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旅行用干泡茶具套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5829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旅行用干泡茶具套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旅行用干泡茶具套组。



背景技术:

现有茶具多为瓷器、紫砂等材质制成,在携带中往往容易损坏,不便于携带。为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CN 203492985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茶具便携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所述包体包括双层结构、上盖及下盖,所述双层结构包括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所述上层结构内置有一内胆,所述下层结构设有收纳空间用于收纳茶盘,所述内胆上开设有若干置物槽,所述上盖内设置有一收纳袋。该种双层茶具便携包使用时,茶具依次放置于包体中,体积大、不便于携带。

该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泡茶的仪式也在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干泡法泡茶尤其受到茶人的喜爱,干泡法不用茶盘,洗茶、洗具、泡茶时多余的水不倒入茶盘而是直接倒入水盂中,与湿泡法相比,干泡法更为简单、雅致、适合外出时泡茶,因此提供一种适合干泡法的旅行茶具是茶具行业内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旅行用干泡茶具套组。

一种旅行用干泡茶具套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盂、公道杯、盖碗、多个茶杯和壶垫,该水盂内设有一圈用于放置公道杯的定位槽,该定位槽与水盂内壁间留有用于放置茶杯的间隙,该壶垫与水盂开口相适配,所述干泡茶具组组合时公道杯设置于定位槽中、盖碗放于公道杯内、茶杯放置于定位槽与水盂内壁的间隙中、壶垫设置于水盂上并将公道杯、盖碗和茶杯压紧。

进一步的,盖碗外壁上设有一圈弹性软垫。

进一步的,水盂为圆钵形结构,所述定位槽为设置于水盂中间的环形竖壁。

进一步的,定位槽外壁上设有一圈弹性软垫。

进一步的,定位槽上开有一对供手指与公道杯接触的缺口。

进一步的,壶垫底面设有与盖碗相对位的压紧块。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旅行用干泡茶具套组,收纳时,公道杯置于定位槽中、盖碗放于公道杯内、茶杯放置于定位槽与水盂内壁的间隙中、壶垫设置于水盂上、壶垫底面的压紧块将公道杯、盖碗和茶杯压紧;该种旅行用干泡茶具套组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收纳后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不但可满足干泡的需求,而且尤其适合外出携带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旅行用干泡茶具套组组合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旅行用干泡茶具套组水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旅行用干泡茶具套组公道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旅行用干泡茶具套组盖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参照图1、2所示,一种旅行用干泡茶具套组,包括水盂1、公道杯2、盖碗3、多个茶杯4和壶垫5;

水盂1为圆钵形结构,水盂1中间设有一圈环形竖壁,该环形竖壁组成用于放置公道杯2的定位槽11,定位槽11与水盂1内壁间留有间隙12,定位槽11外壁上设有一圈弹性软垫111,该弹性软垫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定位槽11上开有一对供手指与公道杯接触的缺口112;

盖碗3外壁上设有一圈弹性软垫31,该弹性软垫采用软木垫材料制成,该弹性软垫31保证盖碗在收纳时不与公道杯2碰撞,避免盖碗3损坏,此外在泡茶时该弹性软垫31还具有隔热作用;

茶杯4放置于间隙12中与弹性软垫111接触,避免茶杯4损坏;

壶垫5与水盂1开口相适配,壶垫5底面设有与盖碗相对位的压紧块51。

参照图1、2所示,上述旅行用干泡茶具套组收纳时,公道杯2置于定位槽11中、盖碗3放于公道杯2内、茶杯3放置于定位槽11与水盂内壁的间隙12中、壶垫5盖设置于水盂1上、壶垫5底面的压紧块51将盖碗3压紧;泡茶时,先取下壶垫5、在通过缺口112将公道杯2连同盖碗3取出,接着将壶垫5、茶杯4取出便可泡茶使用,该种旅行用干泡茶具套组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收纳后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不但可满足干泡的需求,而且尤其适合外出携带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