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用品,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婴儿床。
背景技术:
婴儿床是能够方便的婴儿休息睡觉的工具。市场上的婴儿床大多功能单一,有的婴儿床只具备摇动的功能,但是在不摇动婴儿床的时候,不能够很好的稳定婴儿床,使用非常不便,有的婴儿床只能稳定放置,不具备摇动的功能;再者,以往的床垫大多有海绵体制成,海绵容易吸水透气性不好,一段时间后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婴儿床,它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透气性,婴儿使用舒适,同时能够摇动婴儿床,哄婴儿入睡,并且在婴儿入睡后,调节导杆能够有效的支撑婴儿床不易摇动,使用安全稳定。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婴儿床,包括床板、支撑杆和护栏,所述护栏环绕在床板顶面四周,所述支撑杆固定在床板底面四周,所述床板的顶面固定有床垫,所述床垫由经编间隔织物制成,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两端设有贯通底面的装配槽,所述支撑杆固定在装配槽顶部,所述支撑杆底面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中装配有导杆,所述导杆向下伸出装配槽底面,所述导杆的底面设有垫板。
进一步地,所述床垫包括表层、间隔层和底层,所述间隔层将表层和底层连接为一体,所述表层为大孔网布,所述间隔层的厚度为1-10cm。
进一步地,所述导杆的顶部侧壁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开口向内翻边,所述安装孔中设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两端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伸出安装孔开口,所述通槽槽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卡块的伸出端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床垫由经编间隔织物制成,所述床垫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透气性,能够有效的加快空气流通,不储热,使用舒适;再者,所述支撑杆底部设有弧形板,能够方便的摇动婴儿床,哄婴儿入睡,使用非常方便,同时支撑杆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中装配有导杆,在不要摇动婴儿床的时候,移动导杆,使得导杆底面与地面相接触,有效的支撑婴儿床,使得婴儿床不易摇动,在需要摇动婴儿床的时候,将导杆移动进通槽中,方便使用弧形板,操作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床垫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弧形板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改进的婴儿床,包括床板1、支撑杆2和护栏11,所述护栏11环绕在床板1顶面四周,所述支撑杆2固定在床板1底面四周,所述床板1的顶面固定有床垫12,所述床垫12由经编间隔织物制成,所述床垫12包括表层13、间隔层14和底层15,所述间隔层14将表层13和底层15连接为一体,所述表层13为大孔网布,所述间隔层14的厚度为1-10cm,所述床垫12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透气性,能够有效的加快空气流通,不储热,使用舒适。
所述支撑杆2的底部安装有弧形板21,通过弧形板21能够方便的摇动婴儿床,哄婴儿入睡,使用非常方便;同时所述弧形板21两端设有贯通底面的装配槽22,所述支撑杆2固定在装配槽22顶部,所述支撑杆2底面设有通槽23,所述通槽23中装配有导杆24,所述导杆24向下伸出装配槽22底面,在不摇动婴儿床的时候,移动导杆24,使得导杆24底面与地面相接触,有效的支撑婴儿床,使得婴儿床不易摇动,并且所述导杆24的底面设有垫板25,能够增加导杆24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婴儿床更加稳固,不会随意移动。
所述导杆24的顶部侧壁设有安装孔26,所述安装孔26开口向内翻边,所述安装孔26中设有压簧27,所述压簧27的两端设有卡块28,所述卡块28伸出安装孔26开口,所述通槽23槽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卡孔29,所述卡孔29与卡块28的伸出端相适配,在不摇动婴儿床的时候,先将卡块28压进安装孔26中,然后向下移动导杆24,使得卡块28与通槽23下方的卡孔29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然后卡块28在压簧27弹力的作用下卡进卡孔29,将导杆24固定,使得导杆24与地面接触支撑婴儿床;在需要摇动婴儿床的时候,将导杆24移动进通槽23中,方便使用弧形板21摇动婴儿床,操作简单便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