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扇可独立开关的双扇气动塞拉门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368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的对开式双扇塞拉门驱动机构,适用于车辆门需要单开的双扇塞拉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气动对开塞拉门两扇门均同时开或关,没有单独开或关单门扇的功能。如专利号为CN201220669264.2,名称为客车气动塞拉门装置;其是在开门指令下达之后,塞拉门的两扇门扇同时打开,关门指令下达之后,两扇门同时关闭。

随着车辆市场的发展,多样化的需求逐渐出现,现在实用新型人提出一种新的塞拉门的开关方式,既可同时开、关门,又可实现单扇门的单独开或关,其设计新颖、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单扇可独立开关的双扇气动塞拉门驱动机构,是用左扇门和右扇门两个独立的驱动机构来完成的。当左门扇要单独开或关时,左门扇挂架上的驱动气缸带动左携门架在左同步导杆上运动,左携门架上的导轮沿着左导向槽运动,实现左门扇的开、关及塞、拉动作;当右门扇要单独开或关时,右门扇挂架上的驱动气缸带动右携门架在右同步导杆上运动,右携门架上的导轮沿着右导向槽运动,实现右门扇的开、关及塞、拉动作;两扇门的同时动作是由两气缸同时工作完成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气动双扇塞拉门单独或同时工作的。

一种气动塞拉门驱动机构,其由承载梁总成,左悬挂总成,右悬挂总成、左驱动机构、右驱动机构、左携门架总成、右携门架总成组成。

所述的承载梁总成,由左承载架、中承载架、右承载架,承载架连接板、左导向槽,右导向槽,左承载轴Ⅰ、左承载轴Ⅱ、右承载轴Ⅰ和右承载轴Ⅱ组成。承载架连接板将左承载架、右承载架连接。中承载架装在承载架连接板上,左承载架、右承载架与车身连接。左导向槽、右导向槽对称安装在承载架连接板上, 左承载轴Ⅰ安装在左承载架上,左承载轴Ⅱ、右承载轴Ⅰ安装在中承载架上,右承载轴Ⅱ安装在右承载架上,门扇通过导向轮沿着导向槽形成的轨迹运动。

所述的左悬挂总成,由左摆动杆Ⅰ、左摆动杆Ⅱ、左同步导杆组成。左摆动杆Ⅰ、左摆动杆Ⅱ通过孔分别安装在左承载轴Ⅰ、左承载轴Ⅱ上,并且可以绕轴转动。左同步导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摆动杆Ⅰ和左摆动杆Ⅱ的另一端。使左摆杆Ⅰ和左摆杆Ⅱ同步并可绕左承载轴Ⅰ和左承载轴Ⅱ转动,同时有足够的强度通过左携门架承载左门扇,并可使左门扇沿着左同步导杆轴向运动。

所述的右悬挂总成,由右摆动杆Ⅰ、右摆动杆Ⅱ、右同步导杆组成。右摆动杆Ⅰ、右摆动杆Ⅱ通过孔分别安装在右承载轴Ⅰ、右承载轴Ⅱ上,并且可以绕轴转动。右同步导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右摆动杆Ⅰ和右摆动杆Ⅱ的另一端。使右摆杆Ⅰ和右摆杆Ⅱ同步并可绕右承载轴Ⅰ和左承载轴Ⅱ转动,同时有足够的强度通过右携门架承载右门扇,并可使右门扇沿着右同步导杆轴向运动。

所述左驱动机构由左挂架、左驱动气缸、左气缸轴、左连接套Ⅰ、左连接套Ⅱ组成。左连接套Ⅰ、左连接套Ⅱ固定在左挂架上,并与左同步杆配合,可绕左同步杆上转动。左气缸轴固定在左挂架上,左驱动气缸尾部装在左气缸轴上,气缸活塞杆顶端固定在左携门架上。当左驱动气缸尾腔进气时,左驱动气缸活塞杆推出,带动左携门架向开门方向运动,当左驱动气缸前腔进气时,左驱动气缸活塞杆拉回,带动左携门架向关门方向运动。

所述右驱动机构由右挂架、右驱动气缸、右气缸轴、右连接套Ⅰ、右连接套Ⅱ组成。右连接套Ⅰ、右连接套Ⅱ固定在右挂架上,并与右同步杆配合,可绕右同步杆上转动。右气缸轴固定在右挂架上,右驱动气缸尾部装在右气缸轴上,气缸活塞杆顶端固定在右携门架上。当右驱动气缸尾腔进气时,右驱动气缸活塞杆推出,带动右携门架向开门方向运动,当右驱动气缸前腔进气时,右驱动气缸活塞杆拉回,带动右携门架向关门方向运动。

所述的左携门架总成,由左携门架、以及装在左携门架上的左导向轮组成。左携门架通过轴承安装在圆形左同步导杆上,左携门架上装有左导向轮,左导向轮装左导向槽中,左携门架运动时沿着左导向槽进行;左门扇与左携门架连接,并随左携门架一同沿导向槽运动。

所述的右携门架总成,由右携门架、以及装在右携门架上的右导向轮组成。 右携门架通过轴承安装在圆形右同步导杆上,右携门架上装有右导向轮,右导向轮装右导向槽中,右携门架运动时沿着右导向槽进行;右门扇与右携门架连接,并随右携门架一同沿导向槽运动。

有益的效果:

正常情况下,可同常规气动塞拉门一样,完成开、关门及其它功能,在特别需求的情况下,可实现单扇门的开或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单扇可独立开关的双扇气动塞拉门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机构和运动实现的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气动塞拉门驱动机构,其由承载梁总成,左悬挂总成,右悬挂总成、左驱动机构、右驱动机构、左携门架总成、右携门架总成组成。

所述的承载梁总成,由左承载架102、中承载架103、右承载架104,承载架连接板101、左导向槽105,右导向槽106,左承载轴Ⅰ107、左承载轴Ⅱ108、右承载轴Ⅰ109和右承载轴Ⅱ110组成。承载架连接板101将左承载架102、右承载架104连接。中承载架103装在承载架连接板上,左承载架102、右承载架104与车身连接。左导向槽105、右导向槽106对称安装在承载架连接板101上,左承载轴Ⅰ107安装在左承载架102上,左承载轴Ⅱ108、右承载轴Ⅰ109安装在中承载架103上,右承载轴Ⅱ110安装在右承载架104上,左门扇801通过左导向轮602沿着左导向槽105形成的轨迹运动。右门扇802通过右导向轮702沿着右导向槽106形成的轨迹运动。

所述的左悬挂总成,由左摆动杆Ⅰ201、左摆动杆Ⅱ202、左同步导杆203组成。左摆动杆Ⅰ201、左摆动杆Ⅱ202通过孔分别安装在左承载轴Ⅰ107、左承载轴Ⅱ108上,并且可以绕轴转动。左同步导杆20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摆动杆Ⅰ201和左摆动杆Ⅱ202的另一端。使左摆动杆Ⅰ201和左摆杆动Ⅱ202同步并 可绕左承载轴Ⅰ107和左承载轴Ⅱ108转动,同时有足够的强度通过左携门架601承载左门扇801,并可使左门扇801沿着左同步导杆203轴向运动。

所述的右悬挂总成,由右摆动杆Ⅰ301、右摆动杆Ⅱ302、右同步导杆303组成。右摆动杆Ⅰ301、右摆动杆Ⅱ302通过孔分别安装在右承载轴Ⅰ109、右承载轴Ⅱ110上,并且可以绕轴转动。右同步导杆30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右摆动杆Ⅰ301和右摆动杆Ⅱ302的另一端。使右摆杆Ⅰ301和右摆杆Ⅱ302同步并可绕右承载轴Ⅰ109和左承载轴Ⅱ110转动,同时有足够的强度通过右携门架701承载右门扇802,并可使右门扇802沿着右同步导杆303轴向运动。

所述左驱动机构由左挂架401、左驱动气缸402、左气缸轴403、左连接套Ⅰ404、左连接套Ⅱ405组成。左连接套Ⅰ404、左连接套Ⅱ405固定在左挂架401上,并与左同步导杆203配合,可绕左同步导杆203上转动。左气缸轴403固定在左挂架501上,左驱动气缸402尾部装在左气缸轴403上,气缸活塞杆403A顶端固定在左携门架601上。当左驱动气缸402尾腔进气时,左驱动气缸402活塞杆推出,带动左携门架601向开门方向运动,当左驱动气缸402前腔进气时,左驱动气缸402活塞杆拉回,带动左携门架601向关门方向运动。

所述右驱动机构由右挂架501、右驱动气缸502、右气缸轴503、右连接套Ⅰ504、右连接套Ⅱ505组成。右连接套Ⅰ504、右连接套Ⅱ505固定在右挂架501上,并与右同步导杆303配合,可绕右同步导杆303上转动。右气缸轴503固定在右挂架501上,右驱动气缸502尾部装在右气缸轴503上,气缸活塞杆503A顶端固定在右携门架701上。当右驱动气缸502腔进气时,右驱动气缸活塞杆503A推出,带动右携门架701向开门方向运动,当右驱动气缸503前腔进气时,右驱动气缸活塞杆503A拉回,带动右携门架701向关门方向运动。

所述的左携门架总成,由左携门架601、以及装在左携门架上的左导向轮602组成。左携门架601通过轴承安装在圆形左同步导杆203上,左携门架601上装有左导向轮602,左导向轮602装左导向槽105中,左携门架601运动时沿着左导向槽105进行;左门扇801与左携门架601连接,并随左携门架601一同沿导向槽105运动。

所述的右携门架总成,由右携门架701、以及装在右携门架701上的右导向轮702组成。右携门架701通过轴承安装在圆形右同步导杆303上,右携门架 701上装有右导向轮702,右导向轮702装右导向槽106中,右携门架701运动时沿着右导向槽106进行;右门扇802与右携门架701连接,并随右携门架701一同沿导向槽106运动。

该机构传动路线:

开、关单扇门:当对其中一只气缸进行单独控制时,可实现单扇门单独控制。

开、关双扇门:当对两只气缸同时控制时,或实现双扇门同时开关门。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的创造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到本实用新型的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