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能与所述第一进口11、第二进口12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当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进口11相连通时,所述内胆中气液混合所需的水通过所述第一进口11对应的供水端提供;当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二进口12相连通时,所述内胆中气液混合所需的水通过所述第二进口12由清洗系统内部提供。当然,也可能存在所述第一进口11、第二进口12同时与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相连通的情况,此时,所述内胆中气液混合所需的水通过供水端和清洗系统内部两者共同提供。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阀,所述第一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进口11、第二进口12与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之间,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阀用于将所述第一进口11与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相连通;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阀用于将所述第二进口12与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相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用于实现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分别与不同的端口进行连通。具体的,所述第一阀可以为手动控制阀也可以为自动控制阀,具体的,其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与不同的端口进行连接时,所述清洗系统对应有不同的工作状态。当所述内胆中通过进气口13补入气体后,在第一状态下,通过调节所述第一阀,使所述第一进口11与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相连通时,所述第一进口11将供水端的水,经过所述增压装置3增压后注入所述内胆中,与所述内胆中的气体进行气液混合。

当所述清洗系统内部的水足够满足自循环需求时,在第二状态下,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第一阀,使所述第二进口12与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相连通;进一步的,可以将所述第一进口11关闭,所述第二进口12单独向所述内胆提供气液混合所需的水。其中,所述清洗系统内部的水可以包括内胆中的水、相应管路中的水以及目标容器a中积存的水。

请参阅图7,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单元2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外,所述第一腔体为设置有入水口和出水口的溶气罐,所述溶气罐的入水口能与所述加热单元2相连通,所述溶气罐的出水口为所述第一出口1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单元2可以用于流经其的水进行加热。所述加热单元2独立于所述第一腔体设置。具体的,所述加热单元2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可以根据具体的热水器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中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例如,当所述热水器为电热水器时,所述加热单元2可以包括内胆及内胆中的电加热棒;当所述热水器为燃气热水器时,所述加热单元2可以包括燃烧器和换热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腔体可以为能够承受预定压力以进行气液混合的溶气罐的形式。具体的,所述溶气罐能与所述加热单元2相连通。所述溶气罐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进口。所述进口能供气体或液体中的至少一种进入所述溶气罐。具体的,当所述溶气罐上设置有一个进口时,所述进口既可以用于流通气体,也可以用于流通液体。当所述溶气罐上设置有两个进口时,其中一个进口可以与进气口13相连通,用于流通气体,另一个进口可以用于流通液体。此外,所述溶气罐上的出口个数也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所述溶气罐的出口可以作为所述第一出口14,其能直接或间接与排水管路或用水终端相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溶气罐的形状可以为中空的圆柱型,其具有相对的顶端和底端。所述顶端、底端可以设置有圆弧过渡。所述溶气罐在使用位置下,其顶端在上、底端在下。其中,所述进口可以设置在靠近顶端的位置,所述出口可以靠近底端的位置。当然,所述溶气罐的形状还可以为其他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具体的,所述加热单元2包括用于储水的内胆和用于对所述内胆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所述内胆上设有第一管21和第二管2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单元2可以包含电热水器对应的加热部件,包括用于储水的内胆和用于对所述内胆中的水进行加热的电加热棒。其中,所述内胆上设置有第一管21和第二管22。其中一根管用于进水,另一根管用于出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上的第一管21可以用于进水,所述第二管22可以用于出水。所述第一进口11与所述第一管21相连接,所述增压装置3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2与所述溶气罐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上设置的第一管21可以用于进水,其可以和所述第一进口11相连接。所述第二管22可以用于出水。一般的,内胆中的水温沿着重力方向由高到低分层分布,作为进水管的第一管21伸入所述内胆的一端的位置可以较低,例如,可以接近所述内胆的底部;作为出水管的第二管22伸入所述内胆的一端的位置可以较高,例如可以接近所述内胆的顶部,以便将内胆中的热水充分、高效地供给向所述混合机构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压装置3可以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2与所述溶气罐之间,所述加热单元2将所述加热后的水通过所述增压装置3增压供给给所述溶气罐,使得溶气罐气液混合所需的水为热水。相应的,制备获得的微气泡水也为具有预定温度的热微气泡水。当该热微气泡水供给到用户的目标容器a进行洗涤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水的清洁性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压装置3具有相对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其中,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与所述溶气罐相连接;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能与所述第二进口12、第二管22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压装置3为所述溶气罐中的气和水混合提供预定的压力,同时也能够为所述清洗系统提供水循环的动力。具体的,所述增压装置3具有相对的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增压装置3可以设置在所述溶气罐的上游,即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可以与所述溶气罐相连通。

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能与所述第二进口12、第二管22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当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二管相连通时,所述溶气罐中气液混合所需的水依次通过与供水端连通的所述第一进口11至内胆进行加热后,通过所述第二管22,经过所述增压装置3增压后,供给给所述溶气罐。当所述增压装置3与所述第二进口12相连通时,所述溶气罐中气液混合所需的水通过所述第二进口12由清洗系统内部提供。当然,也可能存在所述第二进口12、第二管22同时与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相连通的情况,此时,所述溶气罐中气液混合所需的水通过供水端和清洗系统内部两者共同提供。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阀,所述第二阀设置在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第二管22和所述第二进口12之间,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阀用于将所述第二管22与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相连接;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阀用于将所述第二进口12与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相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阀用于实现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分别与不同的端口进行连通。具体的,所述第二阀可以为手动控制阀也可以为自动控制阀,具体的,其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与不同的端口进行连接时,所述清洗系统对应有不同的工作状态。当所述溶气罐中通过进气口13补入气体后,在第一状态下,通过调节所述第二阀,使所述第二管22与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相连接时,所述第二管22将由供水端提供的且经过加热单元2加热的水,经过所述增压装置3增压后注入所述溶气罐中,使其与溶气罐中的气体进行气液混合。当所述清洗系统内部的水足够满足自循环需要时,在第二状态下,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第二阀,使所述第二进口12与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相连通,进一步的,可以将所述第一进口11关闭,所述第二进口12单独向所述溶气罐提供气液混合所需的水。其中,所述清洗系统内部的水可以包括溶气罐中的水、相应管路中的水以及目标容器a中积存的水。

请参阅图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系统还可以包括热水管路8,所述热水管路8能向外供应热水,其具有第三进口80,在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二阀用于将所述第三进口80与所述加热单元2相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系统还可以设置有热水管路8,所述热水管路8能够向外供应预定温度范围的热水。其中,所述预定温度范围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定,也可以为清洗系统内部存储的预定温度,具体的,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其中,所述热水管路8中的热水也可以由所述加热单元2提供。具体的,所述热水管路8的入口端即第三进口80可以与能提供热水的加热单元2相连通,另一端作为出口端,能够向用户终端提供热水。当用户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要使用微气泡水进行清洗时,可以使所述清洗系统处于第三状态下,向用户终端仅提供热水。

请参阅图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上的第一管21用于进水,所述第二管22用于出水,所述增压装置3具有相对的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入口端能与所述第一进口11、第二进口12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所述出口端能与所述内胆、溶气罐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上设置的第一管21可以用于进水,所述第二管22可以用于出水。一般的,内胆中的水温沿着重力方向由高到低分层分布,作为进水管的第一管21伸入所述内胆的一端的位置可以较低,例如,可以接近所述内胆的底部,以将温度较低的水从温度较低的位置流入;作为出水管的第二管22伸入所述内胆的一端的位置可以较高,例如可以接近所述内胆的顶部,以便将内胆中的热水充分、高效地供给向所述混合机构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压装置3为所述溶气罐中的气和水混合提供预定的压力,同时也能够为所述清洗系统提供水循环的动力。具体的,所述增压装置3具有相对的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增压装置3可以设置在所述内胆和溶气罐的上游。

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能与所述第一进口11、第二进口12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

当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进口11相连通时,所述溶气罐内气液混合所需的水可以由供水端提供。此时,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可以依次与内胆、溶气罐相连通,从而将所述供水端提供的水经过所述内胆中的电加热棒加热后提供给所述溶气罐进行气液混合,以制备获得热的微气泡水。或者,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可以仅与所述溶气罐相连通,从而将所述供水端提供的水直接提供给所述溶气罐进行气液混合,以制备获得常温微气泡水。或者,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可以同时和所述内胆、溶气罐相连通,将所述供水端提供的水分别供给给所述内胆和溶气罐,此时进入溶气罐的水包括了供水端的常温水和内胆中被加热的水,两种温度不同的水混合后与气体进行气液混合时,能够获得水温在两者之间的微气泡水。

当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二进口12相连通时,所述溶气罐内气液混合所需的水可以有清洗系统内部提供。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连接可以参照上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进口11相连通的连通状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还可以同时与所述第一进口11、第二进口12同时连通,此时所述溶气罐内气液混合所需的水可以由供水端和清洗系统内部共同提供。此时,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连接也可以参照上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进口11相连通的连通状态,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三阀,所述第三阀设置在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与所述内胆、溶气罐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阀用于实现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分别与不同的端口进行连通。具体的,所述第二阀可以为手动控制阀也可以为自动控制阀,具体的,其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阀可以设置在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与所述内胆、溶气罐之间,当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连接位置改变时,可以用于改变所述内胆与所述溶气罐连通关系。具体的,当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仅与所述内胆的第一管21相连通时,所述内胆与所述溶气罐串联连接;当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仅与所述溶气罐相连通时,所述溶气罐单独运行;当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与所述内胆、溶气罐都连通时,所述内胆与所述溶气罐并联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系统还可以包括第四阀,所述第四阀设置在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进口11、第二进口12之间,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进口11与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相连通;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进口12与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相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阀可以用于实现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分别与不同的端口进行连通。具体的,所述第四阀可以为手动控制阀也可以为自动控制阀,具体的,其形式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与不同的端口进行连接时,所述清洗系统对应有不同的工作状态。

当所述溶气罐中通过进气口13补入气体后,在第一状态下,通过调节所述第四阀,使所述第一进口11与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相连接时,所述第一进口11将由供水端提供的水,经过所述增压装置3增压后注入所述溶气罐中,使其与溶气罐中的气体进行气液混合。

具体的,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其对应可以包括第一子状态、第二子状态、及第三子状态。

在所述第一子状态下,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与所述内胆、溶气罐依次连通。当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依次与内胆、溶气罐相连通时,可以将所述供水端提供的水经过所述内胆中的电加热棒加热后提供给所述溶气罐进行气液混合,以制备获得热的微气泡水。

在所述第二子状态下,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仅与所述溶气罐连通。当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仅与所述溶气罐相连通时,可以将所述供水端提供的水直接提供给所述溶气罐进行气液混合,以获得常温微气泡水。

在所述第三子状态下,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与所述内胆、溶气罐并联,并通过所述第三阀调整并联水路的配比。当所述增压装置3的出口端同时和所述内胆、溶气罐相连通时,可以将所述供水端提供的水分别供给给所述内胆和溶气罐,此时进入溶气罐的水包括了供水端提供的常温水和内胆中被加热的水。当两种水相混合与气体进行混合时,能够获得水温在两者之间的微气泡水。进一步的,当调整所述第三阀与所述内胆和溶气罐连通位置处的口径大小可以调整并联水路的配比,从而调节进入所述溶气罐中水的水温,进而可以获得温度适宜的微气泡水。

当所述清洗系统内部的水足够满足自循环需要时,在第二状态下,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第四阀,使所述第二进口12与所述增压装置3的入口端相连通,进一步的,可以将所述第一进口11关闭,所述第二进口12单独向所述溶气罐提供气液混合所需的水。其中,所述清洗系统内部的水可以包括溶气罐中的水、内胆中的水、相应管路中的水以及目标容器a中积存的水。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下,所述清洗系统与目前的小厨宝相结合时,该清洗系统可以向用户提供不同的使用模式,包括用自来水制备的常温微气泡水,用加热单元2加热后的水制备的热微气泡水,以及用清洗系统内部的水循环制备的循环微气泡水。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的模式进行使用,例如,在夏天可以选择常温微气泡水进行清洗,在冬天可以选择热微气泡水进行洗涤;当需要长时间进行冲洗时,可以选择循环微气泡水。整体上,所述清洗系统不仅满足和用户的各种使用需求,且达到节约用水节能环保的目的,因而整体上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照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