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码紫砂中药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7544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特别是一种数码紫砂中药枕头。



背景技术:

药枕作为众多枕头类型中的一种,不仅有助于人类的睡眠问题,更因借助药物的治疗作用而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是一种防治疾病和延寿抗衰的自然疗法。我国自古以来,使用药枕者多,如孙思邈、陆游、杨济时等,皆有史可证。宋朝的张君房曾在《云笈七鉴》中写到:“枕百日,面有光泽;一年,体中所疾及有风疾,一一皆愈瘥,而身尽香;四年,白发变黑,齿落更生,耳目聪明。”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一书载:“有菊枕,以甘菊作囊盛之,置皮枕、凉枕之上,覆以枕席,睡者妙甚。”可见,药枕确因其对人体的良好作用而受到欢迎。

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椎间关节退变致使周围重要组织受累而呈现出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自1838年Key首先描述了两例患者“椎间物质”压迫脊髓的病理表现开始,人们对颈椎病的认识已有近180年历史。颈椎病临床发病缓慢,常表现头颈、肩背、上肢等部疼痛以及进行性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轻者头晕、头痛、恶心、颈肩疼痛,上肢疼痛、麻木无力;重者可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该病是4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有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因此有效地防治颈椎病,对改善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品质有重要意义。

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疗法、药物疗法及手术疗法。保守疗法是指牵引、按摩及紫外线、磁疗等物理疗法,药物疗法主要起到辅助的对症治疗作用,二者存在疗程长、费用高、易复发和不良反应大等问题;手术疗法虽“快速、彻底”,但因高风险、创伤性及并发症、后遗症较多等问题,亦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对颈椎病具有良好治疗预防作用的数码紫砂中药枕头。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数码紫砂中药枕头,其特点是:设有一个由紫砂制作的枕壳,枕壳的中部设置为枕疗区,枕疗区设有若干透气孔,在枕壳内与上述枕疗区对应的设有药物蒸发机构,药物蒸发机构包括加热盘和药液滴管,药液滴管的出液口设置在加热盘上方,在枕壳的侧部设有药液进口,药液滴管与药液进口相接。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枕壳上覆盖有垫层。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药液滴管上装有控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加热盘与控温装置相接,控温装置设有外接电源接口。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所述的药液进口处的枕壳上设有接口槽,在接口槽的内壁上设有与药液瓶的瓶口配合的螺纹,接口槽的中心部设有向上设置刺破药液瓶封口的尖刺。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枕壳的边侧设有进风孔。

本实用新型和数码紫砂中药枕头,加热盘将中药液蒸发,通过紫砂枕壳上的透气孔缓慢飘出,睡眠时药物的有效成分挥发,通过鼻腔吸入入体,从而发挥治疗效应。枕壳的形状作用,合适的枕高及形状,有利于颈部肌肉的放松,改善或重建颈椎生理曲度,从而最终发挥治疗颈椎病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数码紫砂中药枕头,设有一个由紫砂制作的枕壳6,枕壳6的中部设置为枕疗区,枕疗区设有若干透气孔5,枕壳上覆盖有垫层。垫层要柔软透气。

枕壳的边侧设有进风孔。进风孔处可以加装微风扇。

在枕壳内与上述枕疗区对应的设有药物蒸发机构,药物蒸发机构包括加热盘8和药液滴管1,药液滴管1的出液口设置在加热盘上方,在枕壳的侧部设有药液进口,药液滴管1与药液进口相接。药液滴管上装有控液装置2。加热盘与控温装置7相接,控温装置7设有外接电源接口。

在所述的药液进口处的枕壳上设有接口槽3,在接口槽3的内壁上设有与药液瓶的瓶口配合的螺纹,接口槽的中心部设有向上设置刺破药液瓶封口的尖刺。药液瓶4瓶口朝下,与接口槽对接,接口槽的尖刺刺破药液瓶封口,药液则由药液进口缓慢流进药液滴管,滴在加热盘上,通过加热蒸发的药蒸汽由枕壳的枕疗区透气孔飘出,睡眠时药物的有效成分挥发,通过鼻腔吸入入体,从而发挥治疗效应。枕壳的形状作用,合适的枕高及形状,有利于颈部肌肉的放松,改善或重建颈椎生理曲度,从而最终发挥治疗颈椎病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