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高梯装置,具体是一种可移动式施工升高梯。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压力容器进行附件安装、焊接、吊装挂钩、补漆等高空作业时,需要搭设脚手架,然后,在搭建的脚手架平台上完成相关工作;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当遇到不同高度的设备时,往往需要反复的搭拆,才能保证操作人员能在最佳位置完成作业,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施工升高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式施工升高梯,包括移动式基座、升降梯和防护栏;所述移动式基座包括平衡支腿、定位销、定位孔、平衡支腿固定座、基座、螺栓、车轮支架、车轮和升降梯固定座;所述车轮支架设置在基座下方,采用焊接固定;所述车轮设置在车轮支架上,采用固定连接;所述平衡支腿固定座设置在基座下方;所述平衡支腿设置在平衡支腿固定座上;所述升降梯固定座设置在基座上表面,采用焊接固定;所述升降梯包括转轴、梯子框架、护栏、加强筋、液压伸缩缸、梯子台阶和轴孔;所述梯子框架设置在升降梯固定座上;所述护栏设置在梯子框架上,采用焊接固定;所述加强筋上端设置在护栏上,下端设置在梯子框架上;所述梯子台阶设置在梯子框架两侧上,采用焊接固定;所述液压伸缩缸设置在基座上,上端设置在梯子台阶下端面上,采用焊接固定;所述防护栏包括横杆、加强杆、竖柱、底板和纵杆;所述底板设置在梯子框架上端,采用焊接固定;所述4根竖柱设置在底板四角上,采用焊接固定;所述横杆设置在同侧的2根竖柱上端面上,采用焊接固定;所述加强杆设置在同侧的2根竖柱之间,采用焊接固定;所述纵杆设在纵向的两根竖柱之间,采用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平衡支腿固定座采用螺栓与基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平衡支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平衡支腿通过定位销固定在平衡支腿固定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梯子框架下端上设置有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车轮使装置整体具有移动性,当设备需要移动时取出定位销,提起平衡支腿固定座,再使用定位销固定衡支腿,使固定衡支腿远离地面;通过调节液压伸缩缸的高度,实现升降梯的高度调节,调节防护栏的高度;使用时可现场进行调整,十分方便;大大节省了时间、人力和物力,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可移动式施工升高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移动式施工升高梯中升降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可移动式施工升高梯中防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衡支腿,2-定位销,3-定位孔,4-平衡支腿固定座,5-基座,6-螺栓,7-车轮支架,8-车轮,9-升降梯固定座,10-转轴,11-梯子框架,12-护栏,13-加强筋,14-液压伸缩缸,15-横杆,16-加强杆,17-竖柱,18-底板,19-梯子台阶,20-轴孔,21-纵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可移动式施工升高梯,包括移动式基座、升降梯和防护栏;所述移动式基座包括平衡支腿1、定位销2、定位孔3、平衡支腿固定座4、基座5、螺栓6、车轮支架7、车轮8和升降梯固定座9;所述车轮支架7设置在基座5下方,采用焊接固定;所述车轮8设置在车轮支架7上,采用固定连接,通过车轮8使装置整体具有移动性;所述平衡支腿固定座4设置在基座5下方,采用螺栓6与基座5固定连接;所述平衡支腿1设置在平衡支腿固定座4上,平衡支腿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3,通过定位销2使平衡支腿1固定在平衡支腿固定座4上,当设备需要移动时取出定位销2,提起平衡支腿固定座4,再使用定位销2固定衡支腿1,使固定衡支腿1远离地面;所述升降梯固定座9设置在基座5上表面,采用焊接固定;所述升降梯包括转轴10、梯子框架11、护栏12、加强筋13、液压伸缩缸14、梯子台阶19和轴孔20;所述梯子框架11设置在升降梯固定座9上,梯子框架11下端上设置有轴孔20,采用转轴10通过轴孔20使升降梯固定座9和梯子框架11固定连接;所述护栏12设置在梯子框架11上,采用焊接固定,具有保护人员安全的作用;所述加强筋13上端设置在护栏12上,下端设置在梯子框架11上,具有加强护栏12强度的作用;所述梯子台阶19设置在梯子框架11两侧上,采用焊接固定;所述液压伸缩缸14设置在基座5上,上端设置在梯子台阶19下端面上,采用焊接固定,具有伸缩,通过调节液压伸缩缸14的高度,调节防护栏的高度;所述防护栏包括横杆15、加强杆16、竖柱17、底板18和纵杆21;所述底板18设置在梯子框架11上端,采用焊接固定;所述4根竖柱17设置在底板18四角上,采用焊接固定;所述横杆15设置在同侧的2根竖柱17上端面上,采用焊接固定;所述加强杆16设置在同侧的2根竖柱17之间,采用焊接固定,具有加强2根竖柱17强度的作用;所述纵杆21设在纵向的两根竖柱17之间,采用焊接固定,具有加强2根纵向竖柱17强度的作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