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休息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学生中午在教室午睡时,是用手垫在课桌上午睡,人头不能正面向下睡,为了呼吸只能侧睡,颈部容易酸痛,手臂和肩膀容易酸麻,很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可折叠、午睡舒适、带有搁物架的多用途午睡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得以实现的:一种午睡架,其特点是:它包括底座、睡架;睡架包括下支柱、上支柱、托架;在底座的中心位置装有扁平状带有螺孔的底座柱,下支柱和上支柱呈圆筒状,其下端呈扁平圆环状,螺母穿过底座柱的螺孔和下支柱下端的螺孔并紧固,下支柱的筒壁上下均匀开有多个圆孔,上支柱插入下支柱的圆筒内,上支柱的下部外壁开有圆孔,圆孔内装有弹簧加弹子制成的上支柱卡珠,上支柱的上端呈扁平圆环状;托架呈“U”字形状,托架的开口处装有网状布,托架的中底部设有托架固定孔,用螺母将托架固定孔与上支柱的上端圆孔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搁书本和在课桌上睡觉两功能,结构简单,可折叠,方便携带,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网状布;2、螺母;3、底座柱;4、底座;5、下支柱卡槽;6、支板前轴;7、折支板;8、转轴 9、底支板;10、后支板;11、前支板;12、下支柱孔;13、下支柱;14、上支柱卡珠;15、上支柱;16、托架固定孔;17、托架;18、支板后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4、睡架、物架;睡架用来方便午睡,物架用来放置书本或手机便于阅读。
睡架包括下支柱13、上支柱15、托架17;在底座4的中心位置装有扁平状带有螺孔的底座柱3,下支柱13和上支柱15呈圆筒状,其下端呈扁平圆环状,螺母2穿过底座柱3的螺孔和下支柱13下端的螺孔并紧固,下支柱13的筒壁上下均匀开有多个圆孔,上支柱15插入下支柱13的圆筒内,上支柱15的下部外壁开有圆孔,圆孔内装有弹簧加弹子制成的上支柱卡珠14,通过调节上支柱卡珠14在下支柱13的筒壁上下圆孔位置可以调节上支柱15的上下高度,上支柱15的上端呈扁平圆环状;托架17呈“U”字形状,托架17的开口处装有网状布1,托架17的中底部设有托架固定孔16,用螺母将托架固定孔16与上支柱15的上端圆孔固定在一起。可以在下支柱13的下端圆环外壁横向开多个卡槽,在底座柱3的外壁横向开一个卡槽,用套装在螺母2上的卡丝卡入底座柱3的卡槽和与之对齐的下支柱13下端的一个卡槽内就可以调节下支柱13的垂直角度,也可以放平折叠收起。同样可以在上支柱15的上端圆环外壁设有多个卡槽,在托架固定孔16的外壁设有一个卡槽,用套装在螺母上的卡丝卡入托架固定孔16的卡槽和与之对齐的上支柱15的上端圆环一个卡槽内就可以调节托架的水平角度,也可以放下折叠收起。
物架包括“凹”字形底支板9、两个长方形的后支板10、两个对勾状长条形的折支板7、两个长方形的前支板11;“凹”字形底支板9的两底角均设有凸起套装在底座4的左右两后侧壁的转轴8上,底支板9与底座4在一个平面上,两后支板10垂直于底支板9,两后支板10的下端分别联接在底支板9的“凹”字的上部左右两横的靠中心的一半位置,两后支板10的上端分别套在两支板后轴18的内侧,两折支板7的勾部分别套装在两支板后轴18的外侧,两折支板7的上部分别套在支板前轴6的外侧,两前支板11的上部分别套装在两支板前轴6的内侧,两前支板11的下部支于底支板9与底座4交接处。由于托架设有支板后轴18和支板前轴6,方便收起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