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饮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099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饮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饮水装置。



背景技术:

饮水装置是办公室必不可少的一个装置,但是现在的饮水装置十分不智能,对人们的使用过程造成诸多不便。例如接水时,必须在饮水装置边等待水杯注满;水温只有冷热两种选择,无法精确定义水温;当桶装水用完时人们才会注意到需要让供水商送水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饮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注满水、水温可调和自动订水的智能饮水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外壳、聪明座、接水槽、操作面板、水龙头和水管,聪明座设于外壳顶部并且连接水管,接水槽和操作面板设于外壳正面,水龙头设于接水槽顶部。

进一步的,外壳内设有控制器和电源模块,外壳背部设有电线,电线连接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连接该饮水装置内所有的用电单元;水管设有电磁阀门,接水槽内侧面设有红外线收发器,接水槽顶部设有超声波液位计,控制器连接操作面板、红外线收发器、电磁阀门和超声波液位计。

进一步的,红外线收发器共有五个,从上到下均匀排列。

进一步的,外壳内设有液体加热器,液体加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水管;水龙头入水口连接热水管和冷水管的出水口,热水管的入水口连接液体加热器的出水口,冷水管的入水口连接水管。

进一步的,电磁阀门包括热水电磁阀门和冷水电磁阀门,热水电磁阀门设于热水管的入水口处,冷水电磁阀门设于冷水管的入水口处,控制器连接热水电磁阀门和冷水电磁阀门的开关控制端。

优选的,水龙头设有流量计,流量计集成了GSM模块。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控制器通过红外线收发器反馈的数据可以得到放入接水槽中的水杯高度,同时通过超声波液位计反馈的水杯液位数据与水杯高度对比,可以判断出水杯是否倒满,当判断出水杯倒满时控制器关闭电磁阀门,停止向水杯注水,此过程无需人手操作,全自动,十分智能;

2,使用者可以通过面板输入想要的水温,控制器根据输入的水温分别调节热水电磁阀门和冷水电磁阀门的开启程度,从而调节热水和冷水的混合比,以此输出水温满足使用者要求的水;

3,流量计能记录下流经水龙头的水量,当记录的水量超过桶装水的容量时,流量计启动GSM模块,GMS模块向设定的供水商手机号码发送内容为水用完的信息,从而达到自动提醒供水商送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智能饮水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2为实施例1中热水管与冷水管连接水龙头的示意图;

附图3为实施例1的一种智能饮水装置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3,包括外壳1、聪明座2、接水槽3、操作面板4、水龙头5和水管,聪明座2设于外壳1顶部并且连接水管,接水槽3和操作面板4设于外壳1正面,水龙头5设于接水槽3顶部。

外壳1内设有控制器和电源模块,外壳1背部设有电线6,电线连接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连接该饮水装置内所有的用电单元;水管设有电磁阀门,接水槽3内侧面设有红外线收发器31,接水槽3顶部设有超声波液位计32,控制器连接操作面板4、红外线收发器31、电磁阀门和超声波液位计32。

红外线收发器31共有五个,从上到下均匀排列,当接水槽3中无异物时,红外线收发器31持续进行发射红外线,红外线通过接水槽3另一个内侧面的反射又被红外线收发器31接收,从发射到接收红外线这段时间为收发时间;当使用者将水杯放入接水槽3时,红外线收发器31发射出的红外线被水杯反射或者折射,导致此时收发时间不同于无异物放入接水槽3时的收发时间;控制器根据统计从下往上共有几个红外线收发器31记录的收发时间不同于无异物放入接水槽3时的收发时间,从而判断出水杯的高度。

超声波液位计32对放入接水槽3的水杯进行液位检测,并将液位数据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结合水杯高度和液位数据判断水杯是否注满水,当判断出水杯注满水后,控制器关闭电磁阀门,停止往水杯注水。

外壳1内设有液体加热器,液体加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水管;水龙头5入水口连接热水管51和冷水管52的出水口,热水管51的入水口连接液体加热器的出水口,冷水管52的入水口连接水管。

电磁阀门包括热水电磁阀门511和冷水电磁阀门521,热水电磁阀门511设于热水管51的入水口处,冷水电磁阀门521设于冷水管52的入水口处,控制器连接热水电磁阀门和冷水电磁阀门的开关控制端。

使用者通过操作面板4输入想要的水温,控制器根据此水温调节热水电磁阀门511和冷水电磁阀门521的开启程度,改变热水和冷水的混合比,从而达到调节出水温度的效果。

水龙头5设有流量计53,流量计53集成了GSM模块,流量计53记录下流经水龙头5的水量,当记录的水量超过桶装水的容量时,流量计53开启GSM模块,GSM模块向设定的供水商手机号码发送内容为水用完的信息。

当然,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发明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