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杀菌除臭烘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鞋子杀菌除臭烘干装置,属于鞋子烘干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人类的生命活动中,双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人体的全部体重,这样对足部的保健和卫生就显得尤为重要。足部的鞋子为了护脚和保暖的需要,又做得密封性强,透气性差,足部承载的重量差,代谢就旺盛,容易出汗将鞋子浸湿,而鞋子又不方便清洗,这样时间长了就会产生臭味,严重影响足部的卫生和健康。鞋子烘干器能放置到鞋子内部,将鞋子烘干,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但现有的鞋子烘干器大多只有烘干效果,不能对鞋子进行杀菌除臭处理,且必须连接家庭电源才能使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增加,户外旅行越来越流行,在旅行时,鞋子更容易更容易被脚汗弄湿、弄脏,因此需要一种方便户外使用的鞋子烘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鞋子烘干器无法杀菌除臭、不方便户外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鞋子杀菌除臭烘干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鞋子杀菌除臭烘干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控制装置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槽和插槽,所述控制装置一端设置有充电插口,所述控制装置顶部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四周设置有刻度,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卡扣,所述插槽底部安装有第二导电装置,所述烘干装置通过所述卡扣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烘干装置底部安装有第一导电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内部设置有中心孔,所述烘干装置内部安装有发热元件和臭氧发生器,所述烘干装置一侧设置有散热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开关与蓄电池控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电装置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插口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均与所述发热元件和所述臭氧发生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不使用时,烘干装置安装于控制装置两侧,方便携带;安装有发热元件和臭氧发生器,既能产生热量对鞋子进行烘干,还能产生臭氧,对鞋子杀菌除臭;控制装置内安装有蓄电池,可为发热元件和臭氧发生器供电,使本实用新型可在户外任意地方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烘干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装置;2、烘干装置;3、中心孔;4、充电插口;5、臭氧发生器;6、散热口;7、安装槽;8、卡扣;9、第一导电装置;10、第二导电装置;11、插槽;12、刻度;13、温度控制开关;14、发热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携带的鞋子杀菌除臭烘干装置,包括控制装置1和烘干装置2,控制装置1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控制装置1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槽7和插槽11,控制装置1一端设置有充电插口4,控制装置1顶部安装有控制开关13,控制开关13四周设置有刻度12,安装槽7内设置有卡扣8,插槽11底部安装有第二导电装置10,烘干装置2通过卡扣8安装于安装槽7内,烘干装置2底部安装有第一导电装置9,烘干装置2内部设置有中心孔3,烘干装置2内部安装有发热元件14和臭氧发生器5,烘干装置2一侧设置有散热口6。
控制开关13与蓄电池控制连接,可通过控制蓄电池的供电量控制发热元件的温度和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量。充电插口4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可通过充电插口为蓄电池充电。第二导电装置10与蓄电池电性连接,第一导电装置9均与发热元件14和臭氧发生器5电性连接,只需将第一导电装置和第二导电装置连接,就可使蓄电池与发热元件14和臭氧发生器5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取下控制装置两侧的烘干装置,然后将烘干装置竖直安装在插槽内,使第一导电装置和第二导电装置连接,再将两只鞋子分别套在两个烘干装置上;之后开启控制开关,使发热元件产生热量且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对鞋子进行烘干和杀菌除臭处理;在烘干和杀菌除臭完成后,使用控制开关关闭电源,取下鞋子,最后再将烘干装置安装在控制装置两侧的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不使用时,烘干装置安装于控制装置两侧,方便携带;安装有发热元件和臭氧发生器,既能产生热量对鞋子进行烘干,还能产生臭氧,对鞋子杀菌除臭;控制装置内安装有蓄电池,可为发热元件和臭氧发生器供电,使本实用新型可在户外任意地方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