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省力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8901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升降省力饮水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机,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升降省力饮水机。



背景技术:

饮水机是在机器上方放桶装水,与桶装水配套使用。桶装饮水机在20世纪中期之前就出现了,这种饮水机被设计为机身顶部的一个专门的连接器倒放置水桶,国外最新款饮水机把桶装水放在机器的下部,由吸水泵吸入,这种方式比常规饮水机更加安全卫生。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对于连接器设置在机身顶部的饮水机而言,在放置水桶的时候特别费力,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升降省力饮水机,在换水时可以将接水口机箱整体下降,使得接水口机箱的高度变低方便更换水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自动升降省力饮水机,包括底座机箱和接水口机箱,所述底座机箱设置有机箱门,所述接水口机箱安装在底座机箱上,所述接水口机箱内置有加热装置和过滤装置,其顶部设置有水桶接口、前面设置有放水口;

所述接水口机箱与底座机箱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机箱左右两侧内壁的两组升降装置;

每组升降装置包括上电机、下电机、传送带和上转轮以及下转轮;

所述上电机安装在底座机箱侧壁顶部,下电机安装在底座机箱侧壁底部,上电机和下电机分别连接上转轮和下转轮;

所述传送带套在上转轮和下转轮上,传送带上设置有安装孔;

所述接水口机箱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轴,左右两侧的固定轴分别安装在对应侧的传送带上的安装孔内。

达到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电机控制传送带上下运动,接水口机箱通过固定轴安装在传送带上,使得接水口机箱可以跟随传送带实现上下运动,从而解决了更换水桶时饮水机连接器过高费力的问题。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电机和下电机分别安装在底座机箱侧壁的中线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水口机箱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升降装置位置相对应的凹槽使得接水口机箱在升降过程中不会受到阻碍。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机箱的左右侧壁和后侧壁向上延伸直至与接水口机箱顶部齐平。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箱门外侧设置有水杯放置台,机箱门关闭后水杯放置台恰好位于放水口正下方。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轴设置在接水口机箱左右两侧中线上且靠近接水口机箱底部。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转轮靠近底座机箱底部,接水口机箱下降后其底部坐在底座机箱底部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水口机箱设置有电源开关和升降机构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将传统饮水机设计成活动的两部分组成,即底座机箱和接水口机箱,水桶安装在接水口机箱上,同时在接水口机箱和底座机箱上设置升降机构,当需要更换水桶时,只需控制电机将接水口机箱放下就可以轻松更换水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接水口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水口机箱下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

一种自动升降省力饮水机,包括底座机箱1和接水口机箱2,所述底座机箱1设置有机箱门3,所述接水口机箱2安装在底座机箱1上,所述接水口机箱2内置有加热装置和过滤装置,其顶部设置有水桶接口、前面设置有放水口21。

所述接水口机箱2与底座机箱1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机箱1左右两侧内壁的两组升降装置。每组升降装置包括上电机4、下电机5、传送带7和上转轮41以及下转轮51。

如图6所示:

所述上电机4安装在底座机箱1侧壁顶部,下电机5安装在底座机箱1侧壁底部,上电机4和下电机5分别连接上转轮41和下转轮51。

所述传送带7套在上转轮41和下转轮51上,传送带7上设置有安装孔71。

所述接水口机箱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轴6,左右两侧的固定轴6分别安装在对应侧的传送带7上的安装孔71内。

在底座机箱1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安装左上电机和右上电机、左下电机和右下电机,其中左上电机和右上电机以及左下电机和右下电机分别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同时接水口机箱2左右两侧的固定轴6也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电机4和下电机5分别安装在底座机箱1侧壁的中线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水口机箱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升降装置位置相对应的凹槽使得接水口机箱2在升降过程中不会受到阻碍。

如图2所示: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机箱1的左右侧壁和后侧壁向上延伸直至与接水口机箱2顶部齐平。

如图1所示: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箱门3外侧设置有水杯放置台31,机箱门3关闭后水杯放置台31恰好位于放水口21正下方。

如图4所示: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轴6设置在接水口机箱2左右两侧中线上且靠近接水口机箱2底部。

如图5所示: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转轮51靠近底座机箱1底部,接水口机箱2下降后其底部坐在底座机箱1底部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水口机箱2设置有电源开关和升降机构控制开关。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