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暖被的发热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7469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暖被的发热层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暖被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暖被的发热层。



背景技术:

对电热毯以及电暖被、电暖床垫、电暖毯来说,发热丝的布线距离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发热丝间距太大,那么两条发热丝中间点的温度将与发热丝本体的温差较大,导致整个产品发热不均匀。发热丝距离太小,那么两条发热丝中间点的温度将与发热丝本体的温差较小,是可以使整个被子的温差小,但需要更多的发热丝,那么产品的用电量将会增加,不利于节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能够更加有效的平衡电暖被中的温度的电暖被的发热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暖被的发热层,包括若干条发热线,所述发热线的数量为一条或者两条或者三条,所述发热线为一体式发热线或者左右分体式发热线或者上中下分体式发热线,一体式发热线由一条发热线构成,左右分体式发热线由两条独立的发热线构成,上中下分体式发热线由三条独立的发热线构成,所述发热线之间的间距为40.8mm或者50.8mm或者60.8mm,所述一体式发热和左右分体式发热的发热线平行于人体睡眠的方向,所述上中下分体式发热的发热线垂直于人体睡眠的方向。

所述发热线平行折叠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暖被的发热层包括若干条发热线,所述发热线的数量为一条或者两条或者三条,所述发热线为一体式发热线或者左右分体式发热线或者上中下分体式发热线,一体式发热线由一条发热线构成,左右分体式发热线由两条独立的发热线构成,上中下分体式发热线由三条独立的发热线构成,所述发热线之间的间距为40.8mm或者50.8mm或者60.8mm,本电暖被、电暖床垫、电暖毯发热丝之间的布线距离,经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的布局能更好的使人体各个部位受热均匀,更加舒适。在得到同样效果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产品的用电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体式发热的发热线的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左右分体式发热的发热线的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中下分体式发热的发热线的分布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1、发热线;2、一体式发热;3、左右分体式发热;4、上中下分体式发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暖被的发热层的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若干条发热线1,所述发热线1的数量为一条或者两条或者三条,所述发热线1的发热方式包括一体式发热2、左右分体式发热3和上中下分体式发热4,一体式发热2的发热线1由一条发热线1构成,左右分体式发热3的发热线1由两条独立的发热线1构成,上中下分体式发热4的发热线1由三条独立的发热线1构成,所述发热线1之间的间距为40.8mm或者50.8mm或者60.8mm,此 处的设计,在所述发热线1的距离上的取值,经过了严格的计算,当所述发热线1间距为100mm时,A点温度为30℃,B点温度为20℃;当所述发热线1间距为10mm时,A点温度为30℃,B点温度为29℃;当所述发热线1间距为50.8mm时,A点温度为30℃,B点温度为26℃;为了兼顾人体最好的睡眠温度和人们对用电量的要求,所以选择50.8mm作为发热丝的间距最为合适,所述一体式发热2和左右分体式发热3的发热线1平行于人体睡眠的方向,此处的设计,使得所述发热线1能够更加有效的贴合人体的睡眠,取到更加的取暖效果,所述上中下分体式发热4的发热线1垂直于人体睡眠的方向,此处的设计,使得所述发热线1能够更加有效的贴合人体的睡眠,起到更加的取暖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线1平行折叠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