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饮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6924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饮料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机、果汁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结构更加紧凑的改进的饮料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饮料机(或称果汁鼎、饮料鼎等),如中国专利号ZL201220204516.4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半导体制冷/ 制热的饮料鼎装置,其技术方案中采用外置式电源适配器,通过外置式电源适配器转换后才能与交流电源接通,实现通电。该结构的缺陷是,由于外置式电源适配器既与主机连接,但又不能与主机构成整体,所以造成使用时、运输包装时、收纳存放时、移动时的诸多不便,还导致饮料机的外形不够美观,而且还增加了生产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高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结构更加紧凑,使用时、包装运输时更加方便的改进的饮料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饮料机,包括饮料桶和底座,饮料桶可拆式安装在底座上,饮料桶的侧壁安装有龙头,底座内安装有制冷制热装置,饮料桶的底板与制冷制热装置接触,其特征是,所述制冷制热装置下方的底座内固定有电源控制器,电源控制器与制冷制热装置电性接通,电源控制器通过延伸出底座外的电源线与电源接通。

采用该结构的一种改进的饮料机,通过将电源控制器(相当于现有技术的电源适配器)安装在底座内,使电源控制器与饮料机构成整体,整机除了电源线外没有多余的外设组件,使饮料机整体上更加紧凑,由电源控制器直接引出电源线与电源(交流电)接通,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能够使饮料机结构更加紧凑,外形更加美观;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所述电源控制器起到变压等作用。

所述制冷制热装置可以为半导体结构或其他制冷/制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所述底座包括筒体和底壳,筒体固定在底壳上;筒体内负责固定饮料桶以及安装各种零件;底壳负责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筒体内通过定位柱固定有第一安装板,制冷制热装置固定在第一安装板上;结构简单、合理、稳定。

第一安装板下方的筒体内固定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与定位柱连接,第二安装板上安装有散热风扇;结构简单、合理;散热风扇对制冷制热装置起到散热的作用。

散热风扇下方的筒体内固定有第三安装板,第三安装板与定位柱连接,第三安装板上安装有电源控制器;结构简单、合理、稳定。

所述电源控制器固定在底壳内;电源控制器除了可以安装在筒体内,还可以转移到底壳内,同样可以实现相同的效果。

所述筒体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加工散热风扇带出的热量由散热孔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饮料机,通过将电源控制器安装在底座内,使电源控制器与饮料机构成整体,整机除了电源线外没有多余的外设组件,使饮料机整体上更加紧凑,由电源控制器直接引出电源线与电源接通,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能够使饮料机结构更加紧凑,外形更加美观;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改进的饮料机,包括饮料桶1和底座2,饮料桶1可拆式安装在底座2上,饮料桶1的侧壁安装有龙头3,底座2内安装有制冷制热装置4,饮料桶1的底板101与制冷制热装置4接触,其特征是,所述制冷制热装置4下方的底座2内固定有电源控制器5,电源控制器5与制冷制热装置4电性接通,电源控制器5通过延伸出底座2外的电源线6与电源接通。

采用该结构的一种改进的饮料机,通过将电源控制器5(相当于现有技术的电源适配器)安装在底座2内,使电源控制器5与底座4构成整体,整机除了电源线6外没有多余的外设组件,使饮料机整体上更加紧凑,由电源控制器5直接引出电源线6与电源(交流电)接通,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能够使饮料机结构更加紧凑,外形更加美观;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所述电源控制器5起到变压等作用。

所述制冷制热装置4可以为半导体结构或其他具备制冷或制热功能的结构装置。

作为本实施例更具体的实施方案

所述底座2包括筒体201和底壳202,筒体201固定在底壳202上;筒体201内负责固定饮料桶1以及安装各种零件;底壳202负责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筒体201内通过定位柱203固定有第一安装板7,制冷制热装置4固定在第一安装板7上;结构简单、合理、稳定。

第一安装板7下方的筒体201内固定有第二安装板8,第二安装板8与定位柱203连接,第二安装板8上安装有散热风扇9;结构简单、合理;散热风扇9对制冷制热装置4起到散热的作用。

散热风扇9下方的筒体201内固定有第三安装板10,第三安装板10与定位柱203连接,第三安装板10上安装有电源控制器5;结构简单、合理、稳定。

所述筒体201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201-1;将散热风扇9带出的热量由散热孔201-1排出。

第二实施例:如图3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电源控制器5固定在底壳202内;电源控制器5除了可以安装在筒体201内,还可以转移到底壳202内,同样可以实现第一实施例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