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连排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1934阅读:20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连排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排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组合式连排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新建建筑时,需要在安装窗体的主体结构上预留出窗洞口,窗体安装在主体结构的预留窗洞口中,此种结构的窗体整体结构较为单一,整体承受载荷的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窗体的使用寿命。

然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运输以及维修极其方便、能够使整个建筑空间明亮、通透、美观性能好和建筑外立面效果的多样性的组合式连排窗。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运输以及维修极其方便、能够使整个建筑空间明亮、通透、美观性能好和建筑外立面效果的多样性的组合式连排窗。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连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安装窗体的主体结构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窗体组件,每一个窗体组件均包括窗框和安装在窗框内部的中空玻璃,所述窗框包括上横框、下横框、左竖框和右竖框,所述左竖框与右竖框的上端分别通过T型角码与上横框的左右两端相连接,所述左竖框与右竖框的下端分别通过T型角码与下横框的左右两端相连接,每一个窗体组件的上、下横框均通过转接件与主体结构相连接;相邻窗体组件的上横框之间通过过渡上横框相连接,相邻窗体组件的下横框之间通过过渡下横框相连接,在所述过渡上横框、过渡下横框、窗体组件的右竖框和相邻窗体组件的左竖框围绕而成的过渡窗框内安装有过渡中空玻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横框包括上框外型材和上框内型材,所述上框外型材通过第一隔热连接条和第二隔热连接条与上框内型材相连接,所述中空玻璃的上部通过卡接在上框外型材上的第一压线将其压接在上框内型材上,在所述中空玻璃的上部的外表面与第一压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隔热胶条,在所述中空玻璃的上部的内表面与上框内型材之间设有第二密封隔热胶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下横框包括下框外型材和下框内型材,所述下框外型材通过第三隔热连接条和第四隔热连接条与下框内型材相连接,所述中空玻璃的下部通过卡接在下框外型材上的第二压线将其压接在下框内型材上,在所述中空玻璃的下部的外表面与第二压线之间设有第三密封隔热胶条,在所述中空玻璃的下部的内表面与下框内型材之间设有第四密封隔热胶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沿着安装窗体的主体结构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窗体组件,采用此种结构能够使建筑外立面效果更加多样性,在安装、运输以及检修更加方便,能够使整个建筑空间明亮、通透,进一步提高了连排窗的美观性能和建筑外立面效果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直线型排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角排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4所示,图中给出的一种组合式连排窗,包括沿着安装窗体的主体结构500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窗体组件100。

每一个窗体组件100均包括窗框110和安装在窗框110内部的中空玻璃120,窗框110包括上横框113、下横框114、左竖框111和右竖框112,左竖框111的上端通过T型角码210与上横框113的左端相连接,右竖框112的上端通过T型角码220与上横框113的右端相连接,左竖框111的下端通过T型角码230与下横框114的左端相连接,右竖框112的下端通过T型角码240与下横框114的右端相连接。

每一个窗体组件的上、下横框113、114均通过转接件400与主体结构500相连接,转接件400的横截面为L形,相邻窗体组件100的右竖框112与左竖框111的上端通过过渡上横框310相连接,过渡上横框310的左端通过T型角码260与右竖框相连接,过渡上横框310的右端通过T型角码250与左竖框111的上端相连接,相邻窗体组件100的右竖框112与左竖框111的下端通过过渡下横框320的上端相连接,过渡下横框320的左端通过T型角码280与右竖框112的下端相连接,过渡下横框320的右端通过T型角码270与左竖框112的下端相连接。

在过渡上横框310、过渡下横框320、窗体组件100的右竖框112和相邻窗体组件100的左竖框111围绕而成的过渡窗框内安装有过渡中空玻璃330。

上横框113包括上框外型材113b和上框内型材113a,上框外型材113b通过第一隔热连接条113c和第二隔热连接条113d与上框内型材113a相连接,中空玻璃120的上部通过卡接在上框外型材113b上的第一压线113e将其压接在上框内型材113a上,安装时,选用螺栓600穿过上横框113和转接件400的一侧板,从而将上横框113固定安装在转接件400的一侧板上,而转接件400的另一侧通过螺栓700穿过将其固定安装在主体结构500上。

在中空玻璃120的上部的外表面与第一压线113e之间设有第一密封隔热胶条113g,在中空玻璃120的上部的内表面与上框内型材113a之间设有第二密封隔热胶条113f,利用第一密封隔热胶条113g与第二密封隔热胶条113f有效的结合,有效的提高了该连排窗的隔热性能。

下横框114包括下框外型材114b和下框内型材114a,下框外型材114b通过第三隔热连接条114c和第四隔热连接条114d与下框内型材114a相连接,中空玻璃120的下部通过卡接在下框外型材114b上的第二压线将其压接在下框内型材114a上,在中空玻璃120的下部的外表面与第二压线之间设有第三密封隔热胶条,在中空玻璃120的下部的内表面与下框内型材114a之间设有第四密封隔热胶条。

左竖框111包括左框外型材和左框内型材,左框外型材通过第五隔热连接条和第六隔热连接条与左框内型材相连接,中空玻璃120的左侧通过卡接在左框外型材上的第三压线将其压接在左框内型材上,在中空玻璃120的左侧的外表面与第三压线之间设有第五密封隔热胶条,在中空玻璃120的左侧的内表面与左框内型材之间设有第六密封隔热胶条。

右竖框112包括右框外型材和右框内型材,右框外型材通过第七隔热连接条和第八隔热连接条与右框内型材相连接,中空玻璃120的右侧通过卡接在右框外型材上的第四压线将其压接在右框内型材上,在中空玻璃120的右侧的外表面与第四压线之间设有第七密封隔热胶条,在中空玻璃120的右侧的内表面与右框内型材之间设有第八密封隔热胶条。

参照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需要设计为直线型排窗和转角排窗,并且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固定窗与开启窗相结合,采用以上结构能够有效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样性,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沿着安装窗体的主体结构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窗体组件,采用此种结构能够使建筑外立面效果更加多样性,在安装、运输以及检修更加方便,能够使整个建筑空间明亮、通透,进一步提高了连排窗的美观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