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蒸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内胆电蒸锅。
背景技术:
当前技术下,常用的电蒸锅包括:锅体、锅盖以及内胆,在烹饪时,使用者需要向内胆中加入适量的水,在利用锅体内部的加热装置对水进行加热,进而加热食材。
常用的电蒸锅使用者在使用时,倒入内胆中的水量无法准确掌控,可能会出现水量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对烹饪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内胆电蒸锅,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层内胆电蒸锅,包括锅体1、锅盖2、第一内胆3以及第二内胆4;所述锅体1为桶形结构,底部中心设置有加热装置5;所述锅盖2通过转轴连接在所述锅体1顶部;所述第一内胆3以及所述第二内胆4为均桶形结构;所述第二内胆4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胆3内部,所述第一内胆3的上沿与所述第二内胆4的上沿连接;所述第一内胆3的侧壁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孔6并配有密封盖,沿所述第二内胆4的内壁的顶边均匀设置多个通气孔7。
优选地,所述锅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加热装置8。
优选地,所述锅体1的内壁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平衡所述第一内胆3的平衡装置9。
优选地,所述第一内胆3的外壁和内壁均设置环形纹路。
优选地,所述锅盖2的侧面设置有出气孔10。
优选地,所述出气孔10中设置有多层滤网。
优选地,所述锅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盛水槽11;所述盛水槽11为桶形结构,并设置有配套的槽盖12;所述槽盖12安装在所述出气孔10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锅盖2的内壁上设置有加压装置13。
优选地,所述锅盖2的顶部设置有观察孔14;所述观察孔14上设置有透明平板。
本公开的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锅体通过底部中心的加热装置对第一内胆以及第二内胆进行加热,锅盖用于密封,采用双内胆的结构,向进水孔灌入水,水能够在第一内胆以及第二内胆的夹层中受热形成水蒸气,水蒸气从多个通气孔溢出,通过水蒸气对食材进行加热,避免了人为控制水量的麻烦,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双层内胆电蒸锅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 “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层内胆电蒸锅,包括锅体1、锅盖2、第一内胆3以及第二内胆4;锅体1为桶形结构,底部中心设置有加热装置5;锅盖2通过转轴连接在所属锅体1顶部;第一内胆3以及第二内胆4为均桶形结构;第二内胆4设置在第一内胆3内部,第一内胆3的上沿与第二内胆4的上沿连接;第一内胆3的侧壁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孔6并配有密封盖,沿第二内胆4的内壁的顶边均匀设置多个通气孔7。
其中,锅体1用于放置第一内胆3以及第二内胆4,在锅体1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加热装置5,能够对第一内胆3以及第二内胆4进行加热,进而对内部的食材进行加热;锅盖2不仅能够帮助本双层内胆电蒸锅进行加热加压,使得本双层内胆电蒸锅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本双层内胆电蒸锅的内胆采用双层内胆,为第一内胆3以及第二内胆4,第二内胆4设置在第一内胆3内部,在使用时,使用者从进水孔6,向第一内胆3以及第二内胆4的内部空间添加水,添加水后,盖上密封盖即可;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第一内胆3的上沿与第二内胆4的 上沿连接,水蒸气从第二内胆4的内壁的顶边的多个通气孔7溢出,利用水蒸气对放置在第二内胆4内部的食材进行加热,另外使用者利用本双层内胆电蒸锅,无需对水量进行另外控制,仅需在向进水孔6加水,当水位超过通气孔7的高度,水会从通气孔7溢出,此时则停止加水,避免了人为对水量进行把握的麻烦。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锅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加热装置8。
其中,在锅体1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加热装置5进行加热,可能会出现加热不均匀或者加热过慢的情况,环形加热装置8能够对第一内胆3的外壁进行加热,这样不仅加热均匀,而且加热迅速,方便快捷,不会出现加热不均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锅体1的内壁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平衡第一内胆3的平衡装置9。
其中,常用的电蒸锅,内胆又是会出现歪斜的情况,平衡装置9可以为弹簧结构,便于使用者在放置双层内胆时,进行调节,协助双层内胆处于水平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内胆3的外壁和内壁均设置环形纹路。
其中,增加环形纹路,一方面便于环形加热装置8对第一内胆3进行加热,另一方面,便于第一内胆3通过内壁将热量传导给水中,加快水蒸气形成的速度,进而加快食材的加热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锅盖2的侧面设置有出气孔10。
其中,不同于常用的电蒸锅,本双层内胆电蒸锅将出气孔10设置在锅盖2的侧面,而不是顶部,这样设置,在水蒸气溢出时,不会对厨房的造成影响,使得使用者的视线保持清晰,提高了安全性,避免了意外的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出气孔10中设置有多层滤网。
其中,由于本双层内胆电蒸锅没有在食材中直接添加水,因此需要在出气孔10中设置多层滤网,在不影响出气的同时,能够阻挡部分水分溢出,使得本双层内胆电蒸锅的水份能够得到循环利用。
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锅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盛水槽11;盛水槽11为桶形结构,并设置有配套的槽盖12;槽盖12安装在出气孔10的外部。
其中,盛水槽11用于收集出气孔10溢出的水蒸气,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由于出气孔10设置在锅盖2的侧面,因此盛水槽11设置在锅体1的侧壁上,而槽盖12则安装在出气孔10的外部,在锅盖2盖上后,槽盖12能够盖在盛水槽11的顶部,出气孔10的水蒸气能够直接进入到盛水槽11中,方便快捷。
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锅盖2的内壁上设置有加压装置13。
其中,类似于高压锅的原理,加压装置13能够对本双层内胆电蒸锅内部的进行加压处理,加快水蒸气的形成以及食材的加热进度,起到省事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锅盖2的顶部设置有观察孔14;观察孔13上设置有透明平板。
其中,使用者通过观察孔14能够直接对锅内的食材进行观察,无需打开锅盖2进行观察,方便快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