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煮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980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自动煮饭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煮饭机。



背景技术:

现时的电饭煲煮饭时需要人工落米及洗米,缺乏自动智能化,使用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落米及洗米的自动煮饭机,提高了煮饭的自动智能化,使煮饭更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自动煮饭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转盘落米机构、落米斗、机盖、转盘洗米机构、密封连接环、煲盖叉顶密封机构以及重力感应式电饭煲结构,所述箱体的下部开设有煲体旋转安装缺腔,所述箱体的上部开设有自所述箱体顶部向下贯穿至所述煲体旋转安装缺腔的落米安装缺孔;所述转盘落米机构安装于所述落米安装缺孔中,所述转盘落米机构包括底盘、落米顶盖、落米转盘、落米电机及转角感应组件,所述落米转盘包括落米内盘、落米外环以及若干落米隔开结构,所述落米内盘的底部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落米电机轴孔,所述隔开结构垂直放置且均匀连接于所述落米内盘的外侧壁与所述落米外环的内侧壁之间,所述落米内盘的下端、所述落米外环的下端以及所述落米隔开结构的下端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邻的两所述落米隔开结构之间形成落米单元格,所述落米顶盖的中部开设有上落米电机安装孔,所述落米顶盖于所述落米电机安装孔的外侧开设有落米输入接口,所述底盘于所述落米输入接口的另一侧开设有落米输出接口,所述落米转盘安装于所述底盘中,所述落米顶盖盖接于所述底盘的上端,所述落米电机安装于所述落米顶盖上,且所述落米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上落米电机安装孔并固插穿过所述第一落米电机轴孔,所述转角感应组件安装于所述落米转盘的下方且与所述落米电机的输出轴相接,用于感应所述落米转盘转过的角度;所述落米斗安装与所述落米安装缺孔的上端,所述落米斗的输出端与所述落米输入接口相接;所述机盖盖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机盖的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转盘洗米机构安装于所述落米安装缺孔中且位于所述转盘落米机构下方的,所述转盘洗米机构包括洗米顶盖、洗米转盘、洗米电机、过滤垫块以及排水盘,所述洗米顶盖的中部开设有洗米电机安装孔,所述洗米顶盖于所述洗米电机安装孔之外开设有洗米电机安装座,所述洗米顶盖于所述电机安装座的外侧开设有洗米输入接口及接水接口,所述洗米输入接口与所述落米输出接口相接,所述洗米转盘连接于所述洗米顶盖下端,所述洗米转盘包括洗米内盘、洗米外环以及若干洗米隔开结构,所述洗米内盘的中部开设有洗米电机轴孔,所述洗米隔开结构垂直而置,且均匀的连接于所述洗米内盘的外侧壁与所述洗米外环的内侧壁之间,所述洗米隔开结构的下端、所述洗米外环的下端以及洗米内盘的下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邻的两所述洗米隔开结构之间形成洗米单元格;所述洗米电机安装于所述洗米电机安装座中,所述洗米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洗米电机安装孔且固插于所述洗米电机轴孔中;所述过滤垫块连接于所述洗米转盘的下端,所述过滤垫块上对应所述洗米单元格设置有过滤区域,所述过滤区域上开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垫块于所述过滤区域的外侧开设有出米通孔,所述出米通孔设置于所述洗米内盘的外侧壁与所述洗米外环的内侧壁之间的正下方;所述排水盘设置于所述过滤垫块的下方,所述排水盘上开设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的输入端正对所述过滤区域,所述排水盘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排水通道相通的排水输出接口,所述排水盘正对所述出米通孔处开设有出米接口;所述密封连接环的上端与所述出米接口密封相接,所述密封连接环的下端的外侧壁往下凸伸有挡块;位于所述密封连接环下方的煲盖叉顶密封机构,所述煲盖叉顶密封机构包括煲盖上壳、煲盖下壳、内胆密封圈、旋盖以及叉顶组件,所述煲盖上壳、煲盖下壳以及内胆密封圈自上而下依次相接,所述煲盖上壳、煲盖下壳以及内胆密封圈相应处分别开设有上壳口、下壳口以及密封圈口,所述叉顶组件包括上升按键、叉型连杆、复位弹簧、两连动块、上下滑动环、内通环、上密封圈以及下密封圈,所述内通环的下端沿径向往外凸设有卡设凸缘,所述内通环的上端依次插设于所述密封圈口、下壳口以及上壳口中,所述卡设凸缘卡设于所述内胆密封圈的底部,所述下密封圈固套于所述卡设凸缘之外,所述上下滑动环可拆卸固套设于所述内通环的上端之外,所述叉型连杆包括两平行而置的连杆部、连接杆以及推压杆,两所述连杆部互相平行的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内侧,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杆部的一端固接,所述推压杆位于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所述推压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固接,所述煲盖上壳的侧壁对应所述推压杆处开设有伸出孔,所述推压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伸出孔与所述上升按键相接,所述推压杆的走向与所述连杆部的走向一致,两所述连动块的一端分别旋转连接于所述上下滑动环的外侧壁位于同一直径上的两处,两所述连动块的另一端分别旋转连接于所述连杆部的另一端,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推压杆的一端弹性相接,所述煲盖下壳的顶部于所述上下滑动环与所述连接杆之间向上凸设有抵压块,所述抵压块位于两所述连动块之间,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抵压块弹性抵压,所述上密封圈的下端密封套接于所述内通环的上端,所述上密封圈的上端可伸出所述上壳口与所述密封连接环的下端密封相接,所述旋盖水平弹性旋转连接于所述煲盖上壳的顶部,且可密封盖设于所述上壳口的上端;所述重力感应式电饭煲结构位于所述煲盖叉顶密封机构下方,所述重力感应式电饭煲结构包括中部开设有内胆放置孔的煲体上壳、煲体下壳、煲内金属壳、发热盘、煲内胆及至少一组重力感应组件,所述煲体上壳固接于所述煲体下壳的上端,所述煲体上壳的上端于所述内胆放置孔的外侧沿径向延伸有突边,所述重力感应组件均匀的安装于所述突边的底部,所述重力感应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及传感器固定架,所述传感器固定架固定于所述突边的底部,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传感器固定架上,所述煲内金属壳的上端对应所述压力传感器处沿径向凸伸有突片,所述煲内金属壳悬空置于所述煲体下壳中,所述突片伸出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接,所述发热盘安装于所述煲内金属壳的底部,所述煲内胆插放于所述煲内金属壳中,且所述煲内胆置于所述发热盘上,所述煲体下壳水平旋转连接于所述煲体旋转安装缺腔中;当所述煲体下壳旋入所述煲体旋转安装缺腔时,所述挡块档住所述旋盖,从而打开所述上壳口。

所述转盘洗米机构还包括密封盖、密封盖弹簧,所述密封盖的底部向下凸设有安装柱,其中一所述洗米单元格上设置有密封盖安装凸台,所述密封盖安装凸台上开设有密封盖插孔,所述安装柱可上下移动的插设于所述密封盖插孔中,所述密封盖弹簧套设于所述密封盖安装凸台之外,所述密封盖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密封盖固接,所述密封盖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密封盖安装凸台固接,所述密封盖可弹性密封顶塞所述洗米输入接口。

所述洗米外环的上端向外凸伸有角度检测凸边,所述角度检测凸边上正对所述隔开结构处开设有光电感应缺口,所述洗米顶盖正对所述角度检测凸边处还装设有洗米转角光电感应器。

转盘洗米机构还包括两卡珠及两卡珠弹簧,所述洗米内盘于所述洗米电机轴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卡珠弹簧容纳槽,两所述卡珠弹簧容纳槽均与所述洗米电机轴孔相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洗米电机的输出轴相对的两外侧壁分别开设有球状的缺槽,所述卡珠弹簧置于所述卡珠弹簧容纳槽中,所述卡珠弹簧的外端与所述卡珠弹簧容纳槽的端部内侧壁弹性抵接,所述卡珠弹簧的内端与所述卡珠的一端弹性固接,所述卡珠的另一端卡设于相应的缺槽中,从而使所述洗米电机的输出轴固插于所述洗米电机轴孔中。

所述转盘洗米机构还包括破泡盒、装配盘、加紧垫圈以及安装底壳,所述装配盘的中部开设有洗米外环安装槽,所述洗米外环安装槽的底部正对所述洗米单元格处开设有过渡单元格,所述装配盘于洗米外环安装槽的上端向外凹陷形成角度检测凸边安装平台,所述装配盘于所述角度检测凸边安装平台之外开设有垫圈安装槽,所述过滤垫块及所述洗米外环依次安装于所述洗米外环安装槽中,所述角度检测凸边紧贴于所述角度检测凸边安装平台上,所述加紧垫圈塞插于所述垫圈安装槽中,所述装配盘的底部与所述排水盘的上端卡接。所述安装底壳的中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一侧开设有容所述排水输出接口伸出的接口伸出通孔,所述排水盘及所述装配盘依次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排水输出接口自所述接口伸出通孔伸出,所述排水盘的外侧壁正对所述出米接口处开设有与所述出米接口相通的破泡输入接孔及破泡输出接孔,所述安装腔的侧壁对应所述破泡输入接孔及破泡输出接孔处分别开设有中间输入接孔及中间输出接孔,所述破泡盒上开设有破泡输入管及破泡输出管,所述破泡输入管穿过所述中间输入接孔并密封插接于所述破泡输入接孔中,所述破泡输出管穿过所述中间输出接孔并密封插接于所述破泡输出接孔中,所述洗米顶盖盖设于所述安装底壳之上。

所述洗米隔开结构包括两垂直而置的两洗米夹持筋以及夹持于两洗米夹持筋之间的洗米隔开硅胶,所述洗米隔开硅胶垂直而置,所述洗米内盘的下端、所述洗米外环的下端及所述洗米隔开硅胶的下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落米隔开结构包括两垂直而置的两落米夹持筋以及夹持于两落米夹持筋之间的落米隔开硅胶,所述落米隔开硅胶垂直而置,所述落米内盘的下端、所述落米外环的下端及所述落米隔开硅胶的下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转盘落米机构还包括转角感应组件,所述转角感应组件包括转角检测齿轮、齿轮转轴以及转角光电感应器,所述齿轮转轴的下端固定于所述转角检测齿轮的中轴上,所述齿轮转轴的上端开设有第二落米电机轴孔,所述底盘的中部开设有下落米电机安装孔,所述齿轮转轴的上端插设穿过所述下落米电机安装孔,所述落米电机的输出轴固插于所述第二落米电机轴孔中,所述转角光电感应器包括安装座以及上下间隔横向平行而置的两感应夹头,两所述感应夹头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底盘的底部,所述转角检测齿轮的轮齿可伸进两感应夹头之间,所述转角检测齿轮相邻的两轮齿之间形成感应缺口。

所述落米顶盖正对所述落米输出接口处装设有吹雾风扇。

所述煲体上壳的底部于所述内胆放置孔的外侧向下凸设有第一定位插环,所述煲内金属壳的上端边缘往下凸伸有第二定位插环,所述第一定位插环对应所述突片处开设有突片缺口,所述第一定位插环固套于所述第二定位插环之外,所述突片自所述突片缺口伸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自动煮饭机实现落米、洗米、煮饭自动一体化,使煮饭更加便捷。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煮饭机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煮饭机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自动煮饭机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自动煮饭机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自动煮饭机的转盘落米机构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自动煮饭机的转盘落米机构一个角度的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自动煮饭机的转盘落米机构另一个角度的分解图。

图8为本发明自动煮饭机的转盘洗米机构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自动煮饭机的转盘洗米机构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自动煮饭机的转盘洗米机构一个角度的分解图。

图11为本发明自动煮饭机的转盘洗米机构另一个角度的分解图。

图12为本发明自动煮饭机的煲盖叉顶密封机构一个角度的分解图。

图13为本发明自动煮饭机的煲盖叉顶密封机构另一个角度的分解图。

图14为本发明自动煮饭机的转盘洗米机构的重力感应式电饭煲结构的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自动煮饭机的转盘洗米机构的重力感应式电饭煲结构一个角度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15,本发明自动煮饭机1000包括箱体600、转盘落米机构100、落米斗700、机盖800、转盘洗米机构200、密封连接环900、煲盖叉顶密封机构500以及重力感应式电饭煲结构400。

所述箱体600的下部开设有煲体旋转安装缺腔610,所述箱体600的上部开设有自所述箱体600顶部向下贯穿至所述煲体旋转安装缺腔610的落米安装缺孔620。

所述转盘落米机构100安装于所述落米安装缺孔620中,转盘落米机构100包括底盘110、落米顶盖120、落米转盘130、落米电机140及转角感应组件。

所述落米转盘130包括落米内盘131、落米外环132以及若干落米隔开结构133。所述落米内盘131的底部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落米电机轴孔1311。所述落米隔开结构133垂直放置且均匀连接于所述落米内盘131的外侧壁与所述落米外环132的内侧壁之间。所述落米内盘131的下端、所述落米外环132的下端以及所述落米隔开结构133的下端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邻的两落米隔开结构133之间形成落米单元格134。所述落米顶盖120的中部开设有上落米电机安装孔121,所述落米内盘131于所述上落米电机安装孔121的外侧设置有落米电机安装座124,所述落米顶盖120于所述上落米电机安装孔121的外侧开设有落米输入接口122。所述底盘110于所述下落米电机安装孔的外侧于所述落米输入接口122的另一侧开设有落米输出接口111。所述落米转盘130安装于所述底盘110中。所述落米顶盖120盖接于所述底盘110的上端。所述落米电机140安装于所述落米顶盖120上,且所述落米电机140的输出轴穿过所述上落米电机安装孔121并固插穿过所述第一落米电机轴孔1311。所述落米顶盖120正对所述落米输出接口111处装设有吹雾风扇123。

所述转角感应组件150包括转角检测齿轮151、齿轮转轴152以及转角光电感应器153。所述齿轮转轴152的下端固定于所述转角检测齿轮151的中轴上,所述齿轮转轴152的上端开设有第二落米电机轴孔1521。所述底盘110的中部开设有下落米电机安装孔112,所述齿轮转轴152的上端插设穿过所述下落米电机安装孔112。所述落米电机140的输出轴固插于所述第二落米电机轴孔1521中。所述转角光电感应器153包括安装座1531以及上下间隔横向平行而置的两感应夹头1532,两所述感应夹头1532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安装座1531上,所述安装座1531固定于所述底盘110的底部,所述转角检测齿轮151的轮齿可伸进两感应夹头1532之间,所述转角检测齿轮151相邻的两轮齿之间形成感应缺口1511。

具体地,所述落米隔开结构133包括两垂直而置的两落米夹持筋1331以及夹持于两落米夹持筋1331之间的落米隔开硅胶1332。所述落米隔开硅胶1332垂直而置,所述落米内盘131的下端、所述落米外环132的下端及所述落米隔开硅胶1332的下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落米输入接口122呈管状,所述落米输出接口111呈锥形漏斗状。所述落米电机140的输出轴的端部呈d字状,所述第一落米电机轴孔1311及第二落米电机轴孔1521均呈d字状。落米隔开硅胶1332质地柔软,当米卡设于该落米隔开硅胶1332与所述底盘110之间时,隔开硅胶1332自动形变,让米钻过所述落米隔开硅胶1332,起到防止卡米的现象出现。

转盘落米机构100使用时,米从落米输入接口122输入至落米单元格134中,当落米单元格134随落米转盘130旋转至落米输出接口111时,该落米单元格134中的米从落米输出接口111输出,通过转角感应组件计算有多少个落米单元格134输出米,从而计算出输出米量,使米定量自动输出。

所述落米斗700安装于所述落米安装缺孔620的上端,所述落米斗700的输出端与所述落米输入接口122相接;所述机盖800盖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机盖800的顶部设置有控制面板810。

所述转盘洗米机构200置于所述落米安装缺孔620中且位于所述转盘落米机构100下方。所述转盘洗米机构200包括洗米顶盖210、洗米转盘220、洗米电机230、过滤垫块240以及排水盘250。

所述洗米顶盖210的中部开设有洗米电机安装孔211,所述顶盖210于所述洗米电机安装孔211之外开设有洗米电机安装座212。所述洗米顶盖210于所述电机安装座212的外侧开设有洗米输入接口213及接水接口214。所述洗米输入接口213与所述落米输出接口111相接。

所述洗米转盘220连接于所述洗米顶盖210下端。所述洗米转盘220包括洗米内盘221、洗米外环222以及若干洗米隔开结构223。所述洗米内盘221的中部开设有洗米电机轴孔2211。所述洗米隔开结构223垂直而置,且均匀的连接于所述洗米内盘221的外侧壁与所述洗米外环222的内侧壁之间。所述洗米隔开结构223的下端、所述洗米外环222的下端以及洗米内盘221的下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邻的两所述洗米隔开结构223之间形成洗米单元格224。具体地,所述洗米隔开结构223包括两垂直而置的两洗米夹持筋2231以及夹持于两洗米夹持筋2231之间的洗米隔开硅胶2232,所述隔开硅胶2232垂直而置,所述洗米内盘221的下端、所述洗米外环222的下端及所述洗米隔开硅胶2232的下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洗米电机230安装于所述洗米电机安装座212中,所述洗米电机230的输出轴231穿过所述洗米电机安装孔211且固插于所述洗米电机轴孔2211中。具体地,所述转盘洗米机构200还包括两卡珠275及两卡珠弹簧276。所述洗米内盘221于所述洗米电机轴孔221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卡珠弹簧容纳槽2212。两所述卡珠弹簧容纳槽2212均与所述洗米电机轴孔2211相连通且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洗米电机230的输出轴相对的两外侧壁分别开设有球状的缺槽232。所述卡珠弹簧276置于所述卡珠弹簧容纳槽2212中,所述卡珠弹簧276的外端与所述卡珠弹簧容纳槽2212的端部内侧壁弹性抵接,所述卡珠弹簧276的内端与所述卡珠275的一端弹性固接,所述卡珠275的另一端卡设于相应的缺槽232中,从而使所述洗米电机230的输出轴固插于所述洗米电机轴孔2211中。

所述过滤垫块240连接于所述洗米转盘220的下端,所述过滤垫块240上对应所述洗米单元格224设置有过滤区域241,所述过滤区域241上开设有过滤孔2411。所述过滤垫块240于所述过滤区域241的外侧开设有出米通孔242,所述出米通孔242设置于所述洗米内盘221的外侧壁与所述洗米外环222的内侧壁之间的正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出米通孔242的形状大小与所述洗米单元格224的形状大小相一致。

所述排水盘250设置于所述过滤垫块240的下方,所述排水盘250上开设有排水通道251,所述排水通道251的输入端正对所述过滤区域241,所述排水盘250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排水通道251相通的排水输出接口252,所述排水盘250正对所述出米通孔242处开设有出米接口253。

较佳者,所述转盘洗米机构200还包括花洒片260。所述洗米顶盖210的底部于所述接水接口214的外侧开凹陷形成与所述花洒片260形状匹配的花洒缺槽215,所述花洒片260密封卡接于所述花洒缺槽215的下端,所述花洒片260上开设有若干花洒漏孔261。

较佳者,所述转盘洗米机构200还包括密封盖265及密封盖弹簧266。所述密封盖265的底部向下凸设有安装柱2651,其中一所述洗米单元格224上设置有密封盖安装凸台2241,所述密封盖安装凸台2241上开设有密封盖插孔2242。所述安装柱2651可上下移动的插设于所述密封盖插孔2242中,所述密封盖弹簧266套设于所述密封盖安装凸台2241之外,所述密封盖弹簧266的上端与所述密封盖265固接,所述密封盖弹簧266的下端与所述密封盖安装凸台2241固接,所述密封盖265可弹性密封顶塞所述洗米输入接口213。

较佳者,所述洗米外环22的上端向外凸伸有角度检测凸边225,所述角度检测凸边225上正对所述隔开结构223处开设有光电感应缺口2251,所述洗米顶盖210正对所述角度检测凸边225处还装设有洗米转角光电感应器216。

较佳者,所述转盘洗米机构200还包括破泡盒270、装配盘280、加紧垫圈285以及安装底壳290。所述装配盘280的中部开设有洗米外环安装槽281,所述洗米外环安装槽281的底部正对所述洗米单元格241处开设有过渡单元格2811。所述装配盘280于洗米外环安装槽281的上端向外凹陷形成角度检测凸边安装平台282,所述装配盘280于所述角度检测凸边安装平台282之外开设有垫圈安装槽283。所述过滤垫块240及所述洗米外环222依次安装于所述洗米外环安装槽281中。所述角度检测凸边225紧贴于所述角度检测凸边安装平台282上。所述加紧垫圈285塞插于所述垫圈安装槽283中。所述装配盘280的底部与所述排水盘250的上端卡接。所述安装底壳290的中部开设有安装腔291,所述安装腔291的一侧开设有容所述排水输出接口252伸出的接口伸出通孔292。所述排水盘250及所述装配盘280依次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91中,所述排水输出接口252自所述接口伸出通孔292伸出,所述排水盘250的外侧壁正对所述出米接口253处开设有与所述出米接口相通253的破泡输入接孔254及破泡输出接孔255。所述安装腔291的侧壁对应所述破泡输入接孔254及破泡输出接孔255处分别开设有中间输入接孔293及中间输出接孔294,所述破泡盒270上开设有破泡输入管271及破泡输出管272。所述破泡输入管271穿过所述中间输入接孔293并密封插接于所述破泡输入接孔254中,所述破泡输出管272穿过所述中间输出接孔294并密封插接于所述破泡输出接孔255中。所述洗米顶盖210盖设于所述安装底壳290之上。

所述密封连接环900的上端与所述出米接口253密封相接,所述密封连接环900的下端的外侧壁往下凸伸有挡块910。

所述煲盖叉顶密封机构500位于所述密封连接环900下方,所述煲盖叉顶密封机构500包括煲盖上壳510、煲盖下壳520、内胆密封圈530、旋盖540以及叉顶组件550。

所述煲盖上壳510、煲盖下壳520以及内胆密封圈530自上而下依次相接。所述煲盖上壳510、煲盖下壳520以及内胆密封圈530相应处分别开设有上壳口511、下壳口521以及密封圈口531。所述叉顶组件550包括上升按键551、叉型连杆552、复位弹簧553、两连动块554、上下滑动环555、内通环556、上密封圈557以及下密封圈558。所述内通环556的下端沿径向往外凸设有卡设凸缘5561。所述内通环556的上端依次插设于所述密封圈口531、下壳口521以及上壳口511中。所述卡设凸缘5561卡设于所述内胆密封圈530的底部。所述下密封圈558固套于所述卡设凸缘5561之外。所述上下滑动环555可拆卸固套于所述内通环556的上端之外,具体地,所述内通环556的外侧壁的上端沿径向往外凸设有卡块5562,所述上下滑动环555的内侧壁对应所述卡块5562开设有卡槽5551,所述卡块5562卡固于所述卡槽5551中,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块5562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卡块5562分别设于所述内通环556的外侧壁位于同一直径的两处。所述上密封圈557的下端密封套接于所述内通环556的上端,所述上密封圈557的上端伸出所述上壳口511。所述叉型连杆552包括两平行而置的连杆部5521、连接杆5522以及推压杆5523。两所述连杆部5521互相平行的位于所述连接杆5522的内侧,所述连接杆55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杆部5522的一端固接。所述推压杆5523位于所述连接杆5522的外侧,所述推压杆552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5522固接,所述推压杆5523的走向与所述连杆部5522的走向一致。所述煲盖上壳510的侧壁对应所述推压杆5523处开设有伸出孔512,所述推压杆5523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伸出孔512与所述上升按键551相接。所述推压杆的走向与所述连杆部的走向一致,两所述连动块554的一端分别旋转连接于所述上下滑动环555的外侧壁位于同一直径上的两处。两所述连动块554的另一端分别旋转连接于所述连杆部5521的另一端。所述复位弹簧553的一端与所述推压杆5523的一端弹性相接。所述煲盖下壳520的顶部于所述上下滑动环555与所述连接杆5522之间向上凸设有抵压块522。所述抵压块522位于两所述连动块554之间。所述复位弹簧553的另一端与所述抵压块522弹性抵压。所述上密封圈557的下端密封套接于所述上下滑动环555的上端,所述上密封圈557的上端可伸出所述上壳口511与所述密封连接环900的下端密封相接。所述旋盖540水平弹性旋转连接于所述煲盖上壳510的顶部,且可密封盖设于所述上壳口511的上端。

较佳者,所述连接杆55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杆部5521的一端垂直固接,所述推压杆552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5522的中部垂直固接。

具体地,所述煲盖叉顶密封机构500还包括固定轴筒560、回位弹簧570以及筒盖580。所述煲盖上壳510上于所述上壳口511的外侧开设有轴孔513,所述固定轴筒560的上端固插于所述轴孔513中,所述筒盖580的侧壁的上端开设有下弹簧卡槽581。所述旋盖540的底部向下凸设有旋转轴541,所述旋转轴541的下端开设有上弹簧卡槽(图未示)。所述弹簧570的上端及下端分别往外延伸有上卡条571及下卡条572。所述回位弹簧570插设于所述固定轴筒560内,所述旋转轴54插设穿过所述轴孔513且旋转插设于回复弹簧570中,所述上卡条571卡设于所述上弹簧卡槽中,所述筒盖580固套于所述固定轴筒560之外,所述下卡条572卡设于所述下弹簧卡槽561中。

较佳者,所述煲盖下壳520的顶部对应所述推压杆5523处还凸设有走向跟所述推压杆5523平行的两导向块523,两导向块522之间形成导向槽524,所述推压杆5523置于所述导向槽524中,所述煲盖上壳510的底部正对所述导向槽524处往下凸设有防脱台514,所述防脱台514盖设于所述导向槽524之外。

该煲盖叉顶密封机构500使用过程中,当旋盖540打开后,按动上升按键551,叉型连杆552克服复位弹簧553的弹力向内推送,从而推动连动块554顺时针旋转,连动块554的内端将上下滑动环555向上推顶,从而使上密封圈557向上推送,进而密封顶住密封连接环900,转盘洗米机构200洗米后米从密封连接环900输出,防止转盘洗米机构200落米时掉米及煮饭时蒸汽外漏。

所述重力感应式电饭煲结构400位于所述煲盖叉顶密封机构500下方,所述重力感应式电饭煲结构400包括中部开设有内胆放置孔411的煲体上壳410、煲体下壳420、煲内金属壳430、发热盘440、煲内胆450及一组三重力感应组件460。本实施例中,所述重力感应组件460的数量为三组。

所述煲体上壳410固接于所述煲体下壳420的上端。所述煲体上壳410的上端于所述内胆放置孔411的外侧沿径向延伸有突边412。所述重力感应组件460均匀的安装于所述突边412的底部。所述重力感应组件460包括压力传感器461及传感器固定架462。所述传感器固定架462固定于所述突边412的底部。所述压力传感器461安装于所述传感器固定架462上。所述煲内金属壳430的上端对应所述压力传感器461处沿径向凸伸有突片431。所述煲内金属壳430悬空置于所述煲体下壳420中,所述突片431伸出与所述压力传感器461相接。所述发热盘440安装于所述煲内金属壳430的底部。所述煲内胆450插放于所述煲内金属壳430中,且所述煲内胆450置于所述发热盘440上。

较佳者,所述煲体上壳410的底部于所述内胆放置孔411的外侧向下凸设有第一定位插环413,所述煲内金属壳430的上端边缘往下凸伸有第二定位插环432,所述第一定位插环413对应所述突片处开设有突片缺口41。所述第一定位插环413固套于所述第二定位插环432之外,所述突片431自所述突片缺口41伸出。

重力感应式电饭煲结构400使用时,若煲内胆450内有剩饭,煲内金属壳430的突片431压迫压力传感器461,压力传感器461将压力信号传至控制系统,从而得知煲内胆450中有剩饭从而及时清理,保证每次煮的都是新鲜米饭。

本发明自动煮饭机1000使用时,将煲体下壳420旋入煲体旋转安装缺腔610,旋盖540随煲体下壳420旋转入煲体旋转安装缺腔610过程中,被挡块910挡住,使旋盖540离开上壳口511,按动上升按键551,叉型连杆552克服复位弹簧553的弹力向内推送,从而推动连动块554顺时针旋转,连动块554的内端将上下滑动环555向上推顶,从而使上密封圈557向上推送穿过上壳口511,进而密封顶住密封连接环900,从而密封接通煲内胆450与转盘洗米机构200,防止转盘洗米机构200落米时掉米及煮饭时蒸汽外漏。米从落米斗700通过落米输入接口122输入至落米单元格134中,当落米单元格134随落米转盘130旋转至落米输出接口111时,该落米单元格134中的米从落米输出接口111输出,通过转角感应组件150计算有多少个落米单元格134输出米,从而计算出输出米量,使米定量自动输出,接着米从洗米输入接口213输入跌落至所述洗米单元格224中,之后洗米电机230带动转盘220旋转,盛有米的洗米单元格224随转盘220旋转至花洒片260的正下方,外部水源通过接水接口214,往花洒片260输入清水,进而对洗米单元格224内的米进行清洗,清洗米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通过过滤垫块240的过滤孔2411漏至排水盘250的排水通道251内,最后通过排水输出接口252排出,该洗米单元格224继续随转盘220旋转,经过若干过滤区域241后移动至出米通孔242,米从出米通孔242下落至出米接口253,从出米接口253输出并落至煲内胆450中,旋转落米顶盖120,使密封盖265刚好封住洗米输入接口213,防止水蒸气外泄,然后进行煮饭,饭煮好后,再次按动上升按键551,叉型连杆552在复位弹簧553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王外推送,从而推动连动块554逆时针旋转,连动块554的内端将上下滑动环555向下移动,从而使上密封圈557向下移动离开密封连接环900,并退回至上壳口511内,此时可将煲体下壳420旋出,打开煲盖盛饭。全过程由控制面板810自动控制。

本发明自动煮饭机实现落米、洗米、煮饭自动一体化,使煮饭更加便捷。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施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