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隐藏挂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81106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隐藏挂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装挂件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式隐藏挂件。

背景技术:
在家装领域,挂件被用于将一些搁板或层板固定在墙面上来放置一些装饰物件。尤其是在室内的电视墙或书房等闲置的墙面上,通过设置搁板或层板放置装饰物件不仅能够美化室内环境,也能使室内空间得以充分利用。而将搁板或层板固定在墙面上的方法有多种,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利用各种形状的支架将搁板或层板固定在墙面上,拿三角形支架来说,将三角形支架的一边固定在墙面上,另一边固定在搁板或层板上,通过三角形支架固定并支撑搁板或层板。但是这些支撑支架均为外露式,随着家装风格的变化,这种外露式的支架因影响美观越来越不受人们欢迎。由此,设计隐藏式的挂件将搁板或层板固定在墙面上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热门主题。而现有技术的隐藏式挂件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带有安装孔12的钢带11上铆接两根圆棒13,使用螺钉穿过钢带上的孔将该隐藏式的挂件固定在墙面14上。在搁板或层板15的水平方向的安装面152上对应于所述圆棒设置两个圆孔151,通过所述圆棒与圆孔的配合将搁板或层板固定在墙面上。采用现有技术的此种隐藏式挂件固定搁板或层板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搁板或层板上放置物品的重力向下,而该隐藏式挂件在竖直方向受力点为圆棒与钢带的锚节点,使得在竖直方向的受力尺寸较小,进而造成该隐藏式挂件所能承受的力较小,限制了在搁板或层板上放置物品的重量;2、使用现有技术的隐藏式挂件时,需要在搁板或层板上水平地打两个与圆棒相配合的圆孔,就要求搁板或层板具有较厚的厚度以及较好的材质,也就增加了搁板或层板 的成本;3、现有技术的隐藏式挂件使用钢带固定圆棒,在固定搁板或层板时不能完全隐藏该钢带,不能达到完全隐藏式的目的,如果在搁板或层板的安装面掏出钢带安装孔将该钢带包含起来又会增加搁板或层板的制造费用,还可能影响搁板或层板的美观性以及在搁板或层板安装面的受力。因此,提供一种完全隐藏式挂件用于固定搁板或层板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隐藏挂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隐藏式挂件能承受的力较小以及要求搁板或层板具有较厚的厚度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调式隐藏挂件,包括:第一挂件体和第二挂件体,其中,所述第一挂件体,包括:条状的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斜形的分叉条,所述底座两端均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用于配合固定件将所述第一挂件体固定在墙面上,所述分叉条上表面设置有竖直的顶丝安装孔;所述第二挂件体,包括:条形挂件体、第一挂件体安装孔及楔形结构,所述条形挂件体两端均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用于配合固定件将所述第二挂件体固定在搁板的挂件安装孔中;所述第一挂件体安装孔竖直地设置在所述条形挂件体内,所述楔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挂件体安装孔的一端;在所述楔形结构上设置有竖直的顶丝通孔;通过所述第一挂件体安装孔将所述第一挂件体隐藏在所述第二挂件体内,且所述顶丝安装孔与所述顶丝通孔相对应,顶丝穿过所述顶丝通孔与所述顶丝安装孔配合调节所述第二挂件体的高度。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分叉条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为30°至60°。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搁板为U型隔板,包括:横板及安装在所述横板左右的立板;在所述立板内竖直地设置有所述挂件安装孔,该挂件安装孔配合所述可调式隐藏挂件将所述搁板固定在墙面上。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可调式隐藏挂件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挂件安装孔的厚度。进一步地,其中,在所述立板上对应所述顶丝通孔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用于配合所述顶丝将所述可调式隐藏挂件与所述搁板紧固。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顶丝通孔及顶丝安装孔内均设置有螺纹。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分叉条向上倾斜,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分叉条与所述楔形结构相贴合,通过顶丝将所述第一挂件体和第二挂件体紧固一体。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一挂件体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挂件体安装孔的长度。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固定件,进一步为:胀栓、螺钉或自攻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隐藏挂件,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隐藏挂件,由竖直方向的两个挂件体配合将搁板固定在墙面上,在竖直方向上提供较大的受力尺寸,使得该可调式隐藏挂件能承受较大的受力,且不易变形。(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隐藏挂件,安装在U型搁板的立板内,对搁板的横板不会造成影响,也就不会限制到搁板横板的厚度,在横板较大时还能节省很多成本。(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隐藏挂件,在固定搁板之后完全隐藏在搁板的挂件安装孔内,不会影响到搁板固定在墙面上的美观性。(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隐藏挂件,通过挂件体的分叉条及楔形结构配合安装,通过顶丝穿过该楔形结构与分叉条上的顶丝安装孔配合紧固该可调式隐藏挂件,并通过顶丝与顶丝安装孔的配合程度调节与搁板紧固的第二挂件体的高度和水平度,进而可以调节所述搁板的高度和水平度。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A为现有技术的隐藏式挂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B为现有技术的隐藏式挂件相配合的搁板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可调式隐藏挂件的安装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可调式隐藏挂件的第二挂件体与搁板的安装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调式隐藏挂件的第一挂件体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调式隐藏挂件的第一挂件体竖直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调式隐藏挂件的第一挂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调式隐藏挂件的第二挂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调式隐藏挂件的第二挂件体的竖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一挂件体与第二挂件体配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一挂件体与第二挂件体配合安装面的结构示意;图5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一挂件体与第二挂件体配合安装后的竖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搁板配合该可调式隐藏挂件固定在墙面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实施例1如图2A、图2B、图3A、图3B、图3C、图4A及图4B所示,图2A为本实施例的可调式隐藏挂件的安装示意图;图2B为本实施例的可调式隐藏挂件的第二挂件体与搁板的安装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调式隐藏挂件的第一挂件体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调式隐藏挂件的第一挂件体竖直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调式隐藏挂件的第一挂件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调式隐藏挂件的第二挂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调式隐藏挂件的第二挂件体的竖直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式隐藏挂件包括:第一挂件体21和第二挂件体22,其中,所述第一挂件体21和第二挂件体22均为垂直于墙面的竖板,在所述第二挂件体22内设置有竖直的第一挂件体安装孔221,通过所述第一挂件体安装孔221将所述第一挂件体21隐藏在所述第二挂件体22内。本实施例的可调式隐藏挂件的第一挂件体21和第二挂件体22均为竖直方向的竖板,使得挂件在竖直方向有较大的受力尺寸,能够增加该可调式隐藏挂件在竖直方向上的承受重量。在所述第一挂件体两端均设置有通孔211,该通孔211用于配合固定件23将所述第一挂件体21固定在墙面24上;且在所述第一挂件体21包括: 条状的底座214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斜形的分叉条212,所述通孔211设置在条状的底座214两端。所述第二挂件体22两端均设置有通孔222,该通孔222用于配合固定件23将所述第二挂件体22固定在搁板25的安装面252上的挂件安装孔251中;且在所述第二挂件体22上垂直于墙面竖直设置的第一挂件体安装孔221内设置有楔形结构223。优选地,所述第二挂件体22的尺寸小于所述挂件安装孔251的尺寸,通过所述挂件安装孔251安装所述第二挂件体22能够将所述第二挂件体22完全隐藏在所述搁板25内。在所述楔形结构223上设置有竖直的顶丝通孔224,在所述分叉条212上设置有对应的顶丝安装孔213,通过顶丝26穿过所述顶丝通孔224与所述顶丝安装孔213的配合程度可以调节所述第二挂件体22的高度。在紧固所述顶丝26时,例如,用内六角扳手旋转顶丝,由于所述顶丝26与所述顶丝安装孔213的牵拉作用,配合上所述分叉条212与所述楔形结构223的位置限定作用,使得所述第二挂件体22向下竖直移动;同样的道理,当松弛所述顶丝26时,使得所述第二挂件体22向上竖直移动,如此即可调节所述第二挂件体22的高度,进而调节与所述第二挂件体22连接一起的搁板25的高度。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隐藏式挂件将圆棒铆接在钢带上的方式,本实施例的可调式隐藏挂件在竖直方向受力尺寸较大,不会因不能承受过重的重量而发生变形;而现有技术中的隐藏式挂件搁板上的重量通过圆棒传递到铆接点上,容易因为不能承受过重的重量使得该隐藏式挂件在铆接点处发生变形。实施例2如图2A、图2B、图5A、图5B、图5C以及图6所示,图2A为本实施例的可调式隐藏挂件的安装示意图;图2B为本实施例的可调式隐藏挂件的第二挂件体与搁板的安装示意图;图5A为本实例中第一挂件体与第二挂件体配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5B本实例中第一挂件体与第二挂件体配合安装面的结构示意;图5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调式隐藏挂件的第二挂 件体的竖直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的搁板配合该可调式隐藏挂件固定在墙面上的示意图。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式隐藏挂件,包括:第一挂件体21和第二挂件体22,其中,所述第一挂件体21和第二挂件体22均为垂直于墙面的竖板,在所述第二挂件体22内设置有竖直的第一挂件体安装孔221,通过所述第一挂件体安装孔221将所述第一挂件体21隐藏在所述第二挂件体22内。在所述第一挂件体21两端均设置有通孔211,该通孔211用于配合固定件23将所述第一挂件体21固定在墙面24上;且在所述第一挂件体21包括:条状的底座214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斜形的分叉条212。所述固定件23可以是胀栓、螺钉或自攻钉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分叉条212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为30°—60°。所述分叉条212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所述分叉条212用于所述第一挂件体21与所述第二挂件体22之间的紧固,以及第二挂件体22的高度调节。更优选地,所述分叉条212向上倾斜,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挂件体22两端均设置有通孔222,该通孔222用于配合固定件23将所述第二挂件体22固定在搁板25的安装面252上的挂件安装孔251中;且在所述第二挂件体22的第一挂件体安装孔221内设置有楔形结构223。可选地,所述分叉条212与所述楔形结构223相贴合,通过所述顶丝26将所述第一挂件体21和第二挂件体22紧固一体。所述第一挂件体2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挂件体安装孔221的长度。优选地,所述搁板25为U型隔板,包括:横板253及安装在所述横板左右的立板254;在所述立板254内竖直地设置有所述挂件安装孔251,该挂件安装孔251配合所述可调式隐藏挂件将所述搁板25固定在墙面24上。更优选地,所述可调式隐藏挂件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挂件安装孔251的厚度。如此,在安装时,该可调式隐藏挂件即可完全隐藏在所述搁板内。更优选地,在所述立板254上对应所述顶丝通孔设置有通孔255,该通孔255用于配合顶丝26将所述可调式隐藏挂件与所述搁板25紧固。在所述楔形结构223上设置有竖直的顶丝通孔224,在所述分叉条212上设置有对应的顶丝安装孔213,通过顶丝26穿过所述顶丝通孔224与所述顶丝安装孔213的配合程度可以调节所述第二挂件体22的高度。优选地,所述顶丝通孔224及顶丝安装孔213内均设置有螺纹。所述顶丝通孔224内的螺纹与所述顶丝26配合可以紧固所述第一挂件体21和第二挂件体22,再配合上安装槽213的螺纹可以调节所述第二挂件体22的高度。本实施例中的可调式隐藏挂件的第一挂件体21隐藏在所述第二挂件体22内,所述第二挂件体22内有隐藏在所述搁板内,如此将整个可调式隐藏挂件完全隐藏在搁板内,使得搁板安装在墙面上显得更为美观。通过以上各个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隐藏挂件存在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隐藏挂件,由竖直方向的两个挂件体配合将搁板固定在墙面上,在竖直方向上提供较大的受力尺寸,使得该可调式隐藏挂件能承受较大的受力,且不易变形。(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隐藏挂件,安装在U型搁板的立板内,对搁板的横板不会造成影响,也就不会限制到搁板横板的厚度,在横板较大时还能节省很多成本。(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隐藏挂件,在固定搁板之后完全隐藏在搁板的挂件安装孔内,不会影响到搁板固定在墙面上的美观性。(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隐藏挂件,通过挂件体的分叉条及楔形结构配合安装,通过顶丝穿过该楔形结构与分叉条上的顶丝安装孔配合紧固该可调式隐藏挂件,并通过顶丝与顶丝安装孔的配合程度调节与搁板紧固的第二挂件体的高度和水平度,进而可以调节所述搁板的高度和水平度。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可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