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煲压力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8208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饭煲压力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饭煲压力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化的厨房中,电饭煲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烹饪手法,如蒸、煮、炖、煨、焖等,均能够用电饭煲来实现,而且由于电饭煲不需要定时的监控,操作方便,稳定可靠等优点,受到人们的推崇与喜爱。

电饭煲的原理很简单,因为水的沸点受气压影响,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在高山、高原上,气压不到1个大气压,不到100℃水就能沸腾,鸡蛋用普通锅具是煮不熟的。在气压大于1个大气压时,水就要在高于100℃时才会沸腾。电饭煲就是利用上述原理制成的。电饭煲把水相当紧密地封闭起来,水受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不能扩散到空气中,只能保留在电饭煲内,就使电饭煲内部的气压高于1个大气压,并处与可控的安全范围内,也使水要在高于100℃时才沸腾,这样电饭煲内部就形成高温高压的环境,带加工食材就容易很快做熟了,并且相当酥烂。

目前,是通过电磁阀直接推动磁铁,通过磁铁移动实现,泄压阀的开启或闭合。但是,电磁阀直接推动磁铁的过程,电磁阀的行程与磁铁的行程是相同的。其缺陷是对电磁阀的行程要求较长,生产成本较高,电磁阀行程大也降低了电磁阀的运动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饭煲压力控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饭煲压力控制结构,包括密封加热腔的内盖,所述内盖上端设置有摆动的磁阀杠杆,所述磁阀杠杆自由端带动滑动体接近或远离增泄压用的永磁体开关,所述滑动体上设置有与永磁体开关相磁力吸附的铁磁体。

所述磁阀杠杆由电磁阀驱动。

所述磁阀杠杆的固定端间隙套装在螺钉外壁,所述螺钉螺纹端拧入到内盖中。

所述磁阀杠杆中部设置有主动柱,所述电磁阀活动端的主动环套在主动柱上。

所述磁阀杠杆自由端设置有从动柱,所述从动柱插入到滑动体的从动孔中。

所述滑动体中形成与运动方向相一致长条状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中靠近永磁体开关的槽壁与弹簧的一端相连,所述内盖上的固定板插入到装配槽中,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板相连。

所述滑动体上靠近永磁体开关的一端设置有呈凹字形的磁屏蔽罩,所述磁屏蔽罩的凹口朝向永磁体开关,所述铁磁体设置在磁屏蔽罩的凹口处。

所述内盖上设置有固定挂板、导向挂板,所述电磁阀通过固定挂板固定在内盖上,所述滑动体在平行的导向挂板之间滑动。

所述滑动体远离永磁体开关的一端为尾部导向端,所述尾部导向端呈凹字形。

所述主动环与主动柱,从动柱与从动孔之间均为间隙配合。

所述永磁体开关进行包胶、电镀、氮化或喷涂等防腐蚀表面处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阀实现磁阀杠杆的摆动,磁阀杠杆的摆动带动滑动体、铁磁体接近或远离永磁体开关实现加热腔的泄压和增压,电磁阀行程、运行精度及可靠性均得到了大大提高,同时磁屏蔽罩能够有效避免杂散因素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常态下的立体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常态下的剖视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烹调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烹调状态下的剖视图;

其中:

1 内盖 2 磁阀杠杆

3 电磁阀 4 滑动体

5 磁屏蔽罩 6 铁磁体

7 装配槽 8 弹簧

9 固定板 10 螺钉

11 主动柱 12 从动柱

13 主动环 14 从动孔

15 固定挂板 16 导向挂板

17 永磁体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电饭煲压力控制结构,包括密封加热腔的内盖1,所述内盖1上端设置有摆动的磁阀杠杆2,所述磁阀杠杆2自由端带动滑动体4接近或远离增泄压用的永磁体开关17,所述滑动体4上设置有与永磁体开关17相磁力吸附的铁磁体6。

所述的磁阀杠杆2活动端带动滑动体4朝向永磁体开关17移动,从而使铁磁体6接近永磁体开关17,永磁体开关17在铁磁体6的带动下朝向铁磁体6移动,此时,永磁体开关17与压力通道远离,加热腔处于泄压状态。

所述的磁阀杠杆2活动端带动滑动体4远离永磁体开关17移动,从而使铁磁体6远离永磁体开关17,此时,永磁体开关17重新封堵压堵压力通道远离,加热腔处于增压状态。

所述磁阀杠杆2由电磁阀3驱动。所述电磁阀3的驱动点处于磁阀杠杆2固定端、自由端之间。即能够通过设计驱动点到固定端的距离,并通过上述距离与固定端与自由端之间的比值,可以实现把固定行程规格的电磁阀3的动作,放大到所需要的铁磁体6运动行程。

所述磁阀杠杆2的固定端间隙套装在螺钉10外壁,所述螺钉10螺纹端拧入到内盖1中。

所述磁阀杠杆2中部设置有主动柱11,所述电磁阀3活动端的主动环13套在主动柱11上。所述的主动环13、主动柱11能够将电磁阀3的直线运动转化为磁阀杠杆2的摆动。

所述磁阀杠杆2自由端设置有从动柱12,所述从动柱12插入到滑动体4的从动孔14中。所述的从动柱12、从动孔14能够将磁阀杠杆2的摆动转化为滑动体4的直线运动。

所述的电磁阀3、滑动体4相平行且电磁阀3、滑动体4均位于磁阀杠杆2的同侧。

所述滑动体4中形成与运动方向相一致长条状的装配槽7,所述装配槽7中靠近永磁体开关17的槽壁与弹簧8的一端相连,所述内盖1上的固定板9插入到装配槽7中,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与固定板9相连。

所述弹簧8能够实现滑动体4的复位。

所述滑动体4上靠近永磁体开关17的一端设置有呈凹字形的磁屏蔽罩5,所述磁屏蔽罩5的凹口朝向永磁体开关17,所述铁磁体6设置在磁屏蔽罩5的凹口处。

所述磁屏蔽罩5能够提高铁磁体6、永磁体开关17之间磁力控制的精确度,从而提高了滑动体4、电磁阀3行程的精确度。

所述内盖1上设置有固定挂板15、导向挂板16,所述电磁阀3通过固定挂板15固定在内盖1上,所述滑动体4在平行的导向挂板16之间滑动。

所述固定挂板15的凸出侧紧压电磁阀3的上端面。

所述导向挂板16能够保证滑动体4行程的直线度,所述导向挂板16的凸出侧能够保证滑动体4下端贴着内盖1移动。

所述滑动体4远离永磁体开关17的一端为尾部导向端,所述尾部导向端呈凹字形。

所述主动环13与主动柱11,从动柱12与从动孔14之间均为间隙配合。

所述永磁体开关17进行包胶、电镀、氮化或喷涂等防腐蚀表面处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阀实现磁阀杠杆的摆动,磁阀杠杆的摆动带动滑动体、铁磁体接近或远离永磁体开关实现加热腔的泄压和增压,电磁阀行程、运行精度及可靠性均得到了大大提高,同时磁屏蔽罩能够有效避免杂散因素的干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