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047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洗菜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蔬菜,而要食用蔬菜首先需要将其淘洗干净,目前人们淘洗蔬菜的方法主要是将蔬菜放置在漏盆内,拿到水龙头下用水冲洗,同时用手搓去蔬菜上的不泥土,然而这样淘洗蔬菜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并且当水温较低时,人手直接淘洗蔬菜会伤害双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洗菜装置,将不同种类的蔬菜分类放置在外清洗筒和内清洗筒的内部,通过马达带动转动,完成对蔬菜的淘洗工作,手无需直接接触水和蔬菜,有效地保护了手部皮肤,淘洗速度快,并且能够一水多用、节约水资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洗菜装置,包括外筒、马达、外护壳、密封垫、外清洗筒、内清洗筒、过滤网、水泵、进水管、分布管、下喷水嘴、上水管和上喷水嘴,将不同种类的蔬菜分类放置在外清洗筒和内清洗筒的内部,通过马达带动转动,完成对蔬菜的淘洗工作,手无需直接接触水和蔬菜,有效地保护了手部皮肤,淘洗速度快,并且能够一水多用、节约水资源。

马达安装在外筒的内部,外护壳设置在马达的外侧,密封垫设置在马达的输出轴与外护壳之间,外清洗筒设置在外筒的内部,并且外清洗筒的底端与马达的输出轴相连接。内清洗筒设置在外清洗筒的内部,水泵安装在外筒的内部,水泵安装在进水管上,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过滤网,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分布管上,下喷水嘴连接在分布管上,上水管的下端连接在分布管上,上水管的上端连接有上喷水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洗菜装置所述的下喷水嘴有多个,多个下喷水嘴均匀的分布在分布管上,并且分布管位于外清洗筒的下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洗菜装置所述的上水管和上喷水嘴均有多个,并且多个上喷水嘴设置在外清洗筒上端的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洗菜装置所述的外清洗筒与内清洗筒上均设置有多个漏水孔。

本实用新型一种洗菜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洗菜装置,将不同种类的蔬菜分类放置在外清洗筒和内清洗筒的内部,通过马达带动转动,完成对蔬菜的淘洗工作,手无需直接接触水和蔬菜,有效地保护了手部皮肤,淘洗速度快,并且能够一水多用、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洗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筒1;马达2;外护壳3;密封垫4;外清洗筒5;内清洗筒6;过滤网7;水泵8;进水管9;分布管10;下喷水嘴11;上水管12;上喷水嘴13。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洗菜装置,包括:外筒1、马达2、外护壳3、密封垫4、外清洗筒5、内清洗筒6、过滤网7、水泵8、进水管9、分布管10、下喷水嘴11、上水管12和上喷水嘴13,将不同种类的蔬菜分类放置在外清洗筒和内清洗筒的内部,通过马达带动转动,完成对蔬菜的淘洗工作,手无需直接接触水和蔬菜,有效地保护了手部皮肤,淘洗速度快,并且能够一水多用、节约水资源。

马达2安装在外筒1的内部,外护壳3设置在马达2的外侧,密封垫4设置在马达2的输出轴与外护壳3之间,外清洗筒5设置在外筒1的内部,并且外清洗筒5的底端与马达2的输出轴相连接;内清洗筒6设置在外清洗筒5的内部,水泵8安装在外筒1的内部,水泵8安装在进水管9上,进水管9的一端连接有过滤网7,进水管9的另一端连接在分布管10上,下喷水嘴11连接在分布管10上,上水管12的下端连接在分布管10上,上水管12的上端连接有上喷水嘴13。

将不同种类的蔬菜分类放置在外清洗筒5和内清洗筒6的内部,外筒1中装有清洗水,通过马达2带动外清洗筒5和内清洗筒6转动,同时在水泵8的作用下,外筒1中的气你水从下喷水嘴11喷洒到外清洗筒5的底部,另外通过上喷水嘴13喷洒到外清洗筒5的底部,上下均能够供水冲洗,清洗蔬菜速度快,完成对蔬菜的淘洗工作,手无需直接接触水和蔬菜,有效地保护了手部皮肤,淘洗速度快,并且洗菜水能够收集浇花或者洗拖把等,实现了一水多用、节约水资源。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下喷水嘴11有多个,多个下喷水嘴11均匀的分布在分布管10上,并且分布管10位于外清洗筒5的下方。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上水管12和上喷水嘴13均有多个,并且多个上喷水嘴13设置在外清洗筒5上端的内部。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外清洗筒5与内清洗筒6上均设置有多个漏水孔,便于水循环。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